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国民革命军青年军205师615团抗战老兵杨存锦
2016-06-06 10:05:13  来源:通讯员 杨勇  点击:  复制链接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历史渊源

1944年,日本已经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中国战场已经从43年起转入反攻阶段日本军队在中国南方发动的豫湘桂战役,已经是拼凑起来的非精锐部队。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他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积极从军,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随后,国民党中央决定广泛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征集知识青年十万人,编组远征军。10月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办法》等法规,规定知识青年(男性)年满18岁至届满35岁者,受中等以上之教育或具有相当知识程度者,体格标准符合条件者,均得志愿参加;数额暂定为十万人;除照远征军之待遇办理外,副食费酌量增加;服役期间定为两年,期满后退伍。13天后,教育部也出台《志愿从军学生学业优待办法》,不仅对从军学生一律保留学籍,而且还对从军学生退伍时做出了免试升学、减少学期、优先录取等优待办法。

为鼓励学生从军,一些国民党及政府官员带头送子女从军,蒋介石特令蒋经国和蒋纬国参加远征军服役。一些省市县的长官也把自己的子弟送去报名。学生青年投笔从戎成为当时一大潮流。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各地方当局也纷纷仿效,从重庆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市,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知识青年报名参军热潮。“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响遍国统区。

国民革命青年军青年入伍训练时间为3个月,训练科目由兵器到战术,学科、术科及思想并重。经过短期训练后,各师正式纳入正规军编制。青年军9个师分别归属于中国远征军第6军、第9军、第31军,另外有相当一部分调入新1军、新6军、第5军、辎重汽车第14团、第15团、宪兵教导第3、4、5团、伞兵总队、译员训练班、无线电训练班及派赴美国受训的海空军等单位,共计1.877万人。拨给印缅远征军的青年军总数在1万余人,在印度受训结业后很快派到印缅前线担任交通运输、坦克车兵等技术兵种工作。青年军先后参加了缅北大反攻、如: 密支那、八莫、南坎、腊戌诸战役,对打通中印公路发挥了积极作用。

贵州省惠水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

六位抗日老兵合影:王泽礼、韩少芝、杨存锦、赵文清、董振发、王孟厚

(中间座在轮椅上的就是国民革命军青年军205师615团二营四连战士杨存锦)

据杨存锦先生过往和其家人的口述:杨存锦,男、1922、07、15生,汉族,贵州省惠水县三都镇桐木寨人氏。现定居于贵州省惠水县和平镇杨梅坡109号。杨存锦在贵州省惠水凤山中学(原贵州省定番县凤山中学)毕业后,在1943年就读于贵州省定番县平越师范(师范的前身是国立交通大学,曾在抗战时期在贵州的福泉和惠水威远附近设有分校),1945年杨存锦先生在贵州省定番县平越师范毕业。











一枚枚摆放着的勋章、一张牌扁、一面挂在家中的锦旗无声的诉说着抗战老兵杨存锦的过去

(目前近60岁儿子杨庆国和55岁的儿媳杨霜雪照顾着已经瘫痪多年的杨存锦老人,而杨庆国患有严重的腰伤.)











(向抗战老兵致敬)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杨存锦先生1945年在贵州省定番县平越师范毕业后积极响应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提出的号召:“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报名丛军,到贵州省城贵阳应征入伍。分配到青年军205师615团二营四连。在1945年2月份至1946年的9月份进驻贵州扎佐地区集训整编,当时国民革命军新编第23师也全部整编到第205师第一旅,并下辖613、614、615团。不久抗日战争胜利后,在1947年7月初,杨存锦跟随部队由贵阳开往粤汉铁路沿线,并陆续向广州黄浦港集结,并调防台湾防卫,接收接管台湾地区投降的日本鬼子和当地的武器弹药和军事设施。杨存锦在台湾驻防14个月,与战友们担负所辖地区的安保工作。国共两党战事在起,14个月后,杨存锦又随部队奉调华北。205师于1949年2月在北京跟随傅作义将军和平起义(北平起义),在平津战役后,205师整编为东北野战军独立第62师,当时他的团长叫邓文喜。其它的青年军201师到209师,除了205师起义外,其它均在内战中被歼灭。后来杨存锦从东北野战军独立第62师退伍后,一直在贵州省惠水县洞口、双井地区小学、城关一小担任小学教师!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1969年下半年),杨存锦先生下放到贵州省惠水县三都镇桐木寨平地村。下放了10多年,在1981年平反后,就退休了......

到如今,老人的退休工资每月可拿到¥4000多左右......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1969年下半年,杨存锦先生下放到贵州省惠水县三都镇桐木寨平地村)

(这是陪他患难与共的妻子罗昌秀,已于2015年7月份去逝了)

(每一次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的慰问都会让老人笑逐颜开)








2015年8月30日下午,杨存锦先生出席了在贵州省惠水县人民政府大会议室隆重举办的:贵州省惠水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老人座在轮椅上,他不由自主的在会场唱起“九一八“的歌曲,全场为之动容......

如今,老人己经瘫痪,他的思维意识已不清,但他一直记得住《松花江上》这首歌.有朋自远方来,有志愿者来探访,他经常高声唱着这首歌,他的歌声时常让很多的志愿者泪流满面......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备注:2016年6月8日是星期三,农历五月初四,甲午月,辛酉日是抗战老兵杨存锦先生94岁生日,以此作品作为杨存锦老先生94岁寿辰的礼物,在此祈福老人健康长寿,儿孙贤能孝顺,家和万事兴).

 

杨勇于2016年6月5日凌晨2:50分在广东东莞撰稿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06-08 14:52:3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魂断异乡的湘潭英烈,你的家在哪里?

下一篇:“抗日老战士口述调查研习营”在南京落幕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