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王雨琴
2018-05-27 10:03:00  来源:中华英烈网  点击:  复制链接

  王雨琴,又名王守琴,1924年6月出生在河南省杞县柿元乡化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王乐超,中共地下党员,经常对王雨琴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和人生观教育。1938年6月,杞县沦陷,王雨琴从杞县大同中学参加了杞县抗日游击队。1939年2月初,王雨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她才15岁,就已出落得婷婷玉立,修长而匀称的身材,像一竿翠竹;配上一套灰布军装、军帽,更显得英姿飒爽。

  王雨琴忘不了入伍时爸爸说的话,“你去革命,我只希望你记住革命导师列宁的一句话:学习,学习,再学习。”临走那天,爸爸送给她的是一摞书……

  后来,不论行军多么累,一停下来她就掏出书来读。所带的书读完了,她就再读二遍、三遍,《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成段成段的内容她都能背下来。在向豫东鹿邑县进军途中的一天上午,部队停下来休息,彭雪枫路过,看见王雨琴正在看书,把自己的毛巾递给王雨琴,爱怜的说:“小同志,擦擦汗吧。”王雨琴抬头一看是司令员,慌忙站起来敬礼,因为头一回跟司令员说话,显得局促不安,脸也红了。彭雪枫指着王雨琴手中的书说:“看的什么书呀?”王雨琴将书送到彭雪枫面前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时,围在身边的几个小战士七嘴八舌地说:“司令员,王雨琴是个读书迷,几个月来,她把带来的书都读烂了。”

  彭雪枫高兴地说:“好哇,有空到我那去借吧。”

  “好哇!好哇!谢谢司令员!”

  看着王雨琴孩子气的高兴劲,彭雪枫也忍不住笑了。

  以后,一到宿营地,王雨琴就到彭雪枫那里去借书。

  王雨琴看的政治书籍多了,知识丰富了,常常在演出前后向观从演讲抗战的意义和世界反法西斯的态势。

  游击支队进驻到永城县书案店,开始还能吃上红薯和菜汤,后来连菜汤也喝不上了。王雨琴看在眼里,计上心头。从此,几乎每天演出间隙,就约几个小演员去挖野菜。支队直属机关的干部战士们喝着野菜汤,心里都是沉甸甸的。一天,来豫皖苏边区考察的梁漱溟先生在路上看到她们挖野菜回来,慈祥而亲切的问:“小同志,你们这么小年龄出来抗日,想不想家啊?”

  王雨琴与战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为了抗日不想家。新四军就是俺的家!”

  “你们生活苦不苦哇?”

  王雨琴抢先说:“我们是新四军战士,不怕苦!”

  听了王雨琴的回答,梁漱溟不住的点头。但是,他不明白新四军战士为什么这么乐观,笑着问:“生活不苦,你们为什么挖野菜?”

  “我们天天吃‘香肠’、‘猪肝’,喝‘抗战牌牛奶’,挖野菜是为了改善生活!”王雨琴为自己的幽默回答“咯咯”地笑起来,其他小战士也被逗笑了。一时间,欢快的笑声在田野里荡漾开去。梁先生懵了,他明明看见新四军主食吃的是红薯,这小战士咋说吃猪肝、香肠呢!忍不住问道:“你们小战士吃的是猪肝、香肠吧?”小战士们哈哈大笑起来。一个小战士神秘地对梁漱溟说:“‘猪肝’就是高梁窝窝头,‘香肠’就是带斑的红薯,‘抗战牌牛奶’就是稀面汤。”梁漱溟被孩子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打动了,走到王雨琴面前,翘起大拇指激动的说:“小同志,你们回答的好,回答的好!后生可畏,中华民族有希望了……”考察结束时,他向拂晓剧团捐赠100多元钢洋,再三叮咛团长高维进:“用这点钱改善改善孩子们的生活。”

  一次,部队消灭了一股土匪,缴获一批款子,彭雪枫亲自指示供给处,给每个孩子买半斤鸡蛋。孩子们领到煮熟的鸡蛋,兴高采烈地吃起来。王雨琴多么想解解馋啊!这时,她想到共产党员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默默地离开人群,把鸡蛋送给了正在生病的战友。自己又到伙房去吃野菜饭。生病的战友从其他孩子口里得知鸡蛋的真象后,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拂晓剧团的演员们都不会忘记,每次行军,王雨琴不仅背自己的行李,还把化妆用品和道具扛在肩上。过敌人封锁线时需要急行军,她就把小战士的行李抢过去自己背上。有一回,李运芳的脚上打了泡,她就将李运芳捺坐在地上,给她挑泡,李运芳闻到了脚臭气,不安地说:“雨琴姐,我的脚很臭,真不该让你挑泡。”

  王雨琴语重心长地说:“咱们都是新四军,应该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不能说该不该。”

  春天的早晨,原野里的麦苗朝气蓬勃地生长着。晨风中,一片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儿象一群活泼的小姑娘,兴高采烈的摇晃着小手,欢迎行军到来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和拂晓剧团。

  部队在涡阳县李园村住下了。王雨琴顾不得休息,就给房东挑水扫地。干完了活,她听见屋里老人剧烈的咳嗽声,忙进屋一问,才知老人患了哮喘病。日前,老伴病故了,独生女儿出嫁了。一犯病,生活就不能自理。日上树梢了,还没动火做饭。王雨琴要给老人做饭,一掀面盆,没面了。经老人同意,王雨琴从布袋里倒出了一斗高梁,来到一户有磨房的群众家,推起了磨。

  在县城长大的王雨琴从没有推过磨,开始她还推得动。几圈下来,红朴朴的脸上就沁满了汗。房东吴大娘见状,拦住了王雨琴,心疼的说:“闺女,你一个人咋磨面,别说你一个小闺女家,就是五大三粗的年轻男人磨一套面下来,也累得半死。走,到堂屋歇会儿。”王雨琴只好跟着吴大娘走出磨房。到了堂屋,吴大娘又冲东屋喊:“玉花,去叫你苏玲姐来咱家!”

  玉花答应一声出去了。不大一会儿,两个姑娘笑着进了屋,二人看见王雨琴,怔住了,心里说,这个女新四军比俺还小呢!

  王雨琴站起来说:“我叫王雨琴。”

  玉花忙说:“我叫吴玉花,她叫苏玲。”说着转身问吴大娘:“妈,啥事呀!”

  吴大娘说:“你俩帮小王去推磨”。

  二人高兴的说:“中。”

  王雨琴想想,自己着实干不了推磨这活儿,就不再谦让,答应下来。三个人嘻嘻哈哈地跑了出去。

  磨好了面,王雨琴要走,玉花、苏玲非要跟着去,三人又说笑着进了李大爷家。王雨琴和面,玉花烧锅,苏玲切菜,不大一会儿,热腾腾的红高梁窝窝出了锅,又麻利地做了一盘白萝卜丝热菜,端到老人面前。

  李大爷拿着馍哭了起来,说:“新四军就是好啊!”

  从这天起,王雨琴一有空就给李大爷买药煎药,烧火做饭,感动得老人热泪横流。王雨琴安慰老人说:“老大爷,我们是人民子弟兵,为您做点事是应该的。”

  后来,部队转移那天,李大爷一直送到村头,直到看不见队伍了,还倚着树干注视着远方不肯回村。他对邻居吴大娘说:“这些日子雨琴天天给我煎药做饭,待俺比亲闺女还亲。”吴大娘说:“俺闺女一天不见雨琴就睡不着觉。”吴大娘手指着自己的闺女说:“你看,俺闺女的眼都哭红了。”

  王雨琴走了,但是她那矫健的永不疲倦的身姿深深地装进了群众的心里。他们永远忘不了新四军,忘不了王雨琴为他们做的一件件好事。

  为了扩大抗日根据地,1939年5月,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主力进入淮上地区。由于日伪的法西斯统治,当地的群众不敢与新四军接触。为了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动员老百姓投入抗战,拂晓剧团奉命演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话剧《打鬼子去》。

  夜色还没降下,马楼村北就热闹起来了。平时空旷的村头荒地顿时人山人海,人们说笑着,呼叫着……

  演出开始了,剧情大意是:两个日寇窜进了王泽莲的家,用刺刀挑死了王泽莲的父母。乡亲们帮王泽莲埋了父母。王泽莲开始了流浪生活。一天上午,已经饿得皮包骨头的王泽莲正在村头喘息,日寇的两架飞机从空中俯冲下来,一颗炸弹在王泽莲附近爆炸了,她的双腿被炸断,血流如柱。两个小伙子路过,上前要救她,她用近乎哀求的口气说:“别管我了,打日本鬼子去!”

  演出中,舞台下不断响起群众的抽泣声。扮王泽莲的王雨琴演到她悲痛的哭父母时,跪在地上,泪如泉涌,不住地拍打着自己的大腿,喊道:“咱们中国人,不能再当亡国奴了哇!”。

  台下的群众受到感染,产生了共鸣,七嘴八舌地附和:“就是,当了亡国奴,咋不受人欺负。”

  王雨琴演到王泽莲临死时,一次又一次地呼喊着:“打日本鬼子去!”声调由高到低,最后抬着右手,含恨死去。这时,群众中忽地站起一个青年,大声高喊:“对,打鬼子去!”接着又站起10多个、20多个,竟有100多名青年站了起来。他们完全忘记了是在看戏,摩拳擦掌,忍不住激愤地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强盗”“我们不当亡国奴!”“拿起枪,打鬼子!”

  为了配合游击支队开展工作,拂晓剧团几乎天天演出,有时一天一场,有时一天两场,每场都有王雨琴的节目,每场必演话剧《打鬼子去》。紧张而频繁的演出,使王雨琴明显的瘦了,领导和战友们关切的问:“雨琴,你是不是有病了?”

  王雨琴‘格格’地笑起来:“病?我有啥病呀!”说着她跳起了欢快的儿童舞。

  游击支队进军淮上以来,主动向日伪据点发动攻击,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加上拂晓剧团长期的广泛演出宣传,迅速使群众觉醒了,纷纷踊跃送自己的子弟入伍,到8月下旬,有1800多名青年参加了新四军游击支队。

  1939年8月末,新四军游击支队由淮上北返,在涡阳县新兴集休整。拂晓剧团为准备9月1日的祝捷大会,开始了新节目《出发之前》的紧张排练。

  这天上午,王雨琴正在排练祝贺节目,突然一头栽到地上,同志们见状,惊慌地围上将她扶起,七嘴八舌地问:“雨琴,怎么啦!”

  王雨琴吃力地站起来说:“同志们,快去排练吧!我歇会儿。”大伙不放心地去排练了。王雨琴倚住墙休息了一会儿,又顽强地走进了排练场。

  脸色煞白的王雨琴没排练完一个节目,又昏倒在地上,李运芳等人扶她的时候,感到手很热,摸摸她的额头,更热,吃惊地喊:“高团长,雨琴姐发烧得厉害,可能不是一般的病!”

  高维进团长也慌了,跑过来将王雨琴抱在怀里,大声说:“雨琴,你觉得难受不?”

  王雨琴见大伙停下了排练,脸上浮出不安的表情,说:“高团长,你快去排练吧,我没事了。”

  高团长心疼的说:“你已昏过去两次,还说没事呢!今天上午不准你演了,到屋里躺下歇着。”

  几个人不由分说将王雨琴架到屋里,直到王雨琴在床上躺下了,大伙才放心地又去排练。

  忽然,屋外有人喊:“咋没人打糨糊呀!”

  王雨琴听见后,躺不住了,挣扎着下了床,艰难地走到伙房,打起糨糊来。当她端着半盆糨糊走出屋外,感到天旋地转,眼前金星闪烁,被恰巧回来的炊事员看见,忙上前扶住王雨琴,接过盆子,把她又扶到屋里。

  极度困乏使王雨琴大口大口地喘气,她断断续续地催炊事员:“快……快送糨糊……到会场”。看着王雨琴痛苦的脸色,炊事员的眼睛湿润了,他答应一声,端起糨糊朝会场走去。

  到了下午,王雨琴再也站不起来了。同志们给她送来病号饭,她不肯吃。用十分微弱的声音说:“现在供应困难,我不吃病号饭。”

  高团长安排人要送她去后方医院,她看着床头的一束淡紫色、玉白色野菊花,有气无力地说:“一点小病,不要紧,我会好的,不要因为我误了大会的演出……。”

  大伙好说歹说,王雨琴就是不去后方医院,她说:“我要参加明天的演出。”

  第二天,王雨琴的病情突然恶化,被送到后方医院,诊断为伤寒。由于医院医药奇缺,眼睁睁看着病情一天天加重。

  王雨琴住院期间,游击支队的干部战士到涡阳县南后方医院黄庄办事,总要到医院去看看王雨琴,他们忘不了王雨琴一次次教他们唱歌的生动场面。

  1939年10月15日,病魔无情地夺走了王雨琴年仅16岁的生命。

  噩耗传来,游击支队官兵无不痛心疾首,嘘欷不止。拂晓剧团的演员们个个泪水长流,不思餐饮。马丙书失声恸哭着说:“雨琴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有空就给我们小战士洗头、洗衣、拆被子,长期过度劳累,体质不好才得的病啊!”

  游击支队的首长们为失去优秀战士王雨琴扼腕叹息,十分悲痛,在百忙中撰联作对,以示哀悼。

  18日上午,没有外出的游击支队全体官兵肃立在王雨琴追悼会场上,四周是附近村庄的群众,他们要最后看一眼为他们做了许多好事的王雨琴。追悼会在哀乐声中开始了。彭雪枫亲自致悼词,他双眼浸着泪说:“……王雨琴同志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是彻底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一生。我们为王雨琴的辞世而痛心,我们要继承烈士的遗志,化悲痛为力量,同仇敌忾,向日本帝国主义展开坚决的斗争。……”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8-05-27 10:04:1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萧先发

下一篇:韩玉书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