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抗日战争研究》2020第四期
P. 8

抗日战争研究                   2020 年第 4 期


    文献及海关报告,作者全部标注引自原始文献。 但我们知道很多 19 世纪的英文文献,国内一般图
    书馆都没有,相关的海关报告也没有全部整理出版,因此我怀疑作者是引自姚贤镐先生编的《 中国
    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1840—1895》。 于是,我挑选其中重要的几条史料核对,果然不出所料。 这让

    我怀疑此文所引其他材料的真实性,以及作者对别人观点的引用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最后,
    我完全否决了这篇文章,匿名评审意见写得非常严厉。
          比较而言,在史料运用弄虚作假方面,引用资料集充作原始文献不算是最糟糕的,另外两种做
    法更让人嗤之以鼻。 一是直接从别人论著中引用,即直接引自第二手文献,却不标明转引;二是从

    百度或维基百科上搜索出来,就直接引用。 作者之所以不敢标注,是因为他们自己心里非常明白,
    严肃的学术期刊是不会接受这样的文章的。 事实也正是,编辑或审稿人如果看到文章的重要资料
    转引自常见典籍或其他人的论著,多数情况下会直接退稿。 为何? 学者对史料的理解非常重要,而

    对史料的完整理解必须建立在对史料整体的把握之上,不去查阅原始文献,不认真通读原始文献,
    难免会断章取义。
          其二,使用材料的非科学态度。
          确定选题、构思大致框架之后,一般是广泛阅读和收集资料。 在这个过程中,既重点收集能证
    明自己观点的资料,又要根据资料的情况随时调整修改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所以我们经常有这样
    的经历,文章最初的构思与最后成文,往往差别极大。 硕士或博士论文开题与最后完成的论文,有
    时甚至是面目全非。 这是因为,我们建构论文框架的初期,往往是理论先行、观点先行。 而在接触
    大量的资料后,会发现部分构想能够成立,有足够的资料支撑;同时也可能会发现,有些构想不仅找
    不到足够资料的支撑,反而可能有大量与自己观点不同甚至与自己观点相悖的资料。 因此,论文的
    初步构想与最后完成的论文差别极大,是非常普遍而正常的现象,也是学者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的重
    要过程,相信很多学者都有这样的治学经历。
          但是,我们也碰到这样的情况,即有些年轻学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故意回避对自己不利或与自
    己观点相反的材料,而专门挑选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 关于这个问题,李伯重先生归纳为“ 选
    精”与“集粹”。 李先生以被很多学者认可的“江南农业革命”为例,指出这个结论的得出,就是因为
    一些学者在研究中采用了“选精法”与“集粹法”,即专门选用对自己观点有利的材料,而不顾或隐
    瞒对自己观点不利的材料,比如关于宋代亩产量,有学者就只取产量高的数字而故意回避产量低的

    数字,结果导致他们所描述的“江南农业革命” 根本不是历史的实际,而是一个虚像。                                                          ①   这个问题,
    我认为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规范问题,而是一个深层次的学术伦理问题。
          其三,故意忽视或贬低别人观点。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也是大家做学术研究最希望达到的目标。 创新,包
    括方方面面,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找到新材料等等,都是创新。 但是,因为很多问题都已经不是初始
    研究,都不只一个人研究或不止一代学者研究,几乎在每个研究领域甚至每个论题,目前学术界都
    已经有了很多或较多重要研究成果。 因此,创新尤为不易,一点点创新可能都需要学者付出极大的
    努力和心血。 但有的学者为了走捷径,为了早出多出成果,在论文中显示自己的学术创新,而故意
    回避学术界最为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回避与自己观点相近的研究成果。 有的做法貌似很聪明,
    比如有的学者在论文中也会提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却蜻蜓点水,对别人重要的学术成果故意轻描
    淡写,一笔带过;或在引用别人观点时避重就轻,即故意引用别人不太重要的观点,而隐瞒别人最重
    要的观点,尤其是隐瞒与自己完全一样的观点。 这个现象目前在学术界并不少见,我认为这是一个



        ①   参见李伯重《“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中国社会科学》2000 年第 1 期。
      1 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