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抗日战争研究》内容正文

《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1期
2020-04-26 19:42: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一、点击全本阅读:《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1期

  二、分篇阅读与PDF文件下载点击篇目下[全文]:

  反省近百年中日关系的历史教训——在1997年11月东京第四届近百年中日关系史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王建朗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英美的远东政策一直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对日妥协的倾向,1939年有田—克莱琪协定、1940年滇缅路禁运以及1941年的美日谈判皆是这一倾向的具体表现;一是援华制日的倾向,1939年美国宣布中止美日商约,1940年初英美宣布对华贷款,1941年美国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并对日实行重要物资的禁运,中英之间开始有关军事合作的商讨,皆是这一倾向的具体表现。可以说,几乎一直到太平洋战争前夕,即1941年11月,这两种互相矛盾的倾向都一直并存着,战争的爆发才使英美彻底放弃了对日妥协的幻想。

  [全文]

   军国主义历史观的批判——评日本一些人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 何 理
  近代中国长期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蹂躏。中日两国进行了一个多世纪各种方式的斗争与争论,其中包括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以及中国人民为反对日本侵略而进行的长期的军事、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斗争。而且,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这种性质的斗争和争论至今并没有结束。这是因为,虽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情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日本一部分右翼反动政治势力仍然顽固坚持军国主义政治立场和军国主义历史观,公然美化侵略战争,否认日本军国主义罪行,妄图推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民主、进步、正义力量对反动、灾难、邪恶势力的胜利这一重大历史公案。
 

[全文]
 

  卢沟桥事变前夕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 臧运祜
  中日两国学者在关于卢沟桥事变的研究中,其最大分歧或争论的最终焦点是有无计划及预谋的问题。1这除了对于事件本身的研究之外,在近代中日关系的过程中,如何认识与研究卢沟桥事变前的日本对华政策,乃是重要环节或关键所在。鉴于国内有关学者的成果2,本文选取1936—1937年上半年期间的日本对华政策,主要运用日方资料,立足于最高军政决策当局,论述卢沟桥事变前夕日本对华政策之“确立──调整、失败──再调整、再失败──再确立”的演变过程,以论证卢沟桥事变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全文]


  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 李嘉谷

  《苏日中立条约》是在中国抗日战争进入艰难岁月时签订的,这无疑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产生重要的不利影响。怎样评价《苏日中立条约》及其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前苏联学者对此一直持完全肯定的观点1,并从不提“条约”所附“宣言书”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在中苏结盟的情况下,中国大陆学者与苏联学者持大体相同的观点。2  中国抗战初期,苏联积极援助中国人民抗战,其目的确在拖住日本帝国主义,使之无力北进发动对苏战争3,但这不能否定苏联对华援助的国际主义性质。

[全文]

  试评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英美对日妥协倾向——关于“远东慕尼黑”的考察之二 王建朗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英美的远东政策一直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对日妥协的倾向,1939年有田—克莱琪协定、1940年滇缅路禁运以及1941年的美日谈判皆是这一倾向的具体表现;一是援华制日的倾向,1939年美国宣布中止美日商约,1940年初英美宣布对华贷款,1941年美国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并对日实行重要物资的禁运,中英之间开始有关军事合作的商讨,皆是这一倾向的具体表现。可以说,几乎一直到太平洋战争前夕,即1941年11月,这两种互相矛盾的倾向都一直并存着,战争的爆发才使英美彻底放弃了对日妥协的幻想。
 

[全文]

  日军航空队袭击南京的暴行 高晓星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日军南京大屠杀作了认真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有力地揭露和谴责了侵华日军在攻入南京城后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的野蛮罪行。然而,人们对日军在攻破南京城4个月前就开始的空袭南京的暴行却注意不够。日本海军和陆军的航空队是侵华战争的急先锋。在大多数侵略行动中,日军航空队首先出击,其残忍丝毫不亚于地面部队。这些以“荒海之鹫”自称的日本空中强盗,1937年对南京军民的空袭只是其在华暴行的一部分,本文仅就此作如下论述。

  [全文]

  侵华战争时期日军轰炸广东罪行述略 曾庆榴官丽珍

  日本军国主义轰炸我国城乡的行为,是其侵华罪行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日机炸粤始末及其对我国和平人民造成的惨重灾难,试作全面考察,以期加深对日本侵华罪行的认识。一日本1937至1945年对广东的侵略,从空中轰炸开始,并以轰炸祸粤为主要手段。其空袭规模大、范围广、时间长,为害甚烈。日本大规模轰炸广东,是恃其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其时日本有作战飞机2700多架,日人曾谓:“东亚领空,完全由日本空军控制,日本空军并把握有远东制空权。”

  [全文]

  日军对自贡井盐基地的轰炸与中国的防御 徐勇

  日军对中国西南井矿盐生产基地的大规模空中攻击,即通称的“盐遮断”轰炸行动,是日军统帅部所推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专项轰炸,其企图是摧毁中国内地的产盐基地并切断盐的运输通道。它构成了日军侵华作战史上的特殊一页,然而学术界对此尚缺乏专门研究。笔者试图利用所见的日本战史资料及国内地方档案史料进行初步的探索,期望得到专家和同仁的补充指正。

  [全文]

  1914—1922年日本在山东的军政殖民统治 宋志勇

  1914年9月,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机会,日本出兵中国山东,侵占了青岛及胶济铁路。战争结束后,日本不顾国际法和中国的抗议,强行继承了德国在山东的殖民权益。直到1922年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日本在山东占领区进行了长达8年的殖民统治。以往,人们侧重对中国夺回山东主权的政治、外交斗争的研究,本文则拟对日本在山东实行军政殖民统治的实态及其对山东社会、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影响加以分析和研究。

  [全文]

  山东沦陷区研究 吕伟俊宋振春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是全国较早沦陷的省份之一,且沦陷面积几乎覆盖全省。因此,日军对山东的侵略和统治在日本全面侵华史中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研究山东沦陷区,揭露日本法西斯对山东人民的奴役、蹂躏和山东伪政权汉奸们的卖国罪行,对深入认识日本的侵华策略和暴行,具有重要意义。一日军侵略与山东沦陷区的出现山东地绾南北,资源丰富,久为日本帝国主义所垂涎。日军侵占平津后,编成华北方面军,以寺内寿一为司令官,下辖第一军、第二军和方面军直属部队,共约8个师团的兵力。

  [全文]

  关于徐州会战时间之我见 马仲廉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淞沪、太原会战之后,又一次重要的战略性战役,凡有关抗日战争初期或全过程的著作均必论及,也有许多对此次会战或其中的某一事件的专题论著。但对会战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论者则有不同说法,如关于会战的开始与结束时间,竟有五六种说法并存。笔者意图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见解,以供学者研究。一徐州会战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历来说法不同,有的差距甚大,从近年来出版的论著中可以看到如下几种说法。

  [全文]

  对美国原子弹轰炸日本的再认识 孙才顺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施放原子弹,死伤30万人,造成了“历史悲剧”。此后,世界舆论几乎众口一词谴责原子弹轰炸。近年来仍有人指出,美国此举不是出于军事目的,而是出于政治和外交目的;也有人认为正面肯定原子弹轰炸是不妥当的。还有人认为,“由于原子弹对毫无防御能力的人们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和威慑能力,因此可以阻止国与国之间在战争中使用这种武器”。这些论述不无道理,但是如果从武器与战争这一历史关系的范畴加以研究,笔者认为,对美国原子弹轰炸日本还应作具体的、历史的考察,方能得出客观而切实的结论。

  [全文]

  日本企业的战争责任及民间赔偿问题——以制造“花冈惨案”的鹿岛建设公司为例 安平

  战时残酷使役,虐杀外国劳工的日本企业,在战后的军事审判中,并没有如德国企业那样受到严厉惩处,而是托辞没有确实的资料作证据,将其全部罪责转嫁给了战时的日本政府和军队。战后几十年来,亚洲各国受害者的人权意识觉醒、不断高涨,最近几年,他们纷纷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于是,在战后各战争受害国与日本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并无规定的民间赔偿问题凸现出来。迄今为止,已有中国耿谆等人对鹿岛组(今鹿岛建设公司)要求赔偿诉讼案;朝鲜人对日本钢管公司(今NKK)及三菱造船公司(今三菱重工)要求赔偿诉讼案;朝鲜人对不二越公司未付工资诉讼案。

  [全文]

  日本强掳中国人的真相 [日]林伯耀

  一强掳华工政策的出台1942年11月27日,日本东条内阁在会议中通过《有关将华人劳工转移到日本内地事宜》的文件。此项内阁决议提出:“鉴于内地劳工供需关系日益紧张,尤其是重体力劳动部门显著不足的现状,将华人劳工转移到内地以便使其协助推动大东亚共荣圈的建设。”日本强掳华工政策出台。在此以前,日本帝国主义已将数百万中国人送往中国东北地区(伪满洲国),在煤矿、港湾及筑建军事阵地等方面役使。这些人或被任意虐待,或被残酷奴役致死。

  [全文]

  被强掳到大阪筑港的中国劳工 [日]樱井秀一张友栋译

  一大阪筑港劳工问题的缘起和人数从1947年到1948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BC级战犯审判中,因强掳中国人而受到裁判的有秋田县鹿岛组花冈事务所和日本港运工会的大阪筑港事务所二者。花冈问题是美军大尉DeBergh于1945年10月6日在收容中国人的中山寮发现散乱的尸体,立即开始进行调查的。经过10天的调查,于10月15日由秋田军政府逮捕了鹿岛组花冈事务所所长河野正敏等有关人员。11月24日中国劳工集体回国时,由GHQ(盟军总司令部)发布命令将关押在秋田监狱内的12人,留在中山寮的11人以及患病在矿山医院治疗的18人共41名中国人留下。

  [全文]

  花冈受害者在日本东京诉讼案评介 洛河

  备受世人瞩目的花冈受害者诉讼案于1997年12月10日,由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花冈受害者一切请求。对于法院这一颠倒黑白的判决,花冈受害者提出强烈抗议,世界舆论也纷纷谴责日本有关当局。关于中国战俘劳工在日本花冈的悲惨遭遇和花冈暴动的情况,国内已有不少著述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而人们现在所关注的,则是做为战争遗留问题,400余名花冈被难者以及其他饱受蹂躏的幸存者,他们的冤屈何时才能昭雪。早在日本投降后不久,花冈受害者就向盟军最高当局控告鹿岛组虐待中国战俘劳工的罪行。

  [全文]

  一本值得中日两国读者阅读的好书——《卢沟桥事变史论》评介 李良志

  每年的7-8月,都是中日两国史学界──近些年也成为政府间话题集中而且敏感的月份。7月有一个“七七事变”,是60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日子。“八一五”则是日本战败投降的纪念日。日本国地处日本列岛上,跨海来华,发动战争,杀人掠地,最后战败投降,其侵略行径,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其国内一些右翼势力纷纷活动,企图翻历史旧案,竟然否定东京审判,否认侵略,推卸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责。

  [全文]

  读韩国青年学者孙准植的专著《战前日本(1933—1937)在华北的走私活动》 戴建兵

  全面抗战爆发前夕,日本为了达到分离华北的目的,利用日韩浪人和汉奸在华北进行了大规模、有组织的走私活动,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风气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同时,走私活动也打击了英美在华利益,引起了世界舆论强烈反响。对于这一重大历史问题,国内外学者研究极为薄弱。从事此项研究的主要是日本和大陆学者,但在日本仅有今井骏的论文,主要论及华北走私对华北和上海工业和手工业的破坏及相关影响;而国内学者的论文多为概述性文章,其余研究则散见于论述这一时代其他相关问题的专著。

  [全文]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二期工程全面竣工 段月萍

  1997年12月12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二期工程宣告全面竣工。该馆二期工程建设是从1995年开始的。该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改造一座大型悼念广场;建造一座大型雕塑;一座刻有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时间的标志碑;一座长41.5米,高3.5米的遇难同胞名单墙(俗称“哭墙”);一座断垣残壁状具有特定内涵的纪念馆大门;一间与主体建筑风格协调、灰白花岗岩结构的贵宾接待室;以及更新展览设施,充实陈列内容,运用现代化手段改进史料陈列形式等等。

  [全文]

  一年来抗日战争研究述评 本刊编辑部

  从1995年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到1997年七七事变和中国全面抗战60周年,抗日战争研究处在高潮之中。关于抗日战争史的图书,继1995年之后,1997年国内出版的大型学术丛书,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史丛书》续编共23种;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纪念卢沟桥事变六十周年丛书》共8种。其他有关抗日战争研究的学术专著,有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复兴枢纽》(刘大年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魏宏运著)……

  [全文]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3-01-02 09:09:2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4期

下一篇:《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