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抗日战争研究》内容正文

《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3期
2020-06-15 16:19: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一、点击全本阅读:《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3期

  二、分篇阅读与PDF文件下载点击篇目下[全文]:

  抗战时期驻华美军部署及作战概况阮家新(1)

  本文以珍珠港事件为分水岭,以美国官方史料为依据,论述了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度由中立、暧昧向积极援助的转变;论述了美国在欧洲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的一般战略,尤其是美国对中国战区战略地位的估计及其在不同形势下的变化,以及美国直接向中国战区部署作战部队的情况。抗战期间,驻华美军最多时达10万人以上,其航空作战部队,弥补了中国空军的严重不足,增强了对日作战的空中打击力量和空中掩护力量;其空运部队的"驼峰运输",创造了世界航运史上奇迹,对极端困难的中国抗战起到了输血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抗战时期驻华美军的编成、番号、兵力、部署、作战、战果等,作了具体的介绍和评述;对美国军援的性质和作用,也作了客观的分析,以便人们对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军援,有更清晰更深入的了解。

  [全文]

  短暂的合作:抗战后期中共与美国关系解析于化民(28)

  出于对日反攻作战的需要,美国政府排除蒋介石的干扰向延安派遣军事观察组,与中共建立起正式的合作关系。中共方面对双方合作抱有真诚的期望,对美军观察组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活动给予全力支持,同意接受史迪威对中国军队包括中共军队的指挥权,准备以各种形式配合美军的战略反攻行动,并且认为在战后中国重建中双方有保持和扩大合作的必要。美国在远东的长期战略目标,是使中国成为一个由蒋介石主导的亲美国家,以抗拒苏联扩展势力的企图。尽管罗斯福主张在国共之间采取一种相对灵活的政策,但赫尔利却坚持了无条件支持蒋介石的立场。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美国政府都不会放弃蒋介石,尤其是在美军放弃在华东沿海登陆的计划后。

  [全文]

  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合作所论析洪小夏(59)

  中美合作所是抗战时期中美两国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背景下建立的一个抗日军事合作机构。但过去由文学影视作品给人造成的印象,似乎是一个美蒋反动派勾结的集中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有人为其正名。但长期宣传形成的影响并未消除;而该机构在抗战中究竟有何作为?各相关文章又语焉不详。本文首先概述中美合作所成立的目的、过程、协定文本和组织机构;其次介绍其重要活动之一——培训敌后游击干部;再次略述各培训机构结业之后组建的中美联合游击队在敌后的抗日活动。最后对中美合作所作出综合具体评价,希望消除误解,还原历史。

  [全文]

  桂柳会战前后的美国“飞虎队”唐凌(88)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美国进一步加强了支援中国抗战的空军——"飞虎队"的力量。桂柳会战前后,"飞虎队"主要担负保卫大陆交通线和攻击南中国海地区日军基地的重任,取得了突出的战绩,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飞虎队"在中国战场上能有所作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坚强的斗志和高超的军事技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政府的高度信任和中国人民的支持。肯定美国"飞虎队"的作用,就是肯定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

  [全文]

  ——————————————————————————————

  近代战争与新式交通发展:以浙江抗日战争为中心丁贤勇(108)

  战前浙江新式交通建设出现较快发展,浙赣线是省营铁路的样板,公路建设则成为全国的模范省。交通作为战争的一个基本要素,抗日战争中浙江战场基本上是围绕交通线展开的,期间铁路几乎全毁、公路毁坏达4/5。但抗日战争也促进了浙江交通现代化发展。一是把交通建设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二是把交通现代化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到了空前的高度。但这是浙江人民在反侵略的大背景下,在政府的优先发展策略下,集中全社会力量发展形成的。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现代化正常发展的轨迹,使浙江交通现代化建设延误了约半个世纪。

  [全文]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交通立法与交通管理谭刚(132)

  抗战时期,为保证大后方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国民政府制定了大量交通法规,涉及到交通人事、业务、工务和财务方面,也包含了国民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具体管理内容,这些法规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体系。大量交通法规的颁布,体现了国民政府在交通管理上的一些特点,包括实行交通统制、军需优先、提倡节约和地方协作等特点,但由于在实际的交通管理中存在交通机构变动频繁、运价过低、管理人员腐败和执法不严等问题,国民政府颁布的交通法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全文]

  ——————————————————————————————

  人物研究

  朱培德与抗战准备(1931-1937)肖如平 陈红民(158)

  朱培德作为国民党军的高级将领、蒋介石的幕僚长,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八淞沪抗战,对日态度经历了由避战到迎战的转变,促成转变的原因一方面是日本侵略野心的彰显,另一方面则是他有着基本的民族主义思想。朱培德积极参与了多项国防规划与建设,筹划军队整理与加强训练,他的努力成为抗战准备的一部分。朱培德在全面抗战爆发前的思想变化与行为相当典型,可为部分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的代表。

  [全文]

  关于日本“蒙古浪人”笹目恒雄丁晓杰(181)

  20世纪20-30年代,日本"蒙古浪人"笹目恒雄曾在内蒙古东西部以及中国西北地区活动。从呼伦贝尔等地前后将30余名蒙古青少年带到日本留学;与德王等蒙古上层人士交往密切;并潜往西北青海"旅行"。笹目在其回忆录中称这些都是作为"蒙古浪人"的个人行为,与当时的日本军部、政府无关。但作者最近在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等机构,发现了笹目上述行为与日本军部、外务省密切相关的重要史料,考证出其在回忆录中的隐瞒、曲笔;证实了其特务间谍身份。

  [全文]

  ——————————————————————————————

  战争遗留问题研究

  王世杰与战后对日和约问题的交涉左双文 朱怀远(202)

  缔结对日和约是二战后国际间的一项重大议题。因其关乎中国利益尤甚,国民政府给与了相当程度的重视,王世杰及国民政府外交部进行了一系列交涉,努力促成对日和约的签订并试图使其最大限度的有利于中国。但对日和约问题主要取决于当时的世界大势,取决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及彼此的战略策略转换,国民政府显然并不具备支配局势的能力,特别是内战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内局势的动荡不安,这种能力益乎衰微。王世杰及国民政府外交部未能实现其既定目标。

  [全文]

  ——————————————————————————————

  综述

  20余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的研究赵文亮(226)

  对于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贡献,亲历二次大战的一些政治家如罗斯福和斯大林都曾经给予高度的评价。罗斯福在1945年1月6日致国会的国情咨文中说:“美国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①1951年9月2日,斯大林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也盛赞中国人民:“在消灭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事业中起了极大的作用。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的斗争,大大便利了击溃日本侵略力量的事业。”②日本历史学家伊豆公夫也说:“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和投降,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绵延14年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③这已经是历史事实。但是,有些国外历史学家,或者由于对中国情况的不了解,或者囿于“欧洲中心论”和狭隘民族主义观念的束缚,不能也不愿承认中国抗战的应有地位,有些甚至故意歪曲和抹煞中国抗战的功绩。他们不适当地强调中国内部矛盾与外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而忽略了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民族意识的蓬勃兴起所起的作用。如前苏联一些学者认为中共及其领导下的军队“不去反抗日本军国主义者,而是积蓄力量进行反对国民党的战争”。①而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则几乎是国外二战...

  [全文]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 综述徐志民(247)

  2007年7月3至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与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60余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的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一日本侵华战争罪行和战争责任刘庭华在《侵华日军用化学细菌武器杀害中国人民述略》中,叙述了日军在华开展化学战、细菌战的残忍历史,以及日军遗弃的生化武器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危害。高晓燕在《日军对东北抗日武装使用毒气考》中,考证了日军对东北抗日武装使用毒气的具体史实,指出其用毒的试验性和应急性特点。居之芬在《论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在华劳务统制掠夺之特点》一文中,分析了日本对华劳务统制掠夺在实施时间、奴役人数、政策演变、决策与执行体系上的特点。苏智良在《“慰安妇”问题的过去与近况》中,介绍了“慰安妇”问题的由来、日本政府的立场、美国国会的“慰安妇”提案以及各国舆论的批判情况。袁成毅在《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研究述评》中,介绍了战后初期国民政府关于抗战财产损失的调查及结果,以及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左双文、朱怀远在《王世杰与战后对日和约问题的交涉》中,指出王世...

  [全文]

  海峡两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学术座谈会纪要张量(252)

  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办的“海峡两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学术座谈会”,于2007年7月6日—7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近80位专家学者出席学术座谈会,报告论文50余篇,对七七事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台湾同胞抗日斗争等与抗日战争相关的多个专题进行了热烈研讨。7月6日上午,“海峡两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馆长沈强主持开幕式。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何理致欢迎词,原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鹏仁代表台湾学者致辞,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名誉会长白介夫和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贵伦先后发表讲话,对本次学术座谈会的意义给予高度肯定。在接下来的大会基调发言中,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执行会长步平、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林德政、北京大学历史系徐勇和台湾淡江大学历史系罗运治相继作了题为“关于中日关系史研究和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思考”、“台湾同胞与抗战”、“关于卢沟桥事变研究的若干问题”和“石牌战役”的报告。7月6日下午,学术座谈会分为4个小组同时进行,参会学者发言踊跃,研讨内容包括:围绕七七事变前后的中日两国政策、策略和有关人...

  [全文]

  ——————————————————————————————

本刊出版时间:2007年8月26日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3-01-02 09:35: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2期

下一篇:《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