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抗日战争研究》内容正文

《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3期
2020-07-13 20:03: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点击阅读:抗战时期山西根据地劳动英雄运动研究

  【摘要】劳动英雄运动是根据地政府为了动员群众参加生产而发起的群众运动。通过运动,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劳动英雄群体被塑造出来。劳动英雄在发挥榜样的力量,动员和组织群众参加生产劳动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根据地社会的治理和改造过程中,成为新的乡村领袖的代表。劳动英雄的农民出身和群众作风,使他们在乡村社会更易得到群众的支持,保证了政令的有效贯彻。可以说,劳动英雄的塑造是根据地政府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进行社会动员和社会改造的成功实践。

  【关键词】山西革命根据地; 劳动英雄; 乡村领袖;

  点击阅读: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阶层之流动——以1942年张闻天兴县9村调查资料为分析对象

  【摘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入侵、共产党革命动员及其乡村改造引起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阶层出现不同于以往在内部压力作用下的"非正常"流动,而这种流动主要受革命政策使然;其中各阶层流动的特征和趋向表明乡村社会严重分化,沿着革命政权构建的方向重新整合,客观上实现着"强国家弱社会"的政治图景并在某种程度上揭示出共产党革命与乡村社会阶层流动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反映出共产党已取得对根据地乡村社会阶级结构改造试验的成功。

  【关键词】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共产党革命; 社会阶层; 非正常流动;

  点击阅读: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女性婚姻问题的考察

  【摘要】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是审视女性社会权利的重要视角之一。在中国封建社会,受传统的封建伦理文化的影响,女性在婚姻关系中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本文考察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建立后,为发动妇女参加边区建设,将妇女从传统的封建伦理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颁布和广泛实施新的婚姻政策,改变了晋察冀边区旧的婚姻制度下男女不平等、无婚姻自由、买卖婚姻盛行等封建陋习,使妇女的各种婚姻权益受到法律保障,大大提升了妇女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并由此促进了妇女融入边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步伐。

  【关键词】抗战; 晋察冀; 女性婚姻;

  点击阅读: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煤矿业发展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战争时期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各级政府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如何恢复和发展煤矿业生产,积极发挥煤炭资源优势、保障供给,有力地支援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战争需要;同时进行社会改革、改善民生,改善煤矿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劳动待遇,并且形成了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新的工业经营体制。煤炭生产的扩大基本满足了军需民用,增加了矿工家庭收入,加强了对敌经济斗争的力量。

  【关键词】太行; 太岳; 煤矿; 恢复生产; 社会改革;

  点击阅读:义和团事变中的日本在华外交官——以驻上海代理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为例

  【摘要】日本在华领事官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值得注意的一个群体。19、20世纪之交的中日关系处在一个很特殊的时期,当时驻上海代理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的表现十分活跃,在沪任内为扩张日本在华利权不遗余力,与中国各阶层人士均有密切交往。义和团事变发生后,上海领事官一跃为对华交涉的重心,小田切在东南互保、战时交涉、战后和议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影响,又因个人禀赋、才能及政治抱负,在其外交实践中表现出某些值得注意的"个性"。考订小田切在庚子前后的事迹,通过观照其人,可透视当时日本对华外交的底蕴,并深入了解日本外交官与清朝人士交往的一般形态。

  【关键词】小田切万寿之助; 日本领事官; 义和团事变; 中日关系;

  点击阅读:日本政府的庚款补给中国留日学生政策研究

  【摘要】为缓和留日学生与日本政府之间的矛盾,以培养留日学生的"中日亲善"感情,日本政府顺应国际上列强退还庚款以资助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趋势,于1923年3月在第46届国会上通过了《对华文化事业特别会计法案》,并以此为基础,经与中方协商建立了一般补给生制度,正式开启了庚款补给中国留日学生工作。此后,日本政府为垄断庚款补给中国留日学生的大权,独自推出了特选留学生制度和选拔留学生制度,并在九一八事变后将一般补给生制度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由于中国停付庚款和对华文化事业经费的扩张,日本政府的庚款补给中国留日学生政策也是几经变化,并随着日本的战败投降而彻底终结。

  【关键词】日本政府; 庚子赔款; 退款兴学; 留日学生; 留学政策;

  点击阅读:1932年青岛日侨一一二暴动研究

  【摘要】1932年1月12日,日本驻青岛居留民团,以青岛《民国日报》刊登有辱日本天皇的新闻为借口,煽动并组织部分日侨进行暴动,相继捣毁青岛《民国日报》社及国民党青岛市党部,导致当地局势骤然紧张。在中日双方的紧急交涉下,暴动很快得以平息,当地秩序也逐渐恢复正常。日侨暴动并非情绪失控所致,其真正目的,在于为日军出兵青岛寻找借口。由于暴动是日本居留民团单方面蓄意制造,而且青岛并非日军发动进攻的理想地点,最终暴动未能得到日本军政当局的支持。此次偶发性的暴动,与随即发生的上海日僧事件,并无直接关联,但暴动的发生与处理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迷惑了国民政府,致使其警惕心降低。此次暴动间接的、但却有效的配合了日军在上海的行动。

  【关键词】1932年; 青岛; 日侨; 暴动;

  点击阅读:抗战初日军为何放弃出兵青岛

  【摘要】1936年末发生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登陆青岛事件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方面,国民政府遂调税警团入青以监视当地日本军政势力的动向,抗战前夕青岛局势已十分紧张。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有同时出兵上海及青岛的意向,且在青岛"德县路事件"后日军中央部进一步制定了具体出兵青岛的计划,然出兵行动因上海战事的急剧扩大而最终作罢。侵华日军在制造第二战场的问题上最终择定上海而放弃青岛,既是受到了当时战争整体形势的影响,也是其陆海军之间激烈矛盾的体现。

  【关键词】税警团; 德县路事件; 侵华日军; 大山事件;

  点击阅读:日本对西安事变的观点和反应——根据《盛京时报》新闻报道所作的分析

  【摘要】西安事变期间,《盛京时报》作为日本在华的重要新闻媒体,对事变诸方面作了详细的报道。从其新闻报道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和军方各方面对事变态度的一致和差异,同样也反映了日本方面对事变的三个关注重点:事变背景和影响,事变如何解决,以及蒋介石的命运。对其新闻报道的分析和研究,对于研究事变期间日方观点和反应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视角,值得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盛京时报; 西安事变; 日本;

  点击阅读: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研究

  【摘要】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非常重视小学教育,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无论战争形势多么严峻,都将恢复与发展小学教育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并将小学教育作为对敌斗争的一个重要阵地。在恢复和发展边区的小学教育过程中,边区行政委员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初等教育发展的方针与政策,努力保障经费与设备,调整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强调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成为其他根据地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抗战时期; 晋察冀边区; 小学教育;

  点击阅读:抗战时期中央大学的内迁与重建

  【摘要】中央大学在抗战之初从南京成功迁至重庆,成为全国内迁最为彻底和成功的高校,为学校的重建和发展积蓄了力量。由于校长罗家伦本人的特殊政治身份和人际网络,中央大学迁校的决策过程反映了国立大学、教育部与蒋介石以及国民党中央核心层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中大的迁校过程也蕴涵了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与四川省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央大学内迁重庆后开始着力于重建教学与研究体系,稳定校园正常秩序,并调动师生的"抗战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中央大学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战时背景使得国家的教育政策在中央大学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与体现。

  【关键词】抗日战争; 中央大学; 高校内迁; 罗家伦;

  点击阅读:论抗战时期的湘西教育?

  【摘要】抗战期间,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一改战前落后状态,获得重大发展。教育走向大众,在湘西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完备的学前、小学、中等、职业、师范和高等教育等现代教育层次,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得以确立,湘西教育的现代转型最终完成。战时湘西教育的现代开展,不仅培养了大量适应战时需要的人才,为民族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强化了湘西各族的中华一体感和民族国家认同,推动了后来湘西现代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湘西; 抗战时期; 教育;

  点击阅读:抗日战争研究视角、方法与途径的探讨?——以大后方研究为例

  【摘要】推动和加强对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的研究,这是深化中国抗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一个新途径。研究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历史,可以还原二战真相,进一步揭露日本侵华的战争罪行;可以还原中国国民政府战时首都的面貌,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这段历史;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和准确把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进程,揭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大趋势;可以全面展现中国战场的全貌,更加准确地反映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和作出的巨大贡献。为此,要把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出版放在第一位,以科学的精神加强学术研究,建设高水平学术研究的平台,注重学术研究成果的现实转化,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向世界展现中国学者的成果,说明中国学术界为世界二战史研究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关键词】大后方; 新途径; 抗战历史;

  点击阅读:新资料与新观念:蒋介石与抗日战争研究述论(2000—2011)

  【摘要】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着中国军政的最重要领导职务,其思想言行对抗日战争的进程有着很大的影响。2000年以来,由于研究环境的改善、观念的更新、国际交流的增加及蒋介石档案与日记的开放等,史学界关于蒋介石与抗日战争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果丰硕。其中关于蒋介石与"安内攘外政策"及"不抵抗主义"、蒋与"对日和谈"、蒋与中外关系等课题方面的成果尤为显著。文章在点评了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展望。

  【关键词】蒋介石; 抗日战争; 学术研究;

  点击阅读:走出抗战时期中苏关系的迷雾——评曹艺《〈苏日中立条约〉与二战时期的中国及远东》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0-12-09 17:11: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2期

下一篇:《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