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近代史研究》2020第三期
P. 10

&忧支释寃           2020年第3期


                 言、词汇乃至概念之间的沟通扮演了重要的中介角色。但他们毕竟不是政治思想、社会理论方面的
                 专家,在翻译society —词的时候,重心不在于完整、准确地传播这一概念的思想内涵,而在于了解
                 和理解中国人日常生活层面直接的、具体的人际交往形态%由此,他们所呈现出来的society概念,
                 体现出明显的日常生活视角、民间路径和异端色彩,与汉语中旧式的“社会” 一词正好有着异曲同
                 工之处%



                                              三、新式“社会”概念之确立

                     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和工业社会的到来,society作为一个现代概念在欧洲逐
                 渐成型。①一方面,社会学开始起步,继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正式提出“社会学”这一
                 名称之后,马克思(Kar Mar, 1818—1883)和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分别构筑了各
                 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推动society作为一个基石性的抽象概念范畴,进入日益精细复杂的政治和社

                 会理论领域的中心地带,而且逐渐产生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实体现象的society
                 更加常见,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当时英国另一部著名的大型工具书《英语百
                 科全书》,在societies和associations这一并列辞条下说:"身在欧洲和居留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欧洲
                 人,目前都有一个特点,即出于各种目的之societies或者associations的大幅增加... 它们都有其
                 特定的目标,确实建立在并且存在于其成员们个人的一致同意基础上……一般而言,在这个国度
                 (country)里,可以说任何数量的个人均可获准拿出自己的金钱和个人热情,用于任何未被法令明
                 确禁止的、或者是该社团的合法性问题一旦提交给法庭时不会被宣布为非法的目标。”②这些释文
                 体现了一种明显的兴奋、自信和自豪感,结社的自愿原则、个人的结社自由,以及结社给人们生活带
                 来的变化,在这里得到了明白无误的强调,而且被视为当时欧洲公共生活中的一大特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日两国向西方进一步打开国门,一批改革派精英
                 开始主动关注西方的society,促成了这一外来概念在东亚语境中的真正落地。日本明治维新初期,
                 福泽谕吉等改革派基于对西方政治和社会理论的了解,以及在欧美游历的体验,尝试将society翻
                 译成日文,不过没有找到合适的抽象概念来对应% 1873年,一批新式知识精英成立明六社,标志着
                 市民结社理念开始在日本付诸实践% 1875年,“社会”一词作为society的译词,首次出现于《东京
                 日日新闻》,随后在新闻媒体中迅速普及,并与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的意涵紧密联系在一起。③
                 1881年,井上哲次郎编纂的《哲学字汇》采纳“社会”作为society的日文译词,这种对译关系此后逐
                 步确立下来。④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等人的著作和学说,随之纷纷被译介至日本,比如乘竹孝太

                 郎翻译的《社会之原理》、有贺长雄撰著的《社会学》等,分别以“社会” “社会学”对译society和
                 socoagy %⑤东京大学开设了专门的“社会学”课程,从欧美留学归国的外山正一担任“社会学”之


                    ①  近代"社会”槪念在欧洲的彩成过程颇为复杂,简要的论述可以参见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丈化与社会的词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年版,第 492— 99 页;Manfred Riedet, ,Gesellschaft-Gemeinschaft?J , Otte Brunner, Werner Conzs,
                 Reinhae Koselleck. ( hg. ) , Geschichthche Grundbegriffe: Hitorgchee Lexiioo zur golitisce-sofalen Spracte Io Deutschland, Bd. 2 ( Stuttgart:
                 Klett-Cotta, 1975) , pp. 801 - 862$
                    ②  Charles Knight, The English  Cyclopaedia:  A  Nee  Dictionarg  of  Universal  KnofleXge, Arts  and  Sciencee,  Vot.  7 ( London:
                 Beadbueyand Evano, 1861 ) , pD641D
                    ③  参见木村直惠著,顾长江译《“社会”概念翻译始末——明治日本的社会概念与社会想象》,孙江、陈力卫主编:《亚洲概念
                 史研究》第2辑,第142—152页。
                    ④  参见陈力卫《词源(二则)•社会》,孙江、刘建辉主编:《亚洲概念史研究》第1辑,第195—198页。
                    ⑤  加田哲二著,张资平译:《近世社会学成立史》,上海乐群书店1930年版,第7页。
                  12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