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近代史研究》内容正文

《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6期
2020-07-27 10:13: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一、阅读全文(点击):《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6期

  二、全文提要: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制夷思路探论  王开玺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大多将中国周边的少数部族或国家称为“夷狄”。但到了清代,“夷狄”更多地被用来称谓那些来自西方的殖民主义者及商人等。伴随着外国侵略势力对中国威胁的日趋严重,鸦片战争前后清官僚士大夫中的各种“制夷”思想乘时而生。“以商制夷”、“以夷制夷”、“师夷制夷”、“以民制夷”、“以静制夷”等思想,即迭为先后,相继涌生,又彼此交错、渗透。这些思想对清廷筹办夷务的政治活动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清晰地勾勒出清政府“制夷”思路的变化走势。笔者拟就此问题试作探论,不当之处,敬请师友指正。?

  略论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对边疆事务的构思  胡 成

  晚清末造,列强环伺,虎视鹰瞵。政论学说,云兴泉涌。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民族主义思潮。时人云:夫二十世纪者,“民族主义之时代也”。而就这一思潮的现实影响来看,尽管激进革命派的“排满革命,民族建国”为其主旋律,但近代中国毕竟是作为一多民族的共同体,因而也还面临着如何协调和处理国内不同民族或地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变革统一民族国家的政治架构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整合,这一更为深层和棘手的问题。?

  论孙中山在1924下半年的是是非非  敖光旭

  对于孙中山和广州革命政府来说,1924下半年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多事之秋:8月10日开始的“扣械潮”即商团事件如惊涛骇浪狂啸两月不止,其间沙面“新警律”又激风潮;9月初,江浙战争鸣鼓开战,随即直奉大战狼烟再起;10月北京政变后局势又急转直下、变幻莫测。为“扣械潮”而煞费心机的孙中山放弃武装镇压商团转而督师北伐,与奉张(作霖)、皖段(祺瑞)重修反直联盟旧好,“西南联合”(包括孙陈议和)更是紧锣密鼓。对此,史家厚非颇多,物议尤甚。此时的孙中山和国民党果然在政治上走过一段下坡路吗?这对评价晚年特别是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至关重要。笔者不避浅陋,斗胆质疑,以就正于专家、师友。?

  简析孙中山的心性文明思想  肖万源

  心性文明思想是孙中山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三民主义密不可分。他的心性文明思想内容颇为丰富,无论是在创立并宣传革命理论,还是在设计中国建设方案,抑或是在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乃至构想中国或世界进入大同社会时,心性文明都是必然要涉及到的方面,其主旨在于改造中国,“把中国变成文明国家”,驾于欧美之上。?

  (一)

  心性文明,精神文明,道德文明,是孙中山经常使用的三个概念。通常情况下,他所用的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

  章太炎对中共态度探析  汤志钧

  章太炎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过去均主要根据冯自由《革命逸史》中的“护党救国公函”,但在解释和评价上互有歧异,甚而大相径庭。本文准备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

  “护党救国公函”撰于1924年冬,由章太炎领衔,签署者尚有周震麟、管鹏、焦子静、茅祖权、田桐、居正、冯自由、马君武、但焘、谢良牧、刘成禺等。?

  瞿秋白与共产国际  杨奎松

  瞿秋白的一生,大起大落,带有明显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的造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书生性格难以适应政治场上的云谲波诡。天生具有多愁善感的文学家气质的瞿秋白,之所以会牺牲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跻身于他并不善长的政治斗争的舞台,除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大势所使然之外,多半也是同他与苏联和共产国际之间的特殊关系分不开的。尤其是瞿秋白一波三折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成也共产国际,败也共产国际。若无共产国际和苏联人的作用,瞿秋白的一生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

  伊罗生与《中国论坛》  唐宝林

  伊罗生与《中国论坛》,涉及到3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周恩来、宋庆龄领导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托洛茨基和中国托派等多方面的关系,可是过去写中共党史,都不提它。我研究宋庆龄、中国托派史时,作了一些探索,由于材料有限,也没有很深入。最近看到一些新资料,特别是得到现旅居英国的九旬老华侨王凡西先生(原中国托派中央委员)从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保存的托洛茨基档案中弄出的资料,才基本弄清楚这个问题的全貌。?

  民初“中央学会”的筹设与夭折  严昌洪 杨华山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尽管袁世凯窃夺了革命的果实,但在窃得国权之初,袁氏尚不敢即刻帝制自为,而不得不稍顺民心和潮流,改革政治,制定法规,发展经济,促进学术,以骗取国人的支持。因此,相对于封建专制时代,民国伊始,初步显示出了一个新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生机和气息。其中,中央学会的筹设即是表现之一。对于中央学会,因其最终并未成立,学术界迄今尚无论及。笔者认为,中央学会虽然流产,但亦在民国历史上留下了应记的一页。?

  1922年的澳门惨案与广东政府之交涉  梁尚贤

  1922年5月29日,澳门发生葡兵毙伤华人百余人的空前大惨案。

  28日晚,澳门1名葡兵(非洲黑人)在果栏街侮辱华妇。行人见状,大动公愤,群起殴之。警察不问根由,当场捕去工人1名,押于瑞安码头第一区署。数百华人跟至区署,请求释放被捕工人,遭到拒绝。晚9时40分,澳葡政府派赴区署支援之葡兵,在新马路开枪击毙华人2人,伤4人。华人益加忿激,愈聚愈众,达数千人之多。群众与葡兵相对鹄立,通霄达旦。至29日上午11时许,换岗葡兵遽向人群施放排枪,当场死45人,伤60余人,血流遍地,惨不忍睹。旋即用兵舰搬运尸骸,载往九洲洋,欲弃之大海,以图迁尸灭迹,中途被我国鱼雷舰截回。?

  北伐战争时期的奉张宁蒋议和  陈铁健 黄岭峻

  北伐战争期间,尤其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中国政局中一度出现南北妥协、奉张、宁蒋议和的呼声。对于这件曾令当时舆论界广泛瞩目的大事,以往论者常简单斥为“蒋介石为了反共倒汪,不惜与北洋军阀通好”,至于它在1927年纷纭复杂的中国政局中为何匆匆出台,又为何草草收场,则是语焉不详。有鉴于此,笔者拟对之做一番厘清的尝试,以填补北伐战争史研究中这一项小小的空白。?

  一、谁最先摇起橄榄枝──议和的发动

  南北议和的发动与北伐战争的开始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而最先向奉系摇起橄榄枝的人也

  正是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蒋介石。?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  余子侠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遭受到近代社会以来空前的劫难和绝大的损害。为谋保存以应变起仓卒的时局,其时绝大多数专上学校机构,不得不以种种避难方式作出迁徙之计。这些移迁学校所达地域,近者或入租界,或迁邻县,远者则深入内地尤其西部地区,于其北远抵陕甘,于其南穷至云贵,中部则溯江而上达川湘各地。这种专上学校自东徂西的转移,虽为受敌侵迫的被动之举,且各校于流亡之际元气大伤,然而对中国的抗战事业和教育事业,却有重大的意义。?

  梁启超研究的新成果──简评耿云志、崔志海著《梁启超》  朱文华

  梁启超无疑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至于他的思想言论,更是广泛地施影响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各个领域。由此可以说,一部近代中国史和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是与梁启超的生平思想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唯其如此,凡是治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及其各个分支学科的人们,不能不对梁启超这一人物作深入的研究。事实上也正是这样:近几十年来,陆续出版的好几种中国近代史通史类著作,以及各种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如哲学史、文学史、史学史、新闻史等)专著,无不有专门章节探讨梁氏生平活动和思想言论的是非成败、深浅得失。此外,除了大量的单篇论文,也出版了几部各有特点的梁启超的传记。?

  辛亥滦州起义学术研讨会在起义故地滦县召开  史 会

  由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和河北省辛亥滦州起义研究会联合举办的辛亥滦州起义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7月26—28日,在起义故地河北省滦县召开。出席学术研讨会的有: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和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学者,特邀辛亥滦州起义志士的后人,河北省辛亥滦州起义研究会的会员,新闻界人士,共40余位。学术研讨会围绕滦县文史资料工作者唐向荣关于辛亥滦州起义研究若干情况的汇报和《孙中山与辛亥滦州起义》、《关于李大钊曾参与策动辛亥滦州起义的史证考察》两篇论文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徐寿父子对近代科学技术的贡献研讨会在京举行  张亦工

  徐寿和徐建寅父子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科学技术专家,对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军事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创办多有建树。今年是徐建寅诞辰150周年,也是他创办山东机器局120周年。10月24至26日,中国兵工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化学会、徐寿研究会等单位与历史研究杂志社在北京举办了徐寿父子对近代科学技术的贡献研讨会。

  关于本刊若干技术处理的规定

  1994年中国近代史书目索引(中文部分)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

  1994年国外出版中国近代史论著索引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

责任编辑:国强 最后更新:2021-05-30 19:35: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