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近代史研究》内容正文

《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
2020-07-21 11:05: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一、阅读全文(点击):《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

  二、全文提要:

  近代香港人口试析(1841—1941年) 徐曰彪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约1062平方公里,是中国固有领土。鸦片战争前,香港岛人烟稀少;1842年英国割占该岛后,这里成为华洋杂处之地,人口激增。19世纪末,港英当局管辖下的香港岛、九龙(1860年割占)和“新界”(含离岛,1898年租借),人口逾36万;至1941年日本侵占香港前夕,人口已达164万,成为亚洲人口增长最快、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人口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出发点。研究近代香港人口状况,有助于全面认识英国殖民统治下香港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历史和现状。本文仅就1841—1941年香港地区人口增长、人口构成和流动人口等基本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梁启超的维新观与心学 吴雁南

  心学对维新志士的影响,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救亡图存运动的日益高涨而增强。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维新运动的巨子康有为、梁启超等,无不以心学相标尚,呼唤人们投入救亡图存、改造中国的运动。?

  在梁启超的论著中,很少有专门讲心学、孔学的文章;但他用心学的思想资料陶铸维新理论,宣传鼓动人们投入振兴中华的洪流的论述,却屡见不鲜。

  晚清清流派思想研究 陈勇勤

  晚清清流派的思想包含有丰富内容,笔者专题研究这一思想,实为对探索清议与社会的关系作些尝试。

  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清议观

  清议观是清议思想形成的根基。概论之,晚清清流派的清议观由五要素所构成。

  尊王攘夷”的传统民族精神。洋炮轰开“大清”国门后,代表传统民族意识的

  “尊王攘夷”论,因具有抵夷固我的团结力,经士大夫大力宣扬而“糜漫全国”。此时,清流派清议观中的民族意识表现出对外强烈主战的倾向,它带着时代的爱国气息,但又不能否认它仍属于忠君与爱国混合型。显然,这种思想意识既来自于中国社会传统的民族精神,又来自于其所处那个时代烘托出的抵御外侮的社会共鸣。

  论清末铁路政策的演变 崔志海

  铁路问题是清末各种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其重要性长期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国内以往的研究,重点放在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中国人民争回路权的斗争上,对清政府一面的研究则显不足。本文就清朝政府最后十余年间铁路政策的演变作一系统论述,以加深我们对清末铁路问题的全面了解。

  一、铁路总公司和路矿总局的铁路政策

  铁路作为近代最具革命性的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的命运非同寻常。起初,它被当作“怪

  物”遭到国人的拒绝。

  清末两大社会运动的同步与合流 闵 杰

  立宪运动和收回路权运动是清朝末年规模最大的两场社会运动。前者以争取政治民主、反对封建专制为宗旨,后者以抵制外国侵略、捍卫民族经济独立为职志,是两场内容不同,目标迥异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们绵延不绝,风潮迭起,直至清亡。引人注意的是,这两场不同性质的运动却同时发生,同步进展,并彼此呼应,在1911年合为一流。本文试对这个问题作番探讨。

  一个影响辛亥革命进程的偶然性因素──关于武昌起义后孙中山推迟回国的决定 关晓红

  纵观古今中外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不可分割的。

  1871年马克思在致路·库格曼的信中指出:“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另一方面,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末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

  孙中山的农业近代化模式 苑书义

  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近代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其核心是经济近代化。农业近代化是整个国民经济近代化的基础。孙中山毕生关注农业近代化问题,他在《复农业促进会函》中说:“民生主义,为仆素所主持,农业又为民生切实之图,……仆向以我国农业不修,思欲振兴而改良之,蓄志已久,以时机未至,未能见诸实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为了“振兴而改良”农业,逐步地设计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业近代化模式。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认识及其策略 杨奎松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毛泽东的这段话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靠谁革命?革谁的命?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看起来远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当然,对于某些社会阶级或社会政治势力,共产党人比较容易确定它们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但是,对于另外一些社会阶级或社会政治势力,这样做就要困难得多。特别是对于中国资产阶级这一极大地影响着中国革命发展方向的社会政治势力,由于种种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共产党人的认识及其策略不能不经历了一个极其曲折的变化过程。

  试论欧战前后广州的近代工业 杨瑞贞

  19世纪60年代,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上层统治者的推动下,中国掀起了一个向西方工业国学习、创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即历史上所说的洋务运动。当时,广州也出现了广东缫丝局(1886年)、广东机铸制钱局(1887年)、广东兵器制造厂枪弹局(1887年)等近代工业。1872年,中国民族资本之嚆矢的继昌隆缫丝厂也率先在广东南海出现。辛亥革命以后,广州近代工业的发展速度更快,广州地区的火柴制造、纺织针织、橡胶、机器制造、榨油、碾米、水泥、自来水、电力等近代工业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1924年孙中山北上的几个问题 刘曼容

  1924年孙中山北上是粤皖奉反直三角联盟在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的历史发展与延伸。那么,除了应皖奉军阀邀请之外,孙中山本人对北上是否有深刻的思想动机?他的思想动机与国民党人实现中央革命的设想、与粤皖奉反直三角联盟、与谋求建立中日俄东方同盟各有什么关系?孙中山北上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史实真相如何?以及孙中山北上之得失又如何评价?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本世纪30年代(抗战)农村地价下跌问题初探 王方中

  本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在全国大范围内出现了农村地价下跌现象。这在当时社会各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本文拟对此做初步的探讨。

  地价下跌的情况

  20世纪最初30年内,总的说来,中国地价是上涨的。据卜凯调查,自1895—1925

  年,小麦地带各区和水稻地带各区地价有递升的趋势。据江苏省政府1930年11月统计,江苏省各县地价较之五年前最高增长100%(嘉定、崇明、宝应)、80%(泗阳),其余各县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九一八事变前黑龙江地区的中苏关系 饶良伦 张秀兰 段光达

  近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一直是沙俄侵华的重灾区。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沙俄侵华政策的终结,但此后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中苏两国关系的发展并不顺利。在黑龙江地区中苏双方不断发生龃龉,甚至一度兵戎相见。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中外学者至今仍各执一词,未有定论。本文依据当时的档案、报刊及亲历者的回忆录,就九一八事变前黑龙江地区中苏关系的几个重要问题,谈谈我们的见解。

  关于赛克特给蒋介石的一封信 李乐曾译 赵其昌校

  汉斯·冯·赛克特(V.Seeckt)陆军上将在1920年至1926年负责组建和领导德国国防军工作。1933年和1934年他作为退役军人两次应蒋介石邀请来中国。1933年5月中旬赛克特到达上海,7月6日离开上海经南方回国,在中国的时间大约两个月。6月30日他在北京写给蒋介石一封长信,并且在7月4日请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将此信转交蒋介石。在这封原稿长达21页的信中,赛克特首先谈到了中国军队的重新组建工作。

  日本“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的经济活动及其掠夺 居之芬 毕 杰

  日本帝国主义在60年前发动的侵华战争及其后来演变的太平洋大战,说到底是场经济战。因为其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还在经济实利,攫取中国乃至东太平洋诸国广阔的土地,丰厚的资源,广大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力;而现代战争本身也不仅是军事实力和政治实力的较量,更是双方深层次的经济实力的较量。

  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曾先后组建了三个大的经济侵略集团,来实施其经济侵华国策。

  孙中山“社会革命”说正义 张海鹏

  正好90年前,孙中山在致友人书中提出了“民生主义”思想,这一次,他是用“社会主义”一词来表述“民生主义”思想的。这是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以来,孙中山第一次提出有关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框架设计。此后20多年中,孙中山反复说明并完善他的民生主义思想。学者们认为,民生主义一直到1924年孙中山正式公开讲演三民主义时才定型。在许多场合里,他都用“社会主义”的概念来表述他的民生主义。但是,正式的表述,或者说,孙中山乐于使用的词汇还是民生主义。民生主义成为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

  恩铭被刺不是严复辞职离皖的原因 万尚庆

  1906年春,严复应安徽巡抚恩铭和乡绅姚叔节等人的邀请,到安庆担任安徽高等师范学堂监督。1907年夏,严复辞职离皖,恩铭被革命党人徐锡麟刺杀。因此,史学界大多认为严复辞职离皖的原因是恩铭被刺。如:王蘧堂先生的《严几道年谱》中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夏,于库里忠愍公(即恩铭)被刺卒,先生(指严复)寻亦辞职去。”王栻先生的《严复传》中也认为:“恩铭为徐锡麟刺死,严复又离了职。”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关于孙中山的几次讨袁檄文和宣言辨析──订正《第二次讨袁宣言》的传讹 刘振岚

  孙中山先生一共发表过几次讨袁宣言?现世间流传的解释,多有差谬。特别是对1916年5月发表的《第二次讨袁宣言》,其何以称为“第二次”?许多论著作了错误的阐释。别者不计,单看辞书,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历史分册(中国近代史)作了如下阐释:“1916年5月孙中山在护国运动中讨伐袁世凯的宣言。以1913年的赣宁之役(二次革命)为第一次讨袁,故称是役为第二次讨袁。……”

  孙毓筠在护法运动中鲜为人知的一段经历 孙彩霞

  孙毓筠(1872—1924年)是大学士孙家鼐之孙,早年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民国成立后任安徽都督,后和杨度等人发起筹安会,是袁世凯推行帝制的中坚人物,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一般史书、辞典记载孙毓筠的经历,也都以他作为帝制祸首之一被通缉、获特赦为结局。在人们的印象中,孙毓筠的晚年是极不光彩的!其实,孙毓筠在1917—1918年间,为声援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积极参与组织安徽民军,反对皖系军阀,并在上海居中联络,负责筹款。此前由于资料缺乏,孙的这段经历一直鲜为人知。今据日人宫崎滔天藏札复印件及其它资料,略作说明。

  《椿园载记》一则误记 耤 夫

  《椿园载记》(1984年三联书店第一版)是罗章龙1983年写毕的一部回忆录,记述他1912至1927的的亲身经历,颇有些史料价值。也许是因为时间太久或其它原因,书中也有误记之处。其所述亲自参加领导陇海铁路大罢工即是一处。

  《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序?龚书铎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和西化思潮,是近现代中国影响深远的重要文化思潮。在近现代中西文化矛盾和融会的过程中,二者既互相对立,又彼此依存,围绕中西文化的特点和优劣,新旧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的出路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其中一些观点和主张,直到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影响。80年代“文化热”中争论的一些问题,实际上是这两种文化思潮争论过的一些问题的延伸和继续。因此,对这两种文化思潮进行系统的和比较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也有现实意义。

  超越“传统”与“现代”──读柯文《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中国晚清改革》 雷 颐

  这是一部出版已近二十年的著作(1974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但却似乎是一本专为二十年后的中国而写的著作。或许只有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该书作者二十年前的洞见与睿智。

  作者柯文(Paul A.Cohen)为美国卫斯里学院(Wellesley College)历史学教授兼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他之所以选择王韬作为了解、透视、研究在“新旧”之间动荡不已的近代中国社会的焦点和对象,并非因为王韬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是位一言九鼎的“大人物”,而是因为他是东西文化碰撞交融、传统与现代冲突转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学贵心悟 守旧无功──读朱英著《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概论》 白 水

  百多年来,中国由不变到巨变,由传统到现代,其贯穿始终的唯一主题,谓之“近代化”(或称“现代化”)。近代国人为因应这一世所未遇的“变局”,力谋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行为的近代化和民族国家的独立平等,诸多乐章无不构成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整体运动。综观中国近代化的方方面面,其最突显、最根本的变项,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阶级力量”(毛泽东语)的产生。

  近代史所1992年学术年会讨论综述 谢 维

  1992年11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举行了学术年会,提交论文23篇。这次讨论会是非专题性的年会,涉及的问题多而分散,这里只能围绕几个主题择要予以介绍。

  框架、视角、观点

  不囿于成说,实事求是、推陈出新,这是历史研究生命力之所在。近年流行一种说法:

  旧中国有1182个(或一千余个)不平等条约,甚至在我国政府以开发布的文件中也采取了这个数字。

  文章出处:《近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国强 最后更新:2021-05-30 19:33: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