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近代史研究》内容正文

《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
2020-06-11 16:14: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一、阅读全文(点击):《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

  二、全文提要:

  怀念黎澍同志 刘大年、余绳武、王庆成等

  刘大年 黎澍同志从壮盛到晚年,长时间里与近代史研究所联系在一起。1954年近代史所设立学术委员会,他和胡绳、田家英等位受聘为学术委员。实际上,胡、田、黎三同志,不论在中宣部工作或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他们的看法、主张,对近代史所时常有所影响,与学术委员名义无关。1960年,他从中宣部来到近代史所,成为这个单位的负责成员之一。当时范文澜同志健在,黎澍又来此工作。国内一些老辈学者认为近代史所“站住了”;国外学术界也有人谈论重视近代史所的“动向”。

  五四时期留美学生对科学的传播 黄知正

  西方近代科学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较早的时候,五四时期则得到了广泛传播,开始了近代科学传入中国的新时期。从此,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价值,比较普遍地为中国人所了解和重视,科学思潮和民主思潮一起,给中国传统文化以猛烈冲击。科学思潮促成了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的创立。

  五四时期,科学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传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国内已产生相当一批了解近代科学的新型知识分子。

  论五四时期的平民主义思潮 朱志敏

  从近代中国社会思想史的角度观察,五四时期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多种外来思想涌入,引起国内思想的大变动与大发展。平民主义思潮就是近代民主思想在这一时期变化、发展的结果。“平民主义”一词是英文Democracy的翻译语,五四时期人们一度采用这一词汇代替以往的“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等译语,自有其认识上的理由。如果我们从社会思潮,即从同一历史时期社会上某种带有一致倾向的认识着眼,考察时人的这一认识理由,就会发现,“平民主义”的含义的确不同于五四以前人们理解的“民主主义”。

  五四运动研究述评 鲁振祥

  在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研究领域内,五四运动是个倍受重视的课题。大陆、台港、国外,都有不少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著作之多,车载斗量。近十年来,大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尤为可观。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学者间,在观点上都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些问题至今仍在争论不休。本文拟就大陆70年来,特别是1949年以来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其中又主要是五四爱国政治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两个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评述。

  罗喜闻与湖南留法勤工俭学 符哲文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是当时全国留法勤工俭学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在全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湖南留法学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湖南的留法勤工俭学,除了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外,与毛泽东、蔡和森等的积极倡导和组织及李石曾、熊希龄、范源濂等人的赞助是分不开的。但是,在倡导者和组织者的名单中,罗喜闻──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的名字是不容忽视的。

  康梁思想同异述论 李 侃

  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和近代思想的启蒙,可以说是从戊戌变法时期开其端绪的。维新变法标志着新的一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并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的代表,向着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发起挑战,演出了一幕有声有色的雄壮悲剧。它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试演,结果虽然失败,但是这次变法对中国社会的震动,却十分强烈。康有为和梁启超是这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行者,也是流血政变的幸存者。

  戊戌维新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 张江明 丁宝兰 徐光仁 黄明同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救亡政治运动,又是一次重大社会改革运动,是在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是君主立宪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它加速了中国走出东方“中世纪”的历史进程。

  康有为由于爱国而主张变法和开放,其维新思想有一个形成过程。他生长在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代,教养与经验使他认定,“世运既变,治道斯移”,“变则通,通则久”。“变”是宇宙的普遍规律,社会也不例外。

  “心学”、今文经学与康有为的变法维新 吴雁南

  康有为第一次上清帝书受阻后,于激愤之余,遂思从经籍中寻求变法根据,以便给维新运动披上古色古香的袍服,演出历史的新场面。于是,“心学”同今文经学被用来宣传改革与维新。

  康有为所谓的“心学”,系孔学的一部分,而非专指陆王心学。他在万木草堂讲学时的“口说”里明确指出:“子思能传心学”,“庄子在孔子范围”,系“田方弟子,孔子三传”,“庄子心学,必孔子别有所传”。强调说:“谓孔子不言心学,盖亦有激之言。”

  康有为近代意识刍议 陈华新

  1898年,康有为发动了戊戌维新运动,封建顽固派攻击他是“民主教皇”。这顶帽子戴于康有为的头上,虽然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但却反映出这样的一个事实:康有为的思想,一开始就被视为封建传统思想的异端。

  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是所谓世代书香子弟。他刚呱呱坠地,祖父康赞修便寄于很大希望:“书香再世汝应延”,并按照这一愿望,自幼对他进行儒家传统思想教育。黄发垂髫的康有为,竟开口闭口大谈起圣贤之学,亲友们给他起了一个“圣人为”的雅号。

  红四军“七大”至古田会议评述 韩荣璋 陈朝响

  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至古田会议期间,是红四军发展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在这期间,红四军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陈毅和广大指战员,在党中央有关正确意见的指导下,经过艰苦有益的探索,对如何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达成一致意见,确立了建军的基本原则,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学说。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主政治的斗争 张 琦

  本世纪4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大地上曾出现前所未有的民主运动高潮。这一高潮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覆灭,并为战后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建设一个和平、民主、统一的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潮中,中国共产党高举“民主联合政府”旗帜,真诚地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容纳各党派参加政策,实现中国的民主政治和民主改革作出不懈的努力。

  评杨增新主政新疆17年 彭武麟

  杨增新字鼎臣,云南蒙自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同年以即用知县派往甘肃,先后任中卫知县、河州知州、甘肃武备学堂总办等职。1907年,杨因与陕甘总督升允“龃龉”而西入新疆,任阿克苏兵备道,后调任镇迪道兼提法使。辛亥革命爆发后,杨增新一举登上了新疆都督宝座。自此,一直到1928年遇刺身死,他一直是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主政新疆达17年之久。在关内各派军阀混战不已之际,他偏安一隅,无论内政和外交都独树一帜。

  十月革命后中苏关于中东铁路问题的交涉 李嘉谷

  中东铁路是沙俄根据1896年“中俄密约”与1898年《旅大租地条约》等两个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的铁路线。其干支两线全长2000余公里,纵横整个东北平原,与俄国境内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东通海参崴,南达旅顺、大连。因此,中东铁路是沙俄控制我国东北地区与争霸远东的重要工具。

  沙俄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战败后,将中东铁路支线的南段,即长春至旅大段,“转让”日本,称“南满铁路”。

  试论近代湖州地区蚕丝业生产的发展及其局限(1840—1937) 徐秀丽

  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的湖州地区,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蚕丝产地之一。在近代前期国内外对生丝需求猛增、尤其是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该地区的蚕丝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一度成为当地最主要的生产事业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然而,这一发展又具有引人注目的局限性:它主要是土地、劳力大量投入的结果,生产力水平在质的方面基本上没有提高;同时这一发展又主要表现为产量的扩大,在生产方式上虽有所触动,却未能引起根本上的改变。

  袁世凯政府的币制改革 朱宗震

  统一币制的问题,是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的重要课题。辛亥革命以前,币制改革问题已经提到了议事的日程上,辛亥革命以后,政治的变革激起了人民发展经济的强烈要求,币制改革的问题被提到了更迫切的地位。但是,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没有能摆脱列强的控制,而中国社会政治也没有得到真正改革,币制改革问题虽然有了一点进展,但终究是纸上谈兵的成份居多。尤其是袁世凯的称帝,导致国家财政状况再次严重恶化,使币制改革的缓慢进展也停顿了。

  张学良研究之我见 毕万闻

  近几年来,张学良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在许多问题上,仍有不少分歧。下面,笔者想就一些有争论的重大问题,谈一点个人浅见。

  东北易帜:主要危险来自东京而不是南京

  对东北易帜的评价,史学界看法一直不一致。大体上是两说:少数论著基本上对此加以否定,多数论著则加以肯定。否定说主要是两条:第一,张学良“认为靠日本不好,就尽可能把日本人甩掉,但不是革命。

  戊戌变法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简介 亦 耘

  中国海关史研究首届国际研讨会择介 京 良

  1988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与历史系举办的中国海关史研究首届国际研讨会在香港大学本部大楼会议厅举行。与会的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大陆和台、港地区的学者、专家共30余人,提交论文和评述等20多篇。会议是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各国学者和海峡两岸的同行荟萃一堂,自由讨论、切磋学术问题,成为会议一大特色,引人注目。在会议讨论中,有关近代中国海关史问题择介如下:

  简述日本史学界五四运动研究中的争论 齐福霖

  日本史学界重视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特别对五四运动史的研究更为活跃,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近十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专著很多,其中有两部专著,不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一是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五四运动研究班的研究报告集《五四运动之研究》,自1982年第1函第1册出版之后,至今已出版了3函11册。该研究报告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反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义,最后定稿成篇。

  文章出处:《近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国强 最后更新:2021-05-30 19:29:1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