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近代史研究》内容正文

《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
2020-05-16 08:37: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一、阅读全文(点击):《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

  二、全文提要: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 刘大年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这个题目涉及的范围很广,我想讲四个问题。

  一,孙中山与“中华民国”源起

  二,孙中山要建立的中华民国的阶级性质

  三,中华民国各个政权的考察

  四,中华民国期间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的地位

  现在讲第一个问题。

  一,孙中山与“中华民国”源起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直接相联系,很少人提出疑问。但“中华共和国”或“中华民国”,从同类性质的政治口号出现,到最后定型化,有一个发展过程。

  孙中山的中心思想和历史地位 蔡尚思

  在纪念孙中山逝世六十周年的孙中山研究述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我曾提出“孙中山的中心思想究竟是什么”一个问题,而未作答。今天,适值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想借此机会试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粗略的看法,谨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并就正于学术界。

  孙中山是举世尊崇的杰出的政治活动家、革命家,同时也是适乎世界潮流、与时俱进的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

  从康有为到孙中山 汤志钧

  康有为和孙中山,都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他们都是广东人,年龄也只相差八岁。然而,一个由维新运动的领袖而逐渐蜕化,一个由民主革命的先驱而不断前进,以致对他们的评价,每不一致。其实,康有为和孙中山,都是先进的中国人,他们贡献有先后,思想有演变,估价他们的业绩,剖析他们的异同,从而诊视从康有为到孙中山的时代特点,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孙中山与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 冯崇义

  近代中国的五四时期,永远使人沉思、催人奋发。人们常将这一时期喻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而它的内容比欧洲的“文艺复兴”复杂得多:古今中外各种思想相互斗争、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拯救中国的真理之光,终于透进层层迷雾射进神州大地。

  从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短短几年间,中国思想界“百家争鸣”。初看起来似乎纷繁复杂,漫无头绪。但是,从客观角度考察,时代精神则十分鲜明地表现为先后出现的两股社会思潮。

  孙中山和资产阶级在一九二三年 莫世祥

  二十年代初,中国仍然处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的过渡阶段。列强和军阀把持下的分裂型政治格局,使多元化的新旧民主革命力量都经历着识别敌、我、友,进而从独力救国转向合力救国的曲折历程。当一九二三年的历史再次证明当时的任何一个阶级和政党都不能或未能单独领导和进行民主革命之后,各革命阶级和革命党派便不可遏止地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汇成空前强大的国民革命的救国合力。国共合作是这一合力的升华与结晶。

  我国近代型知识分子群体简论 姜义华

  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群体,都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当思想、观察、意识的生产,刚刚同人们的物质生产,同人们的物质交往,以及现实生活的语言分离开来时,就已经出现了巫、祝这样一批以从事精神生产为专门职业的最初形式的知识分子。

  然而,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小生产与宗法制的基本要求是使芸芸众生耕田凿井,不识不知。儒生、文士所关注的,并非知识的不断扩大与不断更新。他们集僧侣与帝师王佐于一身。

  戊戌政变史事考实 林克光

  对于戊戌政变这一重大政治事件,由于种种原因,记载真假掺杂,某些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图以档案为主,参证其他史料,对如下四个问题进行初步考证,以就教于史学界同行。

  戊戌政变爆发时间

  要弄清政变的爆发时间,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政变的标志。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意见:一、以慈禧宣布训政为标志;二、以慈禧幽禁光绪帝于瀛台为标志;三、以光绪帝失去亲政以来极为有限的行动自由和独立处理政务的权力为标志。我基本上同意第三种意见。

  关于一九一二年“新伊塔城谈判”的几个问题 吕一燃

  一九一二年,革命党人建立的伊犁军政府的代表和新疆都督杨增新的代表在塔城举行和平谈判,史称为“新伊塔城谈判”。这次谈判导致了伊犁军政府的瓦解,使革命果实落到了封建官僚杨增新手中,是新疆近代史上一起不可忽视的重要事件。近几年来,史学工作者对辛亥革命时期新疆历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发表了不少文章,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但对于“新伊塔城谈判”的研究,则显得十分不够。

  北伐战争中的福建战场试探 曹敏华

  一九二六年七月爆发的北伐战争,共有四个战场,即湖南战场,湖北战场、江西战场和福建战场。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史学界对福建战场未予认真研究,不少著述谈到该战场时,不免语焉不详,且多欠客观、准确。故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考察。

  福建战场开辟前敌我双方的态势

  北洋军阀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在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盘踞了十七年之久。

  大革命失败前后共产国际内部围绕中国问题的争论 杨云若 邱 路

  在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和发动了“四一二”事变后,围绕着如何看待革命形势,如何处理国共关系,以及如何应付突然事变等问题,在直接左右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策略方针的联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执委会内部,爆发了一场重大的争论。本文拟就这场争论的内容及其结果,作一扼要的介绍和粗浅的评论。

  重评一九三五年的“币制改革” 朱镇华

  对一九三五年的“币制改革”(俗称法币政策),解放以来国内学术界持全盘否定意见的居多,谓其根本动机是搜刮民脂民膏,意欲无限制通货膨胀,是典型的殖民地货币制度等等。如说:“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四日伪法币制度的实施,却道道地地的成为旧中国通货膨胀的开始”;“伪法币制度是典型的殖民地货币制度”;“法币政策的实施为通货膨胀开放了绿灯……”;“这个政策的实施,是为了进一步控制和集中全国财富,加强垄断统治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也为以后推行通货膨胀创造了条件”等。

  战后初期美苏国共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斗争 牛 军

  战后初期国共两党争夺东北的斗争,曾一度使这一地地区成为新的战争热点。这场斗争不仅是国共战略交锋的焦点,而且反映了美苏在远东又妥协、又斗争的复杂关系。全面研究国共和美苏这一时期在东北的斗争,有助于深入理解战后初期美、苏在远东的关系,以及中国共产党进军东北的重要意义。

  1945年2月,美、苏两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双方为了协调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妥善处理苏联参战后引起的一系列政治问题,不惜以中国利权作交易,签订了雅尔塔协议。

  也论孙中山与同盟会的成立──与何泽福同志商榷 桑 兵

  近于《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2期上看到何泽福先生的大作《同盟会成立新论》,拜读之后,感到几分困惑,特就文章所论,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何先生。

  何先生以“新”立论,当然是针对过去的传统看法提出不同见解。文章一开头就指出,史学界长期以来流传着一种说法,即认为中国同盟会是由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等几个革命团体联合而成的,从1931年邢鹏举的《中国近百年史》到解放后的文章著述,几乎成了定论。

  李大钊何时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怀疑 杨洪章

  近年来,有些同志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认为李大钊所以能够成为第一个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是因为他的早期思想中,就有许多怀疑以至否定资本主义而接近于社会主义的因素。这个研究成果是非常可贵的。但有少数同志进而认为,十月革命前,李大钊就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了怀疑:有人认为在辛亥革命时期,有人认为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还有人认为在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期。

  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未能北渡长江原因初探 元 江

  一九三五年初,中央红军长征进入黔北。一月中旬,中央遵义会议讨论今后战略发展方向,认为四川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比黔北好,决定渡过长江去四川建立根据地。随即,中央军委(简称军委)下达渡江作战计划。全军分三路向川黔边境开进。

  中央红军北渡长江入川建立根据地,是长征途中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以后却没有实现,原因何在?本文拟从下面几方面进行探讨。

  土城战斗失利,是渡江受挫的主要原因

  如何认识《五四指示》的不彻底性? 管春林 温瑞茂

  对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土地政策《五四指示》的评价,目前史学界的基本看法是:一方面肯定其历史作用,另方面又认为它对中小地主、旧式富农、开明绅士等照顾太多,不利于消灭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不彻底性。然而,这种不彻底性在当时是否为合理和必要的呢?探讨这一问题对全面认识和评价《五四指示》将有所裨益。

  党的“策略是根据形势的变动而变动的,但策略又是为着实现基本方针的。”

  《蔡元培年谱》若干史实订误 周天度

  高平叔同志编辑的《蔡元培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一书,征引了蔡元培生平事迹的资料,特别是其中收录了部分蔡氏生前撰写而从未刊布过的《杂记手稿》、《自写年谱》等珍贵史料,大体上反映了蔡氏一生活动的轮廓,给研究者提供了线索和方便,这是要首先予以肯定的。

  但是由于《年谱》是为配合蔡元培先生逝世四十周年而编就的,成书仓促,一些事实未及加以仔细核对考证,也未能更多地发掘第一手资料,因此有不少讹误及不准确之处。

  宝善里炸药爆发时间考实 张海鹏

  宝善里炸药爆发时间,各书记载不一。历来有八月十七、十八日(即公历10月8、9日)两说。居正《辛亥札记》、胡祖舜《六十谈往》、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作八月十七日。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李廉方《辛亥武昌首义纪》、杨玉如《湖北革命先著记》作八月十八日。热心搜集并编撰武昌起义史事的贺觉非先生为此走访孙武长女,据她说:“宝善里炸药失事,家父受伤,确为十七,而非十八。我家几十年来例于每年此日举行家宴,为家父压惊,确凿无误。”

  孙中山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靳 良

  为纪念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于1986年11月4日至11日在广州、中山市举行了国际学术讨论会。应邀到会的中外学者共139人,围绕着“孙中山及其时代”这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情况综述如下:

  孙中山与世界

  与会代表都认为,把孙中山和他的时代联系起来研究,符合从整体观念看待历史的要求。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述要 吴 明

  今年十月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五十周年。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于10月16日至21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学术讨论会。军队和地方从事中共党史、军史的教学研究人员112人出席了会议,提交会议的论文共80篇。

  这次学术讨论会的论文和发言广泛涉及红军长征史的各个主面。其特点是:1、内容全面。不仅有对一方面军长征史的探讨,而且也有对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史的考察。

  梁启超学术讨论会概述 马鼎盛

  梁启超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5日至8日在广东江门举行。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的研究和教学人员数十人参加了会议。

  这次学术会议主要讨论了梁启超与启蒙思想的问题。交会议的论文二十多篇,涉及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以及梁启超评价等内容,其中关于思想方面的论文约占三分之二。

  文章出处:《近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国强 最后更新:2021-05-30 19:30:3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6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