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近代史研究》内容正文

《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6期
2020-05-10 18:20: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一、阅读全文(点击):《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6期

  二、全文提要:

  李大钊一九二四年在苏联的讲话和文章

  (一)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琴华同志对《工人莫斯科报》记者的谈话

  (1924年9月13日)

  中国目前的内战是由国际帝国主义策划和支持的。英美资本家支持的以曹锟和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同日本帝国主义支持的张作霖和段祺瑞集团正在华北和华中地区角逐。

  英国资本正在孙中山革命政府辖内的南方帮助受直系军阀支持的反动将领陈炯明去反对孙中山。英国资本又组织了并正在支持以(英国)汇丰银行的买办中国商人陈廉伯为首的所谓“纸老虎”的法西斯军队。

  附:关于李大钊在苏联讲话和文章的说明 李玉贞

  苏联《远东问题》杂志1985年第1期公布了李大钊访苏期间的四篇文章。这些珍贵资料反映了李大钊1924年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革命奔走呼号,为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而进行的活动,从而充实和丰富了他作为国际主义者的形象。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四篇文章的第一篇。它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声明》,用的是当年《真理报》加的标题《中国的民族斗争与社会斗争》。《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一辑(第88—92页)已经收入。但是关于文章本身的情况应予说明。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发展情况(1960年12月23日) 薄一波

  1937年抗战开始后,在山西有咱们三个战略部队,这就是:115师(晋察冀地区)、120师(晋西北地区)、129师(晋东南地区)。这三个战略部队到山西,对抗战起了很大作用,使山西整个形势起了大变化,对山西群众来说这是很幸运的。到处散播了革命种子,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后来是土改,组织抗日部队,后来是解放军,建立发展了党,对山西面貌的改变起了决定作用。这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没有这三个战略部队到山西,情况不会这样好。

  抗战胜利后的中共代表团南京办事处和上海办事处 钱之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周恩来同志率领重庆办事处大部分人员于一九四六年五月建立中共代表团南京办事处,接着又在上海建立办事处。一九四七年三月七日,两个办事处人员被国民党当局所逼,在董必武同志率领下,从南京飞回延安。两个办事处存在十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党同国民党斗争的焦点是:我党坚持政协决议,国民党则撕毁政协决议;我党主张继续通过谈判,建立联合政府,建立民主、和平、团结、统一的新中国,国民党则对谈判没有诚意,它的所谓改组政府只不过是在政府中容纳几个其它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来装潢门面,实质上仍是一党专政的独裁政府;

  华侨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黄慰慈 许肖生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华侨不仅有支持和参加祖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史,而且有支持民族团结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光荣传统。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在两次国共合作中,华侨是重要的促进力量,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次国共合作,华侨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中共江苏“二大”与李立三“左”倾错误的形成和发展 陈鹤锦 王 楠

  李立三“左”倾错误统治中共中央,是以一九三○年中央政治局六月十一日通过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为标志的。但是,立三“左”倾错误的形成却决不是从六月十一日决议才开始的。以前,党史界一般都认为,一九三○年春夏,李立三在党内刊物上连续发表了一些文章,把共产国际关于世界资本主义总危机发展“第三时期”的理论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若干错误观点,一再加以重复和发挥,对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我党的战略总方针,提出了系统的错误的主张。

  一九三五年国民党政府法币政策概述及其评价 黄如桐

  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放弃了银本位制,改采汇兑本位制,实施了法币政策。这既是国民党统治初期的一项重要财经政策,又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次改革。对它究应如何分析和评价,在三十年代实施之初,学术界和各有关方面就有争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意见也颇有分歧。截至目前为止,关于这方面公开发表的文章还很少,有待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本文试图就国民党政府实施法币政策的前因后果以及有关评价等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读者。

  “非常会议”中的几个问题 闻少华 孙彩霞

  1931年2月,蒋介石以胡汉民反对制订约法为由,将胡汉民软禁于汤山。以此为导火线,5月,国民党中的胡汉民派、汪精卫派、孙科派、西山会议派和两广军人陈济棠、李宗仁等,联合在广州召开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并成立国民政府,公开与南京的蒋介石政权相对峙,形成宁粤分裂的局面。毛泽东曾经深刻指出,国民党各派之间的斗争:“不过是大狗、小狗、饱狗、饿狗之间的一点特别有趣的争斗,一个不大不小的缺口,一种又痒又痛的矛盾。”

  西方传教士与晚清的格致学 胡思庸

  在封建社会里,中国的学术文化长期被儒家经学所笼罩,实用的科学技术被视为“形而下”的末艺,不受重视。明清以来的八股取士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趋势。士子束发就学,要在八股文上耗费半生的功夫,除了追求功名利禄以外,毫无用处,至于在学术思想上,到了乾、嘉以后,则是“汉学”和“宋学”并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显学”。

  马关议和前夜的清政府与列强 季平子

  1895年2月中旬,中日双方都已决定议和。过了一个月之后两国代表始于3月中旬之末在马关开始谈判。在这一个月之中,清政府主要人员对于割地问题的态度,他们之间的争论和为此而进行的求助强援交涉,列强间分占中国领土的商谈,和日本为避免列强干涉而进行的外交活动,情况复杂而为探讨马关和会和马关条约者所不可不知。今特阐述如下。

  二次革命中的上海资本家阶级 丁日初

  一九一二年四月南京临时政府结束至一九一三年十月袁世凯当上正式大总统,是中国辛亥革命时期的二次革命阶段。在这一期间,各地资本家阶级的商会纷纷离开自己政治上的领导者,对武装讨袁采取反对或中立的态度。他们的行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专制势力的卷土重来,也就贻误了资本家阶级的民主革命事业。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历史教训。本文仅就上海地区资本家阶级对待二次革命的立场、言论和行动作一概述。

  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关系研究随感 王学庄

  孙中山的伟大的名字和辛亥革命这场近代伟大的革命运动是无法分离开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关系问题受到孙中山研究者和辛亥革命研究者的重视。尽管以此为论题的论著为数还不多,它们的出现也多是近几年的事,但几乎所有关于孙中山、辛亥革命的论著都曾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就此表示过意见。鉴于这种情况,把这个问题列为孙中山、辛亥革命研究的一个普遍的主题,大约是不过分的。这篇文章就想简单地回顾一下建国以来关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关系研究的概况,并探讨一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鸦片战争资料整理出版述略 刘德麟

  建国三十余年来,经整理出版的鸦片战争资料,我已见到的约二十种,今分为综合汇编、档案、结集、私家撰述及译文等五类,作一简略的介绍。惟笔者见闻有限,失漏在所难免,评论可能有偏颇,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综合汇编

  计以鸦片战争为专题的有六种,其它汇编而涉及这次战争的则略举数种附述于后。

  关于张德彝《七述奇》手稿 赵金敏

  张德彝随使日记──八部“述奇”,其一至六和第八,已收入湖南人民出版社《走向世界丛书》出版。唯缺第七部述奇,过去一直认为已遗佚,最近我们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献中,找到了包括《七述奇》在内的一批张德彝资料。

  张德彝(1847—1918年)本名德名,字在初,辽宁铁岭人。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十五岁,考入京师同文馆,为该馆首届学生。张德彝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外语学校培养出的第一批译员,他做为一位职业外交官于1866年首次出国,从事外交活动历时四十年之久。

  对美国研究中共党史、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问题的印象 向 青

  我于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七日至一九八五年二月四日,应美国芝加哥大学远东研究中心的邀请,由美国卢士基金会(Luce Foundation)资助,以访问学者身份,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参观、访问、研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对美国研究中共党史、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问题以及积累中共党史、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问题资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包令论林则徐 刘存宽

  去春访英期间,在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查阅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中国分会会刊》(Trans-actions of the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其中1851—1852年合刊(1853年出版)第三部分,载有当时英国驻广州领事兼驻华商务监督、后来出任英国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1854—1859)包令(Johs1Bowring,1792-1872)关于林则徐的论文一篇。

  关于币制实业借款第一次垫款交付日期的考订 李丹阳

  1911年4月15日清政府与美英德法四国银行签订的《币制实业借款合同》第八款第四条载明:在合同签押后,银行团可应清政府要求,备款一百万英镑为东三省之用,“由度支部出单,或全数提用、或分次提用”。清政府于5月6日请求银行团先垫款四十万镑,以应东三省防疫及办若干工农事业之急需。不久,银行团便根据这一申请将这笔款子垫付给清政府。

  也谈邵飘萍是否共产党员的问题 耿云志

  邵飘萍是我国最著名的新闻记者和新闻学者之一,是《京报》的创办人。从辛亥革命时期直到他牺牲前近二十年的新闻生涯里,他一直站在民主革命的前列,同清朝统治者、袁世凯及其以后的北洋军阀政府作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业绩是值得后人景仰的。

  王揖唐的“社会主义”演说和“问题与主义”论战的缘起 邓 野

  五四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社会主义学说形成为强大的政治思潮,为抵制这一思潮的进一步传播,胡适与早期共产主义者展开了那场有名的“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关于论战的实质和意义,学术界已作过较为充分的研究,兹不赘述。这里是把问题推到前面去,围绕论战的缘起,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第三次全国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谢 维

  一九八五年八月下旬,由《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和兰州大学联合发起的第三次全国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在兰州举行。到会七十余人,会议历时六天。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洋务运动的内容;二、洋务运动的性质、作用及历史地位;三、洋务运动的评价标准和研究方法等。

  这次讨论会收到论文约四十份,其中有的对洋务运动研究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新见解。比如,有的论者从军工厂产品制造技术的角度,将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与同时期的日本做了比较,结论是中日两国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差不多。

  一九八四年国外出版中国近代史论著索引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文章出处:《近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国强 最后更新:2023-01-29 16:02:1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5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