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无须神化的“八一四”
2020-06-11 10:06:09  来源: 民国大校场 文/阮发俊   点击:  复制链接

 
 
 随着对中日双方战史资料的深入挖掘,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这次空战中方的战果已没有疑义,即击落、重创日机4架。其中在杭州上空击落2架;1架受创的日机因起落架轮被击毁,降落台北基地后报废;轰炸广德机场的1架日机,返航时在钱塘江口上空被追击,燃油箱中弹,勉强飞至基隆港外进行水面迫降,机毁但人员获救。至于中国方面的损失,绝不是一个“0”能概括的。“无损失”系指空中无重大损伤,地面上则不然:停靠在笕桥铁路支线的运油列车被炸;飞行员刘树藩紧急起飞时飞机失事,刘重伤后殉职;更惨重的损失还在于——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的生产车间被炸毁。

  20世纪30年代,出于抵御日本入侵的现实需要,以及发展国防科技的内在要求,正致力于国内统一的国民政府把发展军用航空制造业提上了日程。1933年12月,国民政府与美国公司签订了合资成立飞机制造厂的合同。厂址设于杭州笕桥,与中央航空学校一路之隔。次年8月,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投入运营。该厂集中了江浙地区的能工巧匠,在美国技术人员的传授、指导下,从事飞机部件的加工、制造,自美国进口零部件的组装,以及航校各型飞机的保养、修理。和当时的军事强国相比,尽管中杭厂离制造飞机发动机和航空仪表还有很大距离,中国也没有提炼航空燃油的技术,不掌握核心生产力,可毕竟是个好的开端,代表着农业国基础上的最高工业水准和航空工业从零开始的起步。假以时日,中国必能独立制造军用飞机。

  中央航空学校

  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总装车间

  这样一件珍贵的弱国重器,在沪战开始后敌方使用空中武力的第一天就被炸毁,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无疑是非常重大的损失。对日本而言,为摧毁中国唯一一条制造飞机骨架和装配飞机零部件的生产线(南昌飞机制造厂厂房已竣工,但尚未整体投入运转,其主要生产车间在8月15日也被日机炸毁),付出4架飞机和2组机组成员的代价,则是可以承受的损伤。从8月14日当天日本航空队投入的力量全为攻击地面目标的强击机来看,日军的目的不在于寻找中国军机进行空中决斗,而是摧毁中国有限的军用航空工业和空军基地。日本战史上记载:傍晚时分,6架飞机对笕桥、乔司两机场实行攻击,机库、工厂、弹药库及库外飞机均遭严重破坏。日方的记载得到了中方所摄照片的证实。图像里中杭厂总装车间屋顶被炸穿,地面上到处散落着车间器材物品,一片狼藉,无法继续生产。

  被炸毁的总装车间

  1937年8月下旬,中央航空学校和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踏上了西迁的旅程。进入9月以后,日机对杭州的袭击不再以笕桥为目标,转而对城站火车站、闸口铁路机修厂等交通设施进行轰炸。中国空军残存的飞机集中到南京地区,在地面防空火力的配合下,左支右绌勉力维持着首都空防,至11月苏联空援投入战斗前,力量已近枯竭。

  1937年12月,沦陷时的笕桥机场

  当我们放宽视野,从整体上考察淞沪会战期间长江下游地区的空战,就中日双方的战损比而言,我们得不出中国空军的军机性能、后勤保障、指挥艺术、飞行员技战术水平优于日本航空队的结论。诚然,由于起点低、时间短促、综合国力孱弱,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航空力量的规模和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日本有其客观原因,不过从一线作战飞机少于百架、开战仅数日就耗尽空中战力的事实来看,30年代国民政府的航空建设并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亮点,也没有获取可观的成就。相比于陆军尚能令日军生出“上海方面的支那军非常勇猛,有时甚至发挥出与日本军相匹敌的战斗力”的感叹,空军建设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很难说是卓越的。

  彼时,相对日本而言,中国是政府效能、社会组织、经济水准、工业能力、交通状况、国民教育等全方位的落后。即使8月14日空中健儿们能有进一步超水平的发挥,击落、击伤更多架敌机,也无力护卫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自全面抗战爆发后,直至1943年空中战场的形势得到根本改观前,也只有依靠年轻空军战士们的意志精神来尽力弥补与敌人物质力量的差距,使日军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不能任意肆虐于中国的天空。

  中央航空学校里的精神堡垒

  行笔至此,我又想到有网文宣传中国第一辆自制汽车是1931年5月在沈阳兵工厂下线的民生牌汽车,第一架自制飞机诞生于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等等。且不谈核心部件是否自产,出产样机和工业化生产线也完全是两回事。而抛开整体工业实力和财政规模,单纯追溯所谓的“第一”,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中国能够独立地量产汽车、飞机、重武器,中国军队实现制式装备标准化、重火力化和后勤体系规范化,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以后的事情了。

  “八一四”空战距今已整整82年,我们应该用更加全面、客观、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场战斗了。我想这才是对当年为实践“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的铮铮誓言,用20岁出头的生命芳华来保卫祖国天空的勇士们的最好纪念。

责任编辑:李艳萍 最后更新:2020-06-11 10:16:5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南京沦陷后,中国空军如何对南京日军展开空袭?

下一篇:抗战中国空军纪实:击落“轰炸之王”奥田喜久司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