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范汉杰的生平事迹——范大英
2018-12-07 10:15:08  来源:百度  点击:  复制链接

  范汉杰一生本著客家人特有风骨,长期在外继续军旅生崖,报效国家,为中华民国效忠,东征、北伐、抗日、剿匪等,无役不与,为杰出名将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年,国民政府同时发表范汉杰、罗卓英、吴奇伟为省主席;「大埔一县三主席」一时传为佳话。范将军事功彪炳,久为国人所敬仰,但其平生不自炫耀,故少知其生平详细史实。其子十人女二人,均有卓著成就,连同婿、媳,一家获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者十余人,均为科技界之精英才俊。孙辈杰出者更众,扩及工、商、农、医、法律、经济、机械、电子、资讯、太空等领域,分布在各大洲,与当地科技公司,参与顾问咨询工作。在国内者,多从事国家各项经济及文化建设,在国外者,大胜、大福、刘叔慈(大渝夫婿)均曾受当局邀请,回国讲学或赞助国家建设;大英、大匡、大福、大洪、大都、叔慈等,均曾被公司派往他国,从事国际工程顾问谘询服务工作。适逢范汉杰将军一百周年冥诞及逝世二十周年纪念,特参考邓家孙所编【范汉杰先生年谱初稿】及遗留之日记、书信撰写本文,以表彰范汉杰将军之美德,颂赞其忠勇爱国,悲天悯人,启发后辈之精神不死。

  范汉杰,名其迭,字汉杰,以字行,曾另自号诏宾、德政、德正等(大陆文献简体字则称范汉杰或范汉杰),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梓里乡,浒梓村人。生於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农历九月二十三日(民前十六年,公年一八九六年十月二十九日)卯时。於一九七六年(民国六十五年)一月十六日,晚上十点二十五分,病逝於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享年八十一岁。

  祖父世金,体魄魁伟,类其曾祖父,汉杰出生前八年逝世。

  祖母黄氏敏慧,是同村下村黄屋人,勤俭慈慧,卸下严肃而温和,言工德容,四德皆备。晨起力作以达深夜,为家人邻里所敬畏。识者均尊之为「满婆」而无敢名者。督率嗣子媳妇,尤无微不至,但亦能体恤他人劳苦,故对诸孙之提携、背负、澣洗等事,均亲力为之。怜贫恤孤,著闻乡里。对子孙小有浪费,则严加诰戒。对嗣子锡放课读之督责,虽至而立之年,犹不宽假。故识者谓锡放之渊博,实得力於母教,而赐福於后,更著为口碑,诚为客家妇女传统懿德典范。汉杰出生时,祖母已逾花甲三年,逝世时七十有三,汉杰时年已十二岁矣。汉杰幼年与祖父、母同住於天一楼,深得祖母教化。父锡放,号之准,字海门,以字行。为伯祖父世锦之季子。因祖父世金与祖妣无出,而以为嗣。

  父体壮貌伟,聪颖强记,工书能文,学通中西,律己严谨,急公好义,功在郡国,望重乡邦。年十五,随父习商于广州,亦商亦读,逾二年,怵於谅山之役(广西镇南关外),中法战争,我国败绩,愤归力学。清光绪二十四年(民前十四年,一八九八年)戊戍政变后,设帐授徒於西翰轩(后改为梓里范氏仰文小学,现改为范氏福利会馆),课时务经世之学,政治鼎革之理。暇则谈理性,说因果。著有【桐阴志果】二卷,【范世家乘】十二卷,【先哲纪元】十二卷,【獭祭汇编】四卷行於世。清光绪三十年(民前八年,一九零四年)与村人范贞士、林英三倡办梓里公学堂于原宝月寺,为全邑首倡。三年间,偕戴培元遍历南洋各地,拟为公学募款,以当时商情清淡,未全遂愿。驻马来西亚槟城领事,戴春荣重其人品,聘为记室,因而识戴鸿慈,鸿慈叹为旷世奇才。

  民前三年(宣统元年,一九零九年),父锡放自任梓里公学义务校长,迄於终身(原锡放为董事长,校长林英三),造就人才甚众,如范修彦、范葆初等均受其奖掖护送,以广州河南长裕号烟铺(为世锦公祖业)作保,使入黄埔陆军小学等,为其著者。民国元年被选为大埔县参议会议员。与锡放同时知名而能切磋砥砺之亲友,有邓文史(云台,系日本领事馆书记,通日语)、林仙使(飞云,大仆卿林泉之孙,知事筱松之子,与范族世有姻娅之亲,邻乡松水涧人)、何士东(太史如璋之子,双坑人)等。乡子弟受锡放影响,力求上进者尤多,如大麻小留郭学文、郭思演昆仲等,【大埔县志】刊有其传。母邓厉山氏,长海门公一岁,为本村印尼侨领邓本初先生长女,慈惠而有处世之才。生其通、其逵、其适(舒巢)、其迭(汉杰)、其逼(剑江)、其述(作人)六子。大家庭人口众多,能分工协作,和衷共济,见其领导长才。

  庶母王淡氏,生细娇,细碧(碧辉)二女。

  长兄其通,字朗侯,右眼因疾失明,自号左明。长汉杰九岁,幼从父读于西翰轩,国学基础深厚,富国家民族思想。稍长喜读书报,吸取世界新思潮。弱冠游英属槟榔屿(今之马来西亚),受知党先进谢良牧与领事戴培元,介绍其加入同盟会,从事宣传,发展会务工作。清宣统二年庚戌(一九一○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孙中山、黄兴、赵声等人到槟榔屿向海外爱国侨胞筹集钜款,准备在广州再次起义。因其通天资英发,秉性刚强,才高胆壮,频繁往返印尼、星洲等地,宣传革命,唤醒海外侨胞,为革命多作贡献;后随孙中山前往檀香山等地筹款,因积劳成疾,一九一一年冬病逝於星洲,年仅二十四岁。其通参加革命,壮志未酬身先死,却有声於乡邑,对汉杰为人有极大影响,【大埔县志】亦刊有其传。

  二兄其逵,大汉杰五岁,亦随父读。体健、沉静、朴实、孝友仁慈,急公好义。长随母舅佛骞先生,习商於荷属印尼首府,极有成就。旅印族人同乡赖以发达者甚夥。汉杰一生,从政清廉,无后顾之忧,二兄全力支持大家庭之经济,功不可没。兄弟手足情深,始终不逾。汉杰於东北锦州一役被中共所掳,羁滞大陆期间,多由其逵长子大开在印尼负责通信联络及接济医药、衣服、食物、日用品和金钱等,给予精神物质莫大支援。

  三兄其适,号舒巢,长汉杰三岁,为清增生,体弱而工心计。毕业於梓里公学后,与汉杰同进广东师范修业。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赴印尼业商,薄有成就。民国二十年返国侍父病,助母管理家业,服务乡里,亦使汉杰对家庭顾虑,减轻不少。

  五弟其逼,肉名应兆,初号剑人,因病弱改为剑刚,后又改为剑江,小汉杰三岁。及长,得汉杰照顾,就读於汕头远东商业专门学校,再进广东省无线电专门学校,抗战时被保送四川成都峨嵋山中央训练团受训,历任公职。六弟其述,号作人,小汉杰八岁,受汉杰爱顾,先在广州读中学,再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步科。毕业后,历任排连长、副官参谋、副团长、主任参谋、团长、少将高参等军职。民国三十九年自海南岛撤退到台后,曾在联勤总部任职。后转任南部防卫司令部,假退役后转任台南荣誉国民之家教导组长、总务组长等职。

  体魄高瘦,能吃苦,慈悲为怀,常乐於助人,很得众人尊敬,鼓励族人要遵守文正公之家风。

  汉杰幼随父读于私塾西翰轩。及长,入梓里公学就读。毕业后,以其体高力壮,为人孝友,居家从事耕作农务,替父母兄弟分劳,为一吃苦耐劳典型客家子弟。

  清宣统二年庚戌(一九一○年),随三兄其适同往广州,拟入黄埔陆军小学,因不谙粤语,不果,后入优等师范附属理科。次年宣统三年辛亥(一九一一年)夏,考入广东陆军测量学堂,第五期三角科天文测量班。当时,堂兄其务(号志陆)由黄埔陆军小学保送直升南京陆军中学,闻十月十日武昌起义,随即投身革命行列,参加粤军北伐。是为堂兄其务追随县人邹鲁(海滨)先生从事革命工作之始,对汉杰日后忠党爱国思想,深受影响。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中华民国成立。汉杰参加广东第一次海陆军运动大会荣获冠军,得胡展堂(汉民)都督、邓坚陆军总司令、廖仲恺财政司长等奖杯锦旗。汉杰受到莫大鼓励,萌献身军旅,报效新中国,立下坚定不移之志向。

  次年(一九一三年),以第五名毕业於广东陆军测量学堂;即追随留日学成回国之堂兄其务,参加广东陆军,任广东陆军测量局三角课课员;率员工至东江、北江及广州、潮州一带从事测量工作。汉杰思考精密,长於数学绘图,此一长达数年之行军、勘察、调查、测量工作,及其后来从事军旅生涯,善於拟订作战计画,训练干部,襄赞长官,指挥作战,与敌周旋、洞察先机、歼敌致胜等均有深远之影响。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以原配林浩英早卒,回家续娶三河坝东文部沈蝶英为妻,但不久亦卒,与林氏合葬於本村犁头嘴。

  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浒梓村东寺塘下之天一楼老屋(天一楼坐东向西,左侧以本族合祠为中心,祠左三百公尺为梓里公学,即以前之宝月寺;祠右为尊祖楼、楼外楼、天一楼;再右为其务兄之祖居司马第)以人丁日繁,不敷居住。乃於天一楼对面隔溪之村西黄泥田,建筑三堂卧房十间厢房四间祠屋,名逸公祠,号澄怀堂。汉杰(其迭)亲自率六弟作人(其述)测量地形,绘制地形图,三兄舒巢(其适)负责设计、招工、选料、放样、施工、监造,前后历时三年完成。逸公祠位於浒梓村盆地溪流西岸,坐西向东,后枕石岩头山,左后邓屋右后曾家祠堂,左有星高寨,右为仰文公祠,地舆家称之为乌鸦落阳形。

  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国父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成立军政府,就任大元帅,成立援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参谋长邓坚(仲元),汉杰任该军少校参谋。

  当时,广州四标营新军,有粤桂系之分。孙中山先生为增加援闽粤军军力,由堂兄其务策画,派汉杰等在四标新粤军中任排连长,伺机策反桂军参加援闽粤军,事虽未成,却在桂系人员中建立了宝贵友情,为后来说服桂军师长刘震寰反正,铺妥道路。

  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汉杰在援闽粤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陈炯明,第二军军长许崇智,参谋长邓坚,高级参谋蒋中正代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卫立煌任排长)任该部军事委员。随粤军入闽,驱逐闽督李厚基及闽军,退守於闽北,驻军於漳州。是年,粤军总司令陈炯明适旅经三河埧时,各界开盛大欢迎会,闻悉汉杰之父锡放公贤,精通国语粤语,干练有为,拟聘为粤军军事专员,锡放公未为所动。同年,逸公祠落成之日,合迁入新屋及汉杰与邻乡石门岭童梅荪长女童绩华女士结婚,两喜事同时宴客,是为乡间罕见盛事,一时传为佳话。后来,因人丁旺盛,逸公祠澄怀堂不敷居住。乃於祠之左侧陆续加建横屋两栋十八间,外侧一栋部份为堂兄衡甫所有,右侧加建横屋一栋六间则为堂兄子润所有。后来又於右侧横屋外,桥头附近,另建书室及厕所猪寮,柴房杂屋各一栋,以供大家庭栖息之需。

  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春,广州军政府改称为护法政府。汉杰在褔建,任漳厦公路测量队长。

  民国九年(一九二○年),粤军由闽回师返粤,逐走桂系,汉杰转任兵站派出所所长。堂兄其务,再度赴日本深造。是冬邹鲁任两广盐运使,其务返国就任科长,汉杰任盐运使署缉私总稽,九江缉私船管带,后调江平舰舰长。同在盐运使署工作者计有:邹琳、萧菊魂、萧干臣、蒋光鼐、萧懋之、谭启秀、梁致广(季宽)等人。

  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夏,粤军讨桂军兴,桂军扼守梧州,屡攻不下,汉杰助堂兄其务,只身入桂之木双墟,说服桂军师长刘震寰反正。

  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夏,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大总统,邹鲁奉命讨逆,任特派员,堂兄其务任联络参谋与粤海关监督。汉杰协助其讨陈,往来於闽、粤、桂、港,兼司情报工作。

  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汉杰任桂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刘震寰)中校参谋、作战课长、第六路上校司令等。时邹鲁任广东省财政厅长,后任广东高等师范校长。堂兄其务任广州禁烟督办。汉杰任第六路司令时,一度曾兼任广东三水县县长。

  民国十三年 (一九二四年)夏,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创建,汉杰考入该校第一期,隶属学生第四队。汉杰深感当时军队纪律败坏,政治难以上轨道,乃有重新学习,再造自己之壮志。汉杰虽身任桂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及第六路司令,仍毅然投身广埔陆军军官学校。在蒋校长中正薰陶下,认真学习。此种不惜自我牺牲,膺服三民主义,为国家民族奉献之情操,很受蒋校长中正及廖党代表仲恺所赏识。由戴季陶和邹鲁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始终如一。

  毕业后,任教导第一团第二营第五连排长,第二团副连长。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任粤军第一师(师长李济深,号益能)司令部少校参谋;

  夏,升任该师第一旅(旅长陈铭枢,字赞三、月楼、竞存,堂兄其务陆军中学之同学)中校主任参谋。旋随军回师广州,讨伐滇杨希闵、桂刘震寰叛军;

  秋,国民政府成立於广州,粤军第一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李济深),汉杰任该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第二十九团(团长孙纯)第一营中校营长;

  十月,蒋校长中正第二次东征,第十师奉派讨伐南路之邓本殷部,缴获人枪甚多,改编时升任为第十师第二十九团团长。

  当时,国民革命军所属一百余团长中,出身黄埔一期者仅孙元良、李果及范汉杰三人。惟李果及范汉杰在进入黄埔军校前,已任过上校团长职务,年龄已三十岁,是进黄埔军校年龄最大者。

  长女七月七日(农历)出生於潮州,嗣女,祖父命名为嫣娣。长子十二月六日(农历)出生於潮州,祖父命名为大潮。

  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夏,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第四军所属第十师、第十二师击败吴佩孚於汀泗桥,因而名声大噪,被誉为「铁军」;十月,光复武昌,汉杰升任为第十师(师长蒋光鼐)副师长。

  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次子一月廿日(农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於潮州,祖父命名为大英。

  春,宁汉分裂,第四军军长陈铭枢,师长蒋光鼐、戴戟先后受唐生智及邓演达之逼迫,离汉出走。汉杰旋亦去职,赴南京晋谒蒋总司令中正,奉派为浙江警备师师长,是为黄埔一期学生中最先升任师长者。由於共蠢动,父海门率其逼、其述与童文周为避开共骚扰,同赴上海及杭州游览。其逼任师部上尉军需,其述(黄埔四期)任连长。

  同年秋,蒋总司令下野,东渡日本。浙江警备师改编入第十一军(军长陈铭枢),汉杰转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部(总指挥李济深)中将高参,保送日本考察军事。

  十一月,蒋中正由日本返国,复任北伐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继续北伐。在攻克济南前,日本出兵山东阻挠北伐,在济南对国民革命军和中国人民大肆屠杀,发生「五三惨案」,中日关系恶化。次年(一九二八年),汉杰转赴德国考察军事,是黄埔一期生中第一位被保送德

  国留学者。先在德国各军事学校见学,后来又转赴欧美各国考察军事、政治、经济、工业等,前后达三年之久,对欧美国家科学进步,留下深刻印象。

  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当时仍留学德国,见祖国内有军阀群雄割据,内战频仍;外有列强虎视耽耽,企图瓜分我中国国土。汉杰坚信要强国,必须学习日、德先进国家,先消弥一切国内战乱敌对势力,完成国家统一,然后才能一致对外。社会安定,人民富裕,才能成为富强之现代国家。频对各子侄青年,勉励多研习物理、农业、医学等科学,不赞成从事政治、军事等,其原因在此。三儿四月二十日(农历)出生於潮州,祖父取名为大深,幼年过继母舅童保华为嗣,改名童本深。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六月二日端午节前夕锡父锡放公病逝於澄怀堂,三兄、五弟及六弟随侍在侧,为等待二兄其逵及汉杰返国,停柩在堂。

  九一八事变发生,汉杰兼程返国共赴国难及奔父丧。是年冬,安葬锡放公於梓里公学左侧后山岰,堪舆家称墓地为螃蟹游湖。稍后汉杰以留德期间所患咯血症复发,乃决定携眷赴庐山休养,并向蒋中正主席报告在德洽请德国军官为中国军事顾问之情形,除三兄舒巢留家协助母亲料理家务外,二兄其逵则护送汉杰夫妇前往上海转庐山,游罢上海分手黄浦滩边,搭轮返回印尼巴城侨居地,手足情深,申江一别,无缘重逢,天公作弄人耶?

  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变,当时堂兄其务及十九路军各将领号召全国爱国志士参加抗日战争。汉杰不顾自己有病在身,毅然前往,全心投入,在全国群众同仇敌忾之下,战绩辉煌。汉杰卒因过劳,咯血症再度复发,更趋严重。原拟在杭州西湖湖畔静养,后受各方友好相劝慰及精神和物质上之支助,回到远离尘嚣之庐山疗养。平时读书看报,写信交友,远客来访则一同遨游林泉云海之间。选购鍚放公纪念图书馆所需典藏,国学书籍约三百五十部,分装十数大箱,寄回澄怀堂收藏。

  四儿七月二十五日(农历)出生于庐山匡庐取名大匡。

  是年秋,下庐山,前往厦门,暂住鼓浪屿休养。

  十一月上旬,决定参加福建绥靖公署工作,先将妻儿遣返汕头探亲,待工作安定后接回定居。

  十二月初前往福州,就任福建绥靖公署(主任蔡廷锴)参谋处处长职,盖因在十九路军曾经患难与共也。是时,蒋光鼐任福建省主席,堂兄其务任省政府财政厅厅长。五弟任财政厅课长,六弟就任马江水巡队长。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初,汉杰奉命兼任浙江全省中大学生集训总队长,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主任。七七事变时,正在庐山暑期训练团第二期,任第二大队(大队长万耀煌)第五中队长。分队长为郭贻珩、陈明仁、淩兆垚、方靖。

  八一三事变,汉杰星夜回第一军赶赴上海参加淞沪战役,战果丰硕,给侵入日军莫大打击。三个月后第一军撤回河南归德、开封、信阳等地,继续抗战,最后移防西安。其间,发表任军事委员会第六部第三组长(部长陈立夫、主任秘书张冲、第一组长吴开先、第二组长酆悌、第三组长范汉杰、第四组长徐恩曾)、第六预备师师长、及调任政治部第一厅长(部长陈诚、副部长黄琪翔、主任秘书张厉生、第一厅长范汉杰、第二厅长康泽、第三厅长郭沫若、总务厅长杜时霞、秘书处长柳克述)等职,范均未到任。

  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三月,汉杰改任中央军校任教育处长,兼第十四期学生第二总队总队长,负责战时军事干部之培育。九月下旬,陆军大学奉令疏散西迁。率领该校十三及十四期学生,由南京下关登江轮溯长江而上,经由九江、汉口、武昌,沿岳阳入洞庭,转湘江到长沙。亲率学生由长沙步行入川,沿途实施行军演习,以实际地形与虚拟状况施以军事战斗教育,次年四月二十日经过南川文庙前,指挥部及各总队队长以上长官约八十余人至为振奋,特摄影留念,终於抵达成都复校。过渝时,由於学生行军时精神旺盛,纪律严明,颇得川中父老之好评。

  次女农历四十五日出生(林夫人所生)於重庆,取名为大渝。

  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秋,原第一军扩充为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汉杰升任为第二十七军军长兼郑州警备司令。二十七军辖第四十五第四十六师及预备第八师。二十七军军部设於山西陵川县安阳村,转战於豫晋之间。先后与日军第三师第十四师(在豫)第一○八师、一○九师、二十师、三十六师、三十七师(在晋)及第三十五师(在豫北)在太行山-中条山一带,配合庞炳勋之四十军及孙殿英之新五军,进行敌后游击战,予日军重大打击历时两年余。敌人虽曾数度集结华北兵力,进行扫荡战,但迄未得逞。尤以太行山、陵川、高平、长治、壶关诸役,战果辉煌。使敌人无法越雷池一步,渡河南犯。

  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年)日军加强封锁华南沿海,原在广东潮州居住之妻儿,唯恐受到战火波及而迁回家乡,天一楼右前方沙坝墩新街,新建之二楼店屋定居。

  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年)初,九儿一月三十日(农历元月初四)出生(林夫人所生)於陵川,取名为大陵。

  五月,日本发动中条山战役,晋南国军原计划奉命南撤,汉杰独持坚守,集结全军兵力及所有地方团队,主动在晋东南分头出击长治及高平日军,使日军腹背受创,怆惶失措,无暇他顾,晋东南「长高会战」大捷。我第一战区大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得以安然南渡黄河,退守洛阳,牵制日本关东军及华北占领军,无法大举南犯。

  十月,发表兼任第一战区政治部主任,因在晋东南前线作战,而未就职。

  十二月八日,日本空军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国即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遂告爆发。当时日本已侵占南洋荷印各地,在印尼首府巴达维亚(简称巴城,今之雅加达)经商之二兄其逵及家人,被囚禁於集中营,商业大受损失,原乡大家庭所依赖之经济来源中断,始改由汉杰勉力维持。四年后日军投降,二兄虽获得释放,但印尼人民争取独立,排华运动高涨,抢劫烧杀,店产荡然无存。幸得长子大开夫妇及兄弟子侄,共同协力刻苦经营,数年后始渐恢复旧观。

  民国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春,调升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胡宗南)兼参谋长,备受胡总司令所重用。后升任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驻防甘肃陇东平凉,辖第三军(军长周体仁)、第四十二军(军长杨德亮)、第五十七军(军长丁德隆)。又兼任陇东日报社名誉董事长及力行中学董事长。此一阶段,汉杰结识胡将军的机秘书张佛千,相交甚笃,致有「范汉杰才气横溢,三年共读两大部史书」(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的佳话。详见【传记文学】第七十卷第六期。

  五月,以去年长治、高平之役有功,获颁四等宝鼎勋章。次子大英由广东家乡,经战时陪都重庆,辗转抵达西安。三十二年春进蔡家坡入交通部部立郑县扶轮中学就读,暑假期间始前往平凉与父亲和家人见面。

  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秋,汉杰入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一期受训。十二月,胡宗南升任第一战区长官部司令长官。

  十儿农历七月十五日出生於平凉陇东,取名大龙。

  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初,汉杰调任第一战区长官部(司令长官胡宗南)参谋长;三月,晋任陆军中将。

  当时,日军太平洋战争节节失败,拟在中国战区打开通路,以利远在南洋及华南之日军撤回日本本土,集中力量作殊死之战。日军第十二军向豫西进犯,对第一战区展开猛烈攻势,汉杰赞翊胡长官宗南,以陆空军密切配合,抗拒顽敌於豫西一带。於内乡、淅川、西峡口、重阳店、豆腐店、灵宝、卢氏关诸役,屡挫敌锋,歼敌逾万,粉碎敌军夺取西安,威胁陪都重庆之企图。五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八月,日本本土长崎及广岛

  遭受原子弹轰炸,日本随后宣布无条件投降。九月,汉杰偕胡长官赴郑州受降。十月,获胜利勋章。在重庆参加复员整军会议,会后参加「八一三」淞沪战役之战友会餐庆祝,并摄影留念。有俞济时、阮肇昌、刘和鼎、吴奇伟、范汉杰、周至柔、李觉、朱绍良、陶峙岳、白崇禧、李延年、顾祝同、李玉堂、区寿年、俞飞鹏、夏楚中、陈诚、霍揆彰、张发奎、韩汉英、胡宗南。汉杰亲题:「坚苦作战凡三月,奠定八年余抗战胜利基础」。甜美胜利的战果反映在每一位与会者之睑上。

  战争,是人类最不理智解决问题之手段。强者逞一时之势侵略弱者,弱者则奋起誓死抵抗,拚命争求生存。中国,自从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推翻帝制满清皇朝,革命成功,建立中华民国以来,军阀割据,列强侵略,国运日衰,民不聊生。苏俄革命成功,一党专政,实施共产主义,并在贫困之中国发展共党组织,为赤化世界作准备。一九三九年德国进攻波兰,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九四一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挑衅太平洋战争。德(德意志)意(义大利)日(日本)结盟为轴心国,企图以强权侵略手段征服世界,瓜分世界资源,统治全世界。被侵略之国家则不得已群起抵抗,乃有中(中华民国)、美(美利坚合众国)、英(大英帝国)、苏(苏维埃联邦共和国)结为同盟国,先后将纳粹德国、法西斯义大利和帝国主义日本打败,获得最后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苏同盟国,在德国投降后,於美国三藩市召閞联合国会议,签订联合国宪章;又于日本投降后,成立联合国及安全理事会,来维护世界永久和平。

  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四月,汉杰获中国战区美军总部参谋长署名颁发银叶自由奖章.乙枚及褒扬状乙纸如下。

  大战后,原为同盟之美、苏两国,以意识形态对立,反目成仇。苏联高唱打倒资本主义国家,唆使中国共产党,以土地改革为号召,发动人民革命战争,达到实行共产主义,解放全世界。当时,美国经过大战以后,元气大伤,无意卷入贫穷落后之中国内战,苏联亦不愿见到富强之中国出现,暗中积极支持中共叛乱。美国愿作调人消弭战端之初衷完全落空。孙中山先生:「和平,奋斗,救中国!」的最终愿望也无从实现。

  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初,国府、中共及美国军事三人小组调处内战失败,美国调人马歇尔特使,返美继任国务卿。汉杰乃以民国二十年奔父丧以来,离家十六年,逢母八十寿辰,上书蒋主席,请给假两周回家祝嘏,因前方战事激烈,未准。

  五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中央军事机构改制,成立国防部,白崇禧为部长,陈诚为参谋总长,汉杰、刘斐及郭忏为参谋次长。

  六月底,改调陆军副总司令,(总司令顾祝同)。六月,家乡逸公祠澄怀堂及沙坝墩新建楼屋,被粤共刘永生部洗劫一空,并掳去八旬老母邓氏、妻童氏、及侄大成,挟持为人质。当时,诸子年幼放学途中,突生家变,得亲族长辈之保护,幸免於难。随后,中国共产党粤东地方委员会曾密函汉杰,要胁不得为蒋主席卖命,进剿共军,否则杀害人质报复。汉杰以八年全面抗战,胜利果实,不容窃据;全民福祉,应予保障;保国卫民,乃毕生职志,未为所动。年底,汉杰请假返粤营救老母未果,仅将留在汕头诸幼子带往广州经南京转北平,安置在青岛就读。僵持一年余,中共无计可施,终於无条件释放人质。

  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元旦叙勋,获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三月,任陆军总司令部郑州指挥部主任;四月,获三等宝鼎勋章;五月,交御郑州指挥部主任职;六月,任第一兵团司令官,进剿山东沂蒙山区共军;九月,兼胶东兵团司令官,赴鲁东指挥作战,对胶东共军实施扫荡,共军刘伯承、***部逃进大别山区,得免於难;

  十二月底,免兼青岛第一兵团司令官。民国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元旦,获二等宝鼎勋章;

  一月任冀(河北)热(热河)、辽(辽宁)边区司令官,驻军秦皇岛;

  二月,兼热河省政府委员及省主席;

  五月,兼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委员;

  六月,免兼热河省政府委员及省主席;

  七月,将锦州、山海关间部队,编成两个新军,以沈尚奎为新八军军长,刘云翰为新五军军长。

  蒋主席同卫立煌在战法上也有争执。卫立煌主张采取稳重态度,不管解放军打到什麼地方,守军如何告急,他总是把主力集中在沈阳附近不动,以保持自己的实力冷眼观变,他说:“共军的战术是围城打援,我们不能上当。” 蒋主席派国防部第三厅厅长罗泽闓飞抵沈阳,建议卫立煌趁沈阳暂时稳定之机,以精锐部队打通北甯路沈锦段。

  卫立煌坚决反对,派副司令郑洞国飞赴南京,向蒋主席说:“目前各军均疲惫不堪,正在休息,若侧敌长途行军,在兵法上有破绽,至为不妥,东北实地指挥将领均不同意出兵辽西方案。”仍拟坚守沈阳,待部队整补完毕后,相机打通沈锦线。蒋主席颇为不快,坚令卫立煌执行原议,并将主力撤至锦州,必要时可放弃吉林、长春。郑洞国快快回沈复命。郑洞国向卫立煌转述蒋的意见后,卫立煌仍坚持己见,再派赵家骧等赴南京见蒋,陈述利害得失。是时,蒋主席不想在军事上造成大的动荡,方才允许卫立煌在东北暂时维持现状,加紧补充训练,待整训完毕,再由沈阳、锦州同时发动攻势,打通沈锦线。不久,蒋主席把卫立煌召来南京,要卫立煌立即执行打通沈锦线。

  卫立煌仍坚持自己的意见,谈话不欢而散。蒋主席见卫立煌如此固执,决定制直接指挥,架空卫立煌,以实现他的撤兵计画。他暗示廖耀湘,许以西进机动兵团司令,率领沈阳精锐开赴锦州。随后,又命令范汉杰建立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委以指挥东北全军之全权,而把卫立煌悬在一边。剿总内部,一片混乱以致无明确的战略方针。八月九日,范汉杰在南京,向蒋主席恳切表明:将帅(主帅东北行辕主任兼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不和,(于衡教授民国六十年一月在【传记文学】发表之「采访二十五年」一文曾提及此事),不能作战,坚辞一切职务,不准。后向参谋总长顾祝同请辞,亦不准。只准短期到杭州休息,随时待命。在杭州亦曾电请卫立煌准予辞去一切职务,未果。十八日,接获通知必须即立返防。原拟赴台湾与定居台南市的童夫人及诸儿相聚,安顿彼等生活,亦未能如愿,耿耿於怀。卒以,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在危难之时顾全大局为重,舍弃私情,立即托孤台湾台南市士绅林叔桓生,回到锦州继续供职,积极备战。仅准免兼陆军副总司令职。离开南京前往东北前,特函在台妻儿,叮咛今后注意事项,亲笔原件影本附於本文之后,字草特译如下,可略窥其临危受命,家国难以两全的心情: 英、匡、福、洪、胜均览。顷得各方来信,知英与母五号离汕赴台。匡等则七月廿九已到台南,想均平安。不识大家对水土习惯否?对入学手续等已办否?一.用费除托人带美金百元,不卜已交林伯否?其余五百元正筹措,原托沈先生垫,但

  沈先生已离沪而百元则已交去,故随后始能补足。二.但你母如认为满意,而你兄弟读书等认为方便,则在潮童公处存款亦可移台使用。三.大家将来可移入台籍。对正之家长,可照德正填写,以防歹人对你等之不利。四.本深已到否?五.救祖母事已另托人在香港进行,而家乡则告以一时无力。如减低后可续谈。如何未得报。六.剑江已给两亿为路费返汕。七.我四日到京,现正请求辞职,如获准即来台。如不准则须北返防地。八.一切可照我前信,家中事勿对人谈,须守密。因祖母等事,他人无能为力,谈不祗同情而已。此问近好。绩、淡婆、碧妹未另。德正启八月九日(似预料必须返回防地事前写妥此信)

  九月,共军获得苏联掠自日本东北关东军之现代化重装备,四平街战役一告结束,数十万大军即绕沈阳而南下,直接进犯辽西。汉杰时任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任,奉命指挥第九十三军(军长盛家兴)、新八军(军长沈尚奎)等七个师坚守锦州、义县。同月二十七日起,开始空运第四十九军赴锦州增援,惟只运到第七十九师(师长陈衡)两个团,机场跑道即为共军炮兵居高临下所控制,空运被迫停止。

  二十八日及二十九日,共军攻占绥中、兴城,锦州与山海关之间交通断绝,新五军刘云翰部亦无法向锦州集中。十月一日,义县失守,守军第九十三军暂编第二十师被歼,师长王世高及副师长韩润珍被俘。是时,锦州已很危急,守军所需补给及弹药全靠空投。周边所有据

  点经过激烈战斗亦先后被攻占。十月二日,锦州守军,奉命坚守阵地待援,上级计画派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率十余师组成西进兵团,由沈阳出发驰援锦州;另以侯镜如、林伟涛指挥东进兵团,自葫芦岛出发增援锦州;内外同时夹击,以得解救锦州之围又可一举歼灭共军。惟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一九四七年在法国巴黎时,由妻韩权华之侄女婿汪德昭,与中共取得密契。汪是中共党员,后任东北剿总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卫立煌受中共蠢惑之结果(一九九三年,【传记文学】第六十二卷第二期有详文报导揭露),西进兵团延误出击时间及改变预定路线,两路援军经过几昼夜之激烈战斗,皆为共军所阻,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功败垂成。十月十日,锦州地区周边战事无甚进展,内线战斗渐趋转激,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炮战之猛烈为前所未有。炮兵阵地及步兵阵地均为共军炮兵所控制,士兵在战壕中,补给困难,伤亡急增,但斗志高昂。十月十二日,共军对锦州包围更紧,城内重要据点、交通线被共军所控制。共军攻城部队,在炮兵掩护下,构筑蜘蛛网状壕沟,向守军接近,用炸药爆破守军坚固据点,重机枪堡垒阵地。

  至十月十四日正午,全线进入激烈战斗中,阵地经过多次冲锋反复争夺。最后,进入短兵相接,掷手榴弹和拼刺刀之近战,共军人员补充不受限制,采用人海战术,双方伤亡枕藉。共军以机枪逼迫农村青年学生补充进入,有时还用板车上之死尸,作为人肉盾牌,冒险冲剌。守军已无预备队员可供补充,炮兵亦因炮弹接济不及,已经终止射击,全城一片火海,通讯电话系统全部中断,市区进入一片混战状态。详见李达人副师长所著述《东北戡乱回忆》一书。战斗延续至黄昏,外援无望,孤军难撑,汉杰方率残部突围,自东南方出城,到达南山农场北麓时,遭遇共军伏击,各人趁天黑东奔西窜,星散躲藏。十月十五日,锦州已沦入共军之手,市区大火在燃烧,仍有断续枪声,空军飞机在锦州上空,以烟雾信号示意朝向南方(锦西)突围。下午四时,混入难民潮中,经松山向塔山陈家屯之间山地小道前进。走过西海口和高桥至锦州之公路时,被潜伏之共军哨兵所截获,并入被俘队伍同行,经机场向班吉塔方向进行。中途休息时,汉杰自思身为方面指挥官,丧师失地,愧对国家,乃自报身份,请求速死,以免连累部属受到酷刑折磨。共军随即以坐骑将汉杰驾走,将妻林剑峰女士推倒在地,绝尘而去,同行部属则多人幸获平安脱险。十月十八日,长春守将郑洞国率部投降;十月三十一日,因共军攻击沈阳、部将叛变以及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之飞离,孤悬关外之沈阳遂告失守,东北全部沦陷。

  民国四十九年(一九四0年)六月二十六日,苏俄不容所属鹰犬,中共和韩共在革命斗争完成后,有喘息机会,唆使北朝鲜向南韩发动朝鲜半岛韩战(朝鲜战争)。次日,美国宣布第七舰队协防台湾。

  七月八日,麦克亚瑟被任命为联合国援韩军最高统帅。

  十月二十五日,中共乃以「志愿军」之名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由於联合国军最高统帅,在仁川登陆,采取钳形攻势,挥兵北上,战事迫近中国国境鸭绿江边。当时囚禁於抚顺战犯管理所之「战犯」,迁移至隹木斯哈尔滨。高级「战犯」曾随沈阳兵工厂,迁往黑龙江省,绥化县,汉杰在天地冻的农场中劳改。传说汉杰曾受中共国防部长林彪之邀,出任中共军事学院教官,教授军事学和战术。另一传说则称汉杰曾被送往北韩,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参谋部,与中共军事学院之学员,共同检讨制订作战计画,要汉杰提出谘询意见。总之,神秘失踪一段时间后,於一九五三年三月回到哈尔滨。

  七月,韩战成立停战协议后,这些老号「战犯」迁回抚顺战犯管理所。中共为加速「战犯」之思想改造,为特赦「战犯」和平解放台湾统战做好准备。积极进行集中管理,加紧学习,参观认罪,加速改造。

  一九五七年,汉杰被送到北京战犯管理所(原北京德胜门外功德林一号监狱),分组学习。一九五八年春,又由北京战犯管理所送至北京郊外,昌平县秦城公安部干部劳动农场,绿化首都之绿化队基地。进行体验农村生活,劳动锻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韩战(朝鲜战争)结束后,一万四千多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俘,改变「志愿」选择自由,投奔中华民国台湾,留在大陆之老「战俘」却无此幸运。

  民国四十九年(一九六0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汉杰在毛泽东「不判不审,宽大处理」政策下,被囚禁十二年后,由中共宣布「特赦」释放。民国五十年(一九六一年)上半年,获新生后,汉杰宣称家乡已无嫡亲,决定不回广东。在各地参观最新建设,继续学习;下半年,在北京南郊红星人民公社(地点在东高地旧宫),旧宫果树队工作。五子大福在台,经历金门「八二三炮战」后,在经济部水资源委员会住职时,利用假日苦读英文,申请到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奖学金,向亲戚借到旅费赴美;

  是年秋,首途赴美留学得维吉尼亚大学硕士学位。后来在美国帝力凯撒顾问公司〔DeLeuw,Cather & Company〕,结构部总工程师,专精於铁桥设计及道路规划施工,成为该公司全球接洽业务的七员大将之一,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人,专门负责以英文书写计划投标书,游遍世界各洲各国。民国五十一年(一九六二年)三月,离开北京南郊红星人民公社园艺队果树组,暂时移居北京市内崇内旅社;六月,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任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研究专员,「办公学习」。办公地点在北京赵登禹路32号,住在北京和平里和平街38号三单元三号四楼宿舍。两地相隔,一在城南一在城北,约有一小时车程。汉杰曾在家信中表示「特赦」以来之工作,除体力劳动以外,尚须脑力劳动写稿。暗示与以往劳动改造时闭口不言,忍声吞气,完全不同。所指派之工作「写稿」,既不能不写,又不能出卖自己的良心和灵魂。汉杰曾在家信中多次透露:「迁居以来生活本不错,但近来脑筋不好,写东西组织无条理,写起来很乱,使人看不懂,因此很费力,还是写不好,虽然有人帮我『修改整理』,终觉『心裏难过』」。由此可知其晚年之心境,充满矛盾与懊恼。北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辽沈战役亲历记」编审小组,所编审之【辽沈战役亲历记】,小标题为:「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一九八五年由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从其中范汉杰所写之【锦州战役经过】,可以略窥其身为「陛下囚」,在「脑力劳动写稿」时之心境,艰辛备尝。但字裏行间,对锦州一役,面对强大共军进攻,自己将士用命,英勇抵抗,战况惨烈情形,仍以不卑不亢之笔调表达无遗。美国华文报纸【中报】,曾於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五日起以繁体字连续刊登该文,时汉杰逝世几近十二年,仍以范汉杰本人署名发表,一时予人印象,汉杰仍在人间之错愕感觉。原来,只是「借尸还瑰」,做其「统战」工作而已;与一九六三年以陈少校名义出版之【关内辽东一局棋】或【三大战役】中之「辽沈战役」之内容雷同。陈范两文相隔二十余年,究系汉杰抄袭陈少校文,抑或陈少校抄袭汉杰之「回忆记」原稿,可想而知矣。

  民国五十二年(一九六三年),二妹细碧(改名为碧辉)与夫婿赵修柏携子由四川前往北京,与三十年未谋面之兄长汉杰重逢。居住台南之童夫人,以诸儿均已大学毕业,或留学美国,或在台北就业,将台南房产变卖后,迁居台北县永和镇豫溪街16巷14号,与在台湾电力公司服务之四子大匡及在台北电信总局服务之四媳同住。

  民国五十三年(一九六四年),汉杰任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八子大胜,原在台南成功大学任助教职,申请到高额奖学金,前往美国留学得博士学位,后任职於福特汽车公司高级研究员,曾在海峡两岸讲学。二女大渝亦申请到奖学金,前往美国留学得硕士学位。后与美国哈察国际顾问公司任职的刘叔慈结婚,夫婿在南美威瑞内亚任计画经理,运用美援建造大型水库.她则在当地做义工,救助当地贫困的家庭。民国五十四年 (一九六五年),中国大陆发生高阶层权力斗争,毛泽东反击,发动「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大陆带来「十年浩劫」。汉杰生活其中,历史留白。最近,有与汉杰共患难多年之李以劻先生,是全国政协上下铺的老难友,以《范汉杰的峥嵘岁月与锋镝余生》一文,在【传记文学】中华民国八十三年(一九九四年)九月号,第六十五卷第三期总号第388号发表,介绍汉杰生平事迹,稍可弥补部份空白。民国五十五年(一九六六年),六月二十七日全国政协宣布文史专员停止办公,一律回家待命。八月,寓所遭到北京第四中学学生冲击,康泽被殴,汉杰家中遭到抄查,平时喜爱之书籍和字迹潦草之日记和脑力劳动所写之稿件,被翩得满屋狼藉,惨不忍睹(详见是一生战友和难友,李以劻先生在【传记文学】发表的《范汉杰峥嵘岁月与镝锋余生》一文)。是年,旅居印尼之二兄其逵,於七月十五日(农历八月卅日寅时)逝世於寓所,享年七十有六。二嫂惠娘则於十一月二十八日中午十二时二十分,以糖尿病后心脏肿,病逝於雅加达。

  民国五十六年(一九六七年),於十年前逃离大陆,旅居香港长期为汉杰及家人转信、寄钱及小包之侄女绮文(昵称凤姐,夫婿郭达群与汉杰早年在广州工作时即熟稔),因罹患肺癌,久治无效,七月卅日病逝於香港。后来一切连络工作,改由其女郭慧生(美媚)继续办理,与大英保持下一代的联系。

  民国五十八年(一九六九年),大陆文革高峰已过,各机关干部大都到各省干校去劳动改造,汉杰因年纪老迈,留在全国政协机关内,学习文件及打扫。童夫人则随同奉台湾电力公司派赴美国研习超高压输配电技术的四子大匡,探望在美诸儿孙。当时大福、大洪、大渝均已结婚。大胜则已修完博士学位,等待就业。

  民国六十四年(一九七六年)冬,汉杰历年所患之哮喘症旧病复发,住进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居住於美国芝加哥之六儿大洪,曾专程前往探视。不料就在手术治疗后日渐康复阶段,於民国六十五年(一九七六年)一月十六日,晚上十点二十五分,遽然病逝於医院,享年八十一岁。一月二十四日在北京,由全国政协举办公祭后火化,骨灰存放於北京八宝山公墓,第八室126号。同日由旅居美国各兄弟及亲友在美芝加哥中国基督徒国语教会,举行汉杰公追思礼拜。

  在台家属,获悉汉杰公崩逝,林夫人心脏病瘁发,住进三军总医院加护病房,追悼仪式延至三月四日在台北市善导寺右厢藏书室举行,童夫人帅诸儿孙守灵,计有总统府秘书长郑彦芬,党、政、军代表及各界至亲友好,前来祭拜追思。汉杰六弟其述(作人)民国三十九年自海南岛撤退来台后,曾在联勤总部任职。后转任南部防卫司令部,假退役后转任台南荣誉国民之家教导组长、总务组长等职。平时协助两位嫂夫人照顾诸子侄,关怀备至。祭日特携妻林玉凤,嗣子大城从台南前来台北,协办追悼事宜及招待各方乡亲友好。其述於民国七十二年(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一日,逝世于台南,享年八十岁。葬台南县永康乡广东大埔同乡公墓。

  夫人玉凤于民国八十三年(一九九五年)元月逝世于台南家中,享年七十岁。汉杰元配林浩英,早逝;续娶沈蝶英,旋亦卒;

  民国七年,与童绩华女士结婚,养育七子一女,童夫人有三子一女。中共与美国建交后,时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高级究研员,有博士学位之八儿大胜,曾接受国务院之邀,前往沈阳讲学,技术交流。除要求三兄大深(本已改名童本深)及堂兄大悲平反,并且发还家乡沙坝墩上之楼屋供彼等居住外,并向八宝山公墓管理单位,申请到汉杰公部分骨灰,携往美国再空运至台湾,妻童氏于民国七十二年(一九八三年),逝世於台湾省台北市,享年八十三岁。汉杰(德正)分得来台湾的骨灰与童绩华合葬於台北木栅兴隆路福寿墓园,供在台子孙后代永远瞻仰追思。

  民国二十二年兼祧之林剑峰夫人,育三子一女。林氏於民国八十五年五月三十日,心脏病突发离世,享年年八十八岁,火化后骨灰奉厝於台北阳明山第一公墓灵骨塔三楼八排108号。后以子孙多在美国,亦将台北阳明山公墓的骨灰与大胜第二次向北京八宝山公墓要回之汉杰公另一半骨灰,合葬於洛杉矶太平洋海滨墓园,供美国子孙后代永远瞻仰追思。滞留家乡之亲人,岳翁童梅荪夫妇交代历史、坦白罪行、自认成份、阶级后,被至亲长媳反睑清算斗争,打入牢房。半夜征得看守民兵许可,到牢房外解手,趁天黑风高,民兵疏於监视,趁机蹒跚绕道登上二楼,坠楼自杀;岳母范甜氏随即亦取得门上松动之铁钉,顶墙钉脑自尽;五弟剑江土改斗争时被枪决,五弟媳则悬梁自缢身亡;三兄舒巢则随同被绑赴刑场,逼舔五弟鲜血后,押返原乡以恶霸名义,斗争淩辱,折磨至死;原居住逸公祠澄怀堂之众子孙,除受唆使出面参加清算斗争不孝侄、媳,得有权利留下居住外;其余悉被扫地出门,编配边疆,下放农村,安家落户,劳动改造;大妹细娇被送至新疆乌鲁木齐(迪化市),二妹细碧(改名碧辉)被送至贵州;父鍚放公坟亦被彼等挖掘无遗,墓碑用作梓里公学前,大水坑作桥版,供过往行人践踏。

  近年,集资拟在梓里公学门坪内,建亭竖回墓碑,以纪念锡放公创校九十周年。

  卒因碑文毁损严重,不堪入目,仅建空亭於门坪外原桥址边,由旅居香港世侄范桂芳题词追念已往事迹,正可供作知情者另一种纪念追忆;母邓氏八十五岁高龄,亦难免遭到斗争之殃,曝尸三日,无人敢予收尸,仅以草席裹葬。

  三子虽已改名童本深,下放在梅县丙村煤矿场,大雅化工厂,硫酸车间劳动改造,肺功能受到严重伤害,妻女只可各自参加劳动生产,不能同居生活。汉杰公遗有子女十二人。

  除三子大深,留大陆家乡,於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廿五日(农历十月廿三日)逝世於浒梓村沙坝墩楼屋外。

  长子大潮,原在基隆港务局服务,任货柜中心任技师,已退休。次子大英,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得工程学士学位元,原在台北中兴工程顾问社,任地工部主任工程师,亦己退休。

  三子四子大匡,成功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得工程学士学位元,曾在台湾电力公司,任股长、课长、厂长等职务。

  后携眷赴美定居,任美国电力公司,变电部计画工程师,於2,005年退休,移居纽约法拉盛。

  五子大福,成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得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元,曾任美国帝力凯撒顾问公司,结构部总工程师,参加七人投标小组,负责拟订计画投标报价书。退休后

  住维吉尼亚Beach View参与老人社团康乐活动,每年与太太广燕同游世界各地,顺便拜访一些长辈,汉杰旧识好友。广燕有艺术天份,留下许多美丽的回忆。

  六子大洪,成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得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元,原在美国芝加哥哈察顾问工程公司,任高级工程师,派往中南美委内瑞拉,任大坝施工顾问,退休后在芝加哥唐人街经营天仁茶行。

  七子大都,中原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得工程学士学位元,原在非洲奈基尼亚任钢管厂厂长,退休后携眷移居美国,在洛杉矶韩汀顿海滩市,海滩大道经营汽车旅馆。

  八子大胜,成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得美国塔虎脱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元,纽约水牛城

  大学工程哲学博士学位元,现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动力结构部高级研究员。

  九子大陵,成功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毕业,得工程学士学位元,现任台北中华顾问工程司,高级工程师兼业务部副理。十子大龙,中国文化大学新闻学系毕业,得文学士学位,曾任中央通讯社记者、驻罗马教庭特派员、资料室主任等职,不幸於民国八十年(一九九一年)病世於台北市,享年四十八岁,火化后骨灰奉厝於台北阳明山第一公墓灵骨塔,三楼三排124号。骨灰已移往美国。

  长女亦云(嫣娣),早年嫁大麻郭菊盛,随夫婿旅居印尼,经营碾米厂,年老体衰,年终寿寝,儿孙在堂。

  次女大渝,中兴大学园艺系毕业,得学士学位。后赴美留学,得美国依利诺大学理学硕士学位。长期随夫婿刘叔慈(得美国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土坝专家,美国哈察顾问工程公司计画经理,派驻南美委内瑞拉工地,从事水库工程顾问工作。在工作告一段落前,特邀约美东诸兄弟大匡、大福、大胜和台湾大英均携眷前往聚首,顺道参观各项工程成果,流览加勒比海绮丽热带海岛风光。汉杰公传下,子孙繁荣昌盛,多数避祸散居海外,人人因祸得福,家庭美满,事业有成。此次几兄弟能够暂时摆脱尘俗乡愁,从地球的各方聚集在一起,快快乐乐的同游异国,在原始森林裏漫游,在湍急川流上泛舟,宣歌欢笑;千里无人的广大草原,耸立云霄的高山峻岭,世界有名的圣女峰瀑布,茂密无边的丛林…,留下甜蜜而难以忘怀的回忆。

  中华民国在台湾,先是实施土地改革,三七五减租,建立农会、水利会组织;配合各项需求,分期实施五年经济建设计画;普及国民基本义务教育,开放自费留学政策,参加世界学术会议;开发加工出口区,奖励外资、侨资投资国内工商业、旅游业、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逐步拓展国际市场;大规模扩充和兴建公共设施,包括:机场、港湾、铁公路、炼钢厂、造船厂、石化厂;开发石油、天然气等石化原料;开发水力、火力、核力发电,供应本岛和外岛各项建设之需;如农村交通设施、通信设施、电力供应系统、简易自来水厂、开辟特种农业专业区、水产养殖场,农、渔、牧科学管理经营;森林保育,治山防洪,水资源维护,环境保护,空气污染防治....等。每年建设开支庞大,但一直保持高国民就业率、高经济成长率、高外汇储备率,低物价膨胀率,缔造了举世钦羡之经济奇迹。

  国民年平均所得逐年增加,至一九九五年,已超过美金一万一千余元,成为开发中国家取「经」(台湾发展经济经验)之圣地。近年来,台湾大胆开放报禁、新闻广播、言论自由,逐步举行民主选举,扩大落实自由民主之政治基础。与台湾类似天然资源贫乏之国家,如香港、星加坡、南韩,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独立之国家或经济区域,南韩还是在战火中成长之国家,同样有辉煌之经济成就,认为是天下之奇迹,被称为亚洲崛起的经济四小龙。即使是发动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吃下两颗原子弹后,无条件投的日本岛国,也从战败之废墟中,重新建立起来,均已回复至战前之工业水准,成为世界七大工业国之一。自由、民主,开放、改革、法制,奖励私人中小企,保持家和万事兴之儒家文化思想,是主要原因。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德国,同样亦快速重振昔日工业大国之雄风。东、西德国拆除了「柏林围墙」后,回归统一,依然昂首於七大个工业大国之中。当年汉杰在日、德从考察军事,对工业发展与国家富强之认识,殊为正确。反之,高举共产主义大纛,领导世界革命之苏维埃联邦共产政权,龙头老大,终於敌不过自我膨胀,发展核武器及军武竞赛所带来之经济上沉重之负担,国家经济箫条,人民生活贫困,核子辐射源污染严重,弄得束手无策。自从与美国寻求和解,改敌对为合作,东欧共产政权一夜之间纷纷解体。中国大陆,除内部连年

  搞革命运动,不断斗争外,与邻国之间同样战争不断,如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韩战结束后不久发动金门「八二三」炮战、在共产主义大家庭内,反对修正主义,意识型态斗争,诉诸武力解决纠纷的战争则有:与苏联对抗之珍宝岛疆界纠纷战争、支持柬埔寨惩罚原为友邦越南之战争。后来又有反对西藏独立、民主改革运动之血腥反革命军事镇压。镇压西藏反革命运动又与印度发生疆界纠纷之战争。

  中共目前,政治上仍坚持共产主义,人民民主专政。但已改口是实行具有中国特色之社会主义,少提已破产之共产主义;经济上自计划经济撤退,改走市场经济,采行局部改革开放政策。只能比之於民国初年之缠足解放运动而已,拿掉了又臭又脏之裹脚布,虽然小脚解放了,仍不出文革时期「两条腿走路」,政策上,左、右摇摆不定之模式。枪杆子出政权之意识型态未改,文争、武斗之路线不变,以军队现代化为名,保持核武,军备竞赛,拥有举世所无之庞大人海地面部队,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国家资源,不能善用於普及国民教育,国民经济建设,有如背负重壳之乌龟与白兔竞赛,不知跑到何时何日?只有藉口有十三亿张大口须要喂饱。当年为了要搞共产劳动人民世界革命,把中国的一切文化传统都打倒,把孔老夫子赶出孔家店,把所有祖坟宗祠都挖掉拆毁,枯骨烧灰用作肥料,神主牌位用来土法炼钢。今天到了一穷二白,才来招魂,大喊民族大义,回归祖国。一边喊民族大义回归祖国,却又一边在台湾海峡试射导弹演习,想以武力略夺台湾成果,何去何从,仍在未定之天。离汉杰早年希望,出现统一、自由、民主、均富之新中国之理想,恐将逾来逾遥远。适逢汉杰公逝世二十一周年,冥诞一百零一周年,综观汉杰公一生,自少年投身革命,从事救国图强之事业。坚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工商发达,民生富裕,可以达成独立自主之民主国家。此一愿望,在逸公祠下,澄怀堂上,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前半世纪,全家同心协力,一致向外谋求发展,欣欣向荣,一家和乐融融。自从河山变色,少部份不肖孙辈,受到外人唆使,胁从大搞人民斗争,弄得家破人亡,鸡飞狗跳,自己成为永世农奴,永远不得翻身,没有好的下场。反而流亡於孤悬海外台湾,汉杰公名下之儿孙身上,刻苦奋斗,自力更生,汉杰公的理想在彼等身上,得以一一实现。特撰写本文纪念汉杰公一生公忠党国,坚定信念,牺牲奉献,死而无悔。同时用以勉励后生,克服困难,科技报国、造福人类,实现其救世之宏伟心愿。愿汉杰公生平为人处世,兼恭有礼,笃学力行,实事求是,择善固执,坚持原则,不以胜骄,不为败馁,人竞天择,克尽所能,牺牲奉献之精神,与世长存。

  汉杰公奉献牺牲之生平事迹,高风亮节之遗风典范,有若明镜高悬,可供国人省思,可供后代子孙永远追思怀念。范氏源自西晋范武子中军元帅,受禄封地范邑,即今范县。范氏族人由於朝代更迭,分散迁徙,60世迁闽宁化县石壁村,66世迁粤大埔桃源村,

  74世迁浒梓村开基,85世锡放公,86世其迭(汉杰)公。87世原为长字辈均改为大、88世原为宝字辈均改为同、89世则为光字辈….

  长子民国十三年(农历)十二月六日出生於潮州,嗣子,祖父命名为大潮。

  次子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一月)农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於潮州,祖父命名为大英。

  三儿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农历四月二十日出生於潮州,祖父取名为大深,幼年过继母舅童保华为嗣,改名童本深。

  四儿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庐山匡庐取名大匡。

  五儿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农历七月二十日出生於厦门鼓浪屿,取名为大福。

  六儿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农历二月八日生(童夫人所生)於庐山牯岭,取名为大洪。

  七儿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农历七月五日出生(林夫人所生)於北平故都,取名为大都。

  八儿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四月廿日(农历)出生於潮州取名为大胜。

  九儿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日)农历元月初四出生(林夫人所生)於陵川,取名为大陵。

  十儿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出生於平凉陇东,取名大龙。

  长女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农历七月七日出生於潮州,嗣女,祖父命名为嫣娣,适大麻郭菊盛

  次女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农历四十五日四出生(林夫人所生)於重庆,取名为大渝,适湖南刘叔慈。

  参考资料:范汉杰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23-01-05 16:39: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我的母亲——抗战女兵喻毓华

下一篇:抗战英雄——范汉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