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大抗战:保卫大武汉(1)历史背景
2017-05-23 15:42:40  来源:搜狐历史 历史爱好者  点击:  复制链接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国民党党政军各重要机构和蒋介石、汪精卫等重要人物都在武汉。中共中央代表团和长江局,八路军办事处也在武汉。在野的各党各派领袖、文化界知名人士、驻南京的各国使馆人员都齐集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战时首都”,是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

  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花园口决堤迫使日军放弃从中原直冲武汉的战略企图,而不得不从东侧陆路及溯江西上进攻武汉。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4个半月,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战,史称“武汉会战”。此会战区域之大(300多万平方公里)、卷入人口之多,实属历史罕见。

  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在日军占领南京后,就开始研究攻占汉口的作战。1938年春,随着徐州会战的进行,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又作出“秋季进行汉口作战”的决定。日本大本营认为,“攻占汉口作战是早日结束战争的最大机会”。只要占领武汉,控制中原,就可以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迅速攻占武汉,消灭国民党军队,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尽快结束战争。为达此战略目的,日军在占领徐州后,迅速集结了两个军共14个师团总计35万余人,一百四十余艘舰艇以及五百余架飞机,为开战以来最强大兵力,沿长江、淮河西进,攻取武汉。

  国民政府判断南京失守后日军必进攻武汉,于1938年春提出《对武汉附近作战之意见》,制定了“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的作战方针。依照这个作战方针,国民政府军委会对兵力作了以下部署:以程潜的第一战区主力驻防于信阳以北、平汉路以西;以李宗仁的第五战区主力防守在武汉以北的大别山区;以陈诚为首的第九战区防守长江南岸和武汉以东。参加武汉保卫战的部队以及空军、海军,总计14个集团军、近50个军,总兵力近110万人,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40余艘。各兵团部队自6月开始分别利用鄱阳湖、大别山脉等天然屏障,加紧构筑工事,进行防御准备。面对强敌咄咄逼人的气势,国民政府一方面下定了“以全力保卫大武汉”的决心,同时也在军事上作了针锋相对的部署,倾注了最大的兵力。蒋介石亲任武汉会战的总指挥。保卫武汉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全面抗战以来,中国民族力量空前团结,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同日本侵略军进行英勇作战,战斗异常激烈和残酷,战场形势也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和新变化。为肃清“亡国论”和“速胜论”在全国军民中造成的思想混乱,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了《论持久战》的著名演讲,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中国抗日战争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中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预见到战争的发展进程,正确地指出了中国抗战的战略方针,坚定了全国军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

  徐州会战前,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保卫武汉的方针,并派遣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邓颖超等到武汉,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动员组织各界民众抗战,配合国民党进行武汉保卫战。

  国共合作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第一份大型机关报《新华日报》创刊后不久,即在全国舆论界吹响了“保卫大武汉”的号角。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了《怎样保卫大武汉》的社论。3月25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日寇现正倾其全国继续向我国进攻,中国的西北部、中部与我们的首都武汉正在危急中。在全国人民面前,当前最中心的任务,就是如何加强全国团结,不屈不挠,坚持抗战到最后胜利。”建议用一切方法动员全国人民誓与日寇战斗到底,指出“只有持久战,才能制日寇的死命。坚决反对一切投降妥协悲观失望的倾向,同汉奸亲日派分子做严厉的斗争。”强调“继续动员全国武力人力财力物力为保卫西北,保卫武汉而战。”武汉会战开始后,中共代表团又在6月15日的《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我们对于保卫武汉与第三期抗战问题的意见》,对武汉会战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工作的保障等提出了详尽、具体的方案。在武汉保卫战期间,《新华日报》还陆续发表了《总动员保卫武汉》、《加紧动员工人保卫大武汉》、《保卫大武汉的青年》、《文化界保卫动员大武汉》、《紧急动员湖北农民保卫武汉》等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为保卫武汉出谋划策。6月17日,中共代表团对保卫武汉的军事战略,作了更为具体的阐述,提出:保卫大武汉应是当时的“战略中心”,其“战略总方针”是“将正规军主力组成许多野战兵团,依托有利地势,开战大规模山地战,同时加强长江防务”;其次,要“抽一部正规军深入敌后,发展敌后游击战争,把敌后变成前线。”这些军事战略意见在会战中部分被蒋介石所重视、采纳。9月底,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大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谈到武汉会战的军事战略时说:“保卫武汉斗争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消耗敌人,又一方面在于争取时间便于我全国工作之进步,而不是死守据点……避免战略决战而力争有利条件下的战役与战斗决战,应是持久战战略方针之一。于必要时机与一定条件下放弃某些无可再守的城市,不但是被迫的不得已的,而且是诱敌深入、分散、消耗与疲惫敌人的积极的政策。”武汉会战的最后结局以及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进程印证了毛泽东深邃的战略眼光。由于当时武汉战局吃紧,不等大会开完,毛泽东即指示周恩来返回武汉,并托周恩来转交给蒋介石一封亲笔信,转达了我党抗战必胜的信念以及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中明确指出:“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是大革命北伐时代的最高峰,现在又是全中华民族抗战的中心。”

  此外,中共代表团还通过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卫大武汉的群众运动,震动了龟山蛇山,震动了长江两岸,有力地配合了前线战事。1937年底,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国民党恢复了久负盛名的北伐战争时期的政治部,并决定邀请中国共产党人及民主党派人士参加,使其成为一个国共合作的机关。政治部主任由陈诚兼任,共产党人周恩来和第三党负责人黄琪翔出任副主任。在蒋介石的默许下,陈诚不但三次致电并亲自登门拜请郭沫若出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还在人事安排、计划制定、经费调拨等方面给郭沫若大开绿灯。一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迈进了多年戒备森严的国民党政治部门,从隐秘的地下昂首步入政治前台。正是在国共密切合作的大背景下,第三厅成功地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运动。先举行了广场歌咏大会;在巍声有色的抗日宣传画展;发慰问信的活动,其中声势最疑是发生在武汉阅马场的百界,全国各地的文化人士响纷涌向武汉,抗日文化运动厅在武昌昙华林,战时文化林文化增添了浓重一笔。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主色彩的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口两仪街上海大戏院召开。代表外,还有杜重远、史良、张隆基、梁实秋等各民主党派共聚一堂,齐商抗战大计,并了《大会宣言》。《宣言》向海必以坚强不屈之意志,动员卫,为人道,与此穷凶极恶之最后胜利之日为止。”大会斗,要以巩固武汉为中心,以标。”这些无疑都极大鼓舞大武汉,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香港发起组织了“保卫中国龄领导“保盟”大力开展宣日,介绍共产党领导下的八事迹;坚持不懈地支持中国揭露国民党妥协投降、破坏国共合作、限制人民起来抗日的政策。她还以其崇高的国际威望和各国人士对她的景仰,想尽一切办法,向同情中国抗日战争的外国人士和海外侨胞进行募捐,把募集来的大量款项、药品、医疗器械、通讯设备、罐头食品等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解放区。著名的白求恩、柯棣华等外国大夫所组织的医疗队,都是通过宋庆龄的介绍到武汉与八路军办事处联系,在周恩来等人直接关心下最后送往解放区工作的。国际友好进步人士,纷纷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全力支持和帮助中国抗战。史沫特莱、斯诺、斯特朗这三位被人们称为“三S”的美国新闻记者,也在1938年不约而同地齐聚武汉,用自己的笔如实地记载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

  1938年的武汉保卫战正是在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背景下轰轰烈烈地开展的。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指引下,国共两党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率领全国军民共同奏响了激昂的抗日进行曲,将日本侵略者拖入了持久战的泥潭,并使其一步步走向灭亡。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5-23 15:43:3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万家岭大捷:南浔线上丧敌魂

下一篇:大抗战:保卫大武汉(2)会战概况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