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抗日战争研究》内容正文

《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2期
2020-06-09 20:25: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一、点击全本阅读:《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2期

  二、分篇阅读与PDF文件下载点击篇目下[全文]: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敌后游击战杨奎松(1)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都曾在对日作战当中采取过游击战争的战法。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国民党人的游击战1939年前后才开始,却在两三年之后即告失败,国民党派往敌后的部队,到抗战结束的1945年,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真正有实力的武装。与此相反,中共的军队自抗战全面开始的1937年起就将主力开往敌后,一直坚持到抗战结束。其从最初的约4万人,经过不足8年时间,就发展到近百万之众,所占地区亦从最初的陕北一隅之地,扩展到山西、察哈尔、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南、广东等近十个省份。两相对照,抗战期间中共游击战之成功,国民党游击战之失败,显而易见。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作战积极与否的问题。①除了中共战略战术运用的成功之外,中共在敌后能够与农民打成一片,取得其拥护和支持,至为关键。

  [全文]

  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刘庭华(33)

  1937年7月-1938年10月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它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起了决定性作用。1938年11月-1940年,虽然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了变化,但其军事进攻的重点仍然放在正面战场,因而,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1941年-1943年,侵华日军对中国采取巩固占领区的方针,敌后战场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从1944年起,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作战逐渐向全面大反攻过渡,中国战场的大反攻,主要是敌后战场的大反攻。

  [全文]

  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黄正林(48)

  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对乡村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通过改造使边区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主经济受到了削弱,逐步实现耕者有其田;一家一户的个体经济向合作制经济转变;通过选举树立了新的乡村权威,普通民众成为乡村权力主角;社会教育使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社会意识逐步形成;普及教育使穷人的孩子有了上学的机会;乡村社会一改过去土匪横行的局面,民众有了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一些社会陋习被新的社会风俗所取代;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使民众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派相比,中共对中国乡村社会的认识要深刻的多,正因为这样,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才取得了成功,而且代表了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

  [全文]

  减租减息与淮北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的变迁李柏林(81)

  以抗日战争时期淮北抗日根据地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减租减息政策的推行对根据地的土地关系、阶级结构和乡村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的影响的考查,来反映根据地乡村社会的变迁。减租减息促使土地向中、贫农手中分散;阶级结构呈现出由两极向中间流入的态势;乡村社会生活特别是贫下中农的生活逐渐改善,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这种变迁不仅为根据地的存在和继续扩大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乡村社会的历史走向。

  [全文]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农业生产与政府干预李自典(10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经济工作,尤其农业作为晋察冀边区经济的基础,对其发展的情况,边区政府从政策法令及具体实践的组织领导等多方面进行了干预,积累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工作经验,这些为今日中国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及农村经济的繁荣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全文]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妇女权益问题研究曲晓鹏(117)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令和条规,并在政府、妇联、妇救会等妇女组织的宣传和努力下得以贯彻实施,使边区妇女获得了空前的政治、经济、教育和婚姻权利,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妇女的抗战积极性,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边区在实际的贯彻执行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其保障妇女权益的贡献仍是不可磨灭的,对妇女自身的解放和抗战的最后胜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晋察冀边区保障妇女权益的政策法规在晋察冀妇女解放运动史和抗战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全文]

  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制度的国际化倾向华强(141)

  日军“慰安”制度初创于中国上海,此后随着战争的进展,日本将“慰安”制度推向了西南太平洋海域周边的泰国、马来亚、菲律宾、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香港以及所罗门群岛、阿留申群岛部分地区和岛屿,数十万欧、亚女性沦为慰安妇。从地域看,被日军强迫征集的慰安妇有亚洲人、欧洲人、美洲人和非洲人;从肤色看,慰安妇有黄种人、白种人和黑人。日军“慰安”制度具有明显的国际化倾向,表明日军“慰安”制度在二战时期已经成为日军军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文]

  上海四川北路区域慰安所研究姚霏(155)

  如果说上海是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发源地,那么,上海侵华日军势力集中的虹口北四川路区域,就是上海日军慰安所的发源地。在1930年代初,上海的日军慰安所经历了由“贷席业”向“海军慰安所”的转变,美楣里和克明里的慰安所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海军慰安所。横浜桥地区是日军慰安所高度集中区域,尤以朝鲜侨民开设的小型慰安所为典型。1939年和1940年出现的慰安所登记管理机构,也位于横浜桥地区。本文对日占时期出现在上海四川北路区域的各类慰安所进行历史和现状的描述,以期揭露日军“慰安妇”制度在上海贯彻的罪恶事实。

  [全文]

  战争遗留问题研究

   渡边恒雄与若宫棨文对谈:靖国神社及日本外交诸问题张会芳 刘凤华译(170)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后,不仅激起了中国、韩国等曾遭受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伤害的国家与人民的激愤和抗议,在日本社会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支持首相参拜与反对参拜的意见都通过媒体表达出来,产生了几乎势均力敌的对峙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报纸发行量中居第一位,原来一直对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表示理解与支持,被认为是日本保守主张代表的《读卖新闻》,通过2005年6月4日的社论呼吁建立国家追悼设施,并认为首相不应参拜合祀有A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读卖新闻》的社论在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针对这一情况,今年1月,属于《朝日新闻》的月刊《论座》约请《读卖新闻》的社论主笔渡边恒雄和一直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反对的《朝日新闻》的社论主笔若宫?文进行了对谈,讨论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及与此相关的日本对亚洲的外交政策。由于渡边恒雄与若宫?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日本国民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看法,因此发表两人谈话记录的《论座》2006年2月号出版后即被抢购一空,《论座》编辑部立即出版了单行本。这里发表的就是渡边恒雄与若宫?文两人对谈的摘要。本刊一直主张:我们在批判否认侵略战争责任的日本右翼主张的同时,还应促进与日本...

  [全文]

  书评

  读《中国革命中的太行抗日根据地社会变迁》李秉奎(183)

  从196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涉及中共抗日根据地史、农民运动史的研究,每十年左右便会产生一部阶段性的代表作。①2000年,澳大利亚的大卫·古德曼(David S.G.Goodman)教授出版了他的新著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Revolutionary China:TheTaihang Base Area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to Japan,1937-1945②(中译本《中国革命中的太行抗日根据地社会变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该书被美国学者马克·赛尔登(MarkSelden)评为,“首次以著作的形式”、“首次从县级的层面”对太行抗日根据地社会及政治变迁进行研究的重要作品。①该书能否成为新世纪一个阶段性的代表作?凡是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或许对该书都有一读为快的心理。古德曼教授,曾执教于西澳洲墨朵大学(Murdoch University,Western Australia),现任悉尼科技大学国际研究院(the Institute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chn...

  [全文]

  评《澄清历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与思考》张连红(206)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幸悲剧之一,但更为不幸的是战后六十年来,南京大屠杀却仍然是日本右翼不断歪曲否认其侵略历史的突破口,甚至成为某些日本政界要人进行政争的工具。与此相反,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针对南京大屠杀的调查研究,学术理性氛围日益浓厚。一方面有许多学者潜心搜集整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这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必要前提。经过海内外数十位学者4年多的合作努力,2005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由张宪文教授领衔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该史料集按专题汇编成28册,合1500万字,几乎囊括了目前所能搜集到的各种文字版本的南京大屠杀史料,其中约有一半史料是第一次与国内读者见面。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日益宽广、深入和系统,而且更趋客观理性。据笔者了解,仅2005年出版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研究著作就有:孙宅巍著《澄清历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与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高兴祖著《南京大屠杀与日本侵华罪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笠原十九司著、李广廉等译《难民区百日———亲历日军大屠杀的西方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连红、经盛鸿、陈虹等著《创伤的历史———南京大屠杀与战时中国社...

  [全文]

  实证研究与理论探索的有益尝试王新生(213)

  尽管给中日关系带来较大负面影响的历史问题具有浓厚的政治性,但与学术性历史问题也不无关系。这是因为,学术性历史问题研究的缺乏与不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政治性历史问题存在的基础。换句话说,立足于严谨实证基础上的学术性历史问题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将有助于政治性历史问题的解决。庄维民、刘大可撰写的《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版,下简称《日》),就是这样一种研究成果。一《日》书利用56万余字的较长篇幅、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和分析数据,分阶段地细致论述了近代以来日本对山东殖民侵略和经济扩张的历史,可谓实证性研究的典范。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的经济关系,涉及广泛的领域和不同的历史过程,可供研究的文献资料极其浩繁,尤其是大量日方档案和调查资料有待发掘和整理。但以往的中日经济关系史研究,借助的多是相关中文文献资料,研究论述的依据也大体以同期的中文文献为主,对日方文献资料的发掘、利用不够,很难对日本工商资本扩张活动及其与殖民政策的关系有全面、深入的分析。观点论述或以当时的评论为依据,或从当时直观笼统的描述中摘取论证,一般性叙事多于对历史过程的实证量化分析。由于对文献资料掌握的不全面,研究中存在着许多...

  [全文]

  《日本关东宪兵队报告集》及其史料价值宾长初 张志强(220)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宪兵随军队进入东北。日俄战争后,日本攫取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特权,并在东北成立了关东宪兵队。关东宪兵队成立后,参与了侵略中国、镇压中国人民反抗和在中国刺探情报等一系列活动,犯下了滔天罪行。吉林省档案馆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关东宪兵队当年没来得及销毁的档案整理并影印出版为《日本关东宪兵队报告集》(2005—2006年出版,已出版4辑84册),为学术界首次公布了这部分珍贵的历史资料,对推动日本侵华史和中国抗战史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关东宪兵队及其活动1905年9月,日俄两国签订条约,俄国因战败将在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及长春至旅顺口之间的铁路(包括支线和附属权)转让给日本。至此,日本在中国东北夺得了34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100多公里的铁路及大量的殖民特权。12月,日本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关于中国东北问题的中日“条约”正式接管南满铁路及所属财产和全部特权后,将日本派驻中国东北的宪兵,正式改编成“关东宪兵队”,直属关东总督。队本部设在旅顺口,沿“满铁”在辽阳、奉天、铁岭、安东、长春设分队。关东宪兵队成立后,以“保护侨民,维护日本权益”为名,在附属地内外,明里暗里进行了大量的阴谋活动:大肆搜集东...

  [全文]

  综述

  东北沦陷史研究述评车霁虹 辛巍(226)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75周年,值此之际,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东北沦陷史研究进行总结与评述,不仅有助于此方面研究的深入发展,而且还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史学研究,使东北沦陷史研究得以不断提高。一东北沦陷史研究发展阶段(一)东北沦陷史研究之初始阶段(1931年~1949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称霸亚洲的野心昭然若揭,引起国际舆论及中国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警觉。当时关内的一些作家和新闻记者深入到东北,发表日本侵略东北及东北沦亡日军制造侵略罪行的报道,国际和国内学术界有识之士分析和研究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政策以及东北沦亡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流亡关外的东北爱国人士创办进步书刊,开展抗日救国运动,由此形成此方面的著述和回忆录。东北沦陷史研究初期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有陈觉的《九一八后国难痛史资料》①,该著深刻揭露了日本策划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称霸世界的阴谋和罪行,歌颂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至今仍为研究者广泛利用。(二)东北沦陷史研究之缓进阶段(1949年~1979年)。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是东北沦陷史研究的缓进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配合战后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对日本在东北的统治与暴行进行了调查,积...

  [全文]

  书讯(116)(140)(205)(225)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3-01-02 09:34: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1期

下一篇:《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