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刘家麒
2018-08-17 06:28:27  来源:抗战纪念网综合  点击:  复制链接

  刘家麒(1894—1937),湖北武昌人,国民党抗日将领。自幼熟读诗书,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陆军大学。辛亥革命时期加入学生军,投入反清革命洪流。抗日战争时期时任国民党第五十四师少将师长,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抗击日寇时壮烈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54师师长。 [1]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2]

  人物生平

  1894年出生,湖北武昌人,幼年丧父,由祖父和伯父抚养成人。他自幼聪颖好学,11岁时进入武昌昙华林一所私塾读书,深得塾师的喜爱。以后,他又考入位于粮道街的勺庭中学读书。当时正值辛亥革命前夕,武昌领一时革命风气之先,文学社和共进会等组织编印的革命期刊在学生中广为流传,刘家麒阅读之后,非常痛恨清政府的腐败卖国,具有了初步的革命思想。 他 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五十四师少将师长,1937年十月一十六日在山西作战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刘家麒将军原配夫人严希曜,继娶其丫鬟周继珍为夫人。将军的独生女刘世端,系周夫人所生,现在故去。其外孙女名钱拥军,现居武昌得胜桥将军故居。

  2004年2月14日,周夫人去世,享年89岁。

  献身革命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年仅17岁的刘家麒不顾祖父和伯父的劝阻,毅然报名参加学生军,投笔从戎,加入到辛亥革命的洪流中。

  1912年,民国成立以后,刘家麒考入湖北陆军小学,1914年升入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由于他学业优良,深得校方的赏识。

  1916年,他被保送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进入伍生队,半年后入伍期满,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就读。当时郝梦龄亦在该期步兵科就读,两人在以后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中,始终同荣辱、共进退,直至最后一起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1919年,刘家麒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分配到西北边防军第1师任职,进入教导团重炮科学习,毕业后被分到教导团任排长。此后,时在边防军第1师任旅参谋长的魏益三调任第三混成旅参谋长,郝梦龄时在该旅任职,刘家麒亦转至该旅任职,驻防库伦(今蒙古共和国乌兰巴托)。不久,直皖战争爆发,皖系战败,混三旅遥处库伦,孤立无援,遭蒙俄匪帮袭击,部队溃散,魏益三、刘家麒等人前往东北,投奔了张作霖的奉军。此后几年中,刘家麒因功由排长逐步升至团附。

  1925年,奉军将领郭松龄率部响应冯玉祥的国民军,自称东北国民军总司令,发起反奉战争,时魏益三所部亦归郭松龄指挥,奉命留守山海关。郭松龄兵败被杀以后,魏益三率部入关,投奔冯玉祥,被编为国民四军,驻防保定。当时国民四军有一个炮兵团,拥有一批重炮,被魏益三视为珍宝。刘家麒因为技术精尖,训练有方,深得魏益三的信任,被任命为炮兵第一团团长,直接掌握魏益三的这批看家本钱。

  国民四军驻守保定未久,吴佩孚、张作霖、张宗昌、阎锡山等人率直、奉、鲁、晋联军进攻国民军,冯玉祥被迫下野。魏益三迫于形势,宣布脱离国民军,改所部为正义军,后又接受吴佩孚讨贼第四路副司令的任命,参加进攻国民军的南口之战,后调驻河南。

  1926年,北伐军挥师北上,占领武汉。刘家麒这时正任国民军第四军炮兵第一团团长,他在魏益三将军下,在豫南驻地响应北伐,加入了北伐军的战斗序列,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炮兵司令兼第一团团长。刘家麒带兵有方,作风朴实,深受下级官兵的爱戴。他好学不倦,手不释卷。在钻研新式火炮的性能,炮兵的战略战术方面狠下功夫,因而,颇受上峰的赏识。

  1931年,刘家麒升为第五十四师少将参谋长,成为师长郝梦龄的重要助手。此后,第五十四在江西参加对红军的第三次围剿,在良村战斗中遭受红军沉重打击,副师长魏我威(魏益三之子)毙命,所属第162旅被击溃,旅长李大同去职,郝梦龄调刘家麒任该旅旅长,重整部队。

  1934年,刘家麒被上级选调入陆军大学深造。

  1937年7月7日,正在学习的最后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刘家麒将军满怀报国壮志,请缨上阵,保卫国土。校方为其爱国热情所感动,准其提前毕业,上前线杀敌。

  1937年8月,刘家麒从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毕业,同年9月被任命为第五十四师少将师长,随第九军军长郝梦龄一起,率部开赴前线。

  身为少将师长的刘家麒时常率部练兵打仗,很少回家,而此次出征,正好路过武汉,将军的家就在武昌得胜桥148号。而然军情警急,刘将军过家门而不入,只是在途经自家门前时,在门口看了一眼女儿后,就转身上了路。

  1937年秋,猖狂的日军在占领平、津后,沿平绥路进占天镇、阳高一线,沿平汉路南下占领石家庄并继续西进娘子关,妄图一举拿下山西,歼灭我在山西的抗日部队,解除对其侧背的威胁,以便全面控制整个华北,为大举南下侵占中原,进逼武汉扫除阻碍。

  山西军阀首领阎锡山,腐败无能,且长期与日本特务组织暗中往来,对抗日未做充分准备,战端一开,晋军屡败。晋军李服膺部奉命防守晋北重镇天镇,奉命坚守三天撤退,结果造成日军长驱直入,连占大同、雁门关重镇,事后阎锡山为推御责任,只将李服膺枪毙了事,并连连急电国民政府,要求援军。

  鉴于山西的重要性,国民政府决意派卫立煌将军率第十四集团军入晋增援,而郝梦龄第九军及其所属之第五十四师,此时就在十四集团军序列中。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的第十八集团军,也开入山西支援作战。一时,各路大军云集山西,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我军决心与日军决一雌雄。

  我军事当局根据战局的情况,决定在山西忻口一线布防,利用地形,阻击日军,与其决战,保卫太原北翼安全。中国各路抗日军队近三十万人,在总指挥卫立煌(代表中央军)、副总指挥傅作义(代表晋军)的指挥下,划分为左、中、右三个兵团,进入忻口。刘家麒将军所率的第五十四师是装备较好,久经战阵的主力部队,奉令担任中央兵团南怀化东北高地中央地区主阵地的布防任务,并担任占领云中河北岸下王庄前进阵地的任务。

  刘将军率领其属下的第一六一旅和第一六二旅进入阵地后,马上紧张地构筑工事,储备弹药,并与友军密切磋商,划分战斗区域,统一规定各部队接合部的保障措施。刘家麒还陪同郝梦龄将军亲临前线视察阵地,指导士兵构筑工事,晓以官兵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鼓励士兵奋勇杀敌,忠心报国。全体官兵士气高昂,决心以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誓与阵地共存亡。

  1937年10月,日军精锐板垣师团攻原平,原平守军第一九六旅在姜玉贞旅长率领下,浴血奋战,坚守原平十日,最后全部壮烈殉国。消息传来,忻口守军义愤填膺,决心以原平守军为榜样,狠狠打击日本侵略军,誓与敌人血战到底。

  疯狂的日军在战领原平后,即在飞机、大炮、坦克的火力掩护下,向我忻口阵地发起了猛攻。南怀化高地是中央地区的主阵地,在敌人的攻势面前必首当其中,刘家麒将军率领第五十四师就坚守在这里,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血战。密集的日军步兵冲锋集团,在其稠密的炮火和飞机的掩护下,向我阵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波浪式的冲锋,刘将军率领部队沉着应战,在敌人飞机,大炮轰炸时,他指挥部队躲入掩蔽部,待炮火一停,又马上冲上阵地,用步兵武器狠狠地打击日军。敌人志在必得,我军宁死不退,双方多次地展开了白刃肉搏,近距离互掷手榴弹,真是杀声震天,血肉横飞,战况之惨烈,抗战中之罕见。敌我双方均损失惨重,阵地前布满了敌人的尸体。刘家麒将军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常常亲临前线,指挥部队作战,他镇定如常,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不获胜利,绝不生还的坚定决心深深地感染了战斗中的抗日官兵,鼓舞着他们与敌人拼搏,为保卫祖国而光荣献身,因而,我军虽伤亡甚重,仍士气不衰,斗志不减。

  10月12日,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突破,双方步、炮主力在忻口西北和南怀化东北高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刘将军亲自指挥部队反复冲锋,多次拉锯,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几经易手,我军每日伤亡多达千人。我军将士虽奋勇杀敌,无奈装备差距过大,虽负出重大伤亡,仍无力恢复原阵地。前敌指挥部深知南怀化高地系主阵地之锁钥,为恢复阵地,调集大批援军,准备于16日晨发动总攻,一举夺回南怀化高地。

  10月16日凌晨,我反攻大军分数路扑向日军阵地,枪炮声如雷,喊杀震天。担任反攻指挥任务的郝梦龄将军亲临一线,指挥部队前进,连克数个山头。其时刘家麒师长也正指挥左翼五旅前进,后又随郝军长到前线督战。到5时,天已微明,郝梦龄恐怕天明后我新阵地受敌炮火威胁,不能巩固,不如乘胜直追,迅即歼灭残敌。于是穷追猛打,深入敌阵,敌军无力抵抗,只得以机枪、手榴弹掩护后退。是时,郝、刘二将军身先士卒,已临火线之前,距敌不过200余米。在通过一段隘路时,遭敌机枪与掷弹筒袭击,身中数弹,待特务连士兵将二将军救护出阵地时,均已壮烈牺牲。郝军长、刘师长殉国后,忻口守军在两将军精神的感召下,不畏牺牲,英勇奋战,我忻口阵地固守21天屹立不动。直到东线娘子关失守,日军迫进太原,北线死守已无必要,我军才于11月2日主动撤出忻口阵地。

  奋勇抗日

  1937年夏,正在陆军大学学习时,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多次向校方申请上阵杀敌。

  同年9月,从陆大毕业,被任命为第五十四师少将师长,立即率部奔赴山西忻口前线,奉令担任中央兵团南怀化东北高地中央地区主阵地的布防任务和占领云中河北岸下王庄前进阵地的任务。

  壮烈牺牲

  10月中旬,日军精锐板垣师团开始向忻口进攻,南怀化主阵地首当其冲。面对密集的日军步兵冲锋集团和猛烈的炮火,沉着应战,大胆指挥,誓与敌人血战到底。不久,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攻破,双方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为夺回主阵地,亲率所部发起攻击,连克数个山头,重创敌军。在指挥部队乘胜追击时,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

  主要事件

  “大敌当前,须虚心筹划,以克强敌。蓄志如此,不卜将来如何。”

  ——摘自《为国捐躯的八百将校阵亡档案》一书中刘家麒将军的日记。

  一位地地道道的武汉男儿,受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54师少将师长。为阻击日军进攻,他在著名的山西忻口战役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43岁。

  当年,武汉各界为他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追悼大会,并将汉口中山大道旁一条小路命名为“刘家麒路”。同年11月17日,国民党军界追认他为陆军中将。据考证,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武汉籍最高将领。

  大学毕业投身抗日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刘家麒的英勇故事当时在武昌粮道街盛传。令人遗憾的是,有关他的史料记载太少。

  “他一生从戎,勇猛杀敌,是一名令人敬佩的军人。”对武汉历史颇有研究的民俗专家刘谦定这样评价刘家麒。

  1894年出生的刘家麒,江夏人,早年丧父,由祖父及伯父抚养长大。

  1905年4月,刘家麒入武昌昙华林一私塾,后考入勺庭中学(位于今武昌区粮道街)。武昌起义爆发后,刘家麒不顾祖父、伯父的劝阻,加入学生军。

  后来,他曾就读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参军。至1931年,刘家麒已晋升为54师少将参谋长,后又担任该师第162旅旅长。后来,刘又入南京陆军大学深造。在学习的最后阶段,抗日战争爆发。为报效国家,他多次向校方申请,要求率部抗日。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的《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领录》中记载,1937年9月,刘家麒从陆军大学毕业后被分配担任第54师少将师长,他上任后立即随同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率军北上抗日。

  过家门而不入

  7月19日中午,记者几经周折,在武昌区粮道街找到了刘家麒将军的旧居——得胜桥148号。

  这是一栋有着典型江夏民居风格的老民宅。从青石大门进入,经一间厅堂再过一扇花岗岩中门,右转绕开一间边厢,即是刘家麒亲属李红秀的住处。再往里走,在一间不到20平米的平房里,记者见到了刘家麒的外孙女钱拥军。

  近一个小时的对话中,年过50岁的李红秀向记者讲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忻口战役前,身为少将师长的刘家麒时常率部练兵打仗,很少回家。

  那时,刘夫人严希曜和年幼的丫鬟周继珍住在得胜桥148号。后因吸食鸦片,严希曜身体很快垮了。当周继珍出落成少女时,刘家麒将其收房为如夫人,生下一女刘世端。

  忻口战役前,刘家麒奉命前往山西抗敌。临行前,身披戎装的刘家麒路过自家门口,在门口看了一眼女儿后,就转身上了路。

  刘家麒阵亡后,迫于生活原因,周继珍带着刘世端改嫁到钱继培家。在继父照顾下,刘世端长大成人,大学毕业后到青海工作。婚后,刘世端生下一女,送回武昌钱继培家寄养,改名钱拥军,因生病打坏了针,钱拥军不能言语。

  如今,钱拥军已婚,生下了有着刘家麒血统的第四代人,现在市第33中学读书。

  李红秀告诉记者,去年2月14日,周继珍去世,终年89岁,如果刘世端还健在的话,也有七十高龄了。

  英勇抗敌

  忻口战役长达21天,自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

  中国军事博物馆编著的《为国捐躯的八百将校阵亡档案》一书说,忻口战役为华北战场上一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最为激烈的抗击日寇的大战役。

  1937年10月初,日军正式发布攻取太原的命令。

  13日拂晓,敌人出动飞机、重炮、战车,再加步兵5000人,连续猛攻忻口西北侧南怀化阵地。

  国民军第五师团以炮兵协同步兵作战,肉搏冲锋,顽强抗击。刘家麒一连数日冒着炮火,到前沿阵地巡视,指挥官兵抗敌。

  《中国抗日阵亡将士传》中称,经五天五夜激战,阵地终被收复,打死打伤日军万余人。但刘家麒的部队伤亡惨重,有的团只剩下百余人。

  16日凌晨,我反攻大军分数路扑向日军阵地,枪炮声如雷,喊杀声震天,担任反攻指挥任务的郝梦龄和刘家麒亲自到最激烈的南怀化高地督战指挥,此时,郝、刘二将军距离敌人只有200米。

  通过一段隘路时,郝梦龄军长不幸中弹,随后的刘家麒先被掷弹筒炸伤,紧接着也全身多处中弹。待特务连士兵将二位将军救护出阵地,两人均已壮烈牺牲。郝、刘殉国后,士兵向敌人猛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阵地。

  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上说:“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从郝梦龄、刘家麒……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予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追悼刘家麒

  1937年10月24日,对于亲历过这一天的老武汉人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

  这一天,刘家麒、郝梦龄将军的灵柩运抵武汉火车站(今汉口京汉火车站),武汉素车白马,4000余人恭迎忠骸。

  当年出版的《中央日报》、《大公报》自11月10日起,连续9天在头版刊登《郝、刘二公治丧办事处启事》,告知全市各界,郝梦龄、刘家麒将军的追悼大会将于11月15日在市总商会(今市工商联)举行。

  11月15日,气温骤降,天飘小雨。

  上午8时整,追悼大会在市总商会大礼堂举行。以国葬仪式,全市下半旗向英灵致哀。

  大堂正中,刘家麒、郝梦龄两位将军的遗像高悬其上,“浩气长存”的横额一字排开,气氛凝重。来自武汉各界祭送的挽联600余副,花圈70余个,摆满整个大厅。厅外地面上,燃放过的鞭炮纸屑足有两尺多厚。

  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代表蒋介石主祭,并献了花圈,宣读了祭文。

  来自武汉各界十余万民众,在冷雨中排队等候数小时,瞻仰两位将军的遗容。到下午3时,前来悼念的老人、小孩、学生仍络绎不绝。

  据省图书馆馆藏的《晋绥日报》记载,在当年刘家麒的追悼会上,刘夫人严希曜祭读了自己撰写的《祭祷亡夫》——

  “铮君灵席,温温其貌,奕奕其神,……遥传噩电,犹翼非真,遗像在座,笑容可亲,如闻馨玉,欲共咨询,十问莫答,一死莫伸,食不启口,饮不到唇,帏共泣,雪泪沾巾,呜呼已矣,抱痛无限”,字字句句,如泣如血。

  当时的《中央日报》报道说,在场者听到刘夫人的祭文后,无不落泪泣哭,场面极其悲戚。

  “凄风苦雨悼忠魂!”当年的《大公报》这样评价这场葬礼——“壮烈可传,张许变忠光历史;英雄如在,甫申再毓翊兴邦。”并配发社论:“刘家麒将军永远不死了,一切殉国战士永远不死了。”

  最后,刘家麒将军的忠骨葬于洪山卓刀泉伏虎山。

  当时的《中央日报》报道,“同年11月17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刘家麒为陆军中将”。

  另据民俗专家刘谦定考证,1938年初,办完丧事的刘夫人严希曜回到老家宜昌,不久病逝。

  刘家麒路

  抗战胜利后,汉口旧日租界之“新小路”改名为“刘家麒路”。

  曾专门研究过武汉抗战史的武汉大学历史系博士朱长义告诉记者,“历史证实,刘家麒系抗战期间牺牲的最高武汉籍将领,应值得武汉人纪念和追忆,要永远载入武汉史册”。

  近日,记者来到中山大道寻找“刘家麒路”,未得。据了解,“刘家麒路”是垂直于沿江大道、中山大道,通向中原社区的路。但如今,中原社区已被拆除,只剩最后两三栋旧房,纵横在一片废墟中的道路已见不着路牌。一位留守老房的郑姓老人告诉记者,此片土地已被拍卖,该小区全被拆除,刘家麒路已不复存在。

  刘家麒墓

  近日,我们来到伏虎山寻找“刘家麒墓”,遗憾的是,寻访未得。据了解,“刘家麒墓”原本在郝梦龄墓的一侧,但如今,刘家麒墓已在“文革”中被拆除,至今没有恢复。伏虎山只剩郝梦龄墓,刘家麒墓已不复存在。武汉著名的民间学者刘谦定认为,刘家麒是辛亥革命志士,又是抗日英雄,理当重新修复刘家麒墓。

  人物评价

  中国共产党党对刘家麒将军也给予了高度评价。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上说:“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从郝梦龄、刘家麒……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予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抗战胜利后,汉口旧日租界原“新小路”改名为“刘家麒路”,一直延用至今,现址就在武汉市江岸区沿江大道附近。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2]

  将军故居

  著名的抗日英雄刘家麒将军故居,位于武昌得胜桥 148号,是江夏民居风格的一座晚清宅院,粉壁黛瓦石门框,坐东朝西单层砖木结构,其大门临街,进大门为甬道,二门内为天井、正厅、天井、后厅以及后院,沿中轴线两边还配有厢房。

  笔者首次寻访该故居是在1997年深秋的一个下午,在这里有幸受到刘家麒将军的如夫人周继珍老人的热情接待。此时的周继珍老人已满了80岁,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的听力特别灵敏,她的思维、记忆与语言的表达,都可以跟年轻人媲美,她对于笔者在将军牺牲60周年之际专程前来拜访一再表示感谢。 周继珍老人回忆说:“刘家麒属马,甲午年(即1894年)出生在武昌昙华林的仁济医院隔壁,他的父母走得早,他从小是跟着祖父和大伯长大的。他30岁才与严夫人在这房子里完婚,这房子是刘家麒出钱托他堂兄代买的一座老宅院。” 据周继珍老人介绍,严夫人名叫严希曜,老家在宜昌,严夫人在省城武昌读书时,经人介绍与刘家麒交上朋友。

  他们结婚时,周继珍是严夫人从宜昌老家带来的陪嫁丫环,7岁就住进了这座房子。严夫人只生养了一个男孩就得了肺病,之后再没生养,而且她的孩子还是个痴呆儿,这给严夫人的打击蛮大,她总认为自己对不起将军。

  1935年周继珍年满了18岁,严夫人就给刘家麒、给周继珍及其父母做工作,要求刘家麒娶周做小以延续香火。刘家麒思想先进,开始硬是不同意,后来严夫人以死相逼,刘家麒才被迫同意了。二人的婚礼是1935年在宜昌城里举办的,办得还蛮热闹。当时,刘家麒41岁,周18岁,婚后周仍跟着严夫人在武昌这座房子里一起生活。1936年,周在这房子里生下了女儿刘世端。

  1937年七七事变后,刘家麒请缨上阵,他率部北上抗日路过武汉时,只回家和严和周相聚了约两个小时。周当时下碗面给他过中,他只吃了几口,一边安慰严夫人和周继珍,一边亲吻抚摸他的儿子和女儿,他说夫人身体不好,孩子们又小,往后家里的事还要请继珍多多辛苦。他匆忙道别出门后,严周二人大哭了一场,可怜从此一别,竟至永诀。

  1938年武汉沦陷前夕,严夫人和周带着孩子逃难到宜昌老家,只过了两三年,严夫人的儿子与严夫人就相继因病去世。日本投降后,周带着女儿回到武昌,在这房子里自己住了一间,其余的房间都用作出租,母女俩就靠租金过生活。 解放后,因政治运动与经济负担的双重压力,周只好在这房子里走了“坐堂招夫”的路,与贫农出身的钱继培结为夫妻并生下一个男孩。之后为了钱继培与孩子不受国民党军官刘家麒的影响,钱继培与孩子就没按老传统改姓姓刘。

  1999年,刘家麒将军故居内由房管所安排入住的某一住户不慎引发火灾,使这座老宅院烧毁了大约70%。

  2004年2月14日,周继珍老人在该故居内寿终正寝,享年87岁。 1937年的“七七事变”至今已70年了,刘家麒将军北上抗日壮烈殉国也已70周年,为此,笔者日前再次寻访了刘家麒将军故居,见里面被烧毁后的空地上新建了平房,其中有一平房内居住着刘家麒将军的亲外孙女、即刘世端的女儿钱拥军一家三口,因钱拥军与她丈夫都是聋哑人,笔者与他们只进行了简短的笔谈。

  现在,该旧居的大门、甬道、二门以及残存正厅北半部的轩廊斗拱、雕花雀替等,还原汁原味保留了晚清建筑的历史风貌。

  参考资料

  1. 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2015-08-29]

  2.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2015-07-08]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8-08-17 06:31:3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庞泰峰

下一篇:郑廷珍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