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张生简介
2016-08-19 11:43:41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张生,男,1969年6月生,安徽天长市人,汉族。

1984—1988,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

1988—1991,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师从张宪文教授,获硕士学位。

1991—1994,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师从茅家琦教授,获博士学位。

1994年8月,留南京大学历史系工作。

1997年3月聘为副教授。

2005年11月聘为教授。

2006年3月成为博士生导师。曾在澳大利亚、美国、台湾访学。

现为南京大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首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南京大学历史系党委副书记。

2007年5月至6月,在中共中央党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

2012年12月15日至2013年12月18日,奉中组部委派,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挂职担任副市长。

现为南京历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南京青年社会科学家联合会常务理事,海南三亚疍家文化协会副会长。

2发表论文

1、 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公债看上海资本家和国民党政权结合的原因,《陋铭理论家》,199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0年第6期全文转载。张生。

2、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人口问题,《安徽人口》,1991年第2期。张生。

3、 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盐税改革,《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2期。张生。

4、 枣宜会战中蒋介石水淹日军计划的破产,《军事历史》,1992年第3期。张生。

5、 南京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的分析,《宁夏学刊》,1992年第3期。张生、康永。

6、 近十年香港中华民国史研究概况,《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2年第7期全文转载。张生、张连红。

7、 史学研究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文汇报》,1992年11月16日,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92年第12期全文转载。方之光、张生。

8、 二三十年代的南京人口,《南京史志》,1992年第1、2期合刊。张生、陈国强。

9、 宋美龄在台跟蒋介石共同生活的日子,《民国春秋》,1992年第4期。张生。

10、 断送宋子文政治生命的黄金风潮案,《民国春秋》,1993年第1期。张生。

1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关税改革述评,《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张生。

12、 一代美人胡蝶,(台湾)《中外杂志》,1994年1月。张生。

13、 以“书生名士”出现的政治人物——记左舜生,《民国春秋》,1994年第1期。张生。

14、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一次歼灭战,《军事历史》,1994年第1期。张生。

15、 美国曾计划在台湾搞“政变”——孙立人案“背后”的真相,《民国春秋》,1994年第4期。张生。

16、 南京区域现代化应注意的几个路向,《南京大学学报》,江苏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专辑,1995年。张生。

17、 试论孙中山早年的重农思想,《江海学刊》,199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7年第11期全文复印。余明侠、张生。

1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印花税述评(1927—1937年),《 苏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张生。

19、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政策与实践述评,《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8年第5期全文复印。张生

20、 南京国民政府税收的总体透视(1927~1937),《江海学刊》,1999年第4期。张生。

21、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取向和操作后果,《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张生。

22、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中央预算述论,《南京大学学报》,民国研究第5辑,2000年。张生。

23、 从理性层次来研究民国时期的财政——读《整合与互动——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述评》,《南京大学学报》,民国研究第5辑,2000年。张生。

24、 国民精神总动员缘起析论,《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张生、周宗根。

25、 第四次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人大《中国现代史》2001年第9期全文转载。 陈谦平、陈红民、张生。

26、 实体民主与程序民主的历史观照——中共抗日根据地民主实践透视,《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人大《中国现代史》2001年第9期全文转载。张生。

27、 孙中山早年的重农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道路》,南京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柴林、张生。

28、 西学东渐背景下的教会大学——以金陵大学为中心的观察,《文史知识》,2002年第5期。张生。

29、 日本侵华模式初探——以“华北事变”为中心,《民国档案》,2002年第2期。人大《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张生、卢文华。

30、 钮先铭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传奇经历,《钟山风雨》,2003年第1期。张生

31、 蒋介石对汪精卫投敌迟未公开定性与原因探析,《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2期。人大《中国现代史》2003年第9期全文转载。张生、柴林。

32、 第二次中华民国史中青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张生。

33、 论抗战时期中共对华东日伪关系的离间和利用, 陈谦平主编《中华民国史新论》(政治?中外关系?人物卷),三联书店,2003年。张生。

34、 抗战时期法币的特殊角色述论,《民国档案》,2003年第4期。孔庆国、张生。

35、 博弈论视角下的卢沟桥事变,《安徽史学》,2004年第3期。张守刚、张生

36、 论汪伪对国民党政治符号的争夺,《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第2期,张生。独立。人大《中国现代史》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7、 德国档案中的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第4期。

38、 文化抗战:战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河南教育》,2006年第1期。张生、苏艳萍。

39、 从南京大屠杀看中国抗战前途——南京西方人士的观察和预判,《民国档案》,2006年第4期,张生。

40、 周佛海日记透露的内心世界,《钟山风雨》,2006年第5期。张生。

41、 一个教会大学校长的生存状态——陈裕光治理金陵大学述评,《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平欲晓、张生。

42、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张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2期转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转摘。

43、 从南京大屠杀的发生看日军的战略时机选择——以日方思虑为中心的考察,《南京师大学报》,2007年第6期,张生。

3著作

1、 《江苏民国时期出版史》,参加,30000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2、 《蒋介石的十大战将》,参加,30000字,台湾先智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3、 《中国敌后战场》,中国青年出版社,第一作者,100000字,1996年。

4、 《抗战中的国际友人》,河南文艺出版社,参加,10000字,1997年。

5、 《魏特琳传》,南京出版社,参加,30000字,2001年1月。

6、 《南京国民政府的税收(1927—1937)》,南京出版社,专著,220000字,2001年1月。2001年第6辑《民国研究》发表 陈谦平教授书评《〈南京国民政府的税收(1927-1937)〉读后》

7、 《中华民国史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参加,10000字。

8、 《金陵大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作者,110000字。

9、 《追寻辛亥》,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编委、作者,10000字。

10、《日伪关系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中心》,南京出版社,2003年12月,专著,300000字。2005年第1期《抗日战争研究》发表张连红教授发表的书评《华东地区日伪关系的实像——张生等著<日伪关系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中心>读后》。

11、《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第三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主编,414000万字。

12、《佛门避难记》,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编注,独立,110000字。

13、《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5年7月、2006年1月,2007年11月,已出55册,副主编,3000万字。

14、《中华民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300000字。

4荣誉

1、 1993年2月获笹川良一奖学金一等奖。

2、 1993年11月获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奖学金一等奖。

3、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关税改革述评》1995年3月获江苏省历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证书第38号。

4、 1996年9月获南京大学奖教金三等奖。

5、 1997年6月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希望之星奖。

6、 1998年5月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

7、 《魏特琳传》2003年获第七次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年获南京市“五个一工程奖”。

8、 《中华民国史大辞典》2003年12月获第七次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9、 2004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0、《日伪关系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中心》获第五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11、《南京大屠杀史料集》获得首届“南京市十大文化精品”奖、第20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特等奖。

12、《中华民国史》获得第十届江苏省优秀图书一等奖,第十届江苏省社科一等奖。

13、2007年入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5研究项目

1、 中华民国史,国家社科九五重点项目,主要参加者。

2、 华东地区日伪关系研究,台湾金禾出版社郭俊鉌先生提供,主持。

3、 “国民精神总动员”研究,第4届台湾中流文教基金会。主持。

4、 抗日战争初期东北亚外交关系及对中国抗战之影响,1999年南京大学笹川良一优秀青年基金。主持。

5、 日伪在华东统治研究(1937—1945),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主要参加者。

6、 金陵大学史,南京金陵大学校友会,主要参加者。

7、 抗战前后国民政府开发西部研究,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主要参加者。

8、 南京大屠杀资料汇编,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江苏省政府,副主编。

9、 华东地区日伪关系研究,教育部2003年度博士点基金。主持。

10、民国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攻关项目,主要参加者。

11、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西方在宁人士,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主持。

 

责任编辑:王笛 最后更新:2016-08-19 11:48: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李正简介

下一篇:李学通简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