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国立八中在花垣
2017-05-09 15:02:03  来源:新浪博客骑行天下 作者:张明华  点击:  复制链接

国立八中在花垣

文 图 / 张明华

  到二十世纪初期,人们对花垣的了解仍然知之甚少。花垣那时叫永绥,意思是接受安抚永保安宁。这名字的来历是因为乾嘉苗民暴动,吴八月的一把怒火把大清帝国的皇帝老儿吓着了,于是就给起了个有奴化意味的名字“永绥”。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因为永绥的贫穷落后,所以乱子仍然不断,匪患兵祸民变层出不穷,在外人的眼中,花垣仍是一块不近教化的荒蛮之地。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的落后,那时除了一些贵族化的私塾而外,平民的教育几乎是空白。戊戌变法后,花垣开始设立新式学堂,但由于师资特别是天灾兵祸等原因,新式学校的规模逐渐萎缩。抗日战争爆发后,苏皖沦陷区的部分学校迁来花垣,尤其是国立八中高二初二部在花垣长达八年的办学,给花垣的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99年5月,应国立八中老前辈的邀请,我有幸出席了在安徽合肥市召开的原国立八中校友会。聚会其间,通过广泛接触和深入采访,特别是一些老前辈通过回忆录的形式,给我提供了大量详细的资料,使我对国立八中,特别是国立八中在花垣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国立八中的沿革

  2000年重新修订的国立八中校友录的前言,对八中的沿革有详细的记载,前言云:

  1937年12月,芜湖、南京陷落,全皖震动……省教育厅乃于皖西山地设立四所临时中学,收容战区学生,坚持教学。1938年12月,蚌埠失守,5月,合肥、徐州相继失守……四所临时中学以及阜阳三所中等学校奉命西迁,师生泣别家乡,开始了长途的流亡生活……当时政府教育部得〔到〕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的大力支持,决定于湘西、川东沅江流域,以安徽西迁各校为基础创办国立安徽中学……设校本部于湖南省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市〕,下设11个分部于洪江、麻阳、乾城、永绥、保靖及四川秀山等地……〔38年〕夏秋之交,上述各校……教师学生次第到达指定地点。不久改校名为国立安徽第一中学,后定名为国立第八中学……1945年日寇投降,1946年国立八中师生奉命复员回皖成立省立贵池中学、太和中学及芜湖女中。至此,国立八中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

  这段记述,很详细地介绍了国立八中的来龙去脉,当时八中的校本部设在现在的吉首,其分校设在湘西和川东各地,花垣的高二部和初二部只是其分校中的两个。

  国立八中的初二部设在花垣的东门外显王宫、张飞庙大兴寺三座庙里,是国立八中所有分校中最先复课的,后来由于生源的增加,初二部又移到当时永绥的崇山公园既现在的花垣民中内。高二部的原址在吉首河溪,也是利用文昌阁、天王庙和小河庵作为教室,由于师生每天都要来回奔走,不利于学习。1939年冬,当时的初二部主任苏稼祥又受命接任高二部主任,经过多方考察和协调,于是就把设在河溪的高二部迁到了花垣县,校址设在县城西门外的文庙即现在的花垣小学内。据八中高二部的老前辈回忆说,当时的文庙“古树翠柏参天,门外有巨大的牌坊和开阔的操场,环境优美而安静,是一个教学读书的好地方”

  国立八中的这两个部在花垣一共存在了八年,初期主要是招收苏皖一带的流亡青年,同时兼招湘籍及其他地方的有志青年,到了中后期,招收的则主要是后方各地的学生,其中湖南各地的学生占了很大的比重。从花垣走出去的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八年中共有1000多人,这些青年在国破家亡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发愤读书,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在花垣就读的学生中,90%的考取了高等院校,他们走上社会以后,有300多人成了专家级的人物,他们之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有两位,一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唐德刚,另一位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据八中前辈回忆和有关资料显示,国立八中在湘西和川东一带共有11个分校或分部,八年之中共有5000多人在这里接受教育,是当时大后方33所流亡中学中结构完整、规模宏大、学生人数最多、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而在花垣的初二部高二部则是八中的精华。特别是高二部,自迁来花垣以后就一直没有变动,虽然到抗战胜利前夕,其他的分部都相应地撤销或合并,八中只剩下高中和初中两个分部时,在花垣的高二部也没有撤销,只是更名为八中高中部,因此,在花垣的高二部“是八中存在时间最长学生人数最多的一个分部”,花垣成了国立八中的最主要的教学基地。

  国立八中在花垣

  国立八中高二部就设在永绥的文庙内,永绥文庙的建设规模在一般县城文庙中堪称宏大,它是按曲阜孔庙的格式建筑的。全庙呈矩形,坐西朝东,三进院落,由前往后是南北并立的两座大门,有“金声玉振”的石牌坊、池塘和石拱桥。庙内的奎文阁学校用作庶务室和报刊阅览室;南北两边的斋房就是现成的教室;大成殿被用作教务处和训导处;崇圣祠及其他一些小房间被作为学生寝室和理发室及生病学生的修养室。文庙的南边当时还有孟子庙和先贤祠,也被学校用作师生寝室、办公室、医务室、膳食委员会、厨房等。文庙的北边是一块较大的空地,学校就把它辟为大操场。学校还在庙的边上修了两排长形大草房,南边的草房是三间教室,和县城西门外大街的民居相接;北草房是大礼堂兼饭厅,外面是乡间绿篱和稀落的村舍。后来由于教学规模的扩大,文庙里的现有设施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又在大门南側建了一栋两层木屋,楼下作教室,楼上作阅览室及文娱室。据八中校友回忆,高二部拥有如此良好的校舍,这在八中的各分校中实属可贵。

  高二部的师资力量十分强大,拥有一大批安徽著名的教师。杨大鈊原是安徽大学教师,专研历史地理,是当时的安徽三大书法家之一;施佩璋也是安徽大学教师,他的英语十分了得,曾翻译了多部外国文献;鲍哲文也是从安徽大学转来的,是当时著名经典学家刘文典的弟子,古典文学可谓是滚瓜烂熟倒背如流。除此之外,其他教师也大多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们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渊博的知识,在教学条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自己编撰教材油印给学生作为讲义。象国文教师张渡先生,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在高二部持教时不仅尽心尽力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潜心于学术研究,后来著有《国文文法》、简明语法》、《汉语语法发展史纲要》等颇有影响的著作。国文教师张涤华先生是当时高二部最年轻的教师之一,他毕业于武汉大学,对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很有研究,解放后曾参与编撰《汉语大词典》,是当代语言学界可以和吕叔湘、王力齐名的知名人物。英语教师王道平,在清华大学和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曹禹同班同学,他在花垣高二部一直持教八年,曾担任过朱镕基总理的英语老师,复员回安徽后,他还培养了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杨振宁。这些教师不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给学生讲授做人的道理,要大家潜心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这些老师大多具有爱国心和正义感,许多老师在课堂上都结合国际国内的形势,要大家确立抗战必胜的信心;一些老师还发挥自己的特长,用音乐和漫画来宣传抗日。

  国立八中高二部在花垣其间,每年约有六到八个班,每年的学生总数都维持在250到300人之间。起初高二部的师生是以安徽庐州中学和安徽颖州中学为基础的,这两所学校在安徽就以良好的教风学风著名,迁来花垣以后,这些优良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因而高二部的教风学风在整个八中中是最有名的。当时,由颖州中学带来的图书仪器就放在永绥北门外翠云山的祠庙内,高二部因此有了八中唯一的实验室和图书馆。翠云山的下面就是花垣河,深遂宽广的岩洞、高耸突兀的山峰、飞流直下的溪瀑、惊涛骇浪的河滩、碧绿如玉的深潭、郁郁葱葱的竹林,吸引了高二部初二部绝大部分学生来此借书阅读。高二部初二部的同学们在刻苦攻读之余,并没有忘记国家大事,他们尽自己所能,积极宣传抗战。一方面结合重大战役办墙报黑板报,并把一些重要情况印成传单在永绥城里四处散发;另一方面在城里上演了反映东江游击队抗战活动的话剧,剧中梅娘曲的动人歌声曾在永绥城里广泛流传;再一方面就是组织学生到乡下去宣传抗日救国,他们的宣传轻骑队曾下到吉峒坪、尖岩、卫城、排碧、毛沟寨等地。朱镕基总理就多次参加了这样的活动,并在集会中引亢高歌。高二部的学生还把延水谣改为酉水谣,“酉水浊,酉水清,情郎哥哥去当兵,当兵啊要当抗日军,要和鬼子拼死活……虽只是一字之改,由于更贴近了当地的生活,因而当地苗族青年唱起来特别有劲,收到了很好地宣传效果。八中的师生还用他们柔弱的双肩担当起人间道义。有一年,一位当地恶霸强抢民女为妻,高二部学生知道后,联络初二部和县中的学生,拦截迎亲队伍并当场砸毁了花轿。还有一年,一位永绥籍的学生在回乡的途中被团丁杀死,三所学校的师生联合起来大闹县政府和法庭,迫使当局惩办了凶手,为死难同学伸张了正义。

  国立八中在花垣的那些年里,正是抗日战争的岁月,师生的生活十分艰苦,很多人衣履不周,一年四季都是赤脚穿着草鞋,有的人连草鞋都买不起,只好用碎木料自己做木屐。有的同学就给当时在沅陵的由田汉主编的《抗战日报》投稿以赚取稿费,有的同学就休学到乡下去做小学教员。由于营养不良医疗条件很差,很多同学被疾病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至今县城东门外的小山头上还留有几十座坟莹,那就是高二部初二部的学生、老师及工友的长眠之地。高二部和初二部的师生在艰苦的岁月里和当地的普通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引用高二部初二部老前辈的话来说,“是永绥的人民养育了我们”。文庙附近有稀疏的村落和广阔的田园,田园里的水果和蔬菜,只要是同学们需要,完全可以象进自家的菜圆子那样方便。村里的农民经常把学生接到家里去吃饭,临走时还要把红薯、花生、柑桔等一个劲地往他们怀里塞。一些永绥本地的学生,也把同学带到家里去吃米豆腐和灯盏窝儿。时至今日,许多老前辈说起这段经历就禁不住热泪盈眶,一些老人这些年来不远千里故地重游,为的就是在有生之年再吃一回花垣的米豆腐。王道平夫妇还收养了一个贫苦人家的小女儿为义女,教她读书识字并时常接济她的家人。后来,这个小女孩不幸落水淹死了,现在回忆起来老俩口还泪光漣漣。

  八中初二部的情形和高二部差不多,在此就不一一叙述了。

  国立八中对花垣(湘西)的影响

  国立八中在花垣长达八年的办学,不仅对当时的花垣而且对现在和未来的花垣都具有深刻地影响。

  首先,她给花垣带来了文明新风。当时的花垣兵祸不断匪祸连年,加上长期文化教育的落后,致使民风强捍文明程度较低。据花垣的老班人回忆,是八中的师生为他们带来了话剧歌剧等文明戏,是八中的师生让他们知道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完全可以这样说,国立八中迁来花垣后,师生的潜移默化给花垣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文明之风。

  其次,她开创了花垣现代教育之先河。花垣的现代教育虽然从戊戌变法后就开始了,但全是小学,并且教师的学历不是很高知识也不甚渊博教师的来源也不甚规范教学方式和手段也谈不上更新和先进,加上连年的匪祸兵难,到抗战时规模已萎缩得很小。国立八中是初中高中教育,后来又发展到师范教育,教师中的绝大部分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他们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而且有丰富的现代教学经验,他们开设的课程完全是现代教育的课程,并十分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在现在,也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八中是1938年迁来的,1939年,经当时的县教育部门和国立八中高二部协商后,高二部开始为花垣县代设简师班。1941年,经当时的省教育厅批准,在初二部所在的崇山公园内创办了永绥县初级中学,并将高二部代设的简师班并入县中,这所中学就是现在花垣县民族中学的前身。

  第三,她为当地培养了大批人才。初二部和高二部还没有在花垣办学之前,当地子弟要求学深造必须远下洞庭湖,并且所需费用颇多,非一般人家所能承受,因而普通贫民子弟根本就没有求学深造的机会。八中的两个部迁来花垣以后,因是就近入学,加上学费低廉和当时的政府有一些补助,特别是八中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吸引了很多当地子弟就近入学深造。尤其是八中的中后期,招收的学生大多是湘籍子弟,朱镕基总理当年就是和他的好友周继溪、劳特夫等一起爬涉千里从长沙来到花垣求学的。这些莘莘学子在八中良师的教育下,在八中优良传统的熏陶下,大多都成为了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花垣的一些子弟虽然由于很多原因没有能继续上大学深造,但他们毕业以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使新中国花垣的教育事业一开始就有一个高的起点。这些老师师承八中名师,继承和发扬了八中先进的教学方法,几十年来也为花垣培育了大批人才,他们自己也成为了几十年来口碑相传的一代名师。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她给花垣人民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八中是在国破家亡的情况下迁来湘西和川东的,可谓集国恨家仇于一身。但是,八中的师生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仍把人生的奋进之歌唱得那样慷慨激昂。他们的勤奋好学、他们的见义勇为、特别是他们穷困而不坠青云之志的操守和虽偏于一隅仍心系国家民族的崇高精神,已经融合在花垣人的血脉之中,成为花垣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现在,我们回忆八中的这段历史,就是要让我们的后人学习八中前辈的这种精神,用更加昂扬的斗志,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5-09 15:02: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国立第八中学毕业证书

下一篇:1938~1946,湘西有所国立八中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