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国立六中往事不会如烟:(八)国立六中
2017-05-11 15:13:31  来源:瞿雷  点击:  复制链接

  (八)  国立六中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山东三千莘莘学子历经千辛万苦,徒步流亡七千余里,跨鲁、豫、鄂、陕、川五省,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终于1939年初来到四川北部重镇绵阳。该校先命名国立山东中学,月后,奉教育部之命,编入战时沦陷区内迁中等学校之序列,正式命名为“国立第六中学”。

  该校阵容庞大,学类繁杂,初中、高中、高职、农高、前期师范、后期师范俱全,全部师生要在校食宿,川地实在找不到一处合适的地方来容纳这所学校。因此,只有将此校化整为零,分成几所分校,方才在绵阳附近的几个县镇利用庙宇、祠堂、军营、废弃厂房安顿下来。国立六中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驻扎在相距较近的五处地点如下。

  校本部:设在绵阳。设立高中部、职业部(包括初级职业部、高级农业部)。总校校长葛为棻(字兰笙),以字行世,山东日照人。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原山东省教育厅第二科科长。

  第一分校:设在梓潼县。梓潼县在绵阳东北一百多华里,这里风景绮丽,依山傍水。设立师范部。山东来川的师范学生全部在此学习,校内分简易师范(前期师范)和后期师范,学制均为四年。校长杨书田(字云斋),杨校长曾是山东第二师范(曲阜),山东第四师范(益都)校长。后来因故离任,由蔡复元接替。

  第二分校:设在德阳。德阳在绵阳西南方向。设立初中部。这所分校多为鲁北、胶东地区的学生,校长是苏郁文(字继周),山东博山人,日本广岛高等师范毕业,战前济南女中校长,后赴台。

  第三分校:设在绵阳西郊的辛店子(现为绵阳市高新区)。辛店子距绵阳三十华里,设立初中部。这所分校多系鲁西南各县的学生,以山东六中(菏泽)师生为主。校长田修溪(字竹桥,山东菏泽人),原是山东省立第六中学(菏泽)校长。后来因故离任,由吕寿彭(字鹏龄)接替。

  第四分校:设在绵阳西南约八十华里的罗江县(现为德阳市市中区)。设立初中部。这里是省立(济南)一中的老班底,也集聚了济南周边县其他学校来川的流亡学生。校长孙维岳(字东生),山东成武人,孙校长原是省立(济南)一中的校长,北大文学院出身,蔡元培得意门生。曾任教育部“中等教育监督”,胜利后任山东师范学院院长,1960年被诬以“反革命罪”冤死狱中,1983年平反昭雪。1940年教育部将孙调至宁夏办学,校长一职由丁履观(字用宾)继任。丁用宾山东日照人,北大英文系毕业。

  1939年3月,国立六中很快完成学校的整编,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

  济南一中的“狂飙剧团”,这时在音乐教员瞿亚先的带领下,赴成都公演。他们在成都为抗日将士募得捐款6000余元。返校之后,剧团部分团员升入绵阳校本部的高中部,又有几位新同学加入进来。此后剧团即以国立六中四分校缩写命名为“六四剧团”,仍由瞿亚先老师担任团长,继续在罗江进行抗日救亡活动。

省立一中“狂飙剧团”1939年春于成都

  流亡了一年多,各校的教学仪器、器材、设备、图书损失很大,然而师资的实力却是这所学校最强的时期。初中、高中、师范、职业的授课老师全部是大学本科毕业,教学方面亦有较高的造诣。抗战南下时随校的老师很多,国立六中已经无法安置如此众多的老师,经过了多次精心筛选,留下的尽是饱学之士,如王振绪、许衍梁、徐英玉、钮威如、李广田、陈翔鹤、许炳离、朱友笙、李仲篱、瞿亚先、桑子中等,不胜枚举。而其他的老师和行政人员,按教育部要求成立了“抗战第五服务团”,专职从事抗战宣传工作。那时,走进这所学校,感人的场景迎面扑来,让观者动容:清早,小河边,田埂上,到处传来背诵英语的声音;课余,树林里,山坡上,遍布着念国文的学生;夜晚,几名同学共伏在一盏昏光如豆的菜油灯下,孜孜不倦地彻夜攻读。

  期间,抗日名将、山东乐陵老乡宋哲元将军因积劳成疾,经成都抵达绵阳疗病。二十五年前,他和夫人正是在绵阳马家巷文公馆成婚,如今旧地重游、疾病缠身,他百感交集,不觉流下两行热泪。宋哲元在绵阳期间,得知山东内迁此地的国立六中缺少办学经费,师生生活拮据,立即拿出5000大洋资助家乡子弟。校长葛兰笙觉得宋将军养病需要花钱,不忍接受,宋夫人常淑清女士说:“请校长万勿推辞,将军最爱教育事业,他在阳朔建的宅院我们离开时都捐给了阳朔中学;在灌县建的博爱山庄,走时也送给了灌县初级中学。”久旱逢甘霖,国立六中用这笔款子购买教具,修缮校舍,贴补饭堂。宋哲元将军慷慨助学的善举传为佳话。

  国立六中的学生求知欲望令人钦佩,自学能力很强。能满足学生这种求知欲望的老师,才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老师,英语他们要补充学习《密勒氏评论报》、《仲夏夜之梦》、《天方夜谭》的原文;国文他们要读屈原的《离骚》、鲁迅的《狂人日记》、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数理化他们要自学《范氏大代数》、《萨本栋物理学》、《霍木斯化学》;音乐教材则由瞿亚先老师在音乐界的朋友,冼星海和李凌分别从延安和重庆邮寄歌谱及《新音乐》杂志,唱新创作的抗战歌曲就是国立六中的音乐课之一,当年,“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荡气回肠的的《黄河大合唱》,还是首唱在国统区的罗纹江畔呢。

  国立六中,这个山东中学的大集合体,这所战火中诞生的学校,为国家为名族培养了大批知识青年,据葛兰笙校长回忆:该校先后收容了五千多名山东的流亡学生,高中毕业的1700余人中,考入大学的有一千五百多人,就是拿到现在看,这个数字也是惊人的。在当年后方的中央大学、西南联大、西北联大、东北大学、川大、武大等名牌学校,到处都有国立六中学生的身影。

  当时,共产党也是一只令人神往的抗日力量,国立六中对一切抗日的书籍报刊都欢迎有加,如《新华日报》、《全民抗战》、《七月》、《大众哲学》以及高尔基、鲁迅、矛盾、巴金、姚雪垠、萧军等人的著作,在这里都可以读到。有些左翼青年冲破层层封锁,越过秦岭,投奔陕北延安或山西临汾,奔赴到抗日前线。

  当年激动人心的口号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国民政府原拟招收10万名知识青年参军,但到1945年1月,已正式登记了12万人,共编组成9个师,冠以“青年远征军”(简称“青年军”)的名号。国立六中的186名学生响应国家召唤,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驻印缅远征军,这支部队正需要一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机械兵。这些学生大都编入新一军的38师112机械团;还有一部分编在新六军,在汽六团和独立营服役。当年新一军里的国立六中同学80年代曾组织了几次联谊活动,回忆那段难忘的经历。国立六中葛兰笙校长的儿子葛世平,当年入伍编在新一军38师,解放后葛世平(改名葛磊)定居武汉武昌的白沙洲。他们当年由新津机场乘美运输机起飞,在印度町江机场降落,然后乘火车到达印缅交界的雷多(丽都),再分乘汽车到达与日军交火的战场,他们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战争经历,战绩卓著。后来这部分人大都去了台湾,想必留在大陆的同学就没有好果子吃了。这些赴台的学生在联谊上感慨地说:大陆文革时期,我们经常想到国立六中的老师,知道了他们遭受的苦难,我们经常会落泪。他们才是真正的伟大,这是没有人逼我们喊出来的伟大!在那日侵战乱的岁月里,他们没有“停课闹革命”,他们不为权,不讲钱,别妻离子,呕心沥血,克服那些难以想象的困难,培养教育了我们,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报国!

  有位在台的抗日老战士是当年六中学生,于66年退伍,他调侃地说:“我在缅甸拼了两年小日本,把脑袋掖在裤腰带里,以后又当了二十二年的“伪军”,呵呵!好大一个笑话!”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一段往事。八十年代初,笔者赴绵阳公干,有幸拜见族亲相克训先生,我叫他相伯伯,那时已在绵阳一机关单位离休。相先生是山东沂水人,当年是国立六中总会计,他的夫人孙龙骧是六中国文教员兼女生指导员,我叫她孙姨,夫妇胜利后客居在了四川绵阳。相伯伯谈到了文革时受到的冲击,有个人斥问:“你是山东人,日本人来了,你不在山东前线打日本人,跑到我们四川来干啥子了,分明是国民党派来的特务!”当年最善于街头作抗日救亡演讲的相先生,这时反而口拙起来,他实在没法回答此君的愚蠢问题,犹豫之际,人群中发出“打国民党特务!打国民党特务!”的喊叫,皮拳像雨点一样朝他打下来,相先生顿时被打的鼻青脸肿。他笑着对我说:“那时有理也说不清,抗战期间山东学生流亡四川的事情无人知晓、解释不清!”

  国立六中的师生们入川后,因水土不服,营养不良,各种疾病向他们袭来,严重地威胁着同他们的健康和生命。严重的传染病有痢疾、疥疮、疟疾和肺结核,这些疾病在学校里十分猖獗,校本部的大龄学生尤为严重。在同一时间内患痢疾的同学竟有半数以上,患疟疾的同学同样屡见不鲜。肺结核病患者虽较以上两者为少,但此病有传染性,但对同学们的威胁最大。当时,这种病还没有特效药可治,是慢性病,只能靠营养和休息慢慢调理,他们流亡在外,家乡远在沦陷区,很难取得联系,除去教育部的补贴外,他们没有经济来源,没有条件增加营养,在国立六中病故的师生多是因染上了肺结核。由于物价飞涨,学生仅靠的每月六元生活费已是杯水车薪。老师每月八元的生活费,亦是捉襟见肘,他们生活之拮据可以想象。他们就是靠一股精神动力,顽强地把学业坚持下来。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国立六中的师生们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度过了那难忘的岁月。他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培育了宝贵的互助友爱、患难与共精神。老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而且关心着学生的生活,在历经坎坷之后,学生更加尊敬老师,老师更加关爱学生。国立六中培养了良好的学风,她以其高水准的教学质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升学率在大后方中学中得到首肯,她良好的学风现今看起来就是严格和勤奋,对今天的老师学生更有现实意义。国立六中教师们孜孜以求,言传身教,甘居清贫,百折不挠,献身教育,给山东教育史留下了浓笔重彩的一页。

  至1945年8月15日鬼子投降,国立六中的山东籍师生大部分陆续复员回鲁。

  “国立六中”,后人不会忘记你。

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个日子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7-26 09:54:0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国立六中往事不会如烟:(七)跨安康越汉中,走进陕南;攀巴山穿剑门,终抵川北

下一篇:抗战文化中诗与歌的合奏——李广田和瞿亚先在国立六中合作领导的抗战文化活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