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广东省政府北迁李汉魂主粤之史实
2017-10-19 16:04:14  来源:《广东史志》  点击:  复制链接

  1938年10月上旬侵粤日军从东、从南向广州进攻,广东党政军纷纷向北、向西迁移。10月19日,省政府主席吴铁城率省府人员北撤至翁源,后又退避到连县,其属员多逃香港。广州市市长曾养甫掌握税警团及部分民众自卫团,率市府人员向西撤至广宁,在此组织西江8属游击总指挥部,自任总司令,并收缴余汉谋部溃兵的枪械,后改为广东省政府西江行署。①

  10月21日,广州弃守。晨4时,余汉谋奉蒋介石之命,下令第4路军总司令部沿广花路向北撤至清运。②余汉谋在广宁设绥署行营西江办事处,致电曾养甫谓:“你是广州市长,既自称游击司令,请到广州去打游击”。③广东一时形成“各霸一方,各行其是,互相拆台”的局面。

  虽然广州失守了,但是广东党政军当局没有投降日军,还是坚持抗战的。22日,吴铁城发表《告同胞书》,宣布省府迁地办公,并吁请全省同胞投身兵役,踊跃输将,驱敌出境,共保家乡。④

  10月26日,日军陷佛山、三水,并以主力集中于广花路之人和圩。自28日起,侵占广州的日军,继续北犯,至江(村)高(塘)地区时,企图强渡流溪河,遭到伍观淇率领的广东省第2游击区第4支队和禺北、花县、清远民众抗日自卫武装阻击,历时10余天。中方共动员了7000余武装群众参加,毙伤日军200多人(一说100余名),击沉敌气艇、橡皮艇20多(一说30余)艘,击伤日机1架。我自卫团伤亡(一说牺牲)99人。此战打乱了日军北进计划,为国民党军队顺利北撤和重新部署防御,赢得了时间。⑤

  10月29日,省府从翁源再迁连县,并在东、西江设立办事处。⑥

  10月底,省府在连县举行迁地办公后首次纪念周,吴铁城由外地赶回参加,勉励公务员切实复兴农村,希望青年参加农村建设。11月3日,省府在连县布告全省民众,继续领导抗战。连日举行省政府委员会临时会议,决定在西江、南路、东江等地设临时办事处。通告向敌完税者以通敌论。

  广州市及多数滨海滨河富裕县份先后沦陷,税源大大减少。战前1937年广东税收为3000余万元,1938年减为1300余万元,⑦仅为原来的4成多,故财政异常困难。省府为了解决战时财政开支,省财厅视察员电各县加紧征解一切税收。11月22日,省府会议通过广东非常时期处理财政临时办法。12月13日,省府会议通过广东省非常时期各县市局地方财产行政处理办法。⑧

  省教育厅设法救济战区退出员生,指定在兴宁等5县登记。

  当广州及珠江三角洲陷入敌手,广东亦面临着全面沦陷的危急关头,原粤军将领李汉魂奉中央军委之命率部回师救粤。早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汉魂已升任第12集团军第64军军长兼155师师长。他一向抗日态度坚决,主动请缨抗战,还预立遗嘱,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爱国将领冯玉祥当时曾有诗赞曰:“汕头师长李汉魂,誓死不屈把土守。”⑨1938年5月后,李汉魂奉令从粤东率部先后赴陇海、南浔前线与日军激战,屡立战功,不断升迁,至11月已升任为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29军军长。11月14日,李汉魂奉命率部由赣北回师救粤。⑩

  广州不战而失,使广东人民对广东军政当局非常不满,曾以“余汉无谋,吴铁失城,曾养无谱”的民谣来讥讽。广州沦陷后,广东军政当局一度比较混乱。1938年底,国民党中央改组广东军政当局,张发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被革职留任,免去第四战区代司令长官,降为第4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实际上只任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12月23日,国民政府正式任命李汉魂、顾翊群、许崇清、王应榆、胡铭藻、曾养甫、朱晖日、何彤为省府委员,以李汉魂为广东省政府主席兼民政厅长,顾翊群兼财政厅长,王应榆兼建设厅长,许崇清兼教育厅长,胡铭藻兼秘书长(以后委员、厅长任职都有变化。如李汉魂后不兼民政厅长,曾兼建设厅长,又兼广东省军管区司令、省保安司令、第35集团军总司令、省党部主任委员等职)。(11)吴铁城、曾养甫被免职另安排工作,此时吴仍任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主任,后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曾后调任中央交通部长。

  张发奎在曲江宣誓就职并发表了坚持抗战的《告军人书》,强调“团结、整军、惩贪、民运、进步”,接着往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驻翁源)发表训示:“入粤并非为了争官要地盘,而是来协助余总司令振军经武。”。此时,余汉谋因广州失守而备受社会舆论谴责,正为挽回名誉,恢复实力而颇为隐忍埋头整顿。余汉谋表示要“复兴四路军”、“明耻教战”,号召部下:“广州是在广东军人手上丢失,要凭广东军人之手上夺回”。(12)

  李汉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939年1月至1945年8月)。1939年1月,省府及民、教两厅在连县,建厅在曲江。李汉魂1月到连县任职,并发表精诚团结,励精图治,赈济难民,发展经济等的宣言。1月4日,省府第9届委员会在连县举行首次会议,决议委任张虞韶为汕头市市长,并通过《战时救济事业纲要》。(13)1月6日,省主席李汉魂暨全体委员通电指斥汪精卫媚敌主和罪迹昭著(1938年12月,国民党中央副总裁汪精卫公开叛国投降日本),请中央下令通缉。(14)这表明了他们反对投降、坚持抗战的政治态度。

  1939年1月25日,新上任的省主席李汉魂发表了经省府会议通过的《告广东各界同胞书》,指出:当以“抗战高于一切”为前提,作为各方面之发动,做到“人人抗战,处处抗战”,“以保持我独立之主权”,要“加紧政治动员,以协助军事收回失地”。提出当务之急是:“褒扬忠义,选用贤能,铲除贪污土劣,肃清汉奸土匪,以及厉行禁烟禁赌”、“成立省振济会,……从事难民难童救济,失业失学救济,以及疾病灾害救济”。又明确指出,抗战至此阶段,“决胜已不在都市而在乡村,主力已不在士兵而在民众”,所以必须“一方面从事乡村经济之建设,一方面从事于人民之组织与训练,……”。李汉魂向全省父老乡亲表示:“锋镝余生之汉魂”,决心“卧薪尝胆,沼吴有日,目的所在,不达不休”。(15)李汉魂这些方针政策和决心是符合当时广东的实际情况的,广东人民给予欢迎,寄以厚望。

  由于连县地处偏辟,办公不便,2月份,李汉魂将省府人员迁到韶关,合署办公,开展工作。第4战区长官司令部、国民党省党部、省军区司令部及各党政机关、报刊、团体、学校逐步汇集韶关,韶关遂成为临时省会,为全省战时政治、经济、文教的中心。广东当局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至此才暂告结束。

  中共广东省委和八路军驻粤办事处也撤退至粤北,于1939年初进入韶关。根据上述广东政治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曲江新气象的出现,省委认为,战争在全省范围内展开,将迫使广东当局进步,刺激民众运动的发展,推动民族觉悟的提高,因此决定进一步加强抗日统战工作。鉴于余汉谋急欲摆脱被动局面,大力整训部队,招收进步青年,建立部队政治工作,故中共广东省委决定“以支持十二集团军余汉谋部队并推进其进步为中心”开展工作。中共广东省委组织了800多名青年(其中共产党员200多名)参加第12集团军政治工作总队,动员了“抗先”队员400多人加入第十二集团军政治补训队。(16)

  正如当时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文彬在1940年3月7日所指出的,由于种种原因、条件的促使,韶关出现了短暂的“坚持团结、抗战、进步的新气象”。(17)

  当时以李汉魂为首的广东省政府面对的广东形势确实非常严峻。全省原有97个县3市3局,共103个行政单位。但到1943年7月,完整的仅有58县3局1市,共62个单位,即全部沦陷或局部沦陷的占三分之一强,且多是大中城市、珠三角、沿海等富庶之区。国统区占三分之二,且多为贫瘠落后的地区。(18)在陈济棠时期刚刚建立起来的工业、交通、财政金融、邮电通讯、文教卫生等设施,都受到日军的严重破坏。日军到处烧杀淫掠,人民流离失所,四出逃难。以李汉魂为首的省政府的确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但大敌当前,他们发扬了民族气节,没有在强敌和频繁的天灾面前屈服,克服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在任内做了不少艰巨的工作,取得卓越的政绩,为广东人民所称道。

  战时广东省政府的建制仍是民政、财政、建设、教育4厅及秘书长等。此外,李为了加强抗战力量,在组织上陆续增加行政效率委员会、行政干部训练学校、统计处、侨务处、田粮处、救济处、盐务局、妇女联合会、社会救济院、华侨农场等,规模完备,效益显著。特别是设立广东省临时参议会,以发扬民意。同时对兵员补充、训练亦很出色,为粤北第1、2次大捷,直至抗战胜利以及广东部队参加第2方面远征军(赴越南)打好了基础。

  当时广东省内存在着3种政权,即国民党系统的政权、沦陷区敌伪汉奸政权和以东江、琼崖地区为主的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

  省政府在粤国统区行使权力,在民政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李的整饬吏治,惩办贪污,战前在粤西北区工作时已驰誉全国。李就职后即颁布了公务员5守约:1、不得营私舞弊、贪赃枉法;2、不得庇护烟赌;3、不得擅加人民负担;4、不得玩视功令;5、不得擅离职守。6守则:1、除弊急于兴利;2、实干重于理论;3、责任重于权利;4、气节重于生命;5、求己重于责人;6、严谨优于宽容。李汉魂又颁发施政纲领6则给各机关,工作亦逐步踏入正轨。(19)

  3月1日,省府核准《广东省政府政务研究会章程》和公布《省政府设计委员会组织规程》。11日,省府又公布《广东省各县市振济会规程》。(20)

  9月12日,省府令派何彤兼代广州市市长,免市长曾养甫另有任用。但此时广州市已被日军占领,这个职位仅是一种不承认广州市敌伪政权的一个象征。行政院和广东国民党当局为了控制南路,监视张炎的联共抗日爱国活动,特设立广东省南路行署,委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兼第四战区党政会委员罗翼群为行署主任,并于11月29日赴任。

  12月中旬,中央监察院为整饬两广吏治,监察各地民众,特设两广监察使署,并派刘侯武为两广监察使。

  1939年冬粤北第一次会战时,日军逼近韶关,省府机关迁往连县等地,会战结束后,又迁回韶关。(21)

  自省政府迁到粤北后,行政区域有所调整变化,全省改为西江、东江、南路、琼崖4个行政区,设置行政公署。1939年至1940年4个行政区先后撤销,1941年复设置9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至1946年。(22)

  自1939年省治北迁,粤局粗定,以地方自治为建国的基础,亦为抗战之急要工作。确定各县自治经费每年9万元,省库、县府自筹各半,并训练400余人分赴各县区协助办理,地方自治工作略具雏形。(23)

  1940年,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实施新县制。按面积、人口、经济、文化、交通等状况,将全省97个县分为5等,1等18个县,2等29个县,3等39个县,4等8个县,5等3个县。至1942年底止,除战地县份外,全省均已实施,共68个县。

  8月26日,李汉魂在省府扩大纪念周上以《广东政治新阶段》为题作出训词,他提出“目前加紧推行的要政”是:1、解决粮食问题;2、加强经济作战;3、建立人事制度;4、切实推行新县制;5、推广国民教育;6整理税制;7、兵役改进;8、维持治安;9、救济义民;10、加紧动员民众。(24)

  行政接近人民的基层组织为县政府,李汉魂对县长的任用异常重视而谨慎。在中央派人来韶宣传讲述新县制后,李即大力推行,以曲江等7县作新县制试点,并经中央考试院批准,于1942年在曲江举行第一届广东省县长考试,李奉派为典试委员长,应考者700多人,结果只取录8人,先后派任县长,以推行新县制。

  广东省政府努力救济香港同胞和南洋侨胞。1941年12月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香港和东南亚。日军以香港粮食不足为由,强迫疏散70万香港人回乡(当时香港约180万人口,90%以上的人家乡在广东)。因本省所受摧残特多,威胁特大,难民特众,救济也特感困难。但广东省政府和广东人民视香港受难同胞和南洋华侨为亲人,尽力救援。韶关各界和机关团体组织成立“紧急救港侨委员会”(按:当时误称港胞为港侨)。1942年1月制成《救济港侨工作大纲》,要点如下:1、凡归侨经过的地方,无论县城、市镇应即成立“救侨办事处”和“归侨招待所”,负责招待归侨膳宿;2、归侨回乡,每人每日发给旅费2元;3、其无家可归或愿意留韶参加抗战工作的应妥善安置。香港同胞每日经淡水等地,背负行李拖男带女而回者不下千人。李汉魂即饬沿途各市镇设立办事处及招待所,照章招待并发给旅费;并严饬各地团队认真搞好治安,保护港胞安全回到自己的家乡,受难港胞无不感泣,谓李主席爱民如子、真不愧为民之父母。为了紧急救济,李发起“出钱救侨运动”,李即席捐助1万元,余汉谋并捐1万元,各厅、处长以及各界人士亦纷纷捐助。最后省政府捐助50万元,省银行捐助30万元,共捐得100万元。至此工作结束时,除中央拨来1000万元、救侨运动捐助100万元以外,尚略有不足,后由省赈款内报销。(25)省政府和港胞所经地区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接待了数十万香港难民,帮助他们顺利地回到家乡,受到好评。(26)

  省政府还提出整饬禁政(禁烟、禁种罂粟、禁赌、禁酒、禁娼等)、改善狱政、改良风俗,建忠烈祠、集团结婚、设立公墓、改革婚丧铺张、早婚、童养媳及迷信风水等陋习及建醮游神之迷信举动等。(27)但这些禁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在部分地区部分做到,根本不可能全面彻底贯彻执行。

  1942年1月,省政府根据行政院的指示,设社会处,主管业务是办理人民团体组训、社会运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事项。1949年3月1日裁撤。

  1943年,国民政府对地方政府提出管教养卫4项任务。李汉魂撰文解释说:“包括乡镇一级政权机关在内的地方政府之任务,在‘管’方面,力求健全基层组织,充实地方力量,严肃社会纪律,坚强社会组织;在‘教’方面,促进三民主义运动及国防科学运动,并重德育、体育的锻练;在‘养’方面,完成经济建设,发展农业生产,谋粮食的自给自足,整顿财政金融,贯彻开源节流原则,充实战时经济力量;在‘卫’方面,注意维持治安,肃清奸伪,使地方秩序长治长安。”(28)

  1943年省政府订定“本省各县完成新县制促进地方自治案”。尤其注重于基层组织之健全与民意机关临时参议会之建立。

  关于事业方面,以推行乡镇造产为首要工作,各县各乡设1造产委员会,有51个县,952个乡镇成立。据报已实施有成绩者22个县,造产80789市亩,什粮农场44处,林场41158市亩、市场、菜场12所,其他矿产、鱼塘、水碾等均有举办,开展一保一塘运动,对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均有好处。(29)

  1943年全省大旱,抗旱救灾成为全省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全省行政会议特别指出“以解决粮食为当前急务。”(30)省府颁布《修正救济民粮发放办法》,要求各县发放救济民粮,其用途分配比例为:举办平粜占50%,举办施粥占20%,收养难婴难童占15%,其他救济占15%。由于省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减少了一些损失,又从邻省收购大批粮食。总的来说,国统区的情况比沦陷区好些。但当时本省各地在战争、灾荒双重打击下,大批群众逃荒,又由于筹粮不易,“平粜”难于推行(31),加上原有的经济基础甚差,严重的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关于战时经济、文化、教育、卫生、防疫、兵役、救济等等方面,还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后另有叙述,在此就不多说了。

  1945年1月,粤北战局紧张,韶关弃守,省府迁设粤东的龙川,不久又迁到平远的大柘,至抗战结束始迁回广州。(32)

  李汉魂于同年5月在国民党“六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7月获得国防最高委员会颁发的“耕工竞赛”第1名奖状。8月13日,得悉国防最高会议已批准李汉魂辞广东省政府主席职、派罗卓英为广东省政府主席,省政府委员又有很大的变动。14日,日本正式投降。18日,中央军委任命李汉魂为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余汉谋为司令长官,驻浙江衢州)。9月1日,李发布《留别广东各界同胞书》,告别广东。(33)

  总的来说,以李汉魂为首的广东省政府,在广东遭战乱、被浩劫的极为艰难环境条件下,近7年之久,坐镇粤北,后转粤东,统管全省,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投降,坚持高度的民族气节,工作兢兢业业,政绩卓著,颇为粤人所称赞。虽然他们也曾有贯彻执行国民党中央当局的反共政策的一面,后期在官吏中也出现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的现象,应予以批评,但从总的政绩来看,它是民国时期较好的一届省政府,对于他们的历史功绩和爱国精神,应该实事求是地予以肯定。

  作者单位:省社科院历史所

  注释:

  ①《广州百年大事记》第501页

  ②《广州市军事志》第155页;黄国健等:《抗战时期的广东战场》,载《广东文史资料》第50期

  ③张文彬:《关于广东工作报告》(1940年4月23日),载《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37,第151页,中央档案馆1987年印

  ④、⑥《抗战时期的广东战场》

  ⑤《中山日报》(梅县版)1938年11月13日《广州地区抗战大事记》;《广州市军事志》第89页、156页

  ⑦《战时广东省财政》,载《广东一月间》1940年1月号

  ⑧(13)(20)《广东省政府公报》416——440期合刊

  ⑨冯玉祥:《斥汉奸、颂良将》

  ⑩《李汉魂将军北伐、抗日实录》,吴川县政协1988年出版

  (11)《民国余上将汉谋年谱》,《广州百年大事》504页

  (12)李洁之:《抗战时期四、七战区交替始末》,载《广东文史资料》第55辑

  (14)(15)(19)(21)(22)(23)(24)(26)(27)(28)(29)(31)(32)(33)《战时粤政》,广东省政府编译室编印,1945年9月出版

  (16)张文彬:《关于广东工作报告》(1940年4月23日),载《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37,第152~153页,中央档案馆1987年印

  (17)张文彬:《关于广东工作报告》(1940年3月7日),载《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37,第81-88页,中央档案馆1987年印

  (18)(30)李汉魂:《本省政务在抗战时期中所受影响及最近状况和今后设施》,1943年7月17日

  (25)《李汉魂将军日记》,朱振声编纂,香港联艺印刷有限公司1975年印;关志昌:《李汉魂的一生》,台北传记文学第51卷第3期;陈利克、廖新强:《李汉魂》,解放军出版社的《民国高级将领列传》第4集

  其余为当时出版的《中山日报》等的报道。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10-19 16:05: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粤北会战

下一篇:抗日遮浪半岛浴血之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