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晋中抗战记忆:西峪惨案一段悲壮的抗战历史
2017-08-22 17:17:08  来源:中国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杨润甫和他创作的《西峪血泪》(资料图)

  杨润甫和他创作的《西峪血泪》(资料图)

杨润甫和他创作的《西峪血泪》(资料图)

  杨润甫和他创作的《西峪血泪》(资料图)

  昔阳县三都乡西峪村,太行山怀抱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抗战时期,西峪是出了名的抗日模范村,日伪军曾在这里制造了震惊华北的西峪惨案。

  滔滔西河水,是西峪人民饱蘸着血和泪的控诉。

  巍巍井垴山,是西峪人民在敌人淫威面前不屈的象征。

  惨案再现:一次屠杀386人

  西峪村在昔阳县城东南15公里处,居昔(阳)皋(落)公路要冲。抗日战争时期,西峪村群众顽强斗争,坚决抗敌,拒不“维持”敌人,成为昔阳县对敌斗争模范村,也引起了敌人的恐慌和不安。

  “七七事变”以后,1937年10月26日,侵华日军攻陷娘子关,随后向昔阳进犯。同年11月2日,国民党阎锡山政府弃城而逃,昔阳沦陷。抗战时期的西峪,有200余户人家,800多口人。1938年组建党支部,先后发展13名党员,成立了工会、农会等抗日组织。越是形势严峻,西峪村群众的斗志越是高涨,受到边区政府的奖励,也被敌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1940年11月18日天将破晓,忙于晚秋的青壮年刚刚荷镰挑担出了村,而多数人还在沉睡中,驻昔阳日军宪兵队长清水利一亲率驻昔阳城和三都据点的日伪军及青岩头村的“棒棒队”,共300余人包围了西峪村。一队日军骑兵窜街而过,卡住村东路口,猝不及防的群众被敌人挨门挨户赶到街上,又一个个捆绑起来,几百人被赶到村东的三角凉圈内。凶狠的敌人竟将吓得直哭的孩子从母亲怀抱中抢去,掰着双腿劈成两半,再向母亲掷去;又在人群中拉出数人残酷毒打,要他们供出谁是共产党,谁是八路军。

  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村妇救会主席刘金荣挺身而出,怒斥敌人,被日军吊在一颗树上用皮鞭抽、枪托砸、子弹射,折磨致死。毒打、杀戮都未能使西峪群众屈服,相反日军的残暴更加激起了青壮年的极大愤慨,人们一拥而上,赤手空拳同荷枪实弹的日军展开拼死搏斗。清水利一恼羞成怒,喝令日伪军向手无寸铁的群众进行扫射,扔手榴弹。一时间,人群中弹片横飞,血流成河,几百人叠落在一起倒在血泊中。敌人临走还掳走男人20人,青年妇女7人,抢走牲畜100多头,烧毁房屋400余间,粮食财物被席卷一空。被抓的27人带到县城后,15人被杀害,青年妇女尽遭蹂躏。

  日军这次“血洗” 西峪,一次屠杀386人,制造了太行根据地最大的血案,其中全家死绝者25户。偌大的西峪村,成了家家痛声哀苦、户户埋葬亲人的坟场。

  记录历史:跨越时空的印记

  70多年过去了,只有矗立在村中的西峪惨案烈士纪念碑在默默地向人们倾诉着那段悲壮惨烈的历史。70多年来,一位老人却始终对西峪惨案这段历史念念不忘,一个坚定的信念占据了他整个的内心空间,那就是他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挖掘整理好这段历史,让人们牢记这段历史,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这位老人就是已87岁高龄的昔阳籍老干部杨润甫同志。

  挥之不去的家国情愫,无时不索绕在老人的心头。西峪惨案发生的那一年,杨润甫13岁,正在昔阳县穆家会村里的小学读书,那时日寇已经占领了昔阳城,百姓生活在敌人凶残杀戮的白色恐怖之中。有一天,他抱着一叠书到老师的办公室里背诵时,听到两位老师正和村里人议论,说西峪村发生了一起大惨案,日本人一天在西峪杀了几百口人,从那时起杨润甫就把对日寇的仇恨埋在了心底。

  1945年,杨润甫参加工作,听了县领导同志对西峪惨案的叙述,对西峪惨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79年,他到西峪考察勤工俭学工作时,到西峪惨案发生地进行凭吊,听完老党员的介绍后,一种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认为很有必要将这段历史好好整理一下,教育后人牢记历史,不忘革命传统。但因当时工作繁忙,一直未能如愿。1983年,他退居二线,为了了却这桩心愿,多次去西峪村找知情人和幸存者了解寻访。

  2008年,杨润甫一篇短文《不可忘却的历史》,在《晋中日报》刊登,同时在晋中广播电台播出,但他自己感到不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还有欠缺。之后,他又多方面搜集资料加工整理,一次到西峪时听人介绍说,白维良同志曾任西峪村党支部书记,收集过不少有关西峪惨案的资料。杨润甫立即找到白维良了解史实,并与几位幸存者座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杨润甫和白维良于2010年合作完成《西峪惨案纪实》初稿,在此基础上,两人又进行了内容上的充实,于2010年8月底写成了《血泪痕》小册子。

  2014年,有人给杨润甫提议:2015年,中国抗日战争将迎来70周年胜利纪念日,如果把西峪惨案这一历史事件搬上荧幕、进行小说创作、建造展览馆进行实物展示,将更具历史纪念意义和现实教育意义。杨润甫欣然接受了这一提议,紧锣密鼓着手推动三件事:一是电影《血色西峪》的拍摄;二是小说《西峪血泪》的创作;三是西峪惨案纪念馆的建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话成了杨润甫老人的真实写照,东奔西跑,联络接洽,更加细致耐心地搜集资料,可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下,由市委宣传部、昔阳县委、县政府和山西五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电影故事片《血色西峪》拍摄完成并上映,同时随着西峪惨案纪念馆的竣工和小说《西峪血泪》的付梓出版,杨润甫老人心情激动地说:“我的一桩心愿终于了了。作为一个昔阳人,特别是作为那段艰苦抗战历史的见证人,我觉得这件事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意义。”

  铭记过去:是为了昂首前行

  解放后,西峪村群众在亲人们遇难的地方铭碑永垂,详细记载了惨案的全过程。1977年9月间,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叶剑英同志到昔阳视察工作时,亲自到西峪村看望了群众,并为烈士纪念碑挥毫提词“西峪惨案烈士纪念碑”。同年11月29日,在纪念西峪惨案死难者烈士37周年之际,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决定,建立展览馆,并重立纪念碑,将叶剑英同志的题词镌刻在纪念碑上,永远激励子孙后代,继承烈士遗志,为建设西峪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抗战时期,昔阳县是八路军华北抗日主战场,敌我斗争非常残酷。西峪惨案只是侵华日军在昔阳县犯下的罪行一例。《昔阳县党史大事记》记载:清水利一在昔阳县,仅从1940年4月至12月,先后制造惨案28起,屠杀抗日军、干、群1121人,其中有“通匪”治罪的县城惨案、四肢捆绑活埋59人的南北界都村惨案、枯井抛尸79人的斜峪沟惨案、血肉横飞的西峪惨案,加上其它暴行屠杀2000余人,残害手段令人发指,有煮人、刀铡、挖心达40种之多。

  70余年后,再来追思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悲壮的历史中吸取伟大的精神力量。昔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根元说,《西峪血泪》的出版和《血色西峪》的成功上映,对于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推介昔阳的文化旅游,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在我们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庄严时刻,西峪村也迎来一队一队前来瞻仰凭吊的人们。历史承载的厚重文化,需传至久远,今日的重现意在警示人们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圆梦中华。(闫晓媛)

责任编辑:李少通 最后更新:2017-08-22 17:19: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制造的“神郊惨案”,连小孩都不放过

下一篇:李兰回忆日军血洗兴县的暴行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