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文化的力量:唤起民众觉醒的上海抗战新闻
2020-05-07 16:42:27  来源:东方网  点击:  复制链接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8天后,邹韬奋的《生活》周刊如是写道:“本周要闻是全国一致伤心悲痛的国难,记者忍痛执笔记述,盖不自知是血是泪。”从这一刻起,为宣传抗日,邹韬奋再也没有放下他手中的笔。

  ?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激起了一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愤慨和反抗。其中以记者和编辑为代表的上海新闻界同人也投入其中,他们前赴后继,同仇敌忾,将手中的笔当作匕首和投枪,揭露侵略者的罪行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与此同时,呼吁民众觉醒起来,组成抗日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御侮卫国。


  匹夫不可夺志 邹韬奋与《大众生活》

  ?邹韬奋1935年8月从海外游学回到上海,旋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于1935年11月16日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他在发刊词《我们的灯塔》中明确提出“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除,个人主义的克服”,认为“团结抗日,民主自由”是当前斗争的主要目标。

图片说明: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战和抗日为目标,成为国内抗日媒体的一面旗帜

  ?  《大众生活》周刊出刊发行后,立即受到广大爱国青年的热烈欢迎。同年12月,邹韬奋旗帜鲜明地支持“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他曾说:“我要掮着这支秃笔,挥洒我的热血,倾献我的精诚,追随为民族解放和大众自由而冲锋陷阵的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  国民党当局注意到这一情况,派要员去找邹韬奋谈话,要他到南京去同蒋介石晤谈,但邹韬奋却拒不前往。当时有位银行家对邹韬奋劝说道:“你这次要不往南京一行,就只有再流亡海外,国内是休想驻足的!”邹韬奋昂然地回答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图片说明: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杂志

  一个人的长征 范长江的西北之行

  1935年7月,著名记者范长江以《大众报》特约通讯员名义,开始了著名的西北考察之旅。范长江的这次西部之行,历时10个月,行程3000公里,说是一个人的长征一点也不过分。沿途他写下了大量的旅行通讯,真实地记录了西北民众的困苦生活,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公正、客观地报道了红军的有关情况。这些通讯以“长江”的笔名在《大公报》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公报》发行量陡增。其后,范长江将这些辑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顿时洛阳纸贵,初版数千部一月内售罄,几个月内就出了七版。

图片说明:杰出的新闻家、社会活动家范长江

  1936年8月,范长江开始第二次西北之行,在西安事变后到达西安,受到周恩来的接见,并又赴延安采访。对于新闻与人生,他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欲成大河者,必长其源;欲成大事者,必固其基。源愈长,则此河之前途愈有浩荡奔腾之日;基愈固,则人生之事业愈不敢限其将来。”受到他的鼓舞,许多年轻记者不畏艰险,相继深入前线,进行占地采访,写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作品。

图片说明:范长江著《中国的西北角》

  从“左翼记联”到“记者座谈”

  “左翼记联”全称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工作者进步团体,1932年3月20日在上海成立。“左翼记联”成立后,除了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各项实际斗争活动外,还在法租界组织了国际新闻社,向国外报道抗日救亡运动的消息,抨击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此举很快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国际新闻社活动了4个多月后被查封。

  为了继续进行正义的新闻报道事业,1933年夏,原“左翼记联”的部分成员,选择市中心一家咖啡馆,每周举行一次座谈,讨论新闻业务和抗日救亡运动,并于1934年9月在美商《大美晚报》(中文版)创立了名为《记者座谈》的专栏,每周一期。1936年《记者座谈》同人联合新闻界同行,发表了《上海新闻记者为争取言论自由宣言》,提出“在这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的存亡关头,我们决不忍再看我们辛勤耕耘的新闻纸,再做掩人民耳目,欺骗人民的烟幕弹”,强烈呼吁实现“言论自由。

  旧中国报业集团的雏形——“四社”

  所谓“四社”,就是1932年由张竹平主持经营的《时事新报》、《大陆报》、《大晚报》和申时电讯社4个新闻机构组成的联合办事处的简称。这是一个松散的报业联营,并非同一完整的报业集团,但再一次显示了上海报业向托拉斯化发展的趋势。

  

图片说明:“四社”之一的《时事新报》

  张竹平原是《申报》的经理兼营业部主任,他在《申报》工作的同时,逐步也筹建自己的新闻事业。“四社”中创办最早的是《时事新报》,创办于1907年12月。这四个新闻机构都是集资经营的,张竹平实际上主持着各单位的经营权,因此一跃成为上海新闻界仅次于史量才(《申报》总经理)和汪伯奇(《新闻报》总经理)的著名报业资本家。

  “四社”坚持抗日反蒋的宣传,让国民党政府很是恼火,其命运与“左翼记联”如出一辙,也很快遭到了蒋介石的打击和查封,重压之下,张竹平不得不违心地以20万元的低廉价格,陆续把“四社”卖给了孔祥熙。

  《大晚报》与抗战时期的上海晚报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形势的转折点,给中国新闻事业带来巨大影响,也改变了上海晚报的状况。“九一八”事变前,上海的晚报有较大影响的几乎没有。事变后,上海的晚报不仅数量多,内容也以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运动为主旨。

  从1932年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上海出版的晚报主要有《大沪晚报》、《华美晚报》、《华东晚报》、《平民晚报》、《中华晚报》、《上海晚报》、《民众晚报》、《生活晚报》等,其中以《大晚报》和《大美晚报》最为成功。

  《大晚报》创刊于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特殊环境中,创办人为“四社”的创始人张竹平。《大晚报》为了争取读者,派得力记者奔赴淞沪抗战前线采访,文章有强烈的现场感;努力使用白话,通俗易懂;重视地方通讯。

图片说明:重视战地采访的《大晚报》深受读者欢迎

  《大美晚报》原系英文报,影响不大,1933年增出《大美晚报》中文版后,情况大有改观。在稿件的选择上,注意更加适合中国读者的需要,特别把宣传抗日救亡视作全民族的头等大事,放在突出位置。

  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上海出版的晚报有60余家,在报业的激烈竞争中,几经沉浮,终于在30年代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在帝国主义入侵,关系到民族国家存亡的历史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爱国主义立场十分鲜明。

  中共领导的《救亡日报》与孤岛前后的抗日报刊

  1937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新闻界在抗战中积极发挥抗日宣传鼓动作用,使上海这个素称全国报业中心的城市,成为抗战初期的全国抗日宣传中心。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不久,《救亡日报》、《抗战》三日刊等一大批以抗日救亡为主旨的报刊纷纷问世,其中《救亡日报》创刊于1937年8月,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报纸,由郭沫若担任社长,共产党员夏衍、国民党员樊仲云同时担任总编辑。

图片说明: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报纸《救亡日报

  在新的报刊纷纷问世的同时,一批在上海租界内出版多年的资产阶级商业性报纸、长期在上海报坛占有一席之地的消闲性小报和国民党系统的报纸,也顺应抗战的历史大潮,报道抗日消息,反映抗日舆论,成为抗日宣传阵营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资产阶级商业性报纸中,《大公报》、《申报》、《立报》等报纸的抗日倾向尤为鲜明。

  在1937年12月,国民党军队撤离上海后,上海沦为孤岛,在日本侵略者和上海租界当局的双重压迫下,抗日报刊不得不实行战略上的大转移,迁往内地或者香港。这一时期上海的抗日报纸主要以由外商主办的中文报纸如《大美晚报》、《华美晚报》为主。1938年1月创刊的《每日译报》,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成为“上海新创外商报的第一燕”。几乎与《每日译报》同时创刊的还有以抗日宣传为主旨的英商报纸《文汇报》。这些报纸在孤岛的特殊环境下,利用挂“洋商招牌”,避开日本侵略者的新闻检查,为抗日宣传保留了火种。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5-07 17:21:2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文化临汾:勿忘国耻 抗战时期的克难坡

下一篇:重庆沙磁文化区:8年扛起抗战文化大旗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