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四川威远县的实业救国路
2019-06-11 14:25:50  来源:方志四川  点击:  复制链接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很快侵略军将进攻矛头直指上海,工业相对集中的东南沿海城市危在旦夕。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工业的70%集中于沿海一带,内地十分薄弱。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1937年底,全国共有工厂3925家(不包括东北),其中仅上海一地就有1235家,约占总数的30%以上,其他沿海各省有2063家,占总数的近50%。随着战争爆发,沿海工业将首当其冲遭敌炮火袭击。为避免沿海工业遭受灭顶之灾和在大后方建立长期抗战的工业基础,加强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实力,南京国民政府开始逐步动员将沿海沿江工业内迁,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历时三年多,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陕西、甘肃等后方省区形成了11个工业区,其中四川有5个,威远为其中之一。

  威煤,点燃川盐济楚的熊熊大火

  抗战爆发后,沿海一带相继沦陷,海盐生产备受破坏,运输受阻。湖南、湖北等省海盐销区民苦淡食,迫切需要川盐济楚。作为四川盐业中心的富荣盐场(即当时富顺县所辖自流井,荣县所辖的贡井),承担起了供应军需民食的重任。1938年3月,国民政府财政部明令川盐增产,并提出“增加产量首先从富荣两场着手”,要求自贡盐场年产食盐增加300万担,比1937年的327万担将近翻一番。从1938年1月起,富荣盐场开始大量起复卤井增加盐灶,提高产量,加运盐斤。两场的卤井在未增产前计有170余眼,增产期间的1938年已增至210余眼,全年产盐456万余担,较1937年增产129万余担,已占四川省各区总产额的50%以上,为全国的产盐战略中心。① 用于煮盐所需的燃料巨增,以前靠柴草、干牛屎烧盐远不能满足需要,人们迫切需要找到更稳定的燃料来源。

  位于四川盆地的威远县,恰恰具有这样的优势。其“煤藏丰富,煤质亦佳”,是著名的产煤县。清代乾隆时期编《威远县志》卷2有记载:“嘉靖中,自流井初煎盐鹾,务需威煤孔亟,邑民于此设立炭厂。”可见,两地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由来已久。

  只是抗战之前四川煤炭业“商营者为数虽多,然规模极小,资本在10万元以上者已不多见”,且多用土法开采,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抗战爆发后,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后方成为“国家民族最后生命之所寄托”,被认为是“复兴民族最后之根据地”。人口的剧增和战争物资的消耗,为军工民用物品的需求打开了广阔的市场,而煤炭作为生产生活的基本燃料更呈现出供不应求之势。

  威远的矿山,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几个山区。威远人习惯将其分为北、中、西三路。今山王镇以北的煤矿,因在清溪河流域以北,称为北路,主要有灵官沟煤矿、黑沟昭明厂、龚沟、道沟儿煤矿等。据统计,北路这条线,大小煤矿共有300家左右。清溪河以南的新场大胜以及芦蒿山、黑山咀一带为中路,有铁线沟、白蜡树、谢家沟、兰家碥(抗战时办)、沙坝子、崩笔坎等处共20多家。而新场河以北的山区为西路,有侯家山、曾家湾、牛角尖山、钟岩洞等地共有120家左右。在抗战前后较为有名的威远煤矿就在县东北部的黄荆沟镇。

  1938年4月,威远县政府提出“开发威远县黄荆沟煤矿刍议”,并派人商请四川盐务管理局合作。{3} 同年6月29日,国民政府财政部盐务总局派盐业研究所所长蔡远泽、工程师朱庭祜到威远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一年后,盐务总局至川康盐务管理局,决定成立黄荆沟煤矿局,为争取早日出煤,解自贡盐场急需,先淘浚颜德明等人遗弃的旧井,后因积水太多,排水不畅,工程陷于停顿。但在困难面前煤矿人并没有妥协,而是想方设法,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

  1940年6月,财政部盐务总局与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合邀中原公司、福公司联合办事处(以下简称中福公司)在重庆川盐银行开会,商定筹建威远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开发黄荆沟煤田,当月,三方筹集资金300万元。7月,威远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临江门九尺坎34号正式成立,黄荆沟煤田的开发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同年8月,开始修复利用伍质均等人开凿已废弃的斜井和立井,继续向下开拓延伸,所有配套工程齐头并进,并于1942年2月正式投产。从1940年11月20日至1941年2月28日,由嘉阳煤矿公司正式在黄荆沟进行资源勘控,初步探明煤炭储量380万吨。这时,自贡盐场井灶生产用煤激增,每月约需12万包,每天即达1000吨左右。为满足煮盐的需要,威远煤矿用新法采烘,在立井井口安装40马力蒸汽绞车1台,用罐笼提升;斜井进口安装20马力小蒸汽绞车1台,用以下送物料和通风排水。这在威远地区的煤炭开发史上开了机械提升、排水之先河,当年生产原煤4.71万吨。

  随后,威远铁厂的耗煤量也大大增加。1943年,威远铁厂厂长致函威远煤矿厂长郭象豫:“贵矿每月供给200吨煤。最近因翻砂铁销路颇广,改制翻砂铁而焦炭之需要量随之增高,特故极需要贵矿大量供给,最少400吨煤。”{4}

  抗日战争时期,为满足自贡盐场运威煤烧盐之需,川康盐务管理局实施了威远河渠化工程。工程自1940年开工,到1944年6月17日威远河高硐修筑的埝闸完工,共建成9座埝闸。自此,威远河运量提高两倍,运费较之前降低36%,仰仗威远河的威远煤矿外段运输,大为缓解。与此同时,威远煤矿引入新技术,使用蒸汽发电,风顺水干,煤层走向顺利,产量由初期的日产100吨至1944年日可产煤400吨,极大地缓解了自流井各盐场和内江、资中酒精厂和糖业等燃料紧张的问题,保证了大后方的食盐供应,彻底打破日寇对我国的海盐封锁,为抗战作出了贡献。

  威远煤矿在抗战期间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为支援前线,早日驱逐日寇,威远煤矿及全体员工积极响应冯玉祥将军倡导的“节约献金救国运动”,先后七次献金总额达149万元。冯将军深受感动,欣然题写“新天新地新世界”匾额,又以亲题的“还我河山”碎瓷花瓶一对相赠。后来,冯玉祥还在给厂长郭象豫的一封回信中这样写道:“贵矿热烈献金之情形至为感奋,全国工厂如均能如此爱国救国,则驱逐倭寇还我河山实易也。”极力赞扬矿方及员工的爱国义举。这是威远抗战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威钢,熔炼抗击日军的战斗利器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华北、沿海一带相继沦陷。国民政府决定西迁重庆,同时为保存抗战的经济力量,作出“将沿海或逼近战线之新式设备内迁”的决定,实施经济上的大转移。当时,华东、华北等地的钢铁厂相继陷落,加上海口封锁,进口钢铁、生铁等特别困难,严重影响工业特别是军工业的发展。为摆脱这种困境,开始在西南特别是有着“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谋划建厂,其中钢铁业的建设更成为各方面重视的重点。

  钢铁是战时工业基础,而钢铁工业的能源供给离不开铁矿和煤炭。四川的煤铁资源本来分布很广,然而,抗战前四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主要以轻纺工业为主,钢铁、电力、冶金等基础工业十分薄弱,这种产业结构完全无法支撑抗战所需的工业物资。因此,国民政府着手实施沿海工业内迁策略,为本来十分落后的四川工业增添了活力,形成一个基本能够自给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初步搭建了四川工业的基础结构。威远铁厂也在这一时期获得较快的发展。

  新威矿冶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民营新华兴业公司,是由国内知名人士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发起,组织南开校友投资开办的。初时以建筑业为主,间或经营其他事业。七七事变后,公司业务萧条,发现钢铁销路甚好,并获悉二十四军在威远办有铁厂的信息,于是在1938年底,向政府陈述由其租办威远铁厂“以补抗战实力,而尽国民之天职”。1939年7月,国民政府经济部正式批准新华兴业公司承租威远铁、钢厂,随即将公司改组为新威矿冶股份有限公司,威远铁、钢厂更名为新威矿冶公司炼铁厂。12月,该公司呈文四川省政府,请求核准开办威远矿区,“以兴资源,而利抗战”,并聘请炼铁专家李公达为新威炼铁厂厂长,招募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300余名,正式开始修复工作,尝试改传统土法生产为高炉生产。不想广州失守,形势剧变,新威矿冶公司在港购买的设备无法直运回厂,又遇国内物价暴涨,工厂出售耐火砖成为唯一的收入。终因经济窘迫,难以维持,于1941年1月以250万元(法币)将铁厂出卖给资源委员会。

  1941年1月8日,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威远铁厂成立,靳树梁任厂长。首先集中力量清点仓库,检查设备,摸清厂内资产。接着转向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开展基建,补充人员,为职工谋福利,稳定队伍等一系列工作。后又将地处偏僻的红豆树钢厂和杨家湾焦厂,移至蒋家湾,新址距铁厂只有15公里。又沿宝溪河而上,经双桥,打穿石牛洞,至新厂,建成16.5公里的新公路。对内形成了煤、焦、白云石、耐火泥等的运输主干线,对外与威远城区、自贡等公路连接,改变了各土铁厂生产运输仍处于肩挑背扛、牛驮马载的状况。随后全面地进行检修机器、装修动力,修复耐火工厂,整理矿井、修复高炉等工作。1942年12月25日,15吨高炉经过艰苦紧张的修复改进后正式开炉,靳树梁所发明的小型炼铁炉标准炉喉也在此炉上得到了正式使用,获满意效果,焦比为1.2吨焦/吨铁,产量设计率达80%,而当时同类型炉一般的焦比为2吨焦/吨铁,产量设计率为50%~60%。{5}“修建12年的高炉出铁了!”消息立即传遍全厂,人们无限喜悦。

  从高炉建立起至1945年11月底抗战胜利,其间三次开炉,总计产铁5094吨。其中,1942年18.44吨,1943年1704.23吨,1944年2413.887吨,1945年957.45吨。主要产品有高矽生铁,一号、二号翻砂铁,贝色麻铁,碱性生铁等五种,直接供应军政部兵工署各炼钢厂的炼钢生铁1900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抗战所需钢铁的匮乏,为熔炼抗击日军的战斗利器尽到应尽之力;其余产品为翻砂生铁,除自用部分和翻制盐锅供应自贡、乐山等地外,主要产品供应民用工业和农业之需。

  如今,战争的硝烟已消散,但是历史不能忘记战争的创痛和中国人民的奋勇抗击。正是因为有国民政府的大力提倡,民族资本的积极响应,才在中国的大后方形成新的工业基地,保存和发展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基础力量。其所产生的影响,所展示出的特征和意义,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和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徐为 最后更新:2019-06-11 14:30: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大后方的中国银行西北运输处

下一篇:川盐抗战的历史功绩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