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日军把他们背下山厚葬立碑 临死不退的七个安徽兵
2018-06-11 13:04:21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通讯员 刘兰桂  点击:  复制链接

  

日军进入古北口

  先来说说古北口跟南天门的重要性吧!古北口处于密云平原的最北端,再往北走就是连绵的山地和高原,潮河从北蜿蜒流来,在山脉间切出一个谷地,到了古北口,这个谷地迅速向南呈喇叭状展开成一片大平原,古北口就成了从北方进入这一平原的咽喉要道。

  看明白了吧!只要日军突破了古北口,对于日军机械化军队来说,拿下北平那就是探囊取物。因此,古北口也是日军重点进攻方向。在长城各口的抗战中,古北口战役被称为是“激战中的激战”。

  1933年1月1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出兵山海关,不久占领热河省的省会承德。接着又攻向长城东部各主要关口,进逼平津。日军主力第8师团全部及骑兵第3旅气势汹汹地向北平东北大门古北口扑来。

  真正在古北口跟日军展开鏖战的,是徐庭瑶17军,下辖25、2、83师。起初,徐庭瑶在江西剿共。热河危急开始后,他主动请缨,率领部下赶赴长城进行抗战。

  参加古北口抗战的将领

  古北口战事打响后,日本鬼子先用大炮排轰,接着用飞机投弹,随后用装甲车掩护步兵向我方阵地冲锋。第107师部队一天就打退敌人三四次冲锋。当地老乡听从前线运来的伤兵讲,古北口所在的青石梁山石坚硬,构筑工事困难,时间又短,并缺乏木材掩盖,堑壕、掩体大部分暴露,交通壕也挖不深。中国守军炮少压制不了敌方炮火,但官兵抗战热情很高,负伤后仍坚持战斗不下火线。

  让我们再来看看《热河长城血战录》一书中,大阪每日新闻社特派记者在战地新闻中又是如何描写这场“最激烈的战斗”吧!!

  “弃守热河的支那军以最后的关口古北口为依托,转而发起了猛烈的反击。在距离古北口9千米远的长山峪发生的一战就成了热河讨伐中最激烈的战斗。”

  依靠城墙抗战的我军部队

  “敌军是张学良为雪奉天一战之耻辱而特意派来的由王以哲指挥的一个旅的精锐正规军。正面黄土岭一带的敌军构筑了坚固的堡垒,依靠二十几门臼炮、迫击炮以及数百架机关枪进行持续抵抗,同时从后方不断得到援助。不到敌军数量十分之一的我军虽然勇猛攻击但也难以取得成效。从8日拂晓开始进入了特别激烈的对峙战。”

  “这天是三月十日,正是日俄战争之奉天大会战发生的日子。全军的士气非常高昂,面对在古北口一带高地布设了坚固阵地的敌军大部队,我军迎着朝霞向敌人开火,一时间枪炮齐鸣,山谷中回荡着令人两股战战的枪炮声……”

  “看着这一壮烈的场景,我全身的血沸腾起来了。随之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快速地按下相机的快门,在敌人子弹从耳边擦过的同时相机也沾上了周围落下的灰尘。”

  “我被敌人打在身前的炮弹震得耳鸣不已,全身的神经就像被针扎了一样,身体紧张得战栗发抖。”

  国民党方面数量很少的迫击炮

  “突然,一刹那间,从敌阵发射的一枚迫击炮弹,在我正前方站立的野炮兵藤崎大尉的脚下炸开。一下子沙尘和白烟就把我包围了,什么都看不见。紧接着大量的石子打在身上让我觉得要完蛋了。”

  “不由自主地喊出‘不好啦。睁开眼一看,此前一直站在眼前的藤崎大尉已经倒下了。又一声‘不好啦!把我一惊,往旁边看,摄影班的同僚大朝藤本脖子那里鲜血喷涌而出。”

  “这时猛烈的机关枪火力覆盖给满洲通信社的摄影班成员石川的左腕造成了贯通枪伤。这是我们这批最早参加热河讨伐的新闻人中出现的首次伤亡。”

  台湾根据这个事迹和阵地名称拍摄的电影《八道楼子》

  11日天刚大亮,日本关东军第8师团的步兵在山炮、野重炮的掩护下,开始大举进攻。成群的鬼子兵,端着三八大盖漫山遍野像蝗虫似的向第25师阵地扑来。我军利用简陋的工事和天然地形地物尽可能隐蔽自己,等鬼子临近了,才突然猛烈投弹射击,枪炮声、喊杀声回响在古长城的上空。

  对比双方军队的轻武器,日本的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同我军的“毛瑟”步枪、捷克式轻机枪相比并不占多大优势,而且三八大盖的口径只有6.5毫米,杀伤力还不如我们的老“毛瑟”。但日本军队训练有素,而且有重炮掩护。我25师则是在徐庭瑶军长的极力争取下,刚刚由第4独立旅刚扩编而成的,重火器只有二十几门六零和八二追击炮,和日军相去甚远。再加上日军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所以不顾重大伤亡,轮番拼死进攻,我军阵地岌岌可危。

  武器装备太差了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师长关麟征亲自率部增援,途中与日军遭遇,双方短兵相接,混战在一起。关师长身先士卒,率部冲锋,被手雷炸伤5处,满身淌血,仍大呼杀敌。经过反复激烈的搏杀,终于打退日军,稳住了我军防线。

  眼看着师长身先士卒,血染沙场,第25师全体将士无不奋勇杀敌。在战场上,又是什么样的壮举,让骄横不可一世的日军都要向中国的7名勇士鞠躬致敬呢?

  日军炮轰之后,蜂拥而上

  古北口开战之初,第145团团长戴安澜向一个叫帽儿山的高地派出了一个7人的观察哨,这7名来自安徽蚌埠的士兵,携带一挺轻机枪据守在一座小山头上,封锁着日军前进的必经之路。大部队都撤离时,由于联络中断,这7个人并未接到命令,所以仍在坚持战斗。一直到13日下午,日军仍未攻下帽儿山。敌人调来飞机重炮猛攻,而七勇土则依靠居高临下的地势和山顶上的怪石山洞为掩护,顽强机智地打击日寇,给敌人以很大杀伤。

  日军前后伤亡100余人,而七勇士巍然屹立,恼羞成怒的日军,动用飞机、大炮反复轰击。小小的山头几乎被削平,阵地成为一片火海,硝烟呛得他们喘不上气,烈火烧着了他们的衣服,但这7名壮士紧握机枪,没有后退半步。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用刺刀、枪管、枪托和冲上来的鬼子肉博,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日军指挥官原以为帽儿山上至少应有几十个甚至上百守军,但到山顶一看,只有7具中国军人的尸体,大为“震动”,下令在山坡南面挖了个大坑,将7人遗体排放在里面埋好,又在坟前立了一个木牌,上面写著“支那七勇士之碑”。然后率领全体士兵鞠躬致敬……

  此照片来自电影《八道楼子》

  七勇士的事迹,不是国军自吹自擂,而是自北平日使馆传出

  与“大刀队”的事迹源头系第29军自述不同,“古北口七勇士”的事迹,最开始,其实是日本人抖露出来的。据第二十五师下属旅长梁恺回忆:

  “二十五师于古北口战事结束后,有人发现长城邻近一座小山,有一庞大土壕,还树立一块墓碑,上书“支那七勇士”。据云(日本文件所记)日军为清扫阵地,发现一处堡垒,派兵搜索前进,竟遭枪弹密发,日军伤亡多人,嗣加派兵力猛攻,由于守军顽强抵抗,仍未得手,而伤亡更大,乃改调炮兵施以轰击,以致堡垒全毁,迄至寂静无任何反击声后,日军始派人前往探窥,仅见七具尸体。日人认为守军七人,自知寡不敌众,如弃堡退却,或坐以待虏,当不致死,于此可见其忠勇,可敬可畏。因此就地合葬,以慰忠魂。”⑤“此项事实之经过原出自敌酋之传说,且表谨仰之忱。我七勇士为国捐躯,当可瞑目于九泉矣。”

  日军攻克古北口后合影留念

  1934年,南京《政治月刊》刊登的一份材料,可以佐证梁恺的这个说法。该材料称:

  “古北口一役,……要多可歌可泣之处,其中尤以七勇士之事迹为著。此项消息,乃塘沽协定后自北平日使馆传出者,当非讹诈。先是廿五师奉命向南天门转进时,有某团士兵七人,守一山头,被敌层层包围冲锋五六次,均未得突围而出,遂由七人发誓同死该处,敌军不知虚实,以一连兵力来攻,该七人弹不虚发,沉着应战,卒将敌军一连消灭殆尽,敌军大哗。复以一连来攻,时该七人枪弹已绝,遂逐一就义,已去其六。及至日军某少队长带领士兵卅余人,搜索前进迨到达岭时,仅剩余之上等兵代理班长一人,且受重伤,突起,以一手榴弹向敌军掷去,敌军不察,自少队长以下因几全队阵亡,我负伤之上等兵,遂亦以剩刀自杀。其后日军敬其神勇,战斗结束后,日军把七具中国士兵的遗体背到山下,给这七个人下了葬,立了块一米八高的木牌“支那七勇士之墓”,然后全体日军官兵列队向墓地鞠躬。

  舍生取义、为民族尊严而战的勇士们竟也赢得了敌人发自内心的尊敬...... 并于该处建一极雄壮坚固之墓,代为收葬,题为‘支那七勇士之墓’。并闻日军第八师团之高级军官,皆曾亲往祭奠。”

  建国后,为七位安徽兵树立的墓碑

  古北口抗战,虽因国民党政府奉行对日妥协政策而告失败,但是第17军爱国将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使民众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走上抗日救国战场,用民族之魂和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的新长城。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6-11 16:00: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长城抗战的三个时期

下一篇:长城抗战悲惨收场 签订《塘沽协定》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大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