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我珍藏的早期黄埔期刊
2018-02-05 11:22:49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杂志 作者:单补生  点击:  复制链接

  期刊在辞海中的定义是:由多位作者撰写的不同题材的作品构成的定期出版物。期刊又称杂志,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近年来,清末、民国以及解放区的期刊收藏已经成为收藏品中的热门。收藏界公认早期的杂志大多有很强的纪念性、学术性和资料性,具有文化含量。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先后出版报纸期刊十余种。在重大革命纪念节日,还出版有各类专刊。这些刊物都围绕着反帝反封建主题,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黄埔军校与国民革命的历史篇章。尤其是期刊封面设计独具匠心,有些文章还图文并茂,不但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而且也是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历经多年淘书,在我的藏品中不乏有早期黄埔期刊(时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如《革命军》(总理逝世二周年纪念特刊,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特别党部革命军社,1927年3月)、《黄埔武力》旬刊(第二期,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1927年)、《黄埔生活》周刊(第二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1927年)、《武力与民众》(黄埔军民联欢、欢迎国民军代表大会专刊,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1926年9月)等。

  《革命军》是我在旧书网以低于原起拍价而得到的,实乃与书有缘,灵犀黄埔。这本《革命军》封面左下方盖有一枚个人印章,经考证是黄埔六期生李振藩,陕西长安人。《革命军》封面右上方残缺革命二字,虽留下遗憾,但“总理逝世二周年纪念特刊”题词完整无缺倒是幸事,因为所书之人是位著名共产党人、继周恩来之后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熊雄,他还在本刊发表了“怎样纪念我们的总理和怎样做我们的工作”一文,对关于如何做革命工作提出六个要点。

  《革命军》是黄埔军校创办较早的期刊,它的前身是《青年军人》,1925年2月创刊。以《青年军人》为名的半月刊共出了第五期,到“五月号”第六、七期合刊,即改名为《革命军》半月刊。该刊“五月号”登载了《青年军人》改名《革命军》启事,军校特别党部将《青年军人》改名为《革命军》的原因是:“原定发行定期刊物名《革命军》,并已蒙总理亲赐题签。后经变故,未克刊行,而总理题签及封面画亦未能觅得。故暂时刊行《青年军人》半月刊。现题签及封面画均已觅出,故四月中即议恢复旧称,并决定自‘五月号’起改名,但号数仍照《青年军人》半月刊秩序,特此申明”。

  《黄埔武力》可从其名而显其具有强烈的革命性,这正是黄埔军校所办刊物的特点之一。本刊内容是黄埔各期学生所撰关于实际运动之材料与理论,实行孙中山:“第一步使武力与民众结合,第二步使武力成为民众的武力”的方针。编者还本着现时需要和集中论点之两个动机,拟定了四个题目:“1.怎样使武力成为民众的武力?2.革命与武力。3.怎样做农工运动?4.怎样宣传主义?”提供黄埔同学参加讨论。更为有趣的是在我收藏的《黄埔武力》中发现“入伍生应该怎样?”一文的作者(六期入伍生一团十一连李振藩),竟是我收藏的另一期刊《革命军》特刊的原持有者,真乃无巧不成书。

  《黄埔生活》则是关于有革命性之文艺,如诗歌、散文、小说,办得生动活泼,富于感召力。本期登有一名“沸浪”写的一首诗“我的朋友入伍了”,是赞誉黄埔军人的。诗曰:“昔为白面的书生,今成热血的战士,不是我恭维你,你真个有志气!呵朋友!朋友!!世界这般黑暗,人生这样痛苦!幸福与光明,敢问何处有?!但也不要悲观,更不要懊恼,光明的可以创造,黑暗的可以打倒!并且呵!山能移转海可填,缺了的天空亦可补,我们怕什么痛苦?!我们只要决定,决定我们的心意:以孙文主义为前提!努力创造光明的世界,极力寻求人生的真义。我们的心意决定了,我们便要努力向前跑,不要说是:上课上得多,衣服穿得少,一日忙到晚,饭也吃不饱,你要知道天下饥寒交迫的人们有多少!呵!努力,努力向前跑!现在我的风生觉悟了,很好!很好!”。

  《武力与民众》黄埔军民联欢欢迎国民军代表大会专刊,主要有黄埔军民联欢大会、欢迎国民军代表大会、欢送黄埔军校步兵顾问兼顾问长白礼别列夫回俄国这三项内容。其中欢迎国民军代表指的是冯玉祥的代表李鸣钟。1926年冯玉祥在苏联考察时加入国民党,同年9月在绥远五原(今属内蒙古)誓师,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正式宣布全体将士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国民革命。冯随派李鸣钟及刘冀为全权代表南下广州,与国民政府联系合作。李鸣钟是西北军著名将领,一直追随冯玉祥,李还是冯玉祥李德全夫妇的媒人,受冯信任有加。黄埔军民联欢大会举行之时,李鸣钟在穗因水土不服生病未能参会,便委托刘冀到会代表发言。而现居住北京李鸣钟的女儿一直以为其父与黄埔军校从无联系。当她看到笔者收藏的这本刊物后非常惊喜,认为这是为李鸣钟传记填补了一个空白。

  日后关于黄埔期刊史料价值的评论,中央军校教育长万耀煌曾言:“片锦零纨,各成段落。用之者竹头木屑,皆为有用之物,更进一步,则信手拈来,皆成妙谛。而执笔者偶有心得,间有所风,亦可随时以矩篇文字,与读者相见,并不必定如名山著作,如顾亭林日知录,三十年始行脱稿”。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黄埔军校的创始人孙中山先生说:宣传造成民力。正因为有以《革命军》、《黄埔武力》、《黄埔生活》、《武力与民众》等一系列黄埔宣传刊物的出版发行,使得黄埔军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治与军事并存的教育方针得到充分体现,表明了黄埔军校在当时作为“国民革命的中心”,不仅仅是革命武装的中心,而且也是革命思想的中心。而这一切,又都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特点。●

  小资料

  黄埔军校各时期出版刊物

  黄埔时期

  本校:《中国军人》《壁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日刊》《青年军人》《革命军》《革命导报》《革命生活》《黄埔潮》《黄埔武力》《黄埔军人》《黄埔生活》《黄埔周刊》《黄埔》《黄埔日刊》《武力与民众》《入伍生周刊》

  潮州分校:《韩江潮》《潮潮》《满地红》

  武汉分校:《革命生活》《黄埔精神》《觉路》《校闻》《军人魂》

  长沙分校: 《火花》

  南京时期

  本校:《黄埔生命》《黄埔同学会会务月报》《黄埔血》《黄埔党务周刊》《黄埔月刊》《党军日报》《党军月刊》《革命与战斗》《明耻》《民族魂》《生命》《文艺》

  成都时期

  本校:《黄埔月刊》《民族战士》《黄埔周刊》《黄埔季刊》《军与政》《学术月刊》《黄埔日报》《战时演剧》《怒潮》《明耻周刊》

  各分校校刊:第一分校《建军》,第二分校《武冈》,第三分校《党军》,第四分校《战士》,第五分校《奋斗》,第六分校《正气》,第七分校《王曲》,第八分校《武当》,第九分校《天山》。●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8-02-05 11:23: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对战干团小资料的订正—— 并致廖宇阳先生

下一篇:我珍藏的一枚黄埔学生毕业纪念章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