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关爱抗战老兵大理志愿者团队”发起人——苏绍龙
2017-09-11 09:00:47  来源:中国文明网  点击:  复制链接

  他和中国千千万万的学生一样,上大学、读研、读博,但又不一样,他是“关爱抗战老兵大理志愿者团队”的核心发起人,也是这个团队的队长,为抗战老兵送去应有的尊严和荣光。他说:“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我们只怕来不及。”他就是苏绍龙,2014年12月,获得了“大理好人”的殊荣。近3年的时间,令他感触颇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抗战老兵”这个群体。大理的民政部门主动联系他们,双方互通信息,形成了一个抗战老兵的信息库,并筛选出一部分急需需要帮助的抗战老兵,2014年10月,69名老兵领到了500元/月的生活补助。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苏绍龙希望,更多大理本土企业和社会人士参与到关爱抗战老兵的行动中来。“在筹集的资金中,仅有10%到20%的资金来源于大理本地的企业或社会人士捐赠,其他都是外来资金。”苏绍龙希望,以后这样的状况可以得到改变。

  一次旅游 寻找老兵的念头开始生根发芽

  这一切,源于一次旅游。高二的时候,苏绍龙和同学去腾冲国殇墓园和龙陵松山遗址游玩。第一次接触到这段历史,有些东西深深地触动了他。

  “当站在松山战壕的废墟里时,我扪心自问,没办法做到像他们那样。”苏绍龙直言当时的想法,因此,他对那些参加抗战的人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当年的那些战士难道不害怕吗?如果他们现在还活着的话,在哪呢?”这些念头在苏绍龙的心里埋下了的种子。

  这枚“种子”经过多年酝酿,破土而出,他走上了寻找大理抗战老兵的旅途。2013年1月,苏绍龙和关爱老兵志愿者团队发起了“春暖2013关爱老兵活动”。

  做的永远没有想的简单,在寻找抗战老兵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些不理解人和困难,但苏绍龙认为,做这件事情,不遇到困难肯定不可能。“如果这件事毫无难度的话,早就有人做了。但是,当你想想那些抗战老兵,想到他们期盼的眼神,他们应该得到尊重和荣光,他们已经等了70年。每每想到这些东西,就觉得很有力量。”苏绍龙很直白地告诉记者,虽然这些话听起来不太靠谱,但,是不容否定的事实。

  在寻找老兵的过程中,一般都是自己筹钱,乘坐班车到县份上,然后做面包车、拖拉机或者徒步到村子里。最远的一次,他们徒步去祥云县的普鹏,县份上到普鹏有一条土路,但他们找不到车,那一次寻找,但往返徒步就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年8月份,苏绍龙和其他志愿者,用了3天2夜85小时驱车580公里徒步23公里,寻访2个县9个乡镇15个村居的17位抗战老兵。这些经历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走遍了大理州12个县市,分三次寻找,到目前为止,一共寻到老兵160人左右。

  寻找老兵 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

  在寻找老兵的过程中,苏绍龙渐渐明白,很多抗战老兵的要求其实很小,他们只是希望有人能够经常去看看他,希望有人还记得他们。他们,要的是一份认同,一份尊重。

  宾川县有一位叫代昆的老兵,苏绍龙第一次去看他的时候,老人已经瘫痪在床。“原来几个星期前,老人起夜时摔倒了,伤了髋关节,因为年纪大不好做手术,只能在家里休养。”令苏绍龙没有想到的是,第二次再去送钱时,老人已经去世,他们只能把慰问金和徽章放在老人的遗像前。

  代昆老人毕业于中央军官学校昆明第五分校(现在的讲武堂),当时本来可以有更好的前途,但他选择了参军。他17岁进入黄埔军校昆明第五分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第93军18师第1团2营,随军先后驻守蒙自、开远等红河北岸一线,防止日军由越南北上。老人说:“国家危难,形势逼人,年轻人没有办法,要为国抗战”。

  存世的老兵均已步入暮年,他们大多无固定收入,身体各项功能逐步衰退。1921年出生的李朝光老人,少时被抓丁入伍,后分配至第60军183师1081团,主要负责潘朔端的警卫工作。抗战时曾在江西万载、高安一带作战,随军参加台儿庄战役,后回滇驻防。住院者团队去年看望他时,已患病在身,眼、耳功能退化,无经济收入,女儿过世,由女婿、孙子供养。

  “最怕一行人深入村庄,打听老人住处,费劲周折,终于到达却已经一切成空。最怕空气忽然安静,抬头只剩老人故居的横梁上残余的挽联,写着‘音容宛在’。我知道,从此那段历史中的有些故事,就再也无人知晓了。老兵,对不起,我们来晚了。最后一站,那么沉重。 ”苏绍龙觉得惶恐和愧疚。

  一年多的时间,寻找到的160位老兵,有近30位已经陆陆续续去世。这样的现实让苏绍龙明白:关爱老兵,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他要努力追赶,跑在时间的前面,希望更早一点,再早一点……

  “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没有资金,而是时间。他们曾经为我们做过贡献,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被忘记了,我们再不行动,再过5年或者10年,这些老兵离开这个世界。那个时候,无论我们想做什么,都已经晚了。”苏绍龙觉得,与其以后自责内疚,何不如现在行动起来,让这些老兵有一个温暖的晚年。

  出一本书 铭记曾经的烽火岁月

  寻找老兵的工作已经持续2年多,寻找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募集了130多件冬衣、围巾、致敬礼包(里面包含纪念章、拐杖、慰问金等东西)。

  2015年,志愿者团队继续进行常规的募集善款工作。另外一项工作就是出版《烽火记忆--大理抗战亲历者口述史集》这本书。这本书记录了抗战期间在大理发生的各种故事,如支援前线、滇缅公路修建、滇西干训团在大理的成立与运行、远征军及其将领在大理的活动情况等;在人物篇部分,收录近80位大理籍抗日将士的生平传略。苏绍龙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些老兵大多数都是首次发现,他们的经历也都是首次披露。据我所知,作为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而非内部流通赠阅)的出版物,这本书会在大理创造第一。”这本书编写的初衷很简单,大理曾作为滇西抗战,甚至是大后方卫国抗战的重镇,70多年过去,当时的史实没有得到很好的整理。“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这段历史的梳理,向抗战胜利72周年献礼,缅怀为国捐躯的英雄,也为健在的抗战老兵送去一份敬意。”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9-11 09:04: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慈善天使在行动:记铜川汪勇式好青年--张岱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