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1944年豫中会战中的侵华日军战车第三师团
2018-05-22 17:03:43  来源:360图书馆  点击:  复制链接

  日本早在1927年2月就开始生产坦克,但是长时间内一直将坦克联队分割配属于各野战师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军大规模进攻作战均有坦克部队参战。1934年关东军首先成了独立混成第一机械化旅团。在后来的徐州会战、南昌会战、诺蒙坎战役中,日军都集中采用坦克突击战术。1941年6月,山下奉文率领日军陆军视察团远赴欧洲考察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在欧洲作战和战场情况。德军的摩托化步兵、装甲集团和轰炸机机群协同作战,给日军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考察团回到日本后即提出集中使用坦克并独立成军的建议。不久,日军悍然发动所谓的大东亚圣战,在马来亚、菲律宾和缅甸,日军也都使用了战车部队,在战争中深深感到有必要将原来分散使用的战车部队集中编组,从而发挥战车的快速机动特点。1942年6月24日,日军大本营下令组成机甲军,由吉田德充任司令官,下属战车第一、第二、第三师团和战车教导旅团。其中战车第一、第二师团和战车教导旅团均隶属关东军战斗序列,唯独战车第三师团配属在中国派遣军。

  日军战车第三师团于1942年(昭和17年)12月14日在内蒙古包头编成,其前身是日军驻蒙军骑兵集团。

  战车第三师团

  师团长:西原一策中将

  下辖:

  战车第五旅团(战车第8、第12联队)

  战车第六旅团(战车第13、17联队)

  机动步兵第3联队

  师团直属速射炮队

  搜索队

  机动炮兵第3联队

  防空队、工兵队、整备队和辎重队。

  按照日军战车师团编制,该师团总人数约为13820人。其中战车联队为1070人,遍有中战车3个中队,轻战车1个中队,炮战车(自行火炮)1个中队,另有一个维修中队;机动步兵联队约为3030人,下辖3个大队,每个大队有3个步兵中队,1个重机枪中队,联队还直属1个山炮中队;搜索队约为700人,轻战车2或3个中队,步兵个中队,自行火炮1个中队;速射炮队有340人,编为3个中队;机动炮兵联队约有1500人,有野炮1个大队,105榴弹炮两个大队;防空队为1010人,下属两个高射炮中队,4个高射机关炮中队;工兵队为1150人3个中队,整备队780人3个中队,辎重队770人4个中队。

  该师团成立后即在包头配装并进行训练,1943年秋天部队训练完毕。山路秀男接替西原一策担任该师团师团长。

  1944年,日军大本营鉴于太平洋战场形势的恶化,决意打通并确保大陆交通线,以创造在东亚大陆长期坚守的有利田间。1944年1月24提,日军大本营向中国派遣军下达了“一号作战”命令,根据这一命令,负责攻略中国平汉线南段的日军第12军开始调集部队,在包头的战车第三师团奉命派遣师团部率领下属之战车第6旅团及师团各直属部队南下参战。

  参战部队序列:

  师团司令部(师团长:山路秀男中将)

  战车第6旅团司令部(旅团长:佐武胜司少将)

  下属:

  战车第13联队(联队长:粟栖英之助中佐)

  战车第17联队(联队长:渡边谦太郎大佐)

  搜索队(队长:福岛甚三郎中佐)

  机动步兵第3联队(联队长:吉松喜三大佐)

  机动炮兵第3联队

  机动工兵联队

  速射炮队

  防空队

  整备队

  野战医院

  伤员输送队

  此次参战日军战车部队每个战车联队均由一个九五式轻战车中队,三个九七改中战车中队,一个九七式中战车中队和整备中队组成;每个战车联队有各类战车73辆,其他车辆27辆。搜索队由两个轻战车中队、一个中战车中队、一个乘车中队和整备队组成;两个战车联队中又以战车第17联队经验最为丰富,该联队是由原日军战车第2联队出征前留守于日本本土千叶县津田沼的留守部队扩编而成。机动步兵第3联队原先是日本本土千叶县习志野的骑兵第14联队改编而成,下辖3个部队大队(每大队有三个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一个联队直属的炮兵中队(41式75MM山炮)和整备中队,全联队约有900人,配属战车22辆,各类车辆280辆。机动炮兵第3联队由一个机动野炮大队(90式75MM野炮12门)、一个机动榴弹炮大队(91式100MM榴弹炮12门)和整备中队组成。速射炮装备的则是一式47MM反坦克炮(对战车炮或称战防炮)。

  日军对该师团参战的消息严格保密,即便在12军召开各参战师团长会议上也没有公开宣布有战车部队参战的信息。在战前日军冒着黄河南岸汉王城一带中国守军炮火紧张修复黄河铁路大桥的同时,为战车第三师团配备的油料及战车零配件等作战物资也陆续运抵黄河北岸的新乡小冀镇。1944年4月17日晚,东路日军首先自中牟向郑州方向发动攻势,第三天黎明,固守在黄河南岸氓山头和霸王城达两年之久的日军也突然向与之对峙的国军守军发动攻击。至4月20日北线日军发动总攻后,国军很快被逐至广武以西。

  4月20日夜,秘密集结在新乡的日军战车第三师团开始南下。师团指挥部首先经过修复后的黄河铁桥抵达南岸,第二天夜晚师团搜索队和战车第13联队及工兵队过桥,第三天夜则是机动步兵第3联队、机动炮兵第3联队及辎重队。为了保密,日军全部在夜间渡河,渡河后的战车部队隐蔽在黄河铁桥南平汉路以西氓山各山坳中。日军渡河时,国军守军预备第十一师仍在西侧近10华里远的摩旗岭与日军激战,20日清晨观测所报告:“自晨至夕,敌人由铁桥南渡,络绎不绝。”20日清晨,国军再次观察到氓山头东面平汉铁路黄河南车站附近,日军集结有大约三十多辆战车,似乎要突破国军在东面的阵地,国军炮兵随即向日军战车集结点猛烈射击数十发炮弹,据国军观测所报告:“毁敌战车七八辆”。国军前线军官建议上级请求派遣侦察机前去侦察,但不知道为什么侦察机一直没有前来侦察。战后得知当时日军战车部队全部猬集在氓山头黄河岸边的山坳中,正是空军打击的良好目标。

  起初,战车第三师团在郑州以北地区待命。4月29日,奉12军命令,该师团第13联队及机动步兵第三联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协助日军37师团攻击许昌。这股日军在第13联队联队长粟栖英之助中佐指挥下,于30日下午三时抵达许昌以西,切断了许昌守军新编第二十九师与西面友军的联系。继而与日军第37师团第227联队第二大队联系,协同向许昌南门发起进攻。“下午,日军调来四辆坦克和数架飞机,又在许昌文峰塔上架起机关枪,掩护步兵向我阵地进攻”。这四辆战车为日军战车第三师团战车第13联队第二中队的九七改中战车。晚6时30分左右,日军战车经过10分钟炮击,终将许昌南城门部分打塌,机动步兵第3联队第一大队一部在山野边荣吉少佐指挥下自南门突入许昌城内,与国军守军展开激烈白刃战。负责南门守卫的新29师87团团长李培芹当时正在师团向师长吕公良汇报南门战况,闻听城门失守,立即亲率部队向南门冲击。新29师副师长黄永淮的侄子黄正道,当时任87团某连连长,当他的连队的日军逼退时,黄正道突然看见黄永淮亲自督战,遂回身带领部下返回南门与日军厮杀,最后战死疆场。当天夜晚,许昌守军突围,许昌陷落。

  日军打通平汉路南段后,开始实施战役第二阶段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围歼当时正在密县、登封一带与日军激战的国军第一战区主力。为了达到围歼的战役目的,日军第12军命令战车第三师团由新郑和许昌地区出发西进,一部从禹县、郏县向临汝推进,主力则部署在许昌、襄城、郏县和临汝沿线,以遮断国军第13军撤退的道路。5月2日,就在日军占领许昌的第二天,战车第三师团分别从长葛和尚桥和许昌出发,开始西进。战车第六旅团长佐武胜司少将亲率渡边谦太郎大佐的战车第17联队、机动步兵第3联队山野边荣吉少佐的第一大队,另附九零式野炮两个中队、105MM榴弹炮一个中队,于当日12师开始向郏县攻击。守军81师两个团,与日军战车部队展开激战。当天夜晚,日军突入城内,国军不支,5月3日郏县失陷。占领郏县的日军战车部队,并未停留,随即沿公路向西北方向的临汝推进,在5月3日晚间抵达临汝城外。

  日军战车部队的快速机动,令国军十分被动。日军占领许昌、襄城一带后,第一战区指挥部就预感到自己侧后有威胁,遂令47师驻防临汝;同时令13正在密县登封一带与日军激战的13军和85军将防区移交给新9军,然后向临汝急进。第47师自宜阳白杨镇(今河南省汝阳县城)日夜兼程,刚抵达临汝城内尚未开始构筑防御工事,日军战车部队就已经前进到临汝东的十里铺,并于正在附近的85军110师328团接触。

  85军110师的328团是85军前锋,该部两天一夜急行军,于3日晚匆忙赶到临汝东北的旋风寺附近,正准备向临汝开进,突然接到消息:日军战车已经抵达十里铺。随即328团奉到命令准备夜袭十里铺。部队正在准备间,日军的战车部队就已经开始使用自行火炮向临汝东关开火,而手忙脚乱中的国军47师141团第一营刚来得及在临汝东四里铺展开,就与日军接触。

  战斗一开始,日军即以小股部队牵制守军,主力20余辆九七改中战车及九五轻战车,配属40多辆汽车装载的机动步兵,绕过四里铺,径直向临汝东关进攻。这股日军是战车第三师团战车第六旅团长佐武胜司少将亲自率领的战车第13联队及机动步兵第三联队主力;战车第三师团搜索队队长福岛甚三郎中佐则率领轻战车一部,自临汝北部迂回而来。而面对这两股强悍对手的是守卫临汝东门的国军是47师141团的一个步兵连,没有任何阻挡战车的武器,因此日军轻易攻入城内,续而攻击西关。47师师长杨蔚将军后来在台湾回忆此战时说:“我奉命自宜阳白杨镇率139团及宜阳的141团驰援临汝时,本师的小炮连(37厘口径平射炮)及140团尚留在洛阳郊区守防,但该团第二营则随师部行动,全部兵力仅为7个步兵营,1个特务连,一个通信连。火力咧,师小炮连留在军部,仅各团迫炮连及各营的重机枪连。我因听说敌人攻许昌及颖桥已使用战车,就请求军长谢辅三将军让师小炮连归还建制,以为防战车之用,但他没答应,部队就匆匆出发。3日下午9时,我们以急行军由白杨镇经伊川上洛叶公路走了一夜一天,141团于4日下午赶到临汝,其余于4日下午陆续到达,行程180华里。”没有对付日军战车部队的武器,着实成为部队的一个大问题,杨将军在回忆中无奈地说:“师属工兵连尚未成立,没有防战车的地雷,对敌人装甲部队没有应付的武器”,他对防战车的武器要求太迫切,4日下午协同47师作战的85军23师联络官前来联络时,杨蔚将军迫不及待地问那联络参谋:“贵师配属有战防炮没有?”那个参谋不无遗憾地说:“我们军部同三个师部都没有这种炮。”联络参谋想了想说:“13军有个战防炮连,去年31集团军总部办了一个训练示范团,当时我曾奉派受训,团长还把他们的一门37战防炮拆开来,用几匹骡马来驮载示范,以便于道路状况不好时,可以随步兵行动,参加作战”。

  这大约是当时在临汝作战的国军官兵中唯一一个见过战防炮的军官了,可有这种战防炮的13军还远在密县,远水救不了近渴。当听说13军也正奉命赶来时,杨蔚心中稍微有些宽慰,他希冀如果战事紧张,说不定石觉会借几门战防炮让他用用。可眼下没有武器怎么办?47师在城内搜索了半日,想找写麻袋封堵城门,可是找来找去,就找到了十几条麻袋,这怎么能够?最后只好找了些菜馆饭店的桌椅板凳塞在城门洞。这种障碍物阻挡步兵还马马虎虎,要去抵挡日军的战车.......

  第二天黎明,日军在飞机掩护下,以战车20余辆为先锋,向守军主要守备阵地临汝东南猛攻。双方激战三小时,守军47师不敌,至4日上午10时30分从西关撤退,临汝被日军占领。

  五、围歼汤兵团的失败

  日军第12军动用战车第三师团参战的主要意图即利用该师团高度的机动性,快速穿插到国军侧后,以达到合围国军主力汤恩伯兵团的目的。5月4日,占领临汝的日军战车第三师团搜索队紧急为战车补充了油料后,在队长福岛甚三郎中佐带领下,沿公路向十里铺、春店、临汝镇、大安、白沙镇追击。三个小时后,这支轻装前进的日军战车部队迅速通过临汝镇,于当日下午一点占领了白沙镇。至此,日军战车第三师团以两天半的时间,攻占了郏县、临汝及其他村镇,前进了大约150公里,基本控制了东南至许昌,西北至洛阳的公路沿线。

  临汝战斗刚结束,日军战车第三师团长山路秀男在参谋长桥本通义的陪同下,自郏县经临汝至大安,沿途山路秀男满意地看到自己的战车部队浩浩荡荡地向西开进,有的战车来回巡逻,正在搜索并阻止国军自嵩山地区突围。此时日军62师团和110师团正在登封以南地区与国军激战中,按照12军作战命令要求,山路秀男和师团作战部主任参谋等人在大安研究后,于4日下午2时命令部队:

  1、机动步兵第三联队长吉松喜三大佐、率其连队(欠第三大队)及战车第13联队之两个中队、搜索队战车1个中队、机动炮兵第三联队105MM榴炮第二大队(缺第一中队)及第一大队90野炮第一中队、防空机关炮1个中队、工兵队、修理队等,继续攻击前进,占领洛阳以南之龙门街要口的高地,控制洛阳以南之通道,并在伊河河谷遮断汤集团13军之退路。

  2、战车第6旅团一部,从临汝向西,经伊阳、嵩县,攻占至伊河上游地区,以利于师团下期之作战。

  3、师团搜索队到达白沙镇附近后待命,作向以东之颖阳镇与登封的作战准备。

  但是搜索队长福岛甚三郎接到这一命令后并未执行,儿时独断决定继续沿公里搜索前进。他以战车第一、第二中队和工兵、步兵各一个小队乘坐战车,从白沙出发,前去扫荡伊河沿岸,而只留守第三中队在白沙镇执行堵截可能自登封经白沙向西边伏牛山突围国军的任务。这个抗命的后果成为这场战役中国军一个幸运的事件。

  在日军战车第三师团攻占临汝时,国军汤集团85军主力已经陆续抵达临汝东北。临汝失陷后,在日军初期的攻势中,国军官兵对日军突然采用战车集团冲锋的事情感到十分突然。85军直属炮兵营当时正在自登封向临汝转进中,途中官兵纷纷议论:“以往鬼子的坦克车都是用来掩护步兵攻击,从没听说过单独集合这么多坦克车来打冲锋,而且又冲得这么远,真是怪事!”该营第二连观测员以前听过自德国留学的邱清泉将军讲解过德军的闪电战术,他说这就是”邱主任讲的机动与火力密切配合,就是闪电战术,“也是现下最时髦的战术!”

  85军和13军主力鉴于洛叶公里已经被日军战车部队封锁,经研究后决定在4日晚或5日凌晨通过公路。他们选择的突围地点就是福岛甚三郎接到命令要坚守的白沙镇附近。突围中的国军通过询问逃难的民众得知日军在白沙并未停留,晚间就在龙门与国军交战,于是在当晚分路越过洛叶公路,成功脱险。85军炮兵营一名军官回忆突围时情景说:“晚上3点多钟,我们先在白沙东面停止,整顿了一下,在4点多钟越过公路,托天之福,没受到太大干扰”。他们遇到的唯一麻烦是连队的一辆装载弹药的大车在越过公路时遭遇了日军一辆战车,不过当日军停下车来打开车灯辨认的时候,驾驭大车的国军士兵狠狠给了驭马几鞭子,车借下坡,飞快地逃走了。“刚好是个下坡,没被大着,他奶奶的,好险啊!”那名士兵事后庆幸道。

  85军与13军突围后,留在日军包围圈中的就只剩下断后的第九军。该军原在陕西宝鸡一带驻防,河南会战开始后,部队车运至洛阳,于5月初奉命接替85军和13军防务,在登封密县一带阻击日军西进。日军战车第三师团封锁洛叶公路后,该军已经被深陷包围圈中,军属各部队于5月8日奉命向西转进。途中屡遭日军多重尾追堵截,损失惨重。9军54师162团团长宋邦纬将军多年后在台湾回忆突破洛叶公路时道:“5月8日下午4时,奉命向西转进,师部原令预备队第160团负责掩护,不料该团却先行撤走,致我团转进途中遭受相当损害。......本团当晚奉命突围时,因考虑西面系包围圈,乃改向南,拟翻伏牛山东麓,不料却遭到南面两路敌军之攻击,遂转向白沙南面,再向西冲过公路。但经派人侦察,洛叶公路已被敌装甲部队完全封锁,若贸然以大部队突围,势必遭受甚大损失。”宋团长最后与部下研究决定,将部队分为若干小组,先潜行到公路边,待日军战车通过后,乘其间歇迅速通过公路。此时日军战车第三师团已经加强了在公路的巡逻,据宋将军的回忆:“敌人派出一组组的战车,每组两三辆,往来巡逻,把整个公路封锁得象铁笼一样。到夜晚则发射照明弹,一个接一个地不停,把地面照的通明透亮。”但是宋团长还是借日军照明弹的间歇,带领全团成功通过了公路突围而出。在整个突围过程中,国军各部队均有不同程度的伤亡,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是29军91师,该师在大营附近通过洛叶公路,因没有计划,官兵临阵慌乱,致使部队失去控制,部队瓦解,士兵四散逃跑,几近全军覆没。

  六、伊河河谷战斗

  战车第三师团搜索队在福岛甚三郎带领下于5月4日下午自白沙出发,向伊河河谷前进。国军第一战区事先部署在这一地区的防守部队为14军83师。下午5点左右日军推进到伊河西岸,开始向龙门南伊河西面国军阵地攻击。日军的战车畅通无阻地冲进国军阵地,守军因无反坦克装备,只得用机枪和集束手榴弹来攻击。入夜时分,日军攻占周村,并连夜继续北进,大约在晚间10时左右抵达悒涧南,在此遭到83师的顽强抗击,激战中日军有两辆战车翻入深壕动弹不得,其尖兵中队连同中队长全部被国军官兵击毙。日军迫不得已又退回到伊河东岸。

  5月5日拂晓,福岛再次指挥搜索队向悒涧攻击。此时于5月3日从许昌出发的日军骑兵第四旅团先头部队骑兵第25联队日夜兼程赶到水寨附近,闻听伊河西岸传来激烈的枪炮声,日军指挥官藤田茂马上判断在那里作战的战车第三师团搜索队的情况十分严峻,于是他决定支援搜索队作战,令骑兵第25联队和骑兵第26联队在水寨附近渡河越过伊河。这两个骑兵联队很快与战车部队取得了联系并投入战斗。日军骑兵的到来,使搜索队当面的战况很快改变,守军83师被迫后退。上午10时许,搜索队的步兵小队在小队长真岛猛准尉指挥下占领了悒涧,翻入深壕中的两辆战车也由修理队拖出修理。

  日军战车第三师团长山路秀男于这天上午得知师团搜索队并未遵照其命令坚守白沙镇,而是前进到了伊河西岸。这时日军北线的62师团和110师团正在登封与国军激战,通过战场通报山路秀男得知已经有部分国军部队在4日晚间横穿洛叶公路西撤。于是山路秀男严令搜索队必须按照4日下午的命令,由白沙镇向东阻击由登封向西撤退的国军,并作好随时向登封突进的准备。为了使福岛甚三郎确实执行这一命令,山路秀男派司令部附防野少佐专程去悒涧严令搜索队立刻返回。福岛甚三郎接到命令后,于5日晚带领搜索队回到白沙镇,当夜向东出发,6日抵达颖阳等指定地点。这支日军部队前进的路线,恰好是国军主力部队向西退却的主要方向。此时大批国军正在蜂拥向西突围,双方一路上爆发了多次遭遇战。日军战车部队在前进时,连续遭到国军炮兵的攻击和空军的轰炸,有些战车因战损和被击毁堵塞了道路。在修理和疏通道路时经常遭到退却中的国军步兵袭击。因此搜索队前锋战车第三中队抵达吕店一带时人数已经不多,中队长关屋今朝光大尉却莽撞地坚持继续攻击前进,结果遭到退却中的国军85军一部猛烈袭击,关屋今朝光等9人被击毙,7名日军负伤。

  在伊河河谷西岸的日军骑兵第四旅团击退83师后,并未追击。藤田茂随即收缩部队于伊河东岸,支援刚正在此地的战车第三师团机动步兵第三联队向龙门发起攻击。机动步兵第三联队也是在4日晚间赶到这一地区的。当他们沿伊河东岸向龙门前进时,闻听到西岸有激烈的枪炮声,他们不知道那是抗命前进的师团搜索队在悒涧与国军交战,还以为是另外的友军正在与他们平行前进。午夜机动步兵第三联队通过了彭婆,先头战车中队在5日拂晓抵达了龙门以南约4公里的西草店,突然遭到国军守军反坦克炮的攻击,同时在龙门两侧高地上的国军守军也利用既设阵地阻击日军前进。

  按照第一战区的作战指令,伊河东岸的东龙门山,杨沟寨和彭婆一线阵地据点应由14军85师和新八军的新6师担任守备。但是因为新八军的黄河河防任务没有部队接收,军长胡伯翰坚持不放新6师转移防区,所以当战斗爆发的时候,在伊河东岸龙门以南山地只有85师。5日中午,日军骑兵第四旅团奉命向登封攻击前进,留下战车第三师团机动步兵第三联队继续向龙门进攻。下午,日军机动步兵第三联队长吉松喜三大佐决定由山野边荣吉少佐的第一大队三个中队攻占公路东边的杨沟寨,使部队绕过龙门南面的公路,从杨沟寨北进到龙门东面,继而威胁龙门东北方面的伊河两岸和洛阳外围。

  山野边少佐以铃木的第一中队、菱沼的第2中队和金冈的第三中队同时投入战斗,攻击的主要目标是杨沟寨一线山地。国军担负杨沟寨阵地防务的本来应是新八军的新6师,但新6师当时正担任渑池一带的黄河河防,直到当日夜晚才赶到龙门东南地区,实际当时守卫这一地区的是14军85师254团。5日下午3点,日军开始炮击国军战地,继而向杨沟寨发动攻击。因为国军守军力量薄弱,阵地很快被日军攻占。

  杨沟寨是整个龙门南部山地阵地的中枢,被日军占领后85师顿觉吃力。该师先后派遣255团、253团反攻。14军直属的炮兵团有力地支援了反攻。该团阵地位于伊河西岸龙门石窟附近的制高点,因为观测所视界良好,炮兵阵地正好与日军活动方向直交,故可从容对敌射击。而日军机动步兵联队配属的机动炮兵105MM榴弹炮,因为缺乏炮兵观测而不能压制住国军炮火。这倒是形成了少见的75MM火炮反而压制住对方105MM火炮的战例。在炮兵有力支援下,国军与日军在杨沟寨阵地展开拉锯战,日军铃木中队在当晚8时30分经过艰苦战斗占据了杨沟寨附近一处山头,从而控制了制高点,守军随即反攻,先后6次反击,山头多次易手,战斗十分激烈。85师253团第九连在反击杨沟寨中,攻占了附近一个山头,日军迅速猛烈反扑,形成混战,带领该连冲锋的第三营营长在战斗中失踪,第九连伤亡巨大,仅有少数官兵跳崖撤回。

  在日军机动步兵第三联队第一大队在杨沟寨激战时,其第二大队在平泉少佐带领下也抵达战场。6日,山野边的第一大队继续攻击,当日国军炮兵向日军占据的各阵地猛烈炮击,发射了约600发炮弹,令国军炮兵官兵遗憾的是炮弹太缺乏,否则日军受到的打击将会更大。而日军也加强了炮火,据刘勘兵团的战报:“6日1时许,敌以炮火向我杨沟寨85师阵地集中射击,继以步兵四五百向该地进犯。经我守军坚决抵抗,牺牲过半,杨沟寨遂陷敌手。”

  龙门战斗持续了三天,交战双方多次展开残酷的白刃战。日军机动步兵第三连队第一大队第一中队长铃木安三郎、第二中队长菱沼等均被守军击毙。在6日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日军不仅投入了第二大队,还从临汝调来神户英彦中佐指挥的炮兵第三大队助战。

  在登封一带的国军主力自5日始,开始向西部伏牛山区转移,负责在洛叶公路堵截的日军战车第三师团虽然进行了尾追堵截的部署,但因为兵力太少且过于分散,而国军熟悉道路并及时掌握了敌情,因此可以分路自战车第三师团兵力薄弱处越出日军包围圈。7日,日军相继攻占了杨沟寨和东龙门山,因为国军第一战区在登封一带的主力已经西移,战斗在龙门以东山地的14军部队奉命撤退到伊河以西。日军机动步兵第三连队则从杨沟寨北进到平原地带,在伊河对岸,北面的洛阳已经遥遥在望。

  七、洛阳外围战

  日军战车第三师团从许昌经临汝快速穿插到洛阳南龙门,令国军第一战区十分震惊。尽管在日军包围圈中的国军汤恩伯集团已经或正在突围中,但日军对洛阳的威胁已经是火烧眉毛的紧急了。5月7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从洛阳西工好不容易联系上刚刚经白沙镇突围而出的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蒋鼎文要求汤恩伯立即返回洛阳商量对策。当天傍晚,满身污泥尘土的汤恩伯从嵩县匆忙赶到西工,蒋鼎文要求汤恩伯指挥部队保卫洛阳,但是汤恩伯发愁的是自己的部队还不知道突出来多少。两人爆发了一场小小的争执,最后汤恩伯愤愤抛下一句:“反正我是守不了,谁能守谁来守。”言毕如同来时匆忙般离开了洛阳。几天后,这个曾经掌握数十万大军的将军竟然在豫西山地被一些地方武装缴去了电台,以致于无法与外界联系,这也是战争史上一件咄咄怪事。无法坚守洛阳,蒋鼎文也就在当天夜晚匆忙带领自己的司令部离开了洛阳这个九朝古都,沿着洛河河谷向卢氏撤退而去。根据他行前留下的命令,防守洛阳的艰巨任务落在了15军身上。

  15军,是洛阳土产的一支部队,因为它的前身是民元时期的镇嵩军,所以长期以来背负着土匪部队的恶名。军下辖64和65师,64师师长刘献捷是镇嵩军总司令刘镇华的儿子,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刘茂恩的侄子;但65师师长李纪云是黄埔出身,骄傲自大,向来不把趟将出身的军长武廷麟放在眼中。临时配属给15军保卫洛阳的94师原来隶属14军,与15军从无渊源,能不能指挥的动,着实让武廷麟为难。接到命令后,武廷麟军长与几位师长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以自己最为得力的64师守卫最为难守的洛阳西工,65师守卫洛阳北邙山一带,洛阳城关则交给装备最好实力最强的94师守备,15军军部设置在邙山上的上清宫,各部队在5月8日拂晓进入阵地,开始紧张备战。

  此时的日军指挥机关却爆发了一场不太显露的争执。在围攻汤恩伯集团作战告一段落后,日军华北方面军于5月9日向参谋本部和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电告战况,电报中称:“企图策应洛阳防卫的汤恩伯集团之29军、85军及第13军主力,在2日以来的作战中,已遭到溃灭性的打击”。同时,冈村宁次还向中国派遣军汇报了洛阳会战指导方案。该方案要点是集结于黄河以南的日军第一军在5月11日南渡黄河遮断陇海铁路,以防止国军第八战区经潼关向东增援;继而集中12军和第一军及63师团包围歼灭洛阳守军并占领洛阳。5月10日这一命令下达到日军各部队,但是12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却有不同的看法。内山英太郎认为汤恩伯集团的13军主力在前期战斗中并未被消灭,目前正在伊河上游一带,随时都有可能夹击洛阳以南龙门一带的日军。因此对汤恩伯集团还需要继续集中力量予以打击;另如果能让国军第八战区的增援部队抵达洛阳,然后日军第一军南渡黄河,即可创造条件集中力量歼灭更多的国军,这样做要比占领一个洛阳城而失去歼灭对手主力更好一些。出于这个想法,内山在下达给部下的命令中做了一些改动,并未将所有的部队都如华北方面军命令的那样投入到洛阳西北方向,而是仅指派战车第三师团和110师团前进到洛阳西北,其他部队分三路向宜阳、洛宁方向追击退却中的国军。遵照这一命令,5月9日在龙门一带的国军主动撤离后,日军战车第三师团即以机动步兵第三联队为前锋,于当日渡过伊河经关林前进到洛阳郊外。国军15军外围警戒部队在关林与日军前锋略为交火即退往洛河以北。

  洛河是洛阳城南的天然屏障,三十年代为了沟通洛阳南北交通,曾修建有桥梁一座,名曰林森桥。此桥以东为守军94师阵地,以西则是守军64师守备阵地。5月9日,战车第三师团主力开始向洛阳南郊集结。此时日军自登封西进的第110师团和第37师团也陆续抵达洛阳东郊。110师团将指挥部设置在洛阳名刹白马寺,而37师团则遵照12军命令,向北迂回洛阳城,沿途与国军守军外围警戒部队爆发了一些小的战斗。

  5月10日,日军战车第三师团推进到洛阳以南东西一线,守军94师一个营奉命坚守林森桥北桥头堡。为了阻截日军前进,守军忍痛炸毁了林森桥,这座1936年在盛唐时代天津桥遗址旁边建立的现代化水泥钢筋桥,仅使用了不到七年就毁坏,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日军见桥梁被毁,即在飞机大炮掩护下,投入步兵强渡洛河,同时集中战车装甲车近百辆,轰击对岸守军阵地。守军营长夏念民在掩体中被日军战车炮弹直接命中壮烈牺牲。在与日军战车隔河对战中,94师的四门战防炮在一天之内就被日军摧毁两门,剩下的两门到入夜时分也将炮弹耗尽。至此洛阳守军已经没有任何专门的反坦克武器。

  5月11日拂晓,日军经过准备,开始自关林、洛阳东郊两路向洛阳外围守军阵地发起攻击。战车第三师团仍以战车搜索队为前锋,从关林出发,向洛河林森桥以西国军西工阵地攻击。西工阵地是国军在抗战爆发后修建的永备性国防工事,15军接防洛阳防务后,又紧急埋设了地雷,设置鹿砦、拒马、铁丝网等障碍物。在5月9日日军第一次进抵洛河东岸时,日军机动步兵第三联队曾试探性强渡洛河,半渡中遭到守军猛烈打击。这次攻击日军首先以炮火掩护步兵渡河,继而工兵队紧急架设浮桥,到上午已经有三十余辆战车渡过洛河并开始掩护步兵冲击守军阵地。

  守卫这一阵地的国军是5军64师,这支部队官兵多为洛阳本地人,家乡观念强烈,战斗决心很大。但部队没有战防炮,无法阻挡日军战车在阵地上横冲直撞。看到日军战车的嚣张气焰,15军军长武廷麟下令能破坏敌战车者赏洋一万。国军士兵奋勇争先,使用集束手榴弹塞入日军战车履带内,或登上战车将手榴弹拉火后塞入其了望孔内。双方激战至午夜,日军战车被炸毁多辆,但攻势不减。当夜,日军改以步兵为主,以万人之众由七里河、兴隆寨之间向守军发动猛烈夜袭,九次冲入守军阵地均被赶出。日军之蛮勇令国军震惊,刘茂恩在其回忆录中曾感叹日军顽强,尸体几满战壕。

  12日拂晓,日军以飞机十余架、炮三十余门掩护,再度大举进攻。其攻击重点在洛阳通往磁涧公路上的七里河大桥。国军守桥部队为64师第三团第八连,该连在连长刘长捷指挥下,多次与冲入战壕内的日军展开白刃战,双方激战至十时许,七里河大桥被日军占领,同时日军由兴隆寨和瞿家屯之间突入守军阵地。守军旋即投入各级预备队反击。刘长捷连经过奋战,又夺回七里河大桥,而日军再度反击,致使七里河大桥三度易手。日军在激战中,将六十余辆战车投入到突破口,而国军无兵增援,只得放弃阵地选择新的防线坚守。至下午一点,守军阵地又被日军战车突破,同时日军在突破口投入大批步兵和坦克向两翼发展。64师伤亡惨重,不得不越过铁路撤退到邙山脚下,在史家屯至洛阳城西北角一线向南防御。

  在林森桥以东,日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以近百辆战车掩护步兵骑兵从林森桥以东向守军94师阵地连续发动波浪式进攻,激战至当日午夜,94师转移到周公庙阵地。第二天凌晨,日军强渡洛河后,再度向守军阵地攻击,双方伤亡均很惨重。

  5月13日,日军战车第三师团从洛阳城西分两路攻击,一路向北突击邙山脚下15军阵地,另一路则直扑洛阳西关。日军一辆九七改中型坦克首先突破守军城外的阵地,出现在西关桥头,但西关桥已经被守军94师破坏,于是后续而来的大约三十辆日军战车聚集在周公庙与火车站的环城西路,向洛阳城内密集炮击。在战车掩护下,日军步兵在周公庙与西车站地区与守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双方为这一段阵地往返争夺了三次。94师在此地伤亡巨大,师长张世光当时对军医说自己最好的四个连长,守卫城的四关,在当日阵亡了三个,另一个则负了重伤。当时守卫北关的连长曾英在12日与日军争夺洛阳火车站票房大楼时已经牺牲,在东关的杨扬连长则在东关被日军狙击手击中阵亡,南关的瞿愚特连长也在12日牺牲,负伤的刘亚超连长则在西关被日军枪榴弹碎片击成重伤。此四人均是黄埔军校学生,同日晋升为连长,情同手足。多年后幸存的刘亚超回忆起另外三名战友,依然满含深情。守卫城关的国军牺牲至大,刘亚超的连队进入战地时尚有140人,到13日晚,未负伤的官兵所剩无几。

  14日,日军步兵三千余,在战车配合下,再度向洛阳西关发起猛烈攻击。由于守军力量消耗太大,日军曾一度强渡西门大桥冲进城内,94师官兵奋不顾身,冒死反击,在洛阳河洛中学前后与公园巷、安乐街一带,与冲进城内的日军展开激烈巷战,日军不敌,被迫撤出城外。

  在洛阳西北角,5月13日起,日军一个联队在战车配合下向守军15军重要据点史家屯发动了连续攻击。守卫在此地的是65师第一团第二营,营长李焱是65师里能征善战的军官,在他带领下,第二营与日军在史家屯展开拉锯战。日军每次攻击前,均有飞机轮番轰炸和猛烈炮击,继而以战车配合步兵冲锋。国军则以手榴弹与刺刀与日军拼杀。双方为了争夺这个重要支承点,连续战斗了七昼夜,最后史家屯被炸成一片焦土,原来的村子荡然无存。

  在日军战车第三师团和110师团向洛阳发动进攻时,日军第一军抽调部队自垣曲一带渡过黄河,击溃了国军河防部队第36集团军47军,从而切断了陇海铁路交通。同时日军第63师团也从洛阳东的巩县黑石关一带渡过洛河,并于13日迂回到洛阳以北和西北地区。5月13日,日军63师团司令部抵达洛阳外围,从而完成了对洛阳的全面包围。在日军第一和第12军各部队按照预定计划抵达指定位置后,华北方面军于5月14日下令由其直属的63师团负责攻击洛阳,而战车第三师团则遵照命令开始向西追击撤退中的国军第一战区主力。

  八、洛河追击战

  根据日军第12军在5月10日下达的追击汤恩伯集团的命令,日军第110师团从洛阳北迂回到洛宁以西,战车第三师团一部则沿漯河向洛宁攻击前进。37师团则从宝丰一带攻向西北的汝阳、嵩县。遵照这一命令,战车第三师团由福岛甚三郎中佐的搜索队、机动步兵第三联队第三大队、机动炮兵第三联队第三大队、九零野炮一个中队、机关炮一个中队组成洛宁追击队,自14日开始向宜阳、洛阳方向前进。驻守在宜阳的国军部队番号众多,但坚守宜阳县城的是13军117师351团,这个团经过此时只剩下500余人,守卫一个县城人数的确少了些,所幸在段村一带还有40军李振清将军指挥的一个师坚守,这个师拥有一批反坦克地雷,为了防备日军使用战车,李振清决定将这些地雷埋设在下河头一带的公路两侧。

  5月14日,日军战车第三师团洛宁追击队,在62师团田中权一中佐指挥的独立步兵第14大队配合下向宜阳发动进攻,日军战车首先试图从下河头突破,继而占领段村扩张战果。这批日军战车在下河头恰好走进国军埋设的地雷区,当即被炸。而此时天降大雨,日军步兵没有及时跟进,致使攻击段村失利。

  这场大雨暂时使日军攻击洛阳外围的劲头减少了许多,但未影响日军向西追击。当日晚日军日军骑兵第四旅团跋山涉水冒雨西进,骑兵第25联队第一中队在行进中迷路,又冻死三名士兵,但这也未能使穷凶极恶的日军停下脚步。同一天,日军62师团所属步兵第14大队冒雨进抵宜阳县城东南,日军大队长田村中佐决定单独发起攻击,半个小时后,日军主力开始向东关猛扑,战至11时30分,宜阳东关陷落,南门攻击的日军也突入城内,守军在进行了近5个小时的巷战后放弃了县城。

  5月15日,因为大雨造成洛河河水暴涨,后续抵达的日军步兵无法渡河支援洛宁追击队,但是洛宁追击队在河对岸的炮兵配合下,从早晨8时起,向段村阵地发起进攻。当时恰逢雨停,日军战车也在第一次攻击事例后投入战斗,激战至下午三时,日军却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傍晚,日军再度调整部署,以110师团一部为主力从北面迂回,18时30分,日军第三次攻击,日军战车终于突破了国军战地,双方展开残酷的白刃格斗,日军在付出很大代价后,终于占领了段村阵地。后来日军110师团长林中回忆说:“重庆军在洛河河谷沿线的抵抗,此处最为坚决。”日军战车部队在此地因进入国军埋设的地雷伏击圈和大雨和泥泞造成的机械故障,损失也较严重,以致于当天夜晚连夜继续向西追击的部队只有福岛甚三郎的搜索队。这支战车部队与后续的机动步兵第三联队第三大队一同,于第二天冒雨攻进洛宁城,当夜洛宁即被攻陷。

  日军占领洛宁后已经完成了12军下达的作战任务,后续战车部队也因大雨滂沱停止前进,在雨后战车第十三联队陆续抵达洛宁一带待命。这时,从12军传来命令,令战车第三师团执行追击任务的各部队立即返回洛阳参加攻城战。

  九、洛阳攻城战(上)

  日军12军将攻击洛阳城的任务交给了自北平南下的华北方面军直属部队第63师团。时任第63师团长的野副昌德是一个血债累累的日军将领。1939-1940年在东北围剿抗日联军造成杨靖宇将军壮烈牺牲的大讨伐就是此人指挥的。但是这个长于清剿的日军将领对于野战及攻坚战却是个外行。第63师团接替战车第三师团和第110师团开始围攻洛阳后,野副昌德将炮兵部队部署在洛阳西南和西北地区,以图对洛阳城北守军阵地进行交叉炮击,将进攻重点放在洛阳城北上清宫和史家沟一带的城外阵地。他认为在第一军和第12军胜利余威下,且有足够的炮兵和第二飞行团的配合,以其十个步兵大队的兵力,足以攻下洛阳。在63师团作战命令下达后,其下属67旅团长柳勇将军就认为洛阳守军拥有坚固的阵地,对于这样的情况,必须有足够的准备时间,特别是地形与道路侦察和攻击准备必须充分。柳勇提出将总攻时间从5月18日夜晚推后到5月20日,但这个意见遭到自负的野副昌德的拒绝。

  5月18日晚7时30分,日军第63师团炮兵开始对洛阳城北国军上清宫阵地,猛烈炮击。炮击一直持续到19日凌晨三时,日军67旅团随即向洛阳北外围阵地发起攻击。守军第15军两个师利用山地和永备性钢筋水泥工事,辅之以交通壕、散兵壕、防坦克壕,并有密集的布雷区和铁丝网,用各种轻武器和迫击炮,对沿山区丘陵村庄及从麦田中运动的日军予以还击。守军在这一地区的防御工事,抗战军兴后就开始构筑,历时六年建成。整个阵地南北长约五公里,东西宽约七公里,又十分完善的核心防御体系。后来又在美军专业人员指挥参与下,重新进行了加固。日军仓促发动攻击,所遇到的抵抗之顽强可想而知。

  19日,日军在各处发起的攻击均失利,攻击受阻。进攻被迫停止。华北方面军对野副昌德19日的进展情况十分不满,当天下午决定调12军已经前进到洛宁附近的战车第三师团粟栖英之助中佐的战车第13联队和110师团的两个步兵大队返回洛阳,归63师团指挥继续进攻。

  粟栖英之助接到命令时,他的战车联队经过近一个月的战斗,全联队能使用的战车只有约40辆,5月19日下午1时30分,战车第十三联队从洛阳向东北,沿洛河北岸的公路赶赴洛阳。

  就在战车第13联队返回洛阳途中,攻击洛阳的日军又出现了丢人的一幕。5月19日向洛阳城北发起攻击的第67旅团独立步兵第137大队,被国军守备部队击溃,并压制在蒋沟以北的防坦克壕中动弹不得,大队长有马敏雄中佐也在其中。为了救援这个部队,野副昌德专程于第二天下午四点,从师团司令部赶至67旅团研究救援计划。20日,这个丢人的消息已经传到华北方面军,华北方面军愈加愤怒,遂令12军内山将军接管第63师团,12军司令部负责全面攻击洛阳城的任务。

  20日,日军以战车二十余辆配合步兵2000多人,向守军194团防守的后洞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激战空前激烈,阵地失而复得三次,双方形成胶着的混战状态。在战斗中,日军大队长藤本率先冲入守军阵地,在白刃战中被194团2连连长韩昆等活捉。周围的日军蜂拥而来抢夺,围绕着该日军军官双方大战良久。在争夺中,国军士兵将藤本刺死,韩昆连长也在激战中牺牲,副连长贾乐民愤而携带八枚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日军数十人玉石俱焚。在庄王山两侧和史家屯以北的阵地上,20日日军攻占了三座守军固守的碉堡。为了夺回战地,守军64师参谋长王宇震亲自带领师部和65师特务连一个排、军直属搜索连两个排与190团两个连增援,与日军惨烈战斗,每夺回一座碉堡,都要付出巨大代价。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王宇震冲杀在最前面,不幸牺牲,与他一同殉国的还有195团营长张逸群、军搜索连连长高兴等人。

  20日夜,攻守双方在史家屯阵地进行了五次激烈争夺,日军迭次增援,正面之敌已经增加到近六千人。为了破坏阵地前沿密集的地雷,日军将周围村庄的牛羊赶来,驱赶牛羊进入外壕试探破坏地雷,然后再以战车掩护步兵攻击。日军步兵在四辆战车掩护下,曾一度越过195团2营阵地前四米宽的外壕。2营与日军白刃战,阵地先后六次易手。

  21日有马敏雄大队依然被守军压制在防坦克壕中,清晨日军飞机对上清宫进行轰炸时,部分炸弹落在他们的隐蔽处,造成不少伤亡。为了救援他们,日军战车第三师团作战参谋永山来到63师团部研究协同战斗,决定以独立步兵第25大队和战车第13联队中战车一个中队一同攻击后洞山东南高地。晚上7时,日军首先进行了10分钟的破坏射击,随后福永大队与战车第13联队冒着守军反击的炮火前进,突破了守军的一段外壕和障碍。半个多小时激战后,日军第一线部队倍感吃力,曾要求改在第二天拂晓重新攻击,这个建议遭到独立步兵第25大队福永大队长的反对,福永亲自来到第一线指挥冲杀,在战车第13联队的战车配合下,激战到夜晚8时,终于占领了后洞东南的制高点257高地。

  第二天,日军战车部队陆续抵达战场,12军决定以战车第三师团攻击洛阳西面和西北面。当天上午,日军第78大队在战车13联队粟栖英之助亲自指挥的20辆战车配合向,向守军营庄阵地攻击,因守军顽强抵抗而没有成功。下午,日军再度攻击,激战到晚9时,日军一个战车中队迂回到营庄背后,经过夹击,营庄阵地遂被日军占领。

  22日是洛阳守卫战以来守军最为艰难的一天,在日军飞机轰炸下,日军战车50多辆掩护步兵2000多人,向庄王山等处守军阵地攻击。在敌人优势炮火覆盖下,守军阵地大部分被摧毁。在战斗中日军甚至使用了毒气。守军伤亡惨重,被迫后退。当日,国军空军空投了上峰手令,命守军固守洛阳。根据这一命令,守军15军军长武廷麟命令除东西车站保持据点外,全军主力撤入洛阳城内,与94师一同坚守城垣。当夜15军各部陆续撤入城内。至此,洛阳城守卫战进入了白热化的最后阶段。

  十、洛阳攻城战(下)

  洛阳城厢是洛阳国军守军最后的支撑点,也是洛阳战斗中双方争夺的焦点。为了便于守城,洛阳城外挖有宽六米,深七到八米的城壕,壕内引有流水,形成人工护城河。城内挖有宽深各两米的壕沟,壕沟上面另筑有麻袋、沙土或砖石堆积的高一米半、宽一米的垂直墙壁。22日,守军15军撤进城区后,重新对城区的防守进行了调整。原负责城区防备的14军94师专守东半城、东车站与南北大街;15军64师守卫西门、西南城隅、幸福街、集道街、古香巷和河洛中学至南城基一线;65师则守卫西车站和城西北隅。15军军部设置在义勇街,指挥所安置在南街宝成金店。

  在15军撤进城区前,日军对城区并未发动大的攻势,但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不少。其中14日日军一部以战车两辆为前导,配合步兵三百多人自西门攻进城区,在94师两个营反击下,经过三个小时的巷战,日军被击退。但有残敌数十人据守房顶,一直与守军对峙。同日,南关日军战车六辆经过贴廓巷和盐店口街冲击到山陕会馆附近,也被94师击退。日军为了瓦解守城官兵斗志,曾威逼白马寺僧人进城劝降,遭到僧侣的拒绝,日军遂遣城东士绅持函入城劝降,遭到守城官兵痛斥。

  5月23日凌晨5时,日军12军司令部与12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自伊川白沙前进到洛阳西南10公里的孙旗屯。按照12军的部署,战车第三师团机动步兵第三联队、战车各联队及炮兵联队均进至洛阳以西及西北地区;同时为了加强战车第三师团的战斗力,另将第12野战补充队归该师团指挥。当天清晨,内山决定再次向洛阳守军提出投降劝告,并准备在24日下午一时对洛阳发动总攻,其中战车第三师团包围洛阳城西侧,攻击重点是城西北角。

  这天上午,日军一边从空中投下劝降文告,另以扩音器对洛阳守军播放。这份以内山英太郎名义给守军15军军长武廷麟及其官兵的文告称:“......皇军自入中国以来,所向无敌,攻城没有超过一周而不下者,今将军及其将士坚守洛阳,十日有余,尽到了守土之责,......而今洛阳外围白里内已无中国军队,援军无望,坐以待毙,实属不智......为防止洛阳古迹毁于战火,切望守军停止作无益之抵抗......”但是日军的手段,遭到了15军各部官兵的拒绝。

  5月24日,日军开始总攻击,内山来到七里河12军前方指挥所亲自指挥攻城。日军首先集中炮兵和航空兵对洛阳进行轰炸,随后,山路秀男的战车第三师团和野副昌德的第63师团按照各自的作战地段发起攻击。按照空中摄影连接成的地图,战车第三师团选定洛阳城西北角做突破口,机动步兵第三联队第二大队负责攻击城外火车站的国军守军,防止城内守军从此地突围;第12野战补充队负责攻击西门;山野边荣吉的机动步兵第三联队第一大队是主攻力量,攻击城西北角。山野少佐决定以战车群掩护步兵,开抵突破口的防坦克壕外停止,然后以战车火炮和机枪摧毁城墙上及城墙根的堡垒和火力点;在其掩护下抵达外壕的步兵,以绳索和软梯系在战车之上,然后顺绳索和软梯下到外壕底,再以铁梯爬上外壕对面的陡壁并攀登城墙;同时战车第三师团工兵队将外壕的陡壁炸成斜坡并爆破城墙,为战车和步兵群突入城区做准备。

  下午一时日军炮兵向洛阳城区炮击,半日内发射炮弹八千余发。战车第三师团一部向洛阳西门和西北角同时发动攻击。因为在战前,洛阳西和西北为守军主要守备阵地,因此这一地域城墙附近未埋设地雷,因此日军轻易越过外壕开始登城。在西门,日军攀梯登城,守军64师官兵以手榴弹击之。连长张大为以横杆撬敌云梯,班长李浩然连战三个云梯的日军,负责守卫西们的连长黄保安,双手手持两支二十响驳壳枪,在登城日军中来回冲杀,毙伤者众。至晚间,经守军浴血奋战,登上西门城墙的日军终被赶下城。

  在城西北角,山野边的第一大队战车也轻松抵达外壕外侧并掩护步兵下外壕。但是日军步兵在外壕内遭到城头上国军守军投掷下来的密集手榴弹的轰击,死伤惨重。为了掩护步兵,战车第三师团工兵队紧急下壕爆破外壕,同时将战车一辆驶进外壕,充做填充物,用以让步兵快速穿越外壕。该股日军攻击的位置恰好是守军64师与65师的结合部,防守力量相对薄弱。守军195团和191团的官兵此时弹药已经告磬,官兵们眼看着日军步兵在站策划掩护下以云梯攀越城壕而无法以火力消灭之,只好待日军越过城壕后以刺刀与日军进行肉搏。一时间杀声震天,双方均伤亡惨重,战斗之残酷,为洛阳守卫战中最为血腥者。战斗到一时三十五分,日军第一大队登上城头,并击退了守军数次反攻。当天下午,战车第三师团工兵队连续爆破,将外壕陡壁炸成斜坡并炸开了城墙。晚三时二十分,战车第十三联队的十余辆战车自此率先突入洛阳城内,日军步兵紧随其后,突进到洛阳城西体育场,并向归属该师团的作战分界线推进。在西北角得手后,守军被迫后撤进市区,西门也告失守,日军12野战补充队三个步兵大队在队长瓦田隆根指挥下,于下午六时三十分从西门外攻进城内。相对战车第三师团,野副昌德的第63师团进展不顺,尽管他拥有150MM的重型榴弹炮,可是他的步兵在付出重大伤亡代价后,才在战车第三师团的战车支援下于下午六时三十分左右突进洛阳东体育场一带。守军94师两个团与攻进城内的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战线距离第94师司令部仅仅50米。

  在城西被角,日军在守军不断反击下慢慢扩展开,西北角的洛阳体育场战斗中,日军与64师特务连激战,守军战斗到弹药全无,官兵竟徒手夺取日军刺刀,战斗之残酷,守军之顽强,令日军官兵也为之感叹。到傍晚,守军191团营、;连长均负重伤,士兵伤亡绐尽。64师师长刘献捷亲自带领副师长及其直属队增援。在城内构筑的壕沟与墙壁,对于阻止日军步兵前进可能会发挥作用,但下午日军战车突进城区后,这些重达20吨的中战车只需要在壕沟边来回几个来回,就可以将壕沟边缘沙土压下去,再向前冲撞临时堆积起来的墙壁,塌下来的沙土和麻袋就成了垫路的土料,这样日军战车很快就可以冲过去。

  日军战车冲进城区,很快将守军分割开,到傍晚,日军战车经过北大街前进到市中心十字街口,守军15军的各级指挥系统这时被日军隔绝。在指挥中断情况下,守军利用民房与日军展开巷战,使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入夜,日军千人在战车掩护下,向守军最后完整的坚固阵地机器场发动进攻,守卫此地的194团残部三次与日军白刃血战,最后一个连全体牺牲,另一个连仅剩下重伤员十多人。

  入夜时分,洛阳城内已经进入混战状态,日军战车五十多辆,“驰逐街衢,无法遏止”。守军指挥官15军军长武廷麟在日军已经攻入城内,指挥系统全被打乱的情况下,召集各师长在城东南隅开会,决定突围。当晚10时许,64师自南门,65师自东门以北、94师在东门,各自分路突围,至5月25日清晨,守军残部各自突出城外,一路上打垮了不少日军后勤兵站,也有一些人被日军俘虏,但武廷麟军长指挥的主力凭借地形熟悉,终于突出重围。5月25日8时30分,洛阳被日军战车第三师团和第63师团攻占。第二天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向日军大本营发出战报,战报称:“截至5月25日20日查明,洛阳进攻作战之战果与损失如下:

  一、中央军遗弃尸体4386具。

  被俘6230人。

  缴获:......

  二、损失:战死80名,战伤281名。

  这种令人瞠目的战报竟然被日军大本营在5月27日公开发表。”大日本皇军“的浩浩战功,原来都是如此编造出来的,不知道战死在洛阳的日军官兵是否地下有怨。

  据15军守备洛阳作战概述记载,在整个洛阳保卫战中,共俘虏日军军官2人,士兵5人,毙伤敌约2万人,毁敌战车60余辆。15军伤亡失踪官佐530余名,士兵13339人。突围后,在洛阳城外仅收容到官佐316人,士兵1795人。这份报告中关于日军伤亡数字同样不太可信,关于日军伤亡了多少人,我们不太可能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大嘴估计当在5000人左右。对于战车的损失,同样也有问题,因为国军缺乏打击战车的有力武器,仅凭地雷和手榴弹击毁的敌战车,估计很快就会被日军修理一新。这从不久后战车第三师团能继续向西参加灵宝战斗就可以看出来。

  十一、梦断虢略

  虢略乃豫西重镇,现在的中国地图上已经找不到这个地名,取代这个古代虢国古都名字的地名是其貌不扬的灵宝。在《灵宝县志》上,关于虢略是这样记载的:“周克殷归,放牛于此,置关于函谷,设令以守。既而封虢仲于虢,号西虢。”虢略北十公里处的王垛村,既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函谷关,渡弘农河过函谷关向西,是绵延百里的“桃林塞”,沿途崇山峻岭,“幽谷秘邃,深林茂木,白日成昏”。自虢略北向函谷关的弘农河西岸,“东临绝涧,西倚高原,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屏障关中的天险。公元前318年,六国合纵伐秦,在函谷关为秦所败,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公元756年,安禄山叛军在桃林与唐军大战,唐军失却函谷关天险,结果惨败,伤亡二十余万,潼关、长安相继失守。杜工部有诗曰:“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时间到了1944年,5月日军第一军一部为配合第十二军在豫中的作战,自山西桓曲、平陆地区渡过黄河,迅速占领了渑池。日军的突然出击,切断了陇海铁路交通,令关中地区倍感威胁。国军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奉命指挥重兵抵达潼关,其先头的第一军出潼关向灵宝前进。日军得知这一情报后,好大喜功的第一军司令官吉本贞一中将就向华北方面军提出集中本军部队,在灵宝地区打击国军第八战区援军的建议并请求攻击潼关威胁西安。华北方面军当即同意了吉本的计划,但以无兵守备潼关为由拒绝了攻击潼关的请求。第一军随即以69师团主力和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向西攻击,国军第36集团军不敌,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中将于5月21日阵亡。为给将军复仇,其部队有的佩带黑纱披麻带孝与日军血战。

  日军经过连日激战,于5月22日抵达陕县一带,并电告华北方面军:“军准备约以一周时间,进行灵宝附近地区之作战,击溃灵宝以东特别是第八战区的部队”。按照日军的京汉作战计划,灵宝地区是华北方面军的最后一次作战。这时华北方面军的参战师旅团均已连续作战一个多月,部队十分疲劳且兵力比较分散,特别是在洛阳战斗中日军损失很大,部队亟待休整。在郑州指挥所的冈村宁次对第一军的建议还是比较重视的,5月27日他带着参谋们飞抵陕县,与吉本贞一一起研究了下一步作战方案。最后冈村宁次同意了吉本的方案并下令调遣未参加洛阳战斗的战车第三师团战车第17联队的两个中战车中队临时配属给第一军,华北方面军给于第一军的时间不多,命令其在6月10日前完成攻击任务并转入防御。

  此时的国军第八战区各部队正在紧急向虢略一带集结,其先头部队的第八师、第167师、第97师先头抵达并开始分配防务。在虢略以东,第八师的23团为掩护第八战区部队开进,于5月14日起就在陕县境内与日军激战,副团长宋文焕阵亡,官兵伤亡五百余人,被迫放弃虢略东北的大营向西撤退。日军占领大营后于6月1日奉命继续向西攻击前进,遂与国军第一线防守部队40军106师和第八师交战。

  国军第8师原为湘军劲旅,师长吴俊原为第一师第二团团长。为了守备灵宝一线,第八战区为这个师配属了重炮第11团105MM榴弹炮一个连,另将第九军炮兵营一个山炮连和第一军的一个37MM战防炮连调拨给该师。该师与106师担负守卫虢略以东阵地任务后,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将军认为单纯的防御不能保持阵地完整,遂令部队主动出击。自5月27到6月2日,国军两个师以猛烈炮火支援向日军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势。日军战史资料称:“当面国民党军两个战区的部队较多,并控制着灵宝至潼关大纵深的黄河南岸之狭长谷地,从5月27日到6月2日连连发动执拗的反击”。

  国军第八师和第106师自5月27日对日军发动反击以后,李振清将军指挥的第106师负责攻取险山庙。险山庙阵地自被日军步兵第59旅团独立步兵第82大队占领后,就成为日军在虢略东南的重要支撑点。日军连遭106师的猛烈攻击后伤亡惨重,在6月1日的攻击中,半天的战斗防守该阵地的山田中队就伤亡过半,增援来的泽谷中队奉命接防,刚进入阵地就陷入与国军的惨烈白刃战中。虽然国军未曾攻取险山庙,但日军独立步兵第82大队经此一战,已丧失战斗力,被迫撤退后三角山一带休整。在虢略东北反击的国军第八师开始进展顺利,官兵前赴后继,锐不可当,攻取了五原窑阵地。但是因为右翼106师没有按计划占领险山庙,致使第八师孤军深入,全师伤亡很多。在他们对面是日军第一军主力第69师团,该师团遭到连日攻击后,穷于应付。为了增强第一军的战斗力,冈村宁次下令将战车第三师团没有参加洛阳战斗的战车第17联队两个中战车中队及其他部队调拨给第一军指挥。

  6月1日,日军战车第三师团战车第17联队两个中战车中队在联队长渡边谦太郎带领下抵达战场。日军战车部队的到来,令战场形势徒然发生改变。第八师师长吴俊后来回忆道:“敌人不仅以优势空军及炮兵掩护,更重要的是阵地前突然出现大批中型战车冲向物品阵地”。虢略一带的地形已经属于黄土地带,地面沟壑纵横。日军战车常停止在土坎上峙无忌惮地对国军阵地疯狂扫射炮击。国军士兵苦无反战车武器,只得在土坎下构筑掩体,以躲避战车的射击。吴俊命令士兵使用集束手榴弹潜往投掷于战车腹下,日军战车被炸数辆。其余战车才悻悻而去。此战之悲壮,战斗之激烈,吴俊将军回忆道:“不亚于淞沪战场。”第八师战前战斗人员9700多人,战斗结束后仅余1200人,牺牲之大可以想见。

  日军战车部队是于6月5日投入战斗的,在国军战史资料中记载道:“第八师当面之敌,于五日拂晓,以猛烈炮火向砦子沟、焦岭、小南朝阵地射击。六时许,敌先头部队四百余,战车七辆,向该师阵地进攻。守军沉着应战,当毁敌战车三辆。”日军战史资料也称:“(第一军)令战车第17联队的两个中队,于6月4日的夜间在大营附近做好机动准备,5日晨超越过独立步兵第九旅团,向虢略镇东北约八公里的西水头突进,遮断守军退路,以配合南翼69师团作战。”七辆战车当为日军一个中战车中队的编制,而日军当时有两个中战车中队。国军战史续称:“旋敌站主力步兵千余,战车九辆,蜂拥而来,我复将其战车三辆击毁。”;同时,“敌复以步骑兵五百余,向王和、韩家凹第24团阵地猛攻;另一部步兵七百,战车十余辆,向小南朝第22团阵地猛攻。”如果考虑在前面的战斗中被国军击毁的三辆战车,那么后面战斗出现的九辆战车和十余辆战车,几乎就是战车第17联队两个战车中队剩下的全部战车了,此战再毁三辆,日军战车在当天的损失有六辆之多,损失比例还是比较大的。

  国军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只能以原始的方法对付这种钢铁猛兽。据国军士兵在多年后的回忆资料,守军在与日军交战前,就预见到日军有可能使用战车,因此在洛阳-潼关公路及其两侧阵地前沿,广泛挖掘反战车陷阱,当日军战车掉入陷阱后,守军一边反击日军步兵的冲击,另组织敢死队对陷阱内日军战车围而毁之,如此战术击毁日军战车六辆,恰于当日国军战史资料的记载相符。

  尽管守军官兵英雄奋战,但连日的消耗尤其是日军战车部队的出现,令国军前线指挥官李延年将军十分顾虑,五日晚李延年命令各部收缩阵地调整部署准备再战。第二天一时许,日军即趁夜色以战车十余辆,步兵五六百,在炮火掩护下,想守军第八师24团阵地进攻,日军战车很快突破了守军阵地,双方步兵开始进行反复肉搏,激战中24团副团长马炳章壮烈牺牲。到黎明时分,第八师阵地分别被日军战车突破,国军被迫全线后撤,转入到弘农河西岸的第二道防线坚守。在撤退前,国军对洛阳至潼关公路进行了彻底的破坏,利于日军战车可能行动的要道要点 “一律布雷”。

  日军在遭到国军反击时,冈村宁次在6月3日下令战车第三师团全部调归第一军指挥并参加战斗。6月4日晚,战车第三师团在师团长山路秀男带领下陆续抵达陕县。第一军命令战车第三师团主力在6月5日晚开始行动,击溃沿途守军,前进至虢略东北地区并与69师团取得联系,在突破守军阵地后,向虢略以西攻击前进。第一军同时命令,在抵达虢略镇以后,渡边谦太郎的两个战车中队再归还战车第三师团建制。

  可是国军在通向虢略的各条道路上均布设了大批地雷,令战车第三师团十分头痛。守军利用陡坡、台地和大面积的布雷区进行防守并集中使用坦克炮进行反击,使战车第三师团的战车举步维坚。伴随战车第三师团前进的师团工兵队奋力进行排雷工作,试图为战车开辟前进道路,却往往因为守军猛烈炮火而进展极其缓慢。到6月9日,日军仅前进了20公里,刚刚抵达弘农河东/岸,眼见距离华北方面军规定的6月10日终止战斗的期限只有一天了,而完成突破守军防线并与69师团会师于虢略东北的计划还遥遥无期(69师团在虢略镇南迂回作战的57旅团在6月9日遭到惨痛失败,其独立步兵第83大队突入秦岭后被守军隔绝,旅团主力在断密涧(今灵宝县东涧河)两岸与守军激战终日,不仅伤亡很大,也被割断了与师团的联系。旅团被迫放弃83大队向虢略镇靠拢,两天后,旅团长本村千代太少将在虢略东北踏中守军埋设的地雷毙命。在断密涧一带与日军激战的国军106师师长李振清因指挥部下顽强反击日军,自此人称李铁头)。华北方面军原来以为发动进攻后很快就能突破并击溃守军的防御,因此第一军的参谋们还曾向华北方面军建议从渑池向西发动大规模进攻占领潼关,以为下一步进攻西安做准备。而华北方面军甚至中国派遣军都自负地认为这一计划可行,但担心会影响一号作战的兵力使用,攻占潼关后没有足够兵力守卫为由拒绝了第一军这一建议。现在6月10日的期限已经迫在眉睫,第一军原来预定的作战任务却还没有完成,这令第一军的参谋们十分难堪。

  6月10,日军战车第三师团主力向弘农河东岸的守军97师阵地发起猛攻,日军战车迅速渡过弘农河,但守军的大面积布雷区,令战车第三师团长山路秀男十分为难。当日下午,第一军参谋长吉本贞一来到弘农河西岸西水头的战车第三师团,与山路秀男一起勘察地形,选定进攻道路。战车第三师团参谋长桥本通义大佐向吉本做了战场汇报,心急火燎的吉本与山路秀男及战车第三师团作战主任参谋永山仙一中佐研究后,决定将突破点选在虢略镇附近。为了加强突击力量,第一军专程为战车第三师团配属了一个从山西调来的第一军为此战准备的最后一个预备队——原来留守在桓曲渡口的独立步兵第120大队。此时的战车第三师团在6月10日上午的进攻中,已经蒙受了很大损失。在当天上午,因为地雷和国军空军的轰炸以及反坦克炮的射击,有不少战车被击毁和击伤。伴随其进攻的62师团独立步兵第14大队也伤亡惨重。大队长金森正平少佐在上午九点被守军击毙,换由尾崎接任,很快也被打成重伤,继由炮兵中队长柴田指挥,一天之内换三任大队长,可见战况之激烈。

  国军在虢略镇及其以北的防卫阵地分别由97师和167师承担。其中167师负责守卫虢略镇附近。初,日军攻势一直在虢略镇两侧展开,当面并未发生激烈战斗。但到了6月10日傍晚,因为战车第三师团选择了新的攻击道路,此处很快成为激战的焦点。167师师部第二科情报参谋郭谷钰回忆道:“敌人攻陷了西涧口、东涧口后,激战了一昼夜,97师抵抗不住战事,转移到师正面南营及南、北沦渡等阵地来。敌人并没有直攻虢略镇,而是挟着战车绕过镇外攻来......我听到白参谋主任下令炮兵指挥所向西涧口之敌人炮轰射击。指挥所之吴同学以后告诉我,由于炮兵的压制,迫使敌人不敢正面攻击,弹着正确,制止渡河战车,也击毁了好几辆”。

  6月10日晚的激战后,日军战车部队突破了97师的防线,在战车和重炮火力掩护下的步兵继续向前贯穿突破并进行迂回追击。11日上午,郭谷钰奉命向前线送达作战密令。途中与日军穿插部队遭遇险些遇难。在北沦渡该师499团指挥所,因为499团的重要阵地杨家砦陷落,负责指挥战斗的谢副团长在电话汇报阵地陷落后,沉痛地说:“我对不起师长”,言毕举枪自戕,在电话另一端的师长王隆叽制止不及,惟有泪流满面。郭谷钰当时正在499团的阵地上,亲身经历了该团与日军的惨烈战斗。这里是日军战车部队的主要突击方向,在炮兵和战车掩护下,日军将这一地段的守军阵地全部攻陷,守军有几个连全部壮烈牺牲。郭谷钰在观战中“看得发呆,仿佛参观学校在陆家坟的攻防演习.....但那是演习,着是真的!”

  国军的奋勇战斗,血肉之躯终挡不住日军的战车。当日在弘农河西岸的国军阵地被日军数处突破,国军参战各部被迫全线后撤。

  就在11日黎明,战车第三师团的战车部队遭到了一次十分严重的打击。给于这支在豫中战场上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日军战车部队以致命打击的部队严格来说并非一个成建制的部队,它甚至连一个番号也没有。在豫中会战开始后不久,国军得知日军投入了战车部队,而国军各部队普遍缺乏反战车装备,以至损失奇重。时国军专程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七分校在校学员中抽调了20多名优等生,在西安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进行绝密条件下的集训。训练科目由美军教官教授,教授的内容是操纵美军新研制出来的先进武器——巴祖卡火箭筒。参加集训的张永春同学后来回忆说:“一只绿色铁皮箱,取出两节各长40厘米,外径约10厘米的铁筒让我们看,并介绍说这种武器是专门用来打坦克的,大家就叫它火箭筒吧。”实际上这种全称为“反坦克穿甲火箭”的武器是一种能够多次使用的近程轻型火箭发射器。口径60厘米,发射纺锤型破甲火箭弹,有效射程200米,使用时两节钢筒对接,两人操作使用。这种武器在欧战中的美军中已经广为配发,而在中国战场,却是一件前所未闻也未见过的新式武器。

  七分校选拔出来的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操作要领,在美军教官指导下,学员们进行了无数次练习。不过因为这种武器实在太宝贵,学员们没有进行任何实弹射击。6月7日,日军在虢略前线投入战车部队攻击的消息传到西安,这些学员被匆匆派上了前线。此时虢略南北的战斗正是白热化阶段。

  学员们6月10日自西安出发,一行22人携带了11具火箭筒。他们在傍晚抵达虢略西约10华里的国军阵地,由专门指定的军官带领他们进入伏击阵地,这个阵地位于洛阳至潼关公路北侧的塬上,居高临下十分有利。10日晚,日军战车第三师团突破了国军在虢略附近的防线,战车部队沿着公路蜂拥向西而来。七分校的学员在11日凌晨四时许进入战壕,11部火箭筒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相互间隔10米左右。阵地距离公路大约150米,处在火箭筒的有效射程内。半小时后,远处传来隆隆的马达声,日军战车的灯光由远而近,猎物来了。

  当最前面的日军战车前进到最西侧火箭筒正前方时,带队的上校参谋一声令下,11部火箭筒同时发射,全部命中目标。这是这些学员第一次实弹射击,恐怕也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使用火箭筒摧毁敌军战车。张永春回忆说:“此时我才看到弹头与坦克钢甲接触的一瞬间,炸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高速金属射流发出刺眼的白光,迅速穿透钢甲,坦克当即爆炸起火”。日军遭此突如其来的打击,顿时乱了阵脚。开始的时候后续的战车还盲目地向前冲,并用坦克炮和机枪射击。在被火箭筒击毁十几辆战车后,日军才恍然大悟:纵横豫中豫西近两个月的战车此时遇到了最为强劲的对手。日军战车停止了还击,匆忙掉头回撤。在战车调头的时候,学员们抓住战机,又击毁了几辆。侥幸逃脱的日军战车狼狈逃窜,撇下了约20辆战车,横七竖八地趴在公路上熊熊燃烧,“火光映红了黎明前的夜空”。

  因为保密缘故,完成了任务的学员们在上校参谋的带领下没有参与打扫战场即迅速撤离战场,原车返回了西安。至此日军战车第三师团再未向西攻击。6月11日中午,日军第一军下令各部队全体向东撤退,恢复进攻前态势百年感转入防御。豫中会战至此结束。

  此次豫中会战,日军集中使用战车部队,很快形成了在汝河沿岸的封锁线,从战役角度来看,其迅速的机动能力,为割断国军汤恩伯集团与伏牛山之间的联系并使其陷入被动,达到了预定目的,并使国军集中13军等主力部队于登封密县反击日军的战斗企图毁于一旦。在攻击许昌、洛阳、虢略的战斗中,战车部队的投入,很快使战场形势逆转,可见日军之战车对国军的威胁之大。日军战史资料总结经验时认为第12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出身炮兵,不谙战车部队使用原则。在封锁国军13军的战斗中,令战车沿公路巡逻,使车辆可用摩托小时大为减少。同时因为慢速行使尘埃较大,使发动机温度过高导致连续发生故障。战车部队编制过于庞大,需要出击时,难以很快集中,这种使用战车的方法,不符合战车部队应集中使用于重要时节的原则。整个战役期间,日军战车第三师团参战战车共225辆,在战役结束后有三分之一已不能使用。在作战损失中被国军地雷炸坏的有70%;被反坦克炮击毁的有20%;其他原因还有尘土和使用过量以及维修不良等。在12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给华北方面军的报告中称该师团“恢复需相当时间。”事实上战车第三师团再没有恢复到战初的战斗力。第二年春天的豫西、老河口作战中,该师团参战的战车第13联队在出动时仅有战车22辆,与编制中的战车数量大为减少。在那场战斗中,日军的战车遇到了克星——占有绝对空中优势的中美空军。战车第13联队的22辆战车在向前线运动途中屡遭国军空军打击,到抵达老河口参加战斗时仅剩下10辆战车。

  豫中会战后,战车第三师团将剩余战车集中后重新编组成两个战车联队,后由战车第六旅团长佐武胜司少将带领战车第13、17联队大部,机动步兵第三联队、机动炮兵第三联队各一部南下参加湘桂作战。这支部队一直前进到广西,后回归师团建制。师团部及其直属部队负责警戒襄城、宝丰、鲁山、叶县、禹县、郏县地区,一号作战完成后,战车第三师团于1945年春天曾参加豫西、老河口作战,因损失惨重而北调,师团部及战车联队驻扎于北平直至战争结束。该师团配属之战车等装备在战争结束时集中在天津交付于美军,后移交国军组建成为一个战车团。战车第三师团的机动步兵第三联队则一直驻扎在洛阳,战争结束时在洛阳向国军投降。该联队联队长吉松喜三大佐似乎偏爱植树,不论是在包头,还是在洛阳他每侵占中国一个城市都要植树纪念。战后国军战俘管理当局索性让他发挥专长,带领他的部下在洛阳周边植树造林,人称“绿化联队长”。这个老鬼子种树种出毛病来了,回到日本专门跑到靖国神社种树,好像现在还是日本那破庙的绿化队长。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5-22 17:05: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豫西山区战斗

下一篇:豫中会战之:灵宝战役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