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74军荣耀的巅峰——上高会战
2017-04-10 12:23:55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点击:  复制链接

  1941年2月,日本中国派遣军为加强华北治安、进攻晋南一带的国军,决定将第11军麾下的第33师团调往华北,2月24日,调令正式下达,第33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这边正忙着收拾行李打算率军北上作战,没成想他的一位同僚的贪功心切,让他的33师团遭受了成力以来最大的失败,这位同僚的名字叫大贺茂,是新上任的“山茶花师团”34师团的师团长。

  

    一个师团长贪功引发的惨案

  1940年12月2日,“山茶花师团”师团长、上任以来以龟缩防守闻名的关龟治调任日本陆军公主岭学校校长,34师团在关龟治的任期内实在有愧于日本“介错精神”之花——山茶花的美名。大概是觉得关龟治沉稳有余、激情不足,日本大本营这次派了早年一直在骑兵部队任职、后来任日本陆军骑兵学校校长的熊本县人大贺茂担任“山茶花师团”的第二任师团长,日本的军阀们大概是想让大贺茂将骑兵冲锋的精神注入到这支现在略显沉闷的师团。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当时日本骑兵在战场上已经无用武之地,每个师团的骑兵联队干的大都是搜索、侦查、战后维持治安等闲杂活,偶尔配合师团主力进行一两次快速突击就已经是很拿得出手的战绩了。大贺茂曾担任过隶属日军第7师团的骑兵第7联队联队长,后来又在日军专门设立的骑兵集团的26联队任联队长,在塞北的赤峰和通辽等地驻扎了3、4年的时间。随着骑兵地位的下降,大贺茂也深深感觉到一种危机感,再不转行恐怕就要失业了,于是在他晋升为中将的第二年,大贺茂下马转行做了步兵师团的师团长。

  大贺茂来到“山茶花师团”之后才发现这个师团从组建到现在基本上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战,前任师团长关龟治将这支部队带的四平八稳,这让习惯了带领骑兵在草原戈壁上纵横驰骋的大贺茂很是郁闷,同样的兄弟部队,“老二”第33师团多多少少还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鄂南战场的作战,“老三”第34师团却一直蹲在家里守家。

  1940年2月,当日军中国派遣军关于第33师团北上的调令刚刚到达的时候,大贺茂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虽然第11军下辖很多师团,但由于第11军横跨湖北、江西、湖南三地,实际在赣北这一亩三分田上的一直只有两个师团,早期是第101和106师团,后来换成了第33和34师团,如果按照中国派遣军的这个计划,调走第33师团,让1940年12月才在上海编成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接替第33师团在赣北的防御任务,以后赣北的中国军队万一发动进攻,他们在兵力上将处于劣势。

  “何不趁着独立混成第20旅团已经来到而第33师团还没有北上的这个时间差,集中兵力对赣北的重庆军进行一次扫荡战,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樱井君走后我的压力了,另外也可以通过这次战斗证明我带领的34师团不是泛泛之辈!”大贺茂心中盘算着,于是向第11军总司令园部和一郎主动请战,同时不遗余力的挑动“山茶花师团”各级军官的战意,在他的积极鼓吹下,“山茶花师团”的请战书像雪花一样聚集到第11军司令部园部和一郎的手中。

  此时的园部和一郎也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力,接任第11军总司令之后的他第一次作战就走狗屎运取得了枣宜会战的胜利,但是他心里很清楚那次会战是冈村宁次早就策划好了的,他只是捡了个便宜而已,他一定要亲自指挥一场属于自己的会战并取得胜利,于是1941年1月,园部集中第11军3个多师团向国军第五战区的豫南地区发动进攻,意图打通平汉铁路南段,解除中国军队对信阳日军的威胁。

  不过让园部和一郎大失所望的是,李宗仁根本就没想跟园部硬碰硬,国军第5战区的主力部队主动退避三舍,园部的大军在豫南地区“武装大游行”了近两个月也没找到第5战区国军的主力部队,零敲碎打的打了几次小规模战斗,最后园部弄了一个自讨没趣、悻悻而归。

  面对大贺茂这个同样来自日本九州岛熊本县同乡旺盛的战意,园部和一郎如同遇到了知音一样异常的兴奋,既然大贺茂对此次作战信心十足,他决定鼎力支持这位同乡的方案,于是园部和一郎以第11军总司令的名义向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要求推迟第33师团北上的时间,并发动针对赣北国军的“鄱阳湖扫荡战”。

  不久,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同意了园部和一郎的请求,园部立刻命令第33师团、34师团、独立混成第20旅团兵分三路,自东向西杀向赣北国军驻防重地上高,其中北路为樱井省三的第33师团约15000人,南路为池田直三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约8000人,中路主攻部队为大贺茂的第34师团约20000人。

  这边日军杀气腾腾,那边赣北国军总指挥罗卓英通过侦查也发现日军最近调动频繁,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于是提前做好了战斗准备,这次罗卓英充分总结了1939年冬季攻势和1940年夏季攻势的经验和教训,并且参照薛岳第一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做法,也在赣北摆起后退决战的“天炉战法”,打算将来犯之敌烧个粉身碎骨,而被罗卓英放在第一线诱敌的,是湘军第70军。

  

    湘军70军李觉的诱敌

  第70军早在1939年的南昌会战时期就曾经在罗卓英的麾下效力,可惜的是当时的罗卓英还没有领悟到后退决战的奥秘,70军和其它赣北国军一样被罗卓英一股脑摆在一线阵地,结果被冈村宁次拼凑的机械化部队的闪电战打了个措手不及,当时李觉的第70军麾下只有第19师和第16师两个师的兵力,其中第19师是李觉的骨干部队,师长唐伯寅骁勇善战、为李觉手下第一干将。

  李觉是湖南人(有资料说他出生于云南),保定军校第9期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后来加入唐生智的湘军,围剿过红军,邓小平、张云逸、贺龙、萧克曾败在他的手下,1934年11月率部在湘江岸边阻击长征红军,给红1军团造成惨重伤亡,几乎活捉林彪、聂荣臻。李觉一方面是湖南实力派人物唐生智的老部下,同时也是国民政府湖南省主席何健的长婿,可以说在湖南军政两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全面抗战爆发后,李觉率只有一个19师组成的70军出湘抗战,参加了淞沪会战,由于表现优异战后第16师划入70军战斗序列,武汉会战期间李觉率领70军死守庐山,打出了湘军的威风,南昌会战之后,第16师外调,第三战区新组建的第107师加入70军,上高会战之前,原属第49军的预备第9师调入70军,战前李觉的70军辖3个师,其中第19师是他的嫡系部队,预备第9师是陈诚安插在李觉部队里的军队,107师也属于湘军,但是相对来说战斗力最弱。

  1941年3月15日,北路樱井省三留下步兵第213联队驻守防区、率领第214联队和215联队率先向第70军阵地发动进攻,上高会战正式打响,战役的前期,由于日军攻势太猛、70军防线太广(一个军防御240华里的防线),处在防御第一线的70军第19师和预备第9师阵地很快被突破,樱井省三没费多大力气就攻占了奉新城,李觉又遇到了南昌会战时的局面。

  虽说70军前期的溃败有很多客观的原因,比如防线太广、主要职责是诱敌(70军的溃败给樱井省三造成了很大的错觉,最终导致33师团被围苦竹坳)等,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身为70军副军长兼预备第9师师长的张言传不认真贯彻罗卓英的战略有很大的关系。

  按照罗卓英的安排,负责第一线诱敌的第70军不能和日军硬拼(最终合围日军的时候需要诱敌部队回过头来堵住日军的退路),但是也不是一枪不打就撤退,而是要利用有利地形尽最大可能消耗日军,而负责在口袋底部的第74军要扛住日军对上高城的进攻,最后等日军被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组织部队合围筋疲力尽的日军,这就是著名的后退决战理论。但是张言传没有认真贯彻罗卓英的任务,没能有效的消耗日军的实力,这就给守在上高城的74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按照罗卓英的安排,74军以57师和58师负责上高城正面的防御,而51师则集结在刘公庙一带作为机动部队使用,没想到的是,首先和日军接触的,反而是李天霞的51师。

  

    李天霞大战池田直三(上):陈传均率先出战

  1941年3月15日凌晨,几乎与樱井省三的第33师团同时刻,南路的池田直三率领独立混成第20旅团趁夜强渡锦江,向第70军107师的防线发动猛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为了应对大陆战线的扩大长期化陆续编成了多个独立混成旅团,以应付占领地的治安与整备工作。当时编成的独立混成旅团基本上是由旅团本部、5个独立步兵大队、旅团炮兵队(野炮或山炮2~3个中队)、旅团工兵队、旅团通信队等单位构成,总兵力约5000人,但无论在火力、机动力还是兵站能力上都相当的低劣,纯粹是以静态守备任务为主。

  独立混成第20旅团1940年12月成立于上海,辖第102、103、104、105四个独立步兵大队,据很多资料记载,当时独立混成第20旅团总兵力达到了8000多人,估计这个数字应该是加上配属部队的数字。

  防守锦江的只有70军107师一个营的兵力,但是由于赶上江水涨潮期,日军的重武器携带困难,日军忙着拉民夫运送弹药,所以107师的这个营面对几千日军竟然奇迹般的和日军周旋了一段时间。罗卓英最早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33师团和34师团的身上,没瞧得起池田旅团,这时他才突然发现了南线兵力的不足,于是急忙给王耀武打电话,让他立刻抽调部队增援107师锦江防线。

  王耀武把57师和58师摆在了上高城的正面准备和大贺茂拼命,唯一可以调动只有李天霞的51师,原本王耀武想把51师留作预备队最后时刻反击的,这个时候却顾不得那么多了,万一被池田直三从南边抄过来,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王耀武命令李天霞出兵高安东南的独城,阻止池田旅团的进一步突进。

  得到王耀武命令的李天霞深知南线阵地的重要性,立刻派遣全师排名最靠前的陈传均151团驰援独城,3月17日,陈传均率151团急行军20华里赶在池田旅团之前占领独城,并迅速构筑阵地与随之而来的池田旅团大部队展开激战,池田直三没想到渡江之后的第一战就碰到了硬钉子,从17日到19日,池田旅团多次进攻独城均被陈传均的151团击退,这次他总算领教了中国铁军的威力。

  池田直三前进的道路被陈传均死死的堵住,这时的他突然想出来一个骚点子,他将本来人数就不多的第20旅团一分为二,以独立步兵第102大队为主组成“赣江支队”向南进攻,自己率领旅团主力独立步兵第103、104、105大队绕开陈传均防守的独城向西突进,企图与大贺茂的“山茶会师团”汇合,结果这一举动被罗卓英发觉,将位于南昌以南的第49军调来阻击“赣江支队”,结果激战3天2夜,“赣江支队”伤亡1000多人,损失惨重,被迫又回过头来向池田主力靠拢。

  3月19日,李天霞率领51师主力赶到,51师各团随即和池田旅团各大队展开混战,陈传均率151团在天子岗激战、张国猷率152团在狮子岭血战、徐景瑗率领野补团在丁公桥和日本人拼命。

  连续两天的时间,51师在49军26师的配合下,死死的将池田直三困在灰埠一带,李天霞的四个团长用尽浑身解数与池田直三的几个大队长们拼命,其中陈传均的151团第一个参战并战至会展结束,是51师四个团中战绩最优秀的两个团之一,而另外一个团则是卢醒的153团,他们在鸡公岭和猪头山给予进攻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李天霞大战池田直三(中):卢醒血战鸡公岭

  “旅座,你怎么上来了?这里危险!你快回高安!”

  “焕然(卢醒的字),我不能让你一个人死在这,好兄弟,同生共死!”

  “旅座!你怎么啦?这么多血!卫生员!卫生员!!旅座受伤了!快来人啊!”

  卢醒突然从梦中惊醒,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两年前的南昌会战,卢醒率51师153旅306团死守高安东北的祥符观阵地,以一团兵力抵抗日军106师团111旅团一个旅团的疯狂进攻,无奈寡不敌众,眼看卢醒命在旦夕,高安城内卢醒的上司153旅旅长张灵甫手中无兵可用(153旅另外一个团305团当时划归151旅周志道指挥),为了救卢醒旅长张灵甫亲率旅直属部队驰援,战斗中张灵甫膝盖被日军机枪击中,成了瘸子。

  两年了,卢醒一直对此事不能释怀,为了救他,张灵甫断了一条腿,原本卢醒到74军就是投奔老上司张灵甫的,这件事更增加他对张灵甫的感激之情,卢醒心里已经有了誓死追随张灵甫的信念。

  几个月之前,当听到张灵甫伤愈归队到58师当副师长的消息后,卢醒主动找到张灵甫,

  “师座,我要跟你到58师!”卢醒一上来就迫不及待的说。

  “胡闹!第一,我不是什么师座,我是副师长;第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以为军队是什么地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张灵甫觉得卢醒有些把军中大事当作儿戏了,狠狠地批了卢醒一顿。

  “钟麟兄,我这条命是你一条腿换来的,我卢醒行伍出身,不会说话,这辈子我就只认你张钟麟!”卢醒被臭骂一顿觉得很委屈,眼泪下来了。

  “我明白你的心意,焕然啊,你先回51师给我好好的当好153团团长,有机会我给军座说一说,把你调到58师。不过在正式调令下达之前,你要在51师好好干,别给我丢人!”看到卢醒掏心窝对待自己,张灵甫心软了,但是自己只是副师长,只好先给卢醒吃个定心丸。

  “别给我丢人!”卢醒自从参加上高会战第一天开始脑袋里就一直响着张灵甫对他的嘱咐,现在的他可以不把51师师长李天霞的命令放在眼里,但是为了不给张灵甫丢人,他已经率领153团各营在鸡公岭一带打退了日军多次的进攻,特别是3月20日,卢醒率领153团在陈传均151团的配合下,从下午1点与日军激战到下午6点,晚上8点又击退日军援军,全歼日军1000多人,为51师战后获得“陆海空军第一号武功状”立下大功。

  3月22日,罗卓英下达总攻击的命令,51师奉命向高安进攻,在集团军“凡先克高安者赏5万元”鼓励下,李天霞命51师各团都制作了一面旗,上书“四克高安”(南昌会战中74军曾经三战高安),51师士气旺盛向高安进发。

  让李天霞没想到的是屡屡受挫的池田直三仍然不死心,这点南线的池田直三比北线的樱井省三要顽固,樱井省三这次上高会战一直抱着“给大贺茂适当帮忙”的心态作战,没打几天就扔下“山茶花师团”自己撤了(两人都是三字辈的,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而池田直三却一直顽固的想和大贺茂在上高会师。

  此时的池田直三看到李天霞转移攻势,又一次玩起了迂回的战术,直扑51师守备薄弱的石头街一带,死心眼的池田还是一门心思向上高进攻,防卫石头街的只有51师152团的一个营,面临池田主力上千人的进攻显然寡不敌众,这回轮到51师另外一个团上阵了,那就是胡景瑗的野补团。

  

    李天霞大战池田直三(下):胡景瑗飞兵华阳

  所谓的补充团就是各师用来训练新兵的团,战斗结束后将补充团训练好的士兵补充到各个作战部队,普通师的补充团还兼顾着征兵的职能,但是由于74军有专门的“师管区”负责征兵,所以74军的补充团不用把精力分散到征兵上,除了训练新兵之外,关键时刻补充团往往被拉上前线当野战部队使用,所以叫野战补充团,简称“野补团”。野补团由于新兵太多往往战斗力不如野战团,但由于74军军长王耀武练兵有方,所以74军麾下三个野补团战斗力仍然比普通国军补充团要强。

  51师的野补团的团长是胡景瑗,湖北沔阳人,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洛阳分校第七期,后来加入74军51师305团(淞沪会战末期张灵甫那个团),在万家岭大战中,时任营长的胡景瑗在153旅旅长张灵甫的带领下和305团团长唐生海一起死守张古山,身负重伤,为万家岭大捷立下汗马功劳,74军撤销旅部后胡景瑗出任51师野补团团长。

  此时的51师临时师部,师长李天霞和副师长周志道正在为王耀武的一个命令发愁:

  “军座命令野补团15分钟之内赶到石头街增援152团???靖方兄,你怎么看?”李天霞问老实持重的周志道。

  “师座,胡景瑗是你153旅的老部下了,对他你还没有信心吗?”周志道笑着对李天霞说,“你忘了他在万家岭的表现了吗?”

  “不过15分钟赶到石头街也太勉为其难了吧,毕竟野补团新兵太多了”李天霞还是有些犹豫。

  “师座,没有时间考虑了,不如咱们也学一下上次奉新、高安作战施中诚攻占上富腰斩106师团的做法,让胡景瑗直插池田旅团的侧翼——华阳!”周志道在作战地图上比划着向李天霞解释。

  “围魏救赵,好!立刻让胡景瑗团跑步占领华阳峰,侧击池田旅团!”李天霞终于下了决心。

  3月22日,胡景瑗率51师野补团冒着日军飞机的狂轰乱炸1小时飞兵15华里飞兵华阳,当野补团的先头部队到达华阳一带的时候,池田的部队也刚刚到达这里,野补团的战士们来不及休息立刻投入战斗,用机枪和手榴弹暂时阻止了日军前进的步伐。

  胡景瑗率领51师野补团飞兵华阳是51师在上高会战中堪称经典的一场战斗,但是由于野补团只有这一个亮点,所以战后王耀武并没有表扬51师野补团,没办法,陈传均的151团和卢醒的153团表现的都太优异了。

  又一次被51师挡住去路的池田直三终于弄明白他面前的这只中国军队绝对不是杂牌军,而是“重庆军”的王牌部队,他这种“独立混成旅团级别”的部队并不是这支中国军队的对手,顽固的池田终于开窍了,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变得老实多了。

  当李天霞在南线大战池田直三的时候,中路的“山茶会师团”也在大贺茂的率领下发动了进攻,他们在突破第70军的第一线防线之后面临的对手,是刚刚上任第57师师长的余程万。

  

    余程万的第一份作业(上):宋子玉阻敌

  1941年3月16日,“山茶花师团”在大贺茂的率领下向李觉的第70军防线发动进攻,比北线的第33师团和南线的池田旅团晚了一天,但这丝毫不影响大贺茂的推进速度,国军70军107师在“山茶花师团”强大的攻势下被迫放弃高安,3月18日,高安第四次沦陷,大贺茂不到两天就拿下了当年让松浦淳六郎的第106师团丢了三次的高安城,这让这位骑兵出身的师团长更加坚信本次“鄱阳湖扫荡战”将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

  高安的陷落并没有让大贺茂放慢前进的脚步,他的先头部队在高安陷落的当天已经进抵高安和上高两县交界处,接下来他将面临的对手,是刚刚上任74军57师师长没多久的余程万。

  从1938年5月加入57师,余程万在副师长的位置上蹲了整整两年零4个月的时间,从年龄上讲,余程万比俞济时和王耀武大两岁;从资历上讲,余程万是黄埔一期,王耀武是黄埔三期(据说王耀武私底下称呼余程万为老学长);从学历上74军内部更是无人能和余程万相比,无论从哪方面余程万都应该早该扶正做师长了,但是偏偏余程万欠缺的是在军队里面立威最重要的东西——战功。

  1940年2月,连黄埔四期的廖龄奇都当上58师的师长了,这时候余程万有些着急了,这些都被善于察言观色的王耀武看在眼里,是时候把余程万扶正了,一来可以架空施中诚,二来将他的这位老学长揽入自己的圈子里,于是7个月之后的1940年9月,副军长施中诚正式卸任兼任了一年的57师师长,将一师之长的位置交给了余程万。

  余程万上任之后的几个月里,少不了安抚57师内部各级将领们的情绪,好在余师长在57师呆了两年多的时间,跟李琰、周义重、杜鼎等57师实力派人物关系搞的都不错,所以磨合期很顺利的通过,半年之后,余程万就迎来了他上任之后王耀武给他的“第一份作业”,率领57师在58师的配合下正面防守上高城。

  面临来势汹汹的大贺茂,余程万不亏是74军学历最高的将领,他创造性的将手中的几个团轮流派上战场交替作战,从而使各支部队都能得到短暂的休整,最大限度的保持部队的战斗力。

  1941年3月18日,被余程万放在最前线执行警戒搜索任务的57师宋子玉野补团跟“山茶花师团”先头部队遭遇,余程万让宋子玉尽量拖住日军的先头部队,以便让57师主力部队有时间准备。

  龙王岭57师野补团3营9连的阵地上,树木已经被日军的炮火全部摧毁,9连几十名弟兄的鲜血浸透了山头,日军以死伤数百人的代价终于攻克了这个阵地,“山茶花师团”216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目下重四郎气急败坏的冲上阵地,想要看看这支“重庆军”到底有多少人。当他发现阵地上只有几十个“重庆军”士兵的尸体的时候突然发疯一样大吼:

  “不可能!只有一个连的兵力竟然能抵挡大日本皇军上千人的进攻!绝对不可能!”

  “小鬼子,你他妈的!在那乱叫什么?”

  这个时候从死人堆里传出一个断断续续的声音。

  “大队长,这边还有个活着的”一个鬼子向目下报告,一名身负重伤、满身是血的中国军人挣扎着从死人堆里坐起来。

  “有没有懂支那话的?给我问问他是什么职务?”木下恶狠狠的看着这个中国士兵。

  “职务,老子是74军57师野补团上尉连长余庆之”,余庆之用轻蔑的眼光盯着目下。

  “八嘎!不可能!”木下听到翻译的解释之后勃然大怒,把手中的指挥刀抽出来双手紧握。

  “来吧,小鬼子!老子要是要是闭一下眼,就不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余庆之用尽最后的力气高喊着。

  受尽侮辱的木下重四郎发疯一样挥舞着指挥刀冲向余庆之,一刀、两刀、三刀、四刀,鲜血溅在木下魔鬼般狰狞的脸上。

  龙王岭一战,74军57师野补团3营9连连长余庆之以下全连战士英勇殉国!后来人们发现余庆之遗体的时候,英雄的遗体身受30余刀!!!惨无人性的日本侵略者只能用这种卑鄙的方式掩饰他们的无能和胆怯!

  余庆之的血没有白流,还是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几天之后,双手沾满了57师野补团3营9连几十名烈士鲜血的“山茶花师团”216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木下重四郎少佐命丧上高城下,为他们报仇的,是他们的兄弟部队58师172团。

  “虎贲”这个中国从古到今军队最高荣誉的称号授予57师绝对实至名归,它是由57师成百上千个余庆之流血牺牲换来的!

  宋子玉的野补团以巨大的牺牲为师长余程万争取了时间,接下来守卫上高城的任务轮到同样英勇的57师其它兄弟部队了。

  

    余程万的第一份作业(中):杜鼎苦守下坡桥

  1941年3月22日,“山茶花师团”终于兵临上高城下,大贺茂将他的师团司令部指挥所设在上高城东北10公里的毕家,指挥上万日军向57师主力部队驻守的下坡桥阵地发动猛攻。

  下坡桥距离上高城只有8里地,是整个上高会战的核心阵地,守卫这里的是57师171团,团长是杜鼎。

  杜鼎是湖北枣阳人,家境比较优越,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由于他是湖北人,而鄂军在北伐战争时都归顺了桂系,于是杜鼎在军校毕业后就进入了桂系的第19军当教官。桂系反蒋失败后,杜鼎投归中央,从连附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工作。

  1930年中原大战,身为国民革命军第1师第2团第3营机枪连连长的杜鼎聆听新任营长慷慨激昂的训话,随即对这位新任营长佩服的五体投地,成为其忠实的追随者,这位营长的名字叫张钟麟,后来改名张灵甫。从那之后,杜鼎就一直跟随张灵甫一直到后者因杀妻获罪入狱。

  1938年兰封会战,杜鼎与自己的部队失散,回到武汉后得知张灵甫在74军当上了旅长,于是写信给张灵甫,时值57师编入74军,张灵甫遂举荐他去了57师, 相比邱维达在58师任旅长的遭遇,杜鼎无疑是幸运的,或许是因为他家境富裕、出手也大方,杜鼎不久就赢得了57师上下特别是前后两任师长施中诚和余程万的认可,57师撤销旅部后杜鼎任171团团长,与当年跟随施中诚在田家镇出生入死的170团团长周义重平起平坐。

  余程万将守卫上高核心阵地——下坡桥的人物交给杜鼎,足见对后者的信任,实际上杜鼎也没有辜负新任师长的期望,尽管大贺茂动用了几乎上百架飞机、上万名步兵对下坡桥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杜鼎的171团就像是钉在上高城门前的一颗钉子一样死死的挡在大贺茂的面前,无可奈何的大贺茂甚至派出了骑兵部队冲击下坡桥阵地,急病乱投医的大贺茂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勾当了。

  在杜鼎率领171团在下坡桥苦战的同时,周义重的170团在石洪桥一带也拼死抵抗,57师最早参战的野补团团长宋子玉身负重伤,全团拼到只剩不足一个营的兵力!57师各团坚守阵地,每个团每天都在承受不同程度的战斗伤亡,170团中校副团长张劲梅战斗中英勇殉国。

  尽管“学院派”代表将领余程万用尽了所有他能想到的所有作战战术,但是残酷的战局仍然让这位第一次指挥一个师作战的新任师长应接不暇、疲惫不堪,接下来余师长得到一个消息使他几乎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他的57师几乎被攻城的日军包围了!

  

    余程万的第一份作业(下):誓死不离上高城

  仗打到这个份上,即使是自己的兄弟部队也指望不上了,李天霞的51师在南线与池田旅团纠缠,张灵甫暂代师长的58师在白茅山一带陷入苦战,57师陷入了“山茶花师团”的包围之中,日军离余程万的师部最近的时候只有两华里!

  几天来,王耀武高度紧张,下颚浮肿、声音沙哑,双眼布满了血丝,手下的三个师均陷入苦战,尤其是余程万的57师,尽管余程万采用了轮战的策略,但是依然伤亡惨重,自己手头上已经无兵可调了,刚刚余程万来了电话,电话那头余程万冒着炮火向王耀武汇报战况,尽管余程万尽力掩饰,但是王耀武仍然能够听出来余程万已经有些勉为其难了。

  “这个时候哪怕多给我一个连的兵力?”王耀武四顾一下周围剩下的几个文职参谋,心中想着,狠狠地捶打着作战桌,难道就这样被大贺茂打进上高?太不甘心了!

  “报告军座!”警卫员一阵小跑进入作战指挥室,“罗总指挥派他的特务营前来支援!”

  “什么?”王耀武噌的一声站了起来,与此同时电话响了,王耀武接起电话,听筒传来罗卓英的声音,

  “佐民,听说余程万的阵地出现了点问题,我把我的特务营交给你,你立刻拉上去!我已经给委员长立下了军令状,守不住上高,你我一起提头去见委员长!”

  “总指挥,你放心,我王耀武就算死也要战死在上高城!他大贺茂想进城,除非从我王某人的尸体上走进去!”王耀武见罗卓英把自己的特务营都贡献出来了激动万分,当下给罗卓英立下军令状。

  “好!佐民,据侦查,北线的樱井省三的33师团已于近日全线折返,南线的池田旅团也已被51师、49军挡住,我现在正在调集部队包围大贺茂的34师团,只要余程万和张灵甫守住上高,不出几日我们将重现万家岭大捷的辉煌!”罗卓英慷慨激昂,不断给王耀武打气?

  与罗卓英通完电话后王耀武立刻将罗卓英的特务营投入57师阵地,同时接通了余程万的电话,

  “余师长,我是王耀武”,关键时刻,王耀武扔掉了平时对余程万老学长的恭维,此时的他严肃万分、字字掷地有声,“我将罗总指挥刚刚派来的集团军特务营交给你,必须死守上高!失了北城提头来见!”

  余程万血战了三天三夜,57师这只74军中善于防守的部队继田家镇之后又在自己守城的功劳簿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是相比此前的田家镇和之后的常德,57师本次守卫上高虽说也是伤亡惨重,但是都还没有像那两次一样到伤筋动骨的程度,那是因为他们的身边有“三五铁军”的另外一支部队同他们并肩作战,那就是由副师长张灵甫指挥的第58师。

  

    张灵甫的代理之战(上):“廖师”?“张师”?

  上高会战期间,李天霞和余程万分别率领51师和57师血站疆场、建功立业,而58师师长廖龄奇却错过了74军抗战期间最辉煌的一战,战前廖龄奇接到军长王耀武的命令,让他到第九战区干部训练团报道、参加干训团将官班的培训。

  抗战期间国军各战区大都成立了干部训练团,其主要目的是培训军事和地方政务干部。身为第九战区司令和湖南省政府主席的薛岳也在长沙岳麓山成立了两个干训团,一个是第九战区干训团,主要为第九战区培养军事干部,类似军官学校;另一个是湖南省干训团,主要为湖南省培训地方行政干部,类似行政学校。

  第九战区干训团主要培训的是低级军官,排、连、营、团级军官占了干训团的绝大多数,但是也有为军、师级军官开设的将官班,由于资料的欠缺,我们无法确认74军的另外两位师长李天霞和余程万是否也参加了这个干部训练团,如果没有,王耀武让廖龄奇去参加这个干训团就很值得玩味,张灵甫刚刚到58师出任副师长没几个月,师长就被打发培训去了,王耀武对张灵甫的帮扶可见一斑。

  无论是偶然还是刻意为之,悍将廖龄奇最终缺席了74军抗战时期最辉煌的上高会战,曾经在北伐战争、“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大放光彩的他在74军留下的唯一拿得出手的战绩只有“冬季攻势”这次算不上大战的战役了。

  虽然廖龄奇没有参加上高会战,但由于58师的师长是他而非张灵甫,所以在会战期间,无论是国军的文件还是当地老百姓依然称58师为“廖师”,以师长的姓氏称呼该师是当时约定成俗的习惯,李天霞的51师被称作“李师”,余程万的57师被称作“余师”,身为副师长的张灵甫显然还没能享受这种待遇。

  其实对于张灵甫来说,他并不在乎这些面上的称谓,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在他的大脑中,带兵打仗才是第一位的,王耀武对张灵甫这种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性格也是颇感头疼,把这么一个人扔到以廖龄奇为核心的58师小圈子里能行吗?张灵甫能处理好和58师那些团营长的关系吗?

  其实王耀武有点多虑了,任何一个军队、单位、公司的新任领导让属下折服的首先是个人魅力而非左右逢源的处事能力,张灵甫一直是一个以战绩说话的人,就像前面讲过廖龄奇经常不以自己右臂残疾为耻反而将其当作自己的军功章,张灵甫瘸了的右腿同样是他战功的的表现。

  王耀武把57、58两个师摆在上高城正面防御“山茶花师团”的进攻,其中余程万在右,张灵甫在左,余程万那边采取的是各团乱流上阵的打法,张灵甫这边也创造性的发明了一种“章鱼战法”。

  对于战争中防守的一方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否准确预判对方进攻的主要方向,从而把主要兵力布置在对方进攻的道路上,张灵甫手中当时有四个团,他先是把王伯雄的172团和蔡仁杰的173团依次摆开,右翼连接余程万的57师防地问题不大,但是左翼却是一片开阔地,如果把剩下的两个团再依次摆开,一个预备队都不留,很容易出现南昌会战罗卓英的失误。张灵甫并没有把所有的部队投入到一线,而是命令邓竹修的174团派出一个营,以连排为单位像章鱼的触角一样展开在左翼,起到侦查的作用,一旦发现日军,张灵甫就立刻调集部队向左翼援助,这就是张灵甫的“章鱼战法”。

  1941年3月18日,蔡仁杰173团率先与日军接触,然而他们碰上的不是大贺茂的“山茶花师团”,而是北线助攻的樱井省三33师团。原来樱井一路大破李觉的70军之后,33师团的一支部队冲过头了,脱离了大部队直插蔡仁杰173团2营防守的阵地,而此时的樱井省三认为已经完成了助攻任务,已经开始返回防地准备开往华北了。

  这支打了鸡血兴奋过头的日军部队立刻被蔡仁杰打了个落花流水,后来得知自己师团的主力部队已经撤退后急忙扭头就跑,既然自己的师团长都不愿意多管“山茶花师团”的“闲事”,他们就更没那个雅兴了。

  北线的樱井省三招呼都不打率领他的33师团“凯旋”了,大贺茂依然傻不拉唧的带领着“山茶花师团”扑向上高,和余程万一样,张灵甫面临着在上高城下的一场血战,他的阵地,在官桥!

  

    张灵甫的代理之战(中):官桥阵地的得失

  3月19日,“山茶花师团”216联队第2大队向58师王伯雄172团阵地发起猛烈的进攻,王伯雄率领全团顽强阻击。日军在强渡泗溪河的时候,那个双手沾满了57师野补团3营9连全体战士鲜血的“山茶花师团”216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木下重四郎被当场击毙,日军攻势稍微减缓。

  得知木下重四郎被击毙的消息,大贺茂勃然大怒,立刻增兵继续强攻172团的阵地,并调来30多架飞机对该阵地进行了疯狂的轰炸,疯狂的日军潮水般的涌向172团的阵地,172团虽拼死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全团伤亡殆尽,王伯雄无奈之下只得向张灵甫求援:

  “副师长!172团快打光了!我王伯雄战死沙场无所谓!求副师长给172团留点种子,也让人知道咱们在上高没当孬种!”

  “王团长,我知道你的难处,我张灵甫不会放弃58师任何一支部队!你告诉兄弟们,再坚持几分钟,我已经派何澜团长率领野补团支援你们了!在他们到达之前,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给我顶住!”

  张灵甫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王伯雄知道张灵甫在51师时就以从严治军闻名全军,也知道南昌会战张灵甫为了救卢醒亲自上阵瘸了一条腿,于是严令172团继续坚守阵地,不多久何澜的野补团及时赶到,将日军又打了回去。

  大贺茂满怀希望杀向上高城,结果碰到了两个硬钉子,那边的余程万不好对付,这边的张灵甫也很难缠,狗急跳墙的日本人又一次卑鄙的使用了毒气,激战数日、疲惫不堪的58师将士们措手不及,58师的塘坎、官桥街阵地被日军突破!

  恰在此时,罗卓英等19集团军高层通过讨论认为74军守卫上高的两个师防御面积过大,需要收缩阵线,“好钢用在刀刃上”,于是电令王耀武调整防御部署,王耀武紧急命令张灵甫放弃塘坎、官桥一带阵地,撤退到白茅山一带继续抵抗“山茶花师团”的进攻。

  官桥阵地的弃守最终导致上高会战结束后58师的战绩排在了57师和51师的后面,这让58师官兵上下相当不满,特别是在此阵地血战了数天的172团和野补团,毕竟他们在此付出了重大的牺牲,172团还在战斗中击毙了木下重四郎大队长(整个上高会战中直接击毙的大队长只有三个),如此表现竟然没有得到应有的表彰确实让人愤愤不平。

  客观上讲,58师官桥阵地被突破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19集团军司令部不下达弃守阵地的命令,相信凭借张灵甫、58师久经沙场的四位团长和全师将士的死拼应该能收复阵地,但是当时的情况没有必要与大贺茂死拼把两个精锐师都拼进去,那样的话反击的时候将没有足够的兵力投入。

  对于王耀武来说,当然他是想死守上高的,但是如果万不得已硬让他选择放弃“三五部队”其中的一个,他肯定不会选择嫡系张灵甫指挥的58师和自己一手带起来的51师,只能是杂牌出身的57师。

  官桥阵地的弃守客观导致了57师被“山茶花师团”围攻的局面(前文已提到),好在余程万关键时刻咬牙硬撑、拼死抵抗,罗卓英把自己的特务营都派了上去才没让大贺茂打进上高城。

  官桥阵地的是与非有待后人做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张灵甫和他的58师来说,弃守官桥并不意味这逃跑和失败,因为他们在另外一块阵地上依然打出了58师的威风,蔡仁杰的173团在白茅山为官桥阵地被突破挽回了颜面。

  

    张灵甫的代理之战(下):蔡仁杰大战白茅山

  3月22日,进占官桥阵地的大贺茂步步紧逼,以217联队替换216联队继续向58师退防的白茅山阵地发动进攻,守卫白茅山阵地的,是蔡仁杰的173团。

  白茅山阵地上,173团的官兵已经杀退了日军无数次的进攻,日军撤退的间隔,一个素来和172团关系不错的173团军官向他的团长蔡仁杰抱怨着:

  “团长,我想不通,副师长为什么让我们放弃官桥阵地,172团的弟兄们付出那么大的牺牲!我们应该为他们报仇,把阵地夺回来!”

  蔡仁杰双眼凝视着前方阵地,陷入了沉思,自己从黄埔五期毕业之后不久就加入了俞济时的国民政府警卫旅,之后跟随俞济时南征北战,冯圣法、何凌霄、廖龄奇等都曾经是他的上司,其中他跟随现任58师师长廖龄奇的时间最长,从这方面将,蔡仁杰是典型的“俞派”将领,也是以廖龄奇为中心的新“58师圈子”中的一个,只是相比王伯雄、邓竹修等人,蔡仁杰显得更加理性,他和廖龄奇之间较少的掺杂个人感情因素,更多的是一种英雄识英雄的惺惺相惜。

  “报告团长,副师长前来督战!”警卫员的声音打断了蔡仁杰的思绪,只见张灵甫带着几名随从、拄着拐杖向他这边走来,蔡仁杰急忙整理了一下衣冠上前立正:

  “报告副师长,蔡仁杰率173团固守白茅山!阵地万无一失,请副师长放心!”

  蔡仁杰的谨慎并没有骗过张灵甫灵敏的直觉,副师长明显感觉周围弥漫着一种不信任的气氛,这也难怪,58师上下没有不传王军长派张灵甫来58师掺沙子的传言,对这位副师长多少都有些戒备心和不信任。

  张灵甫刚要讲话,突然对面日军的阵地炮声四起,白茅山阵地一片尘土飞扬,其中一颗炮弹在不远处爆炸,一块很小的炮弹皮如出膛的子弹击中了张灵甫受过伤的右腿,张灵甫一个踉跄,鲜血顿时染红了裤腿,随行人员大惊失色、刚要上前搀扶,张灵甫一摆手制止,强忍着疼痛用拐杖支撑住身体。

  “副师长,您的右腿的伤还没完全好,我带您下阵地救治吧!不然,您的腿就再也伸不直了!”随行副官心疼的眼泪都快出来了,此时蔡仁杰和173团的军官们也都傻了眼,不知如何是好。

  张灵甫用力扶着拐杖,把腰板挺的直直的,在隆隆的炮火中大声向173团的官兵们喊着:

  “173团的弟兄们,你们给我记住!我张灵甫的腿伸不直了没关系!关键是我们国家的腰挺直了!”

  173团的官兵们胸中突然涌起一股热血,蔡仁杰第一个反应过来,随之高喊道:

  “弟兄们!副师长都不怕死!我们173团难道怕死吗?”

  “不怕!不怕!跟小鬼子拼了!”173团的官兵们被张灵甫的精神感染,一个个端起刺刀,跳出战壕,如下山的猛虎一样冲向正在冲锋的日军??????

  白茅山阵地,173团血战日军217联队,终于挡住了大贺茂前进的脚步,173团凭借此战成为战后58师四个团中唯一一个受到军长王耀武表扬的部队。更重要的是,团长蔡仁杰被张灵甫英勇的个人魅力所折服,在后来廖龄奇死后迅速倒向了张灵甫的怀抱,成了张灵甫日后的得力助手。

  3月24日,在余程万和张灵甫顽强抵抗之下,“山茶花师团”已成强弩之末,罗卓英趁机调集大军将“山茶花师团”围困在东西15公里、南北5公里的包围圈里。

  疲惫不堪的大贺茂突然发现自己被包围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当年松浦淳六郎被围万家岭被日军军官们传为笑谈,松浦也从此一蹶不振,彻底推出了日本军界,难道当年的厄运又要在他身上重演?大贺茂下令停止进攻、固守待援,同时向武汉第11军园部和一郎求救,“山茶花师团”和大贺茂的命运将如何呢?

  

    大贺师团变大败师团:“山茶花师团”凋零

  3月24日,已经在撤军路上的日军第33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接到武汉第11军总司令园部和一郎的命令,让他们立刻折返回去救援被围的“山茶花师团”,此时的樱井省三长叹一声,“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对大贺茂这个骑兵出身的步兵外行汉樱井省三勃然大怒,

  “大贺这个混蛋!这里不是大草原,他是不是还在做他的骑兵梦?!”

  尽管如此,樱井省三不敢违抗园部和一郎的命令,于是只能率部重新杀回来救大贺茂脱围。关键时刻,70军这边又出了问题,当然这次的问题仍然不在军长李觉身上,还是那位副军长张言传,面对樱井的猛攻和大贺茂的策应,两面受敌的70军预9师没能挡住日军的疯狂进攻,樱井省三33师团和“山茶花师团”汇合。

  惊魂未定的大贺茂看到樱井省三比见了亲爹还亲,此时在南线被李天霞揍得鼻青脸肿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也窜到了这里,来自仙台的第33师团仗义的承担了掩护他们大阪兄弟部队撤退的责任,大贺茂顿时感动的痛哭流涕,顾不上跟樱井省三交代就抱头鼠窜了,实际上由于“山茶花师团”进攻上高时几乎耗尽了弹药,此时的他们已经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

  罗卓英不会就这样放弃大好的歼敌机会,此时他得到了新加入战场的川军、东北军等部队有力的支持,兵力充沛的他下令再次全力进攻撤退中的日军,74军特别是57师、58师原本在上高城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余程万和张灵甫仍然奋尽全力组织剩余的部队加入反击,李天霞也从南线北上追敌,在国军的沉重打击之下,日军三支部队损失惨重,一路边打边撤、丢盔卸甲,狼狈逃回驻地,1941年4月9日,上高会战以国军的大胜结束。

  上高会战日军损失兵力15792人,第33师团遭到重创,“山茶花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0旅团伤亡更达到50%以上,“大贺师团”变成了“大败师团”,大贺茂虽然侥幸逃脱,但是“山茶花师团”参谋长樱井德太郎大佐被迫剖腹自杀,步兵指挥官岩永少将重伤,参战的三支日军部队元气大伤。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4-10 12:39:3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震惊中外的上高会战

下一篇:上高战役 川军打出“最精彩一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