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选举
2018-03-11 15:12:17  来源:论文网,作者: 郑文阳   点击:  复制链接

  陕甘宁边区的选举是从乡级选举开始的,以延安作为试点。

  早在1937年5月,西北办事处就颁布了《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设立了“边区选举委员会”,由蔡树藩任选举委员会主任,高朗亭为副主任。1937年7月,延安县及各区、乡先后成立选举工作委员会。从7月开始,直至当年12月,历时半年,一场自下而上的选举之风,首次刮过这片土质松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广袤的土地上第一次出现大规模的全民选举,新奇劲就如同天外来客造访,面对陌生的新鲜事物,刚开始,广大百姓既感兴奋,又显得毫无头绪。

  这时,选举委员会结合边区的风土人情,热热闹闹搞起了选举宣传。

  这一阶段,在庙会、香火会、集市和群众大会上,开始有人拿着喇叭沿街喊话。田间地头农闲时间,街头巷尾,经常看见选举宣传队的影子,挨家串户,穿梭其间,甚至连开明绅士和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也被他们邀请过来开茶话会,动员积极参与选举。墙上到处贴满了各种标语,“人民是政府的主人”“不让一人站在选举之外”“选举是保卫边区的法宝”“到农民家中去”等等。边区报刊和发向各村庄的小册子、宣传单和各式街头小报,则采用了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用语,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选举委员会可谓是煞费苦心,不放过任何形式的宣传,将选举故事改编进了秧歌、地方戏曲、乡村流动式剧团演出及农村小调中。如《选举小调》唱到:“民主政治要实行,选举为了老百姓。咱们选举什么人?办事又好又公平,还不要私情。”“清清的天,白白的云,大家选举要留神。选举票上看清楚,看清好人与坏人。选上好人大家好,选上坏人都糟糕。”

  边区直白而又淳朴的选举宣传,伴随着街头喇叭和民间小调逐渐融入了老百姓的睡梦中。

  接着,选举委员会开始组织选民登记。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第二章“选举资格”第四条规定:“凡居住在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论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有卖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2.经法庭判决有罪剥夺公权期限未满者。3.犯神经病者。4.(1)项人的家属,但其家属如系革命者不在此例。”

  边区的选民登记以填表格的形式登记选民信息,然后筛选公布名单。选民名单采用“红白榜”做法。红榜代表具备选民资格,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白榜代表不具备或被剥夺选民资格。“红白榜”一确定公布,乡村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榜单前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一些地富绅商,看到红榜上有自己的名字,露出满脸的笑容。

  候选人的名单是不出本乡范围的,选举以乡作为单位。乡代表,每20位居民选举代表1名;区议会议员,每50位居民选举1名;县议会议员,每200位居民选举1名;边区议会议员,每1500位居民选1名。不满法定人数而在法定的半数以上的,选举议员1名,人数在法定半数以下的,选举候补议员1名。各级选举得按照当选人数,选出三分之一的候补议员,候补议员出席议会时,有发言权无表决权,候补议员以得票的次多数充之。

  那些社会名望高,才能突出,德行兼具,百姓认可的人,一般都在候选人名单中。在候选人的提名上,选举委员会采取各抗日党派、团体联合或单独推荐、选民联名推荐(至少10人以上)三种方式。正式候选人的名额多于应选名额,实行差额选举。

  边区百姓的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眼睛都是灼亮的。推出的候选人,群众并不是都认识。这时,提出候选人的政党或团体被要求详细介绍候选人的情况,或者是候选人自己要当众说明政见和施政方针,而群众可以自由批评,谁好谁不好,什么话都可以说。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第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道:“当候选名单公布以后,每个乡村都热烈地参加讨论,有的批评某人对革命不积极,某人曾经反对过革命,某人曾经贪污过,某人曾经是流氓,某人曾吸食鸦片等等。有的选民则公开涂掉其名字。”

  选举盛况,热闹景象犹如赶庙会、过春节。

  选举之日,有婆姨手抱娃娃,兜揣馍馍参加选举的;有大闺女、新媳妇穿上新装,搭伙结对去参加选举的;许多地方的妇女因为选村长,情愿抱着孩子跑五六里的路,赶到约定的开会地点。各村几乎是男女老少一齐出动,地主、富农也丝毫不落伍。报纸上报道,安定县中区一位70多岁裹小脚的老阿婆,手拄拐杖,高高兴兴地走出山沟,要去参加选举。当时大风呼啸,飞沙蔽日,人们劝她别去了,她执意不从,边走边说:“活到70多岁,总没做过主,今天要咱做主,咱自然要去选个如意的。”[1]

  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道:“如果在根据地按照西方的做法,选举之前对公民进行文化测验,那么会剥夺五分之四人口的选举权,而这对于占根据地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民来说是极不民主、不公平的。”[2]

  正因如此,陕甘宁边区的选举有别于西方的民主选举,既然餐桌的菜肴允许自由挥动筷子,对于不懂使筷的,也不应排除在外,他们可以换成勺子嘛。文化程度并非民主的先决条件。因此,边区选举条例规定灵活:识字多的选民用票选法,识字不多的选民用画圈法、划杠法,完全不识字的选民用投豆法。

  早在红军长征之前,共产党就在福建才溪进行过黄豆投票法。红军到达陕北后,投豆法在陕甘宁边区深受普通老百姓欢迎。候选人在台上坐成一排,每人面前放一个粗瓷海碗,贴着其名字。选举时,要选多少人,选举委员便发给每个选民多少颗红豆(有的用黄豆、蚕豆或绿豆)。选民中意哪个候选人,就在其碗里投豆。选举结束后,直接数候选人碗里的豆子,数量最多的当选。投豆法的缺点在于,当着候选人或者熟人的面,选民可能没有完全真正的表达自己的投票意愿,也有可能把手中所有的豆子都投给同一个人。后来,投豆法有了改进:候选人背对投票人坐着,选民故意穿着长袖子的衣服,投豆选举时,袖子从每个碗口都划过,这样,旁边的人就看不清到底把豆投到了哪个碗里;或采用“依次进窑封碗投豆”的投票方法,为防止选民多投乱投,用纸封住碗口,只留一个小口,用不同颜色的豆子代表不同候选人,选民挨个进入窑洞投豆。

  此外,还有画票法、背箱法和烙票法等。画票法,或称画杠法、画圈法,适用于识字不多的选民,同意某个候选人当选,就在其名字上画杠、画圈,不同意便不作任何标记。其缺点是,选民想选候选名单以外的其他人,就无从选起。背箱法则适用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方。选举前由选举委员会选出可靠的司票员,沿着山区,背着带锁加封的选票箱,分途串乡挨户向选民发放和回收选票,待收齐所有选票后再召开选民大会,当众开箱检票。其缺点在于,提前发选票给了反动派可乘之机,司票员可能被收买或徇私舞弊。而烙票法与投豆法一样,都适用于不识字的选民。选举时,选举委员会将印好的选票发放给选民,然后逐一念出候选人的名字,选民喜欢谁,就在其名字上头,用香火烧一个洞。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普选最终尘埃落定,边区百姓用黄土高原特有的朴实,证明了即使没文化,民主土壤依然厚实。

  当家作主是幸福的。四年后,即1941年1月至7月,边区又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全民普选。

  这次选举,进行了乡级改选,有一半干部落选,延安县乡政府委员中只剩下133人,新选出来185人。绥德县落选干部1001人。

  与第一次普选不同的是,第二次普选出现了同台竞选的现象。

  同台竞选之风一经刮起,便从边区自上而下迅速吹向城镇及农村。在延安,中央八所直属高校都在同一选区,选出了3名候选人,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鲁迅艺术文学院副院长周扬,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校长郭化若,但参议员名额只有1个。

  于是,一场边区非主流的民主竞选上演了。

  竞选现场,与会者一千多人,候选人双方(正式竞选时,徐特立宣布退出)的啦啦队阵容都很强大,会场气氛非常热烈。周扬亲自上阵,一边谈自己的施政纲领,一边批评郭化若缺席(郭化若因参加军委会,委托曹慕岳竞选)。双方在台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而台下啦啦队的助阵声一浪接一浪。鲁艺啦啦队敲锣打鼓,甚至把周扬的大头像举到了头顶,队长刘炽在会场里语调激昂地喊道:“《安娜卡列尼娜》是谁翻译的?”鲁艺学院齐声回应:“周扬!”

  然而,由于鲁艺学院的人数远远少于抗日军政大学,当场投票,当场开票后,还是郭化若当选了边区参议员。

  在那个特殊的战争年代,陕甘宁边区的选举,如一颗星空中璀璨的星星,照亮了百姓心中的希望,其民主程度之高,让外媒都倍感惊讶。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参议员,反战日本兵森健“不可思议”当选上参议员。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其《中国的战歌》一书中感叹道:这是比近代英美还要进步的普选。

  在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之前,陕甘宁边区在1945年8月至1946年3月间,还进行了一次全民普选。此时,区级已不再作为一级政权,所以,就只进行乡、县、边区三级选举。选举基本延续了前面两次普选时的成功做法,在候选人的提名、审查上更为民主和严格,选民投票也更加理智和谨慎。

  纵观边区三次选举。第一次普选时,参选者占选民总数的70%,个别地方达80%以上。第二次普选时,参选者占选民总数上升到了80%,清涧、绥德、延川等县达95%,清涧县有一个乡,选民全部参加了选举。第三次选举时,正值二战结束日本投降,百姓欢天喜地,选举热情空前高涨,参加者占选民总数82.5%,最高的地方达到了96%。

  按理说,经历过几千年封建统治的中国农村,民主传统是极其匮乏的,百姓终日与镰刀和锄头打交道,要让他们相信可以自由选举和罢免官员,本身便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况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幸福,这在中国政治史上是破天荒的伟大创举。

  注释:

  [1]赵连雄、石和平主编:《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政权史话》,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54页。

  [2]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页。

  (作者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3-11 15:14:1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主要抗日根据地: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下一篇:浅析抗战时期我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宗教政策和实施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