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陕甘宁边区:从长征落脚点到抗战出发点
2022-04-28 09:08:48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聂文婷  点击:  复制链接

  陕甘宁边区旧照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从血的教训中更加深刻体会到,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然而,拿起“枪杆子”的斗争,并非一帆风顺。在陕甘地区,从陕西省委组织发动的清涧、渭华、旬邑等武装起义,到后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深入陕甘地区国民党和地方军阀队伍中开展的兵运工作,都因敌强我弱而失败了。

  我们党最懂得从挫折中汲取教训,革命先辈认识到,“搞革命武装,依靠在旧军队里的合法地位招兵买马是不行的,这个教训已经很多了。还是要走井冈山的道路,发动群众,搞土地革命”。于是,刘志丹和谢子长分头组织农民武装,开展游击斗争,两支队伍后合并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游击队的斗争,虽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形式,但亦须有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作为依托,而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绝对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1932年初,因军阀变本加厉地向农民索粮催款,陇东人民被迫组织起一支农民自卫民团奋起反抗。当时正在陇东一带活动的陕甘游击队趁势将这支队伍改编为赤卫军,为此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群众基础。1932年3月,陕甘游击队以正宁县寺村塬为中心发动和组织群众,创建了陕甘边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同年12月,在宜君县转角镇,陕甘游击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第2团,标志着陕甘地区有了正规的工农红军队伍。1933年3月,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在耀县照金镇成立,并于4月召开了陕甘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以周冬至为主席、习仲勋为副主席的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

  红色政权建设初具规模,土地革命斗争轰轰烈烈。但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亦非一帆风顺。1933年10月,正值“左”倾错误路线盛行,再加上军事力量对比依然敌强我弱,在红军主力转入外线作战而内线驻守力量薄弱的情况下,照金根据地遭国民党重兵进攻而失守。陕甘边区特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建立以陕北安定、陇东南梁、关中照金相互支持的三路游击区,以南梁为中心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虽兵分三路,但不失核心,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由此打开了游击战的新局面,随后又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边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创建了安定、绥清、神府及葭吴等苏区。到1934年8月,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已经覆盖18个县,面积达到2.3万平方公里。毛泽东曾评价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种“狡兔三窟”式的创建办法“很高明”。1934年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习仲勋当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一边建设根据地,一边开展武装斗争。此时,国民党正发动对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为统一指挥两个根据地红军和游击队协同进行反“围剿”作战,1935年2月5日,陕甘边区特委和陕北特委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经过长达5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先后消灭国民党军3000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使陕甘边和陕北两个苏区连成一片,形成了陕甘苏区。

  一边打破“围剿”,一边发展巩固。自1935年下半年开始,陕甘红军在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中,打大仗,打胜仗,尤其是取得了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役的重大胜利,由此,陕甘苏区凝聚了队伍,赢得了民心。但综观全国,这一蓬勃发展的根据地,却是当时仅存的“硕果”。正如习仲勋所说,“陕甘边的党组织、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经历了长期而残酷的反革命‘围剿’和来自党内‘左’、右倾路线的干扰,历遭险阻,几经起伏,终于使红日驱散乌云,胜利的曙光映红陕甘高原的山山水水,把苏维埃的种子传播到革命形势比较落后的中国西部,成为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失败后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也正因为此,红军长征最终确定落脚陕甘,成为历史之必然。

  1935年9月,根据形势发展,中共中央确定了要“迅速北上,创造川陕甘新苏区去”的战略决策。随后几天,当红军行至哈达铺时,毛泽东又恰从天津《大公报》等报纸上得知陕北有大片苏区和相当数量红军的好消息。现实的可能进一步印证了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于是,中央政治局在通渭县榜罗镇召开常委会议,明确指出陕北为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的落脚点,要“在陕北保卫和扩大苏区”,以陕北苏区来领导全国革命。

  1935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陕甘苏区落脚并胜利结束。11月初,陕甘支队同红15军团胜利会师,并合编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1936年2月以后,红一方面军又先后组织了东征、西征战役,均取得了胜利,由此,陕甘苏区进一步扩大,发展成陕甘宁苏区。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陕甘宁苏区北起长城,东临黄河,南抵陕西淳化,西至宁夏固原,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设有36个县和1个特区。1937年3月陕甘宁苏区改称陕甘宁特区,5月又改称陕甘宁边区。

  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说:“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陕甘宁边区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八路军奔赴抗日战场的出发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实现了第二次合作。1937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将陕甘宁边区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八路军举行了庄严的誓师大会,除部分兵力留守陕甘宁边区外,其3个主力师在朱德、彭德怀率领下,先后从陕甘宁边区兼程北上,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察哈尔、河北、绥远4省交界的抗日前线。中国革命实现了由土地革命战争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变。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制定了指导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的基本政策,中央军委作出了许多作战指示和命令,这些方针政策都是通过陕甘宁边区传达到各个根据地,给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和道路。在革命根据地建设方面,陕甘宁边区先后创办了几十所干部学校,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最终夺取全国政权培养了大批党员干部。与此同时,陕甘宁边区高度发扬民主,是全国第一个实施民主政治制度的区域,包括“三三制”在内的一系列民主制度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对全国民主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陕甘宁边区还在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施行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有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以改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陕甘宁边区由此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模范。

  毋庸置疑,陕甘宁边区为中国革命历史发展作出了独特且重要的贡献。2015年2月13日,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历史地位。他说,陕甘宁革命老区“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党中央在这里13个春秋,以延安为中心领导全国革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了革命力量大发展,领导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高杨 最后更新:2022-04-28 09:10:0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陕甘宁边区是中国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典范

下一篇: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群众工作历史的经验与启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