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湖南芷江:抗日受降城的小城大事
2016-11-18 16:53:22  来源:时代周报  点击:  复制链接


湖南芷江:抗日受降城

 

作者:佚名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屈原

雪峰山侧,潕水河畔,湘西的群山中,有一座美丽而寂寞的小城——芷江,以屈原的诗句命名。

抗战时期,它曾驻扎过庞大的中美军队。美军将领陈纳德曾在这里为中国飞行学员授课,新六军战士曾整装待发,光复沦陷的国土。而今的陈纳德路、凯旋路、和平路……记录着它曾流过的血和泪,记录着民族的壮烈往事,却很少人知道。

一水穿城而过,两岸吊脚楼,河上风雨桥,这样逐水而居的小城在湘黔交界并不出奇,同在湘西的凤凰和地处黔东南的镇远,都是如此。比起游人如织的凤凰,以及位于繁忙的湘黔铁路沿线的镇远,芷江显得寂寥许多。要到这里,需先乘火车到湖南怀化,再换中巴,沿320国道蜿蜒。
 

抗战中的湘西小城

尽管处于湘黔要道上,芷江从来都不是繁华之地。中原逐鹿的战国时期,这里是五溪蛮居地,西汉时始置潕阳县,五代时筑沅州城以据守湘黔门户,明清时曾为川、黔、滇、湖广总督府和偏沅巡抚所在地,清乾隆元年始称芷江县。芷江之名遂沿用至今。但边地良远,世居于此的侗族、苗族,在中原王朝眼中无非化外之民,疏于羁縻。这座小城于天朝上国而言,无非要塞、堡垒、邮驿。

不论潕阳、沅州,还是芷江,这些名字都默默无闻,直到中华民族那血与火交织的八年全面抗战。

1934年,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为即将全面爆发的中日战争向当局进言:战时大本营宜设在芷江。芷江隐藏在崇山峻岭中,远离平原,远离大城市,适合隐蔽和保密,于是它临危受命,担当起了中华民族抗战的重任。

下面是小小芷江城在抗战中的令人瞩目的履历:

1937年12月,国民政府开始在芷江建设军用机场。

1938年10月,芷江机场建成投入使用,部分中国空军入驻。美国援华空军将领陈纳德到此创建中美航校并监督芷江机场扩建。

1941年,苏联援华空军中队入驻芷江。

1943年,陈纳德将军率领的飞虎队进驻芷江。

1944年,日寇在“一号作战”(豫湘桂会战)中,相继占领和捣毁了除芷江机场外的盟军在华主要军事机场。中国空军和盟军空军云集芷江,以芷江为最后基地持续不断地对日寇进行打击。

1945年4月,日寇深恨芷江机场对自己带来的威胁,悍然发动“芷江攻略战”(湘西会战),6月受重创而归,芷江安然无恙。

1938年10月到1945年8月,驻芷江空军直接参加对日空战,切断日军补给线,进行远达日本本土、台湾的远程轰炸,居功至伟。

八年全面抗战中的芷江在历史上用鲜血浓墨重彩地留下了一幅画卷。

其中有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中的当地农民,1937年12月到1945年8月,来自芷江、麻阳、新晃、洪江等地的数万劳工,为了兴建、扩建、维护芷江机场,洒下了无尽的汗水,许多人永远地倒下。

有美国“飞虎队”飞行员,芷江机场有过这样的画面:一架美军飞机受伤迫降后起火,飞行员被夹在机舱里动弹不得,救援人员束手无策地看着他被火烧到只剩下很小的一团,但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最后的姿态仍然是双手紧握着驾驶盘的样子。

有年轻的中国陆军战士,日寇大举进犯芷江时,芷江人杨伯涛率领一个师在一座后来被称为“骨骸岭”的山峰阻击,他的部下高喊着“保卫师长的家乡”拼死抵抗,他们的性命,以及在雪峰山脉许多无名山峰的战士的性命,换来了日寇的惨败。
 

小县城青史留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大后方沸腾了。

此时,重庆大本营正在考虑,在何处接受侵华日军投降,这个地方要足够安全,以免日军代表耍花招,还要能够耀我军容扬我军威。最后,这个地点选定芷江。

这座城市,日军拼了命想来,但却是在无条件投降之时。8月21日,日军代表今井武夫垂头丧气地来到芷江七里桥,向指挥所设于此的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将军投降。

“八年烽火起芦沟,一纸降书落芷江。”芷江受降,是中华民族浴血抗战八年之后最扬眉吐气的时刻,如蒋中正题芷江受降坊匾额所云,“震古烁今”,彪炳青史。

为了缅怀抗战功勋,铭记受降荣耀,1947年,湖南省政府规划建设芷江受降城。首先建设的是七里桥的受降坊。如今修复的受降坊,刻着当时军政要人的题联:

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蒋中正;

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李宗仁;

名城首受降实可知扶桑试剑富士扬鞭还输一着,胜地倍生色应推倒铜柱记功燕然勒石独有千秋——何应钦;

我武自维扬沧海依然归禹贡,受降昭盛典神州从此靖烟尘——白崇禧;

……

寂寞的机场与城市

当年的《湖南省政府公报》说:“一个在八年苦战中争得最后胜利的受降城市,如果只要它炫耀于一时,而不加以规划建设,永留纪念,那就未免太辜负它的存在了。”

抗战后的中国,并没能“神州从此靖烟尘”,而是遗憾地陷入内战。那支借芷江苦撑的军队战败,芷江也就无可避免地重归于寂寞。

受降坊没有再修下去,1966年更是遭到了严重破坏,原本打算勒石千秋的受降坊被捣毁,所有“反动头子”的题字被凿灭殆尽。

芷江机场没有再启用,卵石铺就的跑道上,野草丛生。当年机场建设劳工留下的石碾还散落着,有一人多高,数十吨重,有的还残留着当年的弹痕。在抗战最艰苦的年月,小小的芷江曾驻有数万中国陆、空军,六千美军空、地勤人员,芷江机场的飞机最多时有二百余架,而当时芷江当地居民仅有八千人。

这座总是笼罩着雾霭、充满神秘色彩的小城,弥漫洋溢着火热的抗敌热情,而今这些都已消散,偶有当年飞虎队的队员或者亲属不远万里回到芷江,凭吊故地,追思前人。

这座看似寂寞的小城淡泊地过着宁静的生活。潕水上的龙津桥,是湘西无数风雨桥中的一座,不过是最长的一座。然而芷江也不是总安于寂寞的,当大洋两岸的人们都渐渐忘记了,那些为了挽救一个古老民族于危难关头,而跨越重洋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年轻人,芷江建起了他们的纪念馆,记取了他们的名字,记载下了他们的事迹,以告慰这2193位烈士的英灵。

平凡的芷江,不平凡的芷江。有百多岁的吊脚楼,有70岁的机场。有山,有水,有人家,也有血,有肉,有礼魂,有国殇。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11-18 16:55:2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侵华日军投降内幕及在芷江投降的原因

下一篇:湖南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举行“七七事变”80周年纪念活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