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陈重阳 |第一次粤北会战(一)
2020-07-15 14:15:15  来源: 架势堂关防 文/ 霍安治  点击:  复制链接




  第一节 第4路军的战前准备与惠广战役

  六一事变之后,广东境内部队由余汉谋上将以广州绥靖主任兼第4路军总司令名义继续统率。同时中央成立广州行营作为在粤的代表机构,但是广东作战布署仍由第4路军负责。第4路军很早便有抗战警觉,余汉谋继掌粤军3个月后即在1936年9月时候发生日本商人中野在合浦被民众殴毙、日军马上派出两艘军舰到合浦外海示威,广东当局以强硬姿态应付事件。

  在抗日战略上,第4路军以确保广东本境为目的所进行战略布局早在抗战前即已进行。

  广东省有1600里海岸线,内陆地形缓丘起伏,非常不利于野战军机动作战。广东海岸东起潮汕(抗战初期军委会将第4路军责任区延到厦门),中经海陆丰而连惠阳粤中、广州以南则经阳江、电白而至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在这漫长海岸线上,最有战略意义的一段是以广州为中心的惠阳、博罗、南海、顺德一段。这一段前接香港,后连抗战前夕才通车的粤汉铁路,可直达华中腹地,成为中国南方一条物资进出大动脉。以北潮汕,向内陆推进则仅能通入地形复杂的赣闽边区。以南钦廉,虽然可以控制南宁,进出越南,但是在抗战初期双方都没有重视到这层战略意义。琼岛孤悬海外,鞭长莫及。所以广东防务,重点在粤中。

  早在陈济棠时代,粤中就成为广东战略防御的最重要地区。在余汉谋接掌粤军之后继续留任陈济棠的参谋长缪培南将军,在精神上仍然延续以粤中为防御重点战略。确定了粤中为防御中心,那日军会在那里登陆呢?

  广州港在抗战之前有一个特色,因为不平等条约拘束,大鹏湾到宝安一段邻近香港洋面引水权归英国政府所有,意即英国政府对这个区域船舶出入有变相控制权。香港邻近海域对英国人而言有巨大经济利益,第4路军认为日本不会冒险与英帝直接冲突,再往下另一个适合登陆地点是虎门,但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就在虎门设置了强大的要塞区并多次重创外敌。日军若在虎门登陆将会付出惨烈代价。再往下南海、顺德一带珠江三角洲菁华地区则水网纵横,地形复杂,不利于大兵团展开。这么一来,若以切断粤汉线为目标在粤中进行登陆,最理想的登陆地点在哪里呢?陈济棠与闲元宫在仁展开地图,指节不约而同地敲在同一个地方——大亚湾。

  大亚湾又称大鹏湾,今天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开发区,被规画为京九铁路南端旳吞吐港。在湾内澳头的惠州港2002年总吞吐量达1600万吨。澳头陆路距香港60公里,水路距香港47公里。京九铁路特别开通惠澳支线以联系大亚湾与南方内地。该区有天然优良的深水港,可以预见将成为南中国的主要大埠。在1937年,大亚湾地区虽然尚未开始发展,但是在陆路有公路通淡水与惠州,洋面宽广适合大兵团登陆展开。广东当局认为若有英国之外的外敌入侵,大亚湾将是登陆点首选。

  余汉谋总司令与缪培南参谋长在战略布局上即以大亚湾为想定敌登陆地点,在大亚湾到广州之间布署四道防线,并集中了粤军10个师之中的7个师在这区布防。

  征诸日后战事进程,第4路军防御战略出奇地杰出而实用。在实际布署上,余总司令以亲信将领第65军李振球军长指挥惠淡防务。第65军展开两个师驻防惠州、淡水到平山海岸线,并加强在陈济棠时代修筑的岸防工事,余总司令希望能在日军登陆之际即歼敌于滩头。第二道防线是惠州与淡水县城,如果海岸防线被敌突破,第65军应固守惠州与淡水,以争取援军集结的时间。第三道防线是增城在增江右岸的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广州外围的最后一道防线,广东当局在这道防线上构建了不少永久性防御工事。广州是这个防御体系的最后支柱,第4路军在广州成立了广州警备司令部,由李振球将军兼任司令。必要时第4路军必须坚守广州。

  1937年7月7日抗战军兴,军委会抽调全国部队向上海集中应战,余汉谋总司令先后抽调了4个师又1个独立旅北上参战,广东部队在京沪战场上伤亡惨重。1938年军委会在广东重新整训的部队中又抽两个军北上投入兰封会战与南浔路会战。广东在全国的战略规划之中因为日军迟迟不进犯而成为一个次要战区,军委会逐渐视广东为一个兵力储存库,不断地将部队调往华中战事激烈的战区。广东本境的防务也因为部队不断地抽调而吃紧。在此同时广东也成为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对外物资转运的最重要路线。在上海与华北各埠先后沦陷之后,抗战所急需的物资几乎全由广州转运。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粤汉铁路在1936年开通了株州到韶关一段,使广东物资能藉铁路运输直接运往武汉内地。这个优势是宁波、福州等港埠所不能相比的。

  1938年10月4日,军委会急电第4路军,通报日军已在台湾集结两个师团与登陆船团,命令第4路军切实布防。余汉谋总司令依照既定战略计划,以第151师两个旅进驻大亚湾第一线岸防阵地与惠阳淡水间的第二线阵地,第153师与第158师进驻宝安、新塘,做为第151师的依托。第186师进驻第三线阵地,守备增城。外围并以独20旅驻佛山,独9旅驻中山,第154师驻花县,作为外线策应部队。在近150公里的纵深中第4路军投入了4个师8个旅,凭借既设阵线,准确的情报与正确的敌情判断在惠州静候日军。

  1938年10月12日,日军第18师团与第9旅团在大亚湾澳头登陆。守军第151师第471旅第901团的陈慎荣营与第18师团的第23旅团接战,因寡不敌众在激战后溃散。日军第18师团在登陆后集中主力扑向通湖圩,第901团罗懋勋团长率主力两个营试图挡住日军,但是也被日军击退。这个发展其实在第4路军总部预料之中。滩头部队备广而兵分,又缺乏长程火力支持,原本就不可能有效阻击登陆敌军主力,所以第4路军的主力摆在第2线。第151师此时的责任是将两个旅在第2线展开凭险迎战,但此时战况发生出人预料的转变。

  在日军登陆澳头之后,在淡水的第151师第451旅在日军逼近时并没有进行坚决抵抗。该旅旅长何联芳竟然轻弃淡 水,率部向惠州县城撤退,在淡水长期经营的永久性既设阵地完全没有发挥功效。接着在横岗的第151师第453旅也只作象征性抵抗就后撤。日军第23旅团在大雨中向惠阳疾进。

  14日惠阳县城失守,第151师甚至不做集结部队的尝试,整个师向博罗溃退,整个大亚湾的既设阵地线在两天内完全崩溃。

  余汉谋总司令对第151师的溃退大为震惊。第151师原来就是余汉谋的起家部队粤军第1军第1师,师长莫希德是余总司令的亲信将领,在9月才升任第83军军长。以莫氏的能力与余总司令的厚遇,这种形态的溃退在战前根本不能想象。第151师溃退使整个大亚湾阵线被日军突破,原本应该投入阵地的援军此时云集在增城一带不知该如何使用。而日军已经向增城推进。第4路军总部陷入恐慌。就在这个时候刚到职不久的第4路军参谋长王俊将军见危应命,主动负起布防的责任。

  王俊将军将成为两次粤北会战的重要布划者。所以笔者先对这位参谋长做一简短介绍。

  王将军早年自日本陆士第14期工兵科毕业,是何应钦将军的学弟。在毕业之后王将军继续深造,在日本陆军大学第5期以优异成绩毕业。学成返国后王将军先于黄埔军校任教,其后长期担任何应钦将军的参谋长。因为受到何应钦上将的赏识,王将军在北伐中期一度出任第1师师长,但因战败调职(一位好的参谋主官不一定是一位好的指挥官)。王俊在1930年代初期调步兵学校,在他领导下国军编成了新一代步兵操典并训练了大量步兵军官,影响了20年内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陆军。抗战军兴后王将军奉调大本营第一部次长,此时余汉谋与第4路军参谋长缪培南之间关系紧张,何应钦总长于是推荐他这位得力爱将出任第4路军参谋长。

  王俊在战略上极有学养,虽然广东本地将领早期对他并无好感而多事诋毁,但是笔者仔细观察了王俊在粤期间战略布署,深感这位参谋长不仅勇于负责,而且有绝佳战略头脑。

  王俊参谋长在作战会议上首先指出在前线溃退的有生战力只是第151师,我军主力还在后方待命,战局还是大有可为的。于是这位天才参谋长临席在十万分之一的军图上画出了个“后退决战”的草稿。王俊判断日军唯一战略目标是攻取广州,所以国军应该利用这点。王俊要求以独20旅固守增城以北的正果墟以吸引日军注意。在增城周围的独9旅、第158师、第153师与第152师积极挺进,索求日军侧翼。第186师与第154师则布署在广州正面作为第2线兵团。王俊在会上说道:

  “我们布署成一个袋形,让敌人进入我们的袋里,就会像一个皮球一样。你踢、我踢、他踢,四面八方都向他踢。结果 一定会被我们踢破……”。

  王俊的”球状战术”就是后退决战,这个战略指导日后将在第二次粤北会战中大放异彩,但此时要求士无斗志粤军将领们向敌挺进争取侧翼未免太不识时务。于是这位热心的参谋长马上被轰下台。在一阵激烈争吵之后,余总司令决心将大军布署在广州到增城之间全力固守。至于这个提议是谁的主意,似乎因为会场讨论热烈,所以日后没人记得清楚。余总司令决定了收缩兵力消极防御的战略之后即要求此时已调任总参议的缪培南将军出任前敌总指挥。缪培南将军是第4军系统出身的猛将,但这位智勇双全的名将坚决不肯承担这个责任。余总司令无奈之下,只好指派他的亲信将领第65军军长李振球将军节制增城前线部队

  虽然余汉谋重新调整布署,但是日军已经看出第4路军失去了坚持信心。第18师团以所属骑兵第22大队,步兵第55联队第1大队与两个装甲车中队组成快速部队向增城急进,第153师第459旅此时也往增城支持,与这个快速部队在福田遭遇,激战数小时之后第459旅被击退。19日上午日军这个快速支队抵达增城并以突袭方式攻占该城,国军部队全部溃逃。20日深夜,余汉谋率总部撤退,广东省政府主席吴铁城,广东省党部主委曾养甫,宪兵司令李江与大批军民逃出广州。20日日本侦察机发现广州守军不再进行防空射击,大量汽车与船只拥出广州,第21军司令部判断国军已经放弃广州。

  一个作战参谋率领两个装甲车中队冲进广州。因为整个第4路军都在溃败,所以没有任何部队截击这两个中队。此时李振球军部还来不及到增城前线,就已经被溃军淹没。10月21日下午,日军第18师团进占广州。在福田被日军击退的第153师第459旅旅长钟芳峻将军在广州失守后也率部随第153师向北溃逃。钟旅长出身行伍,由列兵一路擢升到少将旅长。这位旅长一心要与日本鬼子在战场上拼一高下,没想到吾粤堂堂六万犀甲雄士,抗日卫乡第一仗竟然不明不白地垮台。钟旅长望着路边无精打采败兵,心中只有无尽羞愧,身为党国高级将领,他如何对的起自己职守?面色铁青钟旅长突然拔出佩枪对准了自己太阳穴,扣下了板机。

  当时的第4路军兵站总监李洁之是余汉谋的心腹。1949年5月李洁之在广东省第9行政区专员任内投共。这位起义将领勤于笔耕并留下大量文史资料。李氏在其中一篇详述惠广战役失利经过的文章中提到了这次作战会议,他将王俊评为只会纸上谈兵,大加奚落。也许是能征引资料有限,部份对惠广战役有名评论直接引用李说,显然不妥。第65军参谋长曾其清对惠广战役的亲身经历也有回忆,并发表于广东文史。这位实际参与作战布署的参谋长在评述上相对而言就极可信。在这段简介中笔者大量采用曾氏的回忆。但曾氏对作战会议经过的回忆相当模糊而前后矛盾,所以笔者大胆设想这可能因为现场的讨论情绪过于热烈,导致数十年后没人记的清最后固守广州外围战略出自谁手笔。

  缪培南在粤军中属于马超型的猛将。陈济棠在缪培南辞去第4军军长职务后即大力延揽。缪氏一同意为陈效力,马上被委以第8路军总参议重要职位,不久即担任陈的参谋长,并兼任陈济棠部教导师师长,警备广州重地。陈氏对缪将军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可谓宠遇优沃。缪培南在陈部有一定势力,在余汉谋继掌粤军之后缪将军与幄公之间渐有误会,于是辞去了总部参谋长的职务。此时幄公以缪氏为智勇双全之名将,乃恳请氏节制增城前线部队。但缪将军老于军事,他一看幄公的布署就知道幄公没有坚守的决心,认为幄公系找仇人替死当“傻仔”,以是坚不就任。

  第二节 惠广战役后的整编

  广州在一周之内失陷震惊全国,也冲动了军委会全盘战略规画。日军在1938年中全力轰炸粤汉铁路沿线想要切断这条中国对外的大动脉。在广州失陷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商埠可以担任这种效率的物资输入,不过日军在攻占广州之后的动作使军委会松了一口气。日军战略目的明显只在截断粤汉路,第21军无意模仿蒋委员长在1930年的著名战例沿着粤汉路向粤北湘南继续推进。日军在攻占广州之后只在广州周围的顺德、佛山、虎门、增城等地加强防务以巩固广州占领,对占领广州没有用处的地区,日军一概不动。为了集中兵力,日军甚至在12月放弃惠州。

  在第4路军总部逃到翁源之后余总司令发现日军竟然没追过来,这才得以收拾败军并在粤北布署了一道简单防线。如果日军战略目标的战略目标是广东野战军而非广州之攻占,粤军恐怕无从自保。

  广东部队在惠广战役中伤亡失踪官兵近万员,但装备损失惨重。在大军溃退中大批武器被丢弃,自毁或埋藏。在战后一周第4路军所提出的报告中详细列明损耗数字:步枪6368支、轻机枪365支、重机枪731挺、平射炮87门、曲射炮38门、高射炮10门、高射机炮1门、高射机枪5挺、山炮49门、3吋海军炮11门、105榴弹炮1门、战甲车20余辆。第4路军的4个炮兵营、1个高炮营、虎门要塞与1个战车队与在战役中损失了半数以上的火炮,这些火炮大多数由尽职连排干部毁坏或埋藏(日后有部份被挖出取回),但是对第4路军战力造成致命削弱。

  在抵达翁源之后余总司令马上将莫希德押解入渝请罪。此时中央对广东方面的军事失利异常震怒,韩复矩成例在前,粤军前途莫卜,全军上下人心惶惶。

  广州失守之后第4路军受到国内舆论的严厉谴责,若以军事角度观察,第4路军的溃败可谓形同儿戏!在江西战场的粤军名将第29军团副军团长邓龙光将军密电蒋委员长,洋洋数千言痛陈余总司令在广州的种种乖谬举措。邓将军指出广东部队在余汉谋的宽纵之下军纪废弛,前线部队甚至以近邻香港之便大作走私生意,各级干部往往私自到香港享受纸醉金迷生活。日军登陆时身为前线指挥官的莫希德本人就不在军中。在作战时高级将领不在军中使各级指挥官全无斗志,一触即溃。邓龙光希望军委会能严厉惩办余总司令以平民愤。

  邓龙光密电所陈述情况全为实情。粤军在陈济棠时代就已经军风腐化,当时广州形容陈济棠部的军官们要备有三套衣服,在营穿军衣,晚上出来玩穿绸衫,白天在市里穿洋服。粤军军官生活环境较诸其它国军部队的军官们显得安逸而优裕,长达7年和平局面使这些将校开始讲究生活而不是自身战术修养。

  余汉谋接掌粤军时为了稳定军心他不可能以严峻手腕整饬军纪,而余汉谋嫡系粤军第1军两个师长期驻扎在闽粤赣边区,在粤军部队中是较为辛苦一支部队。以余氏宽厚个性他自然会设法酬报这批军官。到广州后余总司令将粤军第1军中长年积存生利公积金提出一半分给这批军官,让他们在生活上能无后顾之忧。在他的亲信军官们逐渐耽溺于声色犬马时候余总司令仍有意无意地予以宽纵。抗战军兴,广东成为全国最大对外进出口商港,而且一大半国际贸易经由香港进行,成为商业机会之地。若驻军有意借机发财实在太容易了。在广州沦陷之前,经由驻军向香港走私的货品包括钨砂!

  第151师为什么这么不经打?只需看这个师防地位置原因就出来了。第151师防区刚好在香港当面。该师能够藉走私得到暴利,而过于富裕官长们饱暖思淫欲,就会在港岛流连忘返。那时香港是自由港,通关手续相当便利,而岛内繁华则连十里洋场都望尘莫及(直到今天香港娱乐行业都因为开放无禁而吸引大量游客)。莫希德手下军官们或者在弥敦道消魂,或者在油麻地雀馆一掷千金。他们能在广东道繁华的商厦轻易谈成获利是30年薪俸总合生意,也可以到中环买到国内无从一见外国香水、丝袜与三五烟。这种诱惑足以让部队在最短时间内于精神上缴械。对这个背景有概念,就不难明白第151师何以在战场上自动溃退。

  在广州失守之后即使余总司令的亲信将领多有见风转舵症兆。余总司令将莫希德解送重庆,被视为牺牲部将保全自己,包括李洁之在内许多余上将亲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总司令会设法将责任往下推。在抗战初期中央一度有意将整个第4路军调到华中战场,但此议日后不了了之。广州失陷之后第4路军遭到全国舆论抨击,部队内部对长官也没有信仰,此时中央若将余总司令撤职并将第4路军改组不会遭到多大阻力。重庆对粤局处置成为众方关注焦点。蒋委员长对广东战局失利震怒异常,并且引为抗战军兴以来一大耻辱。但蒋氏在对粤军失职将校处置上克制了自身愤怒,而由国家大局考量处置。

  抗战初期蒋委员长惩办韩复矩并将韩氏第3路军改编调动,很少有研究者观察到此举对山东军事的严重影响。韩复矩在山东经营近10年,在该省形成一种无可取代号召力。当山东沦入敌手之后军委会急于建立山东游击武力以打击牵制日军,但是山东军事负责人沈鸿烈上将与于学忠上将都无法做有效开展,以致山东游击武装力量在日军打击与本身内耗之下很快消磨殆尽。山东游击战在全国战略布局上无法对日军形成有效的威吓力量,这与韩复矩处决有相当关系。

  1938年夏季国民政府迁四川,武汉会战束之后全国战局呈现百废待举局面。此时蒋委员长最大期盼就是以全面抗战拖垮日本侵略军。广大沦陷区必需要能组织有效游击武装配合正规军打击守敌。此时若将余汉谋撤职,将第4路军调到湖南改组,会不会形成如山东一般王纲解纽的混乱局面?

  在广州失陷一个月之后蒋委员长在衡山召开检讨全国一年以来战局的南岳军事会议。在会上蒋委员长听取了全国师级以上主官或参谋长的报告,并让全体与会将领分组讨论抗战一年以来的心得。这次军事会议对国军抗战战略的改良产生了关键性的效益。

  在会场上蒋委员长痛斥这一年以来许多恶劣的现象与败仗。当台上蒋委员长声色俱厉地宣称此后治军要“始之以愧厉,继之以痛惩”的时候,台下听训粤军将领们难免惶恐不安。在长达3天会议结束后蒋委员长亲自讲评并作总结。在总结中蒋委员长除了斥责与训勉之外,也对自己战略失误做了坦率自我检讨。蒋委员长宣布金山卫、南京、马当与广州四次严重失败应由他最高统帅本人负责。蒋委员长对惠广战役检讨是:“此次在日军从大鹏湾登陆。我们没有派好将领督率好的部队负责防备尽力抵抗,以致敌计得逞。这也是我统帅的大错误”!

  蒋委员长虽然暗示他错误是出在选错广州防务指挥官与守备队。实际上仍是对余汉谋与第4路军责备,但是他以最高统帅身份宣布承担责任,也就等于在一定程度上豁免粤军当局在失守广州上无可原谅的失职,最高统帅的宽宥对日后7年之间广东的战局有关键性作用。

  会后军委会宣布对余总司令记大过一次,蒋委员长并手令枪决莫希德,对第4路军失守广州的惩处到此为止。

  在抗战开始之后军委会就将两广划为第四战区并由参谋总长何应钦上将象征性地兼任司令长官。事实上广东与广西的军事因为派系问题仍然分别由广西绥署及第4路军领导。在惠广战役结束之后,蒋委员长以原第九战区第2兵团总司令张发奎上将继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并赋以广东一省军事指挥权

  为了使张发奎上将真正取得广东省内军事最高指挥权,蒋委员长并援各战区之例准备发表张上将兼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张上将随后谦辞这项任命并且推荐李汉魂将军出任省政府主席)。广东军事症结在于高级将领军事经验不足,所以蒋委员长虽然维持第4路军,但是以华中战场上抗日经验丰富第4军系统对第4路军进行整顿与提升。这个卓越人事安排直接挽救了广东抗战军事前途。

  张发奎将军可能是北伐后最杰出而富戏剧性方面将帅。张上将具备一切军人所需美德:忠诚、正直、勇敢、清廉、坚毅与强烈爱国情操。他在治军作战上卓越的能力与修养为众所公认,张上将唯一缺点是早期选择了错误效忠对象,这使他的美德造成了近代史上不小的灾难。

  蒋委员长非常欣赏张上将,虽然这位名将长期对委员长那位反复无常政敌汪兆铭维持忠诚,但是当张向公在广西被汪兆铭冷遇而走到绝境时候,蒋委员长毫无保留地重用了这位军事奇才。据说张发奎对委员长殊遇感到不解,于是在晋见委座时直率地提出他的疑惑:“我长期反对你,你用我难道就不怕我以后再反你?”蒋委员长回答以让张上将一生刻骨铭心的名句:“你反对我是你的事,我用你是我的事”!

  1950年后张发奎将军在香港回忆这位知遇长官时曾以朴实单纯的军人口吻表示他对蒋氏崇敬与忠忱:“蒋先生是我国领袖,也是我的上官,我非常地敬仰他。但是他与我意见相左时,在我职权范围之内我决不更改我正确意见。但他很伟大,如果不够伟大,他可以用无数方法掣肘我,使我的工作增加困难,然而他从不如此,甚至对我更好,故我很尊敬他”。

  张发奎在抗战期间没有打过一次完整胜仗。淞沪会战时日军在他防区登陆并迂回上海守军侧翼,武汉会战时他因九江撤退被免职。桂南会战被强拉挂名为失败负责,桂柳会战则成为抗战时期最后的一场全面性溃败。这串经历自然使张发奎战略能力受到质疑。但是笔者在详细研究张发奎将军抗战经历之后,认为这位上将是抗战期间罕见优秀指挥官。

  张发奎有极高战略素养,他在战略上深厚功力渊源于对实际战场不断研究。在桂南会战结束之后高层忙于追查或推卸责任,独有张上将组织战史旅行,将桂南会战中攻守双方优长劣败条条整理出来。他虚心使他能澈底知己知彼。分析桂柳会战战略布置就可以发现张上将惊人才华,他竟然将广西布置成为一个完美后退决战大沙盘。

  从敌情判断,作战布署到战时指挥,第四战区一连串决策显得恰到好处,桂柳会战失利纯粹肇因于张长官手下部队素质太差。这也就是为什么蒋委员长在桂柳会战结束之后让位败军之将在1945年的战略反攻中继续负担重任原因。

  张发奎在粤军中威望也无人可比。在抗战中期两位粤籍战区统帅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上将与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上将均为张上将旧属。这两位上将对同为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将军行文,开头例为张长官向公。而张上将对这两位行文,开头则是薛长官伯陵兄,余长官幄奇兄。行文些微差异,象征三位粤籍大将间资历与威望。

  蒋委员长在指派优秀战区指挥官之后也对第四战区兵力作了有力调整。在武汉会战结束之后大量在会战期间胶着在华中战场上的部队得以释放。这批野战军马上调入后方进行休整,包括由余汉谋派往华中参战的第64军与第66军。这两个军返粤时虽然因为战场上的惨烈伤亡而显得残破,但是这两个军已是百战之余,从罗王寨到金轮峰,这两个军树立了粤军在抗日战场上的威名,也累积了丰厚经验。其中第66军完全是余上将亲信部队(这个有点疑问,一五九师完全谈不上、一六〇师长叶肇也不见得与余关系很好)。

  这批在实战中成长干部与士兵将对日后整个粤军素质提升产生关键作用。第64军干部则属入陈济棠时代吸收第4军将领,这个军在抗战中获得蒋委员长与何总长褒奖,成为粤军改造典范。随着张长官入粤部队还有第4军。第4军也是打遍华中各战场,以实际战功宣布10年前在北伐中得到的铁军声名依然不坠。

  1939年元月1日,张发奎上将在曲江就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同时发表余汉谋上将为副司令长官兼第12集团军总司令,李汉魂上将为广东省政府主席兼第35集团军总司令。此外并调入第9集团军与第16集团军两个总部。张发奎长官厘定了战区防御作战战略方针,战区将广东境内区分为5个防御区域。

  北区是英德、翁源以北的粤北与粤湘赣边区。此区位于粤汉路沿线,是第九战区大后方。成为战区预估中日军最有可能发动攻势地区。张长官以原本第4路军主力整编为第12集团军,下辖第62军、第63军与第66军,这3个军全部集中在粤北由余汉谋总司令整训。虽然张长官很大胆地将长官部设在粤北粤汉铁路上的要镇曲江(如果日军要打通粤汉路,曲江将是首选目标),但是张上将并没有将亲信部队布署在曲江,反之张上将以极需整训的余汉谋部粤军守备粤北,仅抽调第65军由战区控置为预备队。这种安排除了表示对余上将信任之外,这也能加速提升第12集团军的作战能力,干部自信与部队士气。

  东区是由潮汕到粤中的沿海地区,这个地区部份是日军占领区。但是日军为了节省兵力,所以大部份时间缩在广州、潮安、汕头等大城中。日军策略是三不五时对沿海地区进行扫荡与破坏,并屠杀人民以造成占领区恐惧感。张长官在东区布署相当杰出,长官部并不在东区集中重兵,而是在东区组织有力的游击团队以保护乡土。广东民间枪支甚多,所以游击团队很快就组训完成,张长官编组了6个游击区,指挥官与干部绝大多数是在广东早期内乱中失利返乡的在乡军官。在张长官入粤初期,第4军也在东区布防,但不久之后该军调回第九战区。

  西区是粤桂边界苍梧、德庆、郁南一带西江流域。这是广东入桂大门。张长官以新成立第354集团军负责防备。第35集团军下辖系出第4军的第64军以及新成立的暂2军。张长官认为此区是次要地区,所以只摆了一个正在整补的主力军与一个新由保安团队及税警编成的暂编军。事实证明张长官这个布署非常成功,日军到1944年才着眼于该区,而已经休整5年的第35集团军在日军入侵时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南区是阳江以下钦廉雷州半岛。此区为广西的出海口、南宁对外门户。张长官让系出桂军的第16集团军在此地布防,让桂军以看家心态出省作战,也算人地相宜。

  海南岛因为孤悬海外,张长官没有办法对海南岛进行较有效的布署,只能责成现有团队广东保安第5旅进行防御。在海南岛原本有一个军部(第62军),被张长官调到粤北。原任第62军军长兼琼岸守备指挥官的张达将军则调任第12集团军参谋长。

  1939年2月日军入侵海南岛,粤保5旅两个保安团在王毅旅长指挥下进行了惨烈抵抗并获军委会嘉奖。在海口陷敌之后张长官将琼崖游击司令部改组成琼岸游击司令部主持琼岛游击战,明确界定海南岛独立应战的游击战略。海南岛在往后6年之间的游击抗战将成为国军游击战史的辉煌篇章。

  在改组之后余汉谋上将不再负责广东防御战略指导,第12集团军成为承命于战区作战的野战战略单位。直接由余总司令指挥的部队被缩为3个军6个师。第12集团军的指挥机构也获得加强,余总司令延揽了许多陆大生或有实战经历的参谋强化他的参谋群。在华中战场有实战经历的干部也调入没有经历的部队。比如无可救药的第151师,师长换成原第159师第465旅旅长林伟俦将军,参谋长换成原第186师的参谋处处长余子武将军,两位都有丰富的实战阅历。

  张长官抵粤之后,在第4路军高级将领为他办的欢迎酒宴上很不客气地批评第4路军与余总司令,认为这些粤军同僚们简直是粤军第1师的耻辱。余总司令当席落泪,满座第4路军将领垂首默然。

  余将军并没有辜负蒋委员长的一番苦心,在第四战区改组之后余上将痛定思痛,对粤军在广州表现引为平生一大耻辱。余总司令除严饬军纪之外,着意于加强所属3个军作战技能,特别是强化军官素质。余长官成立了第12集团军军官补训团,藉王俊将军关系调用步兵学校教官轮训第4路军中下级干部。余总司令另一个强化要项是部队精神,他对部队进行了认真的精神教育,强调军纪与命令服从,灌输部队抗战至上,雪耻复仇的意识。

  粤军原本就是一支强悍部队,余长官密集训练改造很快地激起这支部队的抗敌意志。如在南京战役大军溃退时,粤军的第159师代师长罗策群将军眼见大军溃散的惨状异常悲愤,于是挥舞马鞭对溃兵大吼:“跟我来,几大就就大,唔好做哀仔呀”!在带着一批官兵冲锋时光荣牺牲。这个故事成为粤军教育一环,出自余汉谋粤军第1军嫡系的第160师将这段话编入师歌,这个师歌很快在广东部队中流传开来。

  在余汉谋将军的雪耻教育下第12集团军的精神与战技快速强化。在广州受辱粤军正磨拳擦掌,要在战场上挣回失去的荣耀。

  “乘这次会议的机会,本委员长本想将抗战以来我军战略实施的经过,和第一期抗战各阶段所发现的缺陷和大家讲一讲。因为会议时间不多,不能详细作有系统的说明,不过回忆起来,自从去年上海开战到武汉撤退为止,中间有几次最大的挫失,我统帅职责所在,实在不能辞其责。

  第一、上海开战以后,我忠勇将士在淞沪阵地正与敌人以绝大打击时候,敌人以计不得逞,遂乘虚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这是由我们对侧背疏忽,且太轻视敌军,所以将该方面布防部队,全部抽调到正面来,以致整个计画,受了打击,国家受了很大的损失,这是我统帅应负最大的责任!实在对不起国家!

  第二、南京失败,将士受了莫大牺牲,国家受无上损失,这是我无上耻辱!又此次保卫武汉战事,最大失败,就是马当要塞失守,这是由于守备官兵不能尽到职责,而我统帅部一时因为无相当人选,以致不能选择性能优越将官带领强有力的部队去防守,也很感觉惭愧!又此次在广东敌人从大鹏湾(应为大亚湾,笔者注)登陆,我们没有派好的将领督率好部队,负责防备,尽力抵抗,以致敌计得逞,这也是我统帅的大错误!”

  藉由这篇演讲,我们可以看到抗战时期中国最高军事统帅的责任感与恢宏气度!但是此后有大量相关资料为粤军的失职开脱,一些资料指出惠广战役的失败在蒋介石不断向粤省抽兵与没有及时向广州前线增兵所致。其证据就是最高统帅这段谈话。这种推卸责任评论也出现在台湾一些纪念余汉谋将军文章中,包括余汉谋将军年谱。这种说法幼稚可笑不值一驳。在1966年出版的抗日战史对惠广作战中的第151师有极为露骨的批评:“缺乏民族意识且纪律废弛的部队犹如赘瘤,如以之担任防务实无益而有害”。

  莫希德由蒋委员长手令枪决,但余汉谋将军宽仁天生,他为了救下莫希德,先后请何应钦总长与军法总监何成浚上将缓颊,但是委员长坚持原判。何总长在余总司令的重托下将莫希德的枪决延后。一直拖到粤北战役传来捷报,余总司令居然又拜托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上将出面保释,李宗仁卖了个面子向委员长说情,莫希德才得以改判5年徒刑并往第五战区军前效力。

  抗战后期余总司令将莫氏调回第七战区任参议,在内战后期莫希德又出任行政专员。在惠广战役后另一个被撤免的将领是第65军军长李振球将军。李将军能力有限,而且御下比余总司令还放纵。这位军长在营中喜着长衫。惠广战役之后李振球军长被召到重庆晋谒委员长,李军长的表现让重视仪态的蒋委员长极不满意,于是以战败撤职。李军长日后参议余生,内战后到台湾,几乎穷无立锥之地。李旋空将军仙逝之后,余上将连忙汇款支应后事,李氏身后一文不名,无老长官资助连后事都办不成。由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余长官仁厚实属天生。

  因派系问题,新的第四战区长官部对广西军事仍然只有象征性管辖权,广西军事实际上仍由广西绥署指挥。当广西真正面临战争危险时,桂系主导成立了桂林行营决策战略并指挥作战。此举让张发奎上将异常愤怒,而这种指挥方式也造成灾难。

  在广州失守之后日军第21军完全没有继续进击消灭国军野战军的意愿,日本人愚蠢战略使日军错过在广东作战最佳战机。日军如果直扑曲江,以粤军在惠广战役中的表现以及第21军强大兵力,可能日军能在1938年就实现粤汉路南段打通作战。日军对广东主要战略目的在截断粤汉铁路,在日军占领广东之后其大本营再度训令第21军要以切断补给线为主要目的。于是第21军情报位汲汲于搜集国军在沿海的动态,观察有没有新出现的秘密补给线。参谋们忙着在地图上标示出国军可能秘密补给线出口,并热衷于规画在广东沿海一连串为打击这类补给线而进行的小型登陆战。因为日军主要目的在消灭国军对外接受物资的出海口,所以日军在作战时认为不仅要消灭国民党军队,也需要消灭能够支持物资转运的平民。从1938年起日军在广东沿海重新扮演起倭寇角色,在沿海四处出没,登陆并大肆屠杀。日军在广东残暴屠戮手段骇人听闻而且列为作战目标,造成民间极大灾难。这也是战后多名在粤日军高级将领被审判处决之因。

  1939年3月,第21军决定了第一个攻击目标,位在珠江三角洲西侧的江门与新会。第21军以两个步兵大队组成了第1独立步兵队,负责扫荡这块珠江边区,但这一击却出乎预料之外一脚踢到铁板。

  新会县的县长李务滋将军是余总司令保定6期同学,在粤军中一度官拜师长。与许多广东失势军人一样,李务滋在1930年代初期被陈济棠委派为地方行政官员,对地方上土匪武装进行清剿。在地方绥靖任务大约告一段落之后,李县长将精力投注在地方建设与行政组织强化。

  抗战开始时李县长将全县16个区公所改成联防处,每个联防处委任正副主任,编配军需、副官、书记各一人并拨一笔开办费。以后的发展就让各联防处去各显神通。广东内战多年,省内民枪与在乡军人最多,一但政府提倡拉武装,民间这种自行成立的民防武装就如雨后之笋。几个月后李县长发现原本只是空头联防处全都人枪齐备,各联防处乃改称自卫大队。惠广战役之后张长官整顿团队,手上有16个大队的李县长被加委为第12集团军少将参议兼第四战区游击第5纵队司令,一支旅级规模的游击部队就列上第四战区兵力序列表。

  1939年3月27日李司令接获荷塘乡乡长报告,日军船队40余艘集结江门江面,有登陆迹象。李司令守土有责,手下只有杂牌步枪县大队马上进入阵地,要与前不久才将粤垣正规军打垮日寇决一生死。3月28日,日军第1独立步兵队1个大队在登陆战车与浅水炮艇掩护下在江门登陆,李司令手下警察中队周汉镗部奋起抵抗,凭借土生土长的地形优势抗击来敌。

  1大队日军居然打不进北街,只好迂回。游5纵队特务大队周汉铃大队长也率本队赶到,马上占领阵地展开阻击。日军在北街打了整整一天一夜,迂回圈子愈绕愈大,又抽调战机轰炸扫射,炮艇岸轰,竟然打不动这个“地主武装”(注9),最夸张是周部一位班长梁志忠突入敌阵,夺获了广东抗战以来国军缴得的第一面日军军旗!直到31日凌晨周部阵地已经在日军炮火下全毁,这个特务大队才转进撤走。不过日军指挥官愕然发觉好不容易突破了这个民兵防线之后绝望地看见,不远处新鹤公路上又出现了一道新防线,而步1队在沙坪登陆的1个大队则报告遭到国军“反攻”,不得不退守在沙坪的一个小高地。

  广东省保安第7团团长汤干吉上校指派第3营向江门疾进,在周汉玲大队在前方抵抗时,第3营在李司令指挥下,已经于新会外围新鹤公路上的小镇白沙占领阵地,当新会县特务大队后撤时欣然发现李司令已经安排了“正规军”前来支持(保7团因为军纪严谨,而且每排配有“捷克造”,与只有杂牌步枪民兵团队截然不同。被当地人民呼为正规军)。

  周汉玲大队长以胡国钧中队向日军搜索前进,准备反攻。胡中队与日军遭遇交火后不支退回白沙。李司令与周大队长于是决意守势迎战。日军支松大队长看到白沙又有民兵,简直气傻了眼。皇军自大亚湾登陆一路打到广州,沿途只见国民党军一溃千里。怎么到了新会竟遭到民兵的“顽抗”。依国军战史记载,4月1日正午在江门方向的日军集中千余(步1队全部),搭配小型战车9辆在空援下大举进犯。战史所没有记载的是国军由李务滋县长亲自上火线督战,与日军惨烈拼杀。

  特务大队民兵爬上幼时攀登的大树对日兵打冷枪,躲入小时绊倒过的大坑向马路上日兵投出致命的手榴弹。保安团轻机枪在熟悉地形县民兵热忱引导下向开阔地日兵射出愤怒的火舌。日军在战车协同下向白沙冲锋,战车突然猛地停下,驾驶探出头指着地上“反战车雷”大呼小叫,全队傻在公路上。一头冷汗的工兵轻轻挑动“反战车雷”,赫然发现这竟是用葵叶精心编成的艺术品。

  日军战车与步兵挤在狭窄的公路上,第1中队张有权中队长率部悄悄摸近,以步枪对这支战车队行扰乱射击,从上午9点打到下午6点。惊恐的日军步兵缩在战车之间不敢动弹,神经衰弱的战车队长嚷着要工兵澈底排雷。张有权中队民兵一枪一枪地打在日军战车钢甲上,虽然步枪打不爆战车,但是看着火花四射,这些头一次与日兵交手民兵也乐不可支。李司令发现面前日兵依靠公路推进,一时半刻之间无法破坏公路,于是喊来县内的绅商,让他们马上筹办500个笨重的”猪笼”散布在公路上。支松大队长疯了,日军在白沙公园架起山炮,日兵发狂似地在炮兵掩护下冲向国军阵地。保7团与游5纵的士兵们也与日寇肉搏。第1中队中队长董生中尉壮烈牺牲,日军大队长支松,中队长直木也在混战中被击毙。日军队长在恐慌下向第21军发出告急电,宣称他被“大军”包围。

  趣味十足的日军战史对新会战役有一段简略记录,以日军对败仗的标准笔法轻描淡写:“第1独立步兵队从昭和14年3月27日开始作战,扫荡江门及新会附近。但却被优势之敌包围,一时陷入困境。军向该方面增加一部份兵力,至4月3日始将敌军击退”。战史并不敢说明这支“优势之敌”只是一个省保安团与一个县民兵大队。总计不会超过轻机枪10挺,步枪1000支,作战期间没有任何炮兵支持。4月2日下午4时30分,李司令在风雨中指挥守军撤退。此时新会县城居民已经疏散了,李县长冒雨环城一周作最后巡视,才率随从由北门离开了已成空城的县城。

  在遇到出乎意外抵抗后,第1独立步兵队对沿途村落展开大屠杀。并且不厌其烦地将所经过沿途村落逐一烧光,日军进占新会县城之后马上开始构工自守,以执行大本营切断新会交通县的战略。此时第64军邓龙光军长命广东保安第1旅古鼎华旅长节制新会前线部队进行反攻,古鼎华旅长到新会之后的第一着棋就是抢占制高点圭峰山。保7团第2营以最快速度冲上圭峰山,1个正在监督民工构建炮兵阵地的日军中队措手不及被击退,丢下两辆汽车,杨团长以第1营占领圭峰山阵地。日军在圭峰山失守之后急忙派出部队反扑,日军3架飞机在圭峰山上空盘旋,第1营4挺机枪仰起枪口还击,机枪手程立荣竟然击中了其中一架飞机。保7团官兵见到日机冒出浓烟逃去,爆出如雷般的喝采声。日军组织骑兵向山顶冲击,被第1营两个连火力扫射,打倒30余骑人马。日军战车登不上山,只好以步兵向山顶推进。保7团在日军强烈炮火下伤亡惨重,不得不放弃圭峰山。

  4月18日,古鼎华旅长以保3团、保7团向新会突进,保7团一股作气冲入新会县城,占领西北门的炮楼与葵扇会馆,日军惊恐异常。在天明后日军以9辆战车掩护步兵大举反攻,保7团火力不足,只好退出新会。日军在稳固新会城防之后试图以中队级兵力在乡间建立据点。古旅长也指挥所部打击这些游动的小部队,并与日寇争夺新会乡间的据点。5月19日,日军便衣中队指挥官金元谷被击毙。

  5月23日,日军终于在圭峰山麓的绿护屏打中国军“主力”,保10团第3营第7连与8连。保10团第3营钟营长(佚名)督率所部与冲上来的1个日军大队肉搏,在激战中身负重伤。但钟营长负伤不退,大呼杀敌。国军官兵受营长感召,与日兵殊死搏斗。第7连连长吴烈上尉在近战中左腿被日军击断,但仍在掩体里潜伏。等日兵冲到掩体前时吴连长投出一串手榴弹。日兵在爆尘与哀嚎中倒下,后面几个兵看清只有一个人在掩体里,大呼活抓。吴连长一声冷笑,抄起佩枪击倒几个日寇,以最后一弹慨然自戕!下午1时钟营长壮烈殉国,第3营残部撤退,但是此时第155师第934团第1营已经赶到。第1营抢占162高地并以重机枪封锁由绿护屏攻上550高地鞍部的日兵,团属82迫炮连以精确的炮击打击550高地。日军大队遭到炮击后立足不稳,第934团第1营乘机发起冲锋。下午4时第934团克复550高地,日军放弃绿护屏撤退。

  5月底日军以板松联队一部接防新会,国军控制了新会的广大乡间,日军只能困守县城。但是第21军依然很兴头地向大本营报备新会之攻取已经完成,日军已截断国军的秘密运输线,并对新会的残敌积极扫荡中

  新会战役的国军参战部队序列如下:

  广东省保安第1旅,旅长古鼎华少将

  广东省保安第3团,团长刘茂文上校

  广东省保安第7团,团长杨干吉上校

  第四战区第5游击纵队,司令李务滋少将

  直属特务大队,大队长周汉玲少校

  第1中队董生

  第2中队叶柏生

  第3中队邹伟宏

  第4中队卢柏龙

  新会县自卫团

  第1大队尹雄飞

  第2大队陈炽

  第3大队施颂年

  第4大队罗文峰

  新会县政警第1中队,中队长张有权

  新会县政警第2中队,中队长李尉庭

  新会县警察游击中队,中队长周汉镗

  新会县国民兵义勇常备队第1中队胡国钧

  江门义勇壮丁大队刘光庭

  会城义勇壮丁大队陈广生

责任编辑:李艳萍 最后更新:2022-07-26 09:39:1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陈重阳 |余汉谋与第一次粤北会战

下一篇:陈重阳 |第一次粤北会战(二)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