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近代史研究》内容正文

《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2020-11-12 16:37: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点击:


点击阅读全本

  本期目录

  ·我与近代史所·

  毕生的幸运——近代史所一甲子简记  张振鹍(4)

  谨严弘毅 铸我学魂——我所感受的近代史研究所学风  李长莉(11)

  大师凌绝顶 晚辈影随形——我与近代史研究所  王 杰(15)

  ·专题论文·

  课业与救国:从老师辈的即时观察认识“五四”的丰富性  罗志田(19)

  学生与国家:五四学生的集体认同及政治转向  马建标(37)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个案  章 清(54)

  “少数人的责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  许纪霖(73)

  美国政府对新政伊始清廷朝政的观察和反应  崔志海 (91)

  国民政府军在豫中会战前期的情报判断  刘熙明 (108)

  ·问题讨论·

  张之洞庚子年何曾有过帝王梦——与孔祥吉先生商榷  李细珠(128)

  ·读史札记·

  蒋介石遗嘱知多少  陈红民 (148)

  ·学术综述·

  “战时国际关系: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四次会议”综述  侯中军(153)

  交通体系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社会变动——“第一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晖 江沛(158)

  本期提要

  [标题]毕生的幸运——近代史所一甲子简记

  [作者]张振鹍

  [提要]1949年9月,我进入北京大学读研究生。那时的北大还在城内的沙滩,上课多在红楼,我住在东厂胡同中间路南一座很特别的二层小楼里,好像没有门牌号,楼外木栅大门口挂着一个牌子“北京大学研究生宿舍”。错对门东厂胡同1号,是胡适任北大校长时曾经住过的地方。第二年夏有一天,突然看到它的大门西侧亮出一个牌子:“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此前已听说过“苏联科学院”的大名,读过一点纪念苏联科学院成立30年的书,朦胧中对“科学院”产生了一种神秘、高深、崇敬之感;现在看到“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研究所就在眼前,自然地兴起一种仰慕、向往之情。但是决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跨进它的大门。过了不到三年,我竟真的进来了。我是奉范文澜所长——大家亲切地称为范老——的召唤进入近代史所的。“登堂入室”十三年1953年4月9日上午约9点,哥哥张振鹤带我进东厂胡同1号径到范老的住所向他报到。范老当即带我到后院西屋“帝国主义侵华史组”(近代史三组)办公室,把我交给沈自敏。沈引我和同室的丁名楠、余绳武、贾维诚、李明仁结识,又带我到近代史一组、二组、史料编辑组、通史组与正在上班的同志一一相见,然后回到组里,指定给我一个座位坐下。我就算正式登近代史所之堂、入中外关系...

  [关键词]

  [标题]谨严弘毅 铸我学魂——我所感受的近代史研究所学风

  [作者]李长莉

  [提要]我于1985年考入近代史所,作为本所招收的第一届博士研究生,与姜涛兄一起师从刘大年先生攻读“中国近代史”博士学位。如果从那时算起,我进入本所已经25年了;后于1989年3月博士毕业正式留所工作,迄今也已经21年了。近代史研究所今年建所60周年,如果以人生寿命比喻的话,当是正值成熟圆融的花甲之年,而我则可说还只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后生,仍处于毛头学生阶段。事实上我自己感觉也确乎如此。回顾进入本所以来二十几年,虽就个人人生而言,不可谓不漫长,转眼已经由青年熬到了中年,但是我一直感觉自己是个学生,在近代史研究所这个学术家园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读书、受教、求学问、做研究。在家则伏案读书钻研、笔耕写作,到所则查资料、会师友,交流论辩、求教研讨。无论在家在所,言不离学习,行不离学术,过着每日以读书求知为念、孜孜求长进增益的学生生活。自己一直以这样的学生生活为人生之幸运,虽甘苦兼有,然其乐融融,乐在其中也。读书求知也好,长进增益也罢,都是在近代史研究所这个“学术共同体”里的生活所得。作为近代史研究所的一个研究人员,研究所就是我们赖以从事学术生活和工作的学术家园,是研究所给予了我们维持学术生活的必要条件。这里不仅有办公室、...

  [关键词]

  [标题]大师凌绝顶 晚辈影随形——我与近代史研究所

  [作者]王杰

  [提要]我与近代史研究所知遇,历30余年。寂静的楼房,浩瀚的书香,辉煌的学术,深厚的人文,牵我思绪穿透岁月的尘烟,重拾韶华时年。她给我厚爱,予我鞭策,教我感悟山高天近,大象无形……初识近代史所,是在1978年初冬。一行有赵冬垠、张磊、黄彦、段云章、郭景荣等六人,一为编辑《纪念孙中山先生》收集图片,一为《孙中山全集》搜罗原始版本。因与所里的民国史研究室是编辑《孙中山全集》的合作单位,图书馆允许我们入库浏览,层层叠叠的线装本以及琳琅满目的晚清民国报刊,令人留连忘返。白天在馆内查阅典籍,晚上在阅览室翻阅报刊(一周开放两晚,约至22点)。台湾的《传纪文学》被视为奇货,特别抢手。约半个月,我们便南下沪宁继续行程。首次入京,受益是意料不及的,也是受用无穷的。差余,有幸拜见了黎澍和李新先生。一天晚饭后,赵老领我们去拜访黎澍先生。黎、赵二老是战友旧交,未及寒暄就滔滔不绝,从战争年代的风烟,到对“真理标准”的理解,发问疑难顽疾,切入社会民生,都是有感而发。讲得最多的是思想解放,一些高层的动向,闻所未闻。黎先生出言鞭辟入里,思想解放程度惊人。对一些敏感的现实每每发出“再也不能这么办了”、“真急人呀”等慨叹,表露了知识分子铁肩担天下的风骨...

  [关键词]

  [标题]课业与救国:从老师辈的即时观察认识“五四”的丰富性

  [作者]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提要]今人已在思考怎样继承“五四遗产”,然而不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五四”,不仅未到盖棺论定的程度,甚至还有一些基本史实没有搞清楚,仍是一个言人人殊的状态。从“五四”时《新教育》上老师辈的即时观察和事后反思看,“学生”这一近代新教育的社会成果日渐脱颖而出,体现出群体的自觉,并被赋予救国救民的重任,却也越来越疏离于教育和学术本身。“五四”本身及后人认知中的“五四”那丰富多歧的面相,也由此可见。

  [关键词]五四运动 学生思想 学生行为 青年的责任 民初师生关系

  [标题]学生与国家:五四学生的集体认同及政治转向

  [作者]马建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

  [提要]五四前夕学生集体身份的建构遵循着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过程,有着强烈国民身份意识的新学生因此而大量出现。在五四运动的高潮阶段,国民身份意识是主导五四学生的最高身份意识。中国政府和社会精英对五四学生国民身份意识的培养与灌输,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刻意而为之”的倾向。五四学生的国民身份意识是促使学生运动政治转向的内在诱因,学生运动的政治激进化超越了北京政府的可控范围。结果,当局者往往无法控制那些具有强烈国民身份意识的学生群体。在五四运动后期,学生界面临国民身份意识与学生身份意识的认同困惑,社会舆论对学生的身份资格也发生各种争论,客观上促进了学生界的思想分化。在此背景下,1920年春北京政府对干政学生的身份界定,不仅暂时有效地取缔了学生运动,也是对其在此之前刻意提倡学生国民身份意识行为的一次否定。

  [关键词]五四学生 集体认同 国民身份意识 五四事件

  [标题]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个案

  [作者]章 清(复旦大学历史系 教授、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提要]“自五四运动以来”,早已成了固定的叙述模式;各种“回忆”所建构的“读《新青年》,参与五四运动”,也明示了“五四”的影响。在更为广泛的视野下,发掘具体的阅读经验,即将问题转换为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被“阅读”的,则对此的认知,或有不同的看法。透过几个个案,一是已走出校园者,一是在校学生,可以发现,身处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个体对《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颇有差异,呈现出新文化运动的多姿多彩性,及中国社会的多样性。而“中心”与“边缘”的区分,亦可帮助后人更好认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机制。“中心”在向“边缘”渗透,“边缘”也发生着向“中心”的认同。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中心 边缘

  [标题]“少数人的责任”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

  [作者]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系教授)

  [提要]传统中国的士大夫精英意识,在晚清“四民社会”解体之后,虽然一度被平等的国民意识所取代,但国民内部智性和能力的不平衡,使梁启超等人产生了“既有思想之中等社会”这一新的士大夫意识;而到五四启蒙运动,个人观念的崛起又进一步在意志和理性上强化了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其合法性基础也从个人的德性转变为现代的知识。人民固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政治和舆论的操盘者,应该是具有现代知识和政治能力的知识分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与另外一种相反的平民意识相互激荡,形成了近代中国思想界的两歧性分野,也构成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知识精英 士大夫意识 国民 专家政治

  [标题]美国政府对新政伊始清廷朝政的观察和反应

  [作者]崔志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提要]一个国家对另一国家内政的观察和反应是各国外交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交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20世纪初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对清廷改革上谕的观察和反应,以及美国政府拉拢清廷内改革派势力、打击和压制排外保守势力,既是美国以往对华政策的延续,同时也是门户开放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说明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不只局限于国际关系领域,而且直接影响美国与中国内政的关系;其对中国内政的影响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另一方面,新政伊始美国政府对清廷朝政的关注和干涉又是有限度的;他们的观察既不全面,又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严重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实现。此外,美国政府对20世纪初清廷朝政的观察和反应既表明1901年《辛丑条约》之后包括美国在内的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和影响大大增强了,同时也透露新政伊始清廷朝政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未像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那样趋于明朗。鉴于清末中国历史较诸以往任何时期更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加强晚清内政与外交的结合研究,或许可为晚清政治史和中外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突破口。

  [关键词]中美关系 清末新政 门户开放原则 慈禧太后 康格

  [标题]国民政府军在豫中会战前期的情报判断

  [作者]刘熙明(台湾苗栗亲民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

  [提要]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初期的平汉路战役(豫中会战),日军以大规模兵力与机械化部队的闪电战,造成国军惨败。国军惨败的重要原因是蒋介石与军委会情报判断错误后,作了错误的军事部署。情报判断错误的原因,除日军保密措施良好、国军电讯被截听外,也因长期以来前线部队普遍提供夸大失实情报,造成军委会不信任,军委会遂主导情报判断的真实性。军委会情报判断错误有两个重点:(1)在日军从黄河北岸准备至发动攻势的初期,始终误判为如往常人数不多的局部攻势。(2)日军目的是歼灭国军主力,却误判为打通平汉路,因此将军队部署在地形平坦的许昌,企图以阵地战配合附近山区精锐部队进行侧击,以便击破日军。国军在许昌失利,在匆忙奉命撤退的混乱中,通讯中断,遭日军围歼而导致惨败。

  [关键词]抗日战争 蒋介石 豫中会战 情报

  [标题]张之洞庚子年何曾有过帝王梦——与孔祥吉先生商榷

  [作者]李细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提要]孔祥吉先生曾据日本史学界新发现的宇都宫太郎日记撰文,提出张之洞庚子年在内心深处存在独立称王的思想,并为此作了一系列论证:第一,张之洞背着朝廷派出了一个由自己长子张权为首的军事考察团赴日活动,并聘请日本军事专家,购买枪支弹药,加紧训练新式军队,作为其建立新政府的坚强的武力后盾;第二,张之洞还曾与亲信幕僚密谋策划;第三,张之洞一直容忍自立军在自己的辖区内活动,直到得知慈禧太后政权稳定,才迅速斩杀唐才常与自立军。证之史实,孔先生对于有关史料的引证与解读多有破绽,其所作各项论证均根本不能成立。

  [关键词]张之洞 宇都宫太郎日记 张权 政府 孔祥吉

  [标题]蒋介石遗嘱知多少

  [作者]陈红民

  [提要]一、最后遗嘱的真伪之争2009年第4期的《先锋.国家历史》上,刊登了台湾传记作家王丰《蒋介石的最后岁月与真假遗嘱问题》一文,质疑1975年4月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当局所公布的遗嘱的真实性。蒋介石最终遗嘱全文如下:余自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无日不为扫除三民主义之障碍、建设民主宪政之国家艰苦奋斗。近二十余年来,自由基地日益精实壮大,并不断对大陆共产邪恶势力展开政治作战。反共复国大业,方期日新月盛,全国军民、全党同志绝不可因余之不起而怀忧丧志!务望一致精诚团结,服膺本党与政府领导,奉三民主义为无形之总理,以复国为共同之目标。而中正之精神,自必与我同志、同胞长相左右。实践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复兴民族文化、坚守民主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实亦即海内外军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职志与战斗决心。唯愿愈益坚此百忍、奋励自强,非达成国民革命之责任,绝不中止!矢勤矢勇,毋怠勿忽。中华民国六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秦孝仪承命受记①曾撰写多部蒋介石家族历史传记的王丰在文章中提出,“蒋介石是在睡梦中心脏停止跳动,因而最后临终之际,并未留下任何口头遗言,逝前也没有命令文书侍从(如秦孝仪)作任何书面遗嘱”。他的结论是,...

  [关键词]

  [标题]“战时国际关系: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四次会议”综述

  [作者]侯中军

  [提要]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四次会议于2009年9月7—9日在中国重庆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西南大学联合主办。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系列学术研讨会,由美国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山田辰雄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杨天石研究员召集,前三次会议分别在美国和日本召开,根据会议召集人事前所定主题,此次会议定名以“战时国际关系”,参加会议的共有来自美、英、日、俄、法、加拿大、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100多名学者。围绕“战时国际关系”这一主题,学者们向大会提交了34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一、多边关系二战时期的多边国际关系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著作和论文相当丰富。如果以中日战争为焦点,那么,围绕此焦点展开的多边关系研究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或是以中美英为论述对象,或是以中日苏为议题所在。除却中日两个事件客体,研究者显然把美英和苏联放在不同的研究背景中来考量。此次会议所提交的论文中打破了这种研究惯例,尝试把德国纳入进来。美国哈佛大学柯伟林(William C.Kirby)教授著文考察1928—1944年间的中国与德苏美之间的关系。与以往单独考察中国与其中一国的双边关系不同,柯伟林教授将中德关系与中美、中...

  [关键词]

  [标题]交通体系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社会变动——“第一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刘晖 江沛

  [提要]2009年11月16—18日,“第一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天津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和中国现代史学会联合举办,得到南开大学江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的资助。来自日本及国内40余位学者与会,提交论文38篇。在交通体系与近代中国社会变动这一主题下,与会代表围绕近代交通体系的成长及其政策、近代交通枢纽与城市化进程、近代交通体系的功能、近代交通与区域社会变动、近代交通体系中的航运与航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近代交通体系等问题,展开热烈、深入的研讨。一、近代交通体系的成长及其政策认识、接受和引入铁路,在近代中国有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江沛(南开大学)认为,清末铁路引进并非源于单纯的经济发展需求,而是经济、国防、行政控制与主权诸因素博弈的结果。基于获取廉价资源和开拓市场的需要,外资借助政治、技术、资金的强势,积极参与诸路建设与管理,对清末铁路体系的特性影响甚大。华北铁路建设的展开与走向,既有保卫京师、增强行政管理、巩固海防的考虑,亦受明清以来北方传统商...

  [关键词]

责任编辑:国强 最后更新:2021-05-30 19:57:0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2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