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近代史研究》内容正文

《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020-09-17 18:02: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一、阅读全文(点击):《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4期

  二、全文提要:

  民国史研究的现状与几个问题的讨论  张海鹏

  中国大陆开展中华民国史研究,从1972年算起,到今年正好30周年。中华民国史研究,现在也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在日本、美国、欧洲各国都有很好的研究,各有优长,值得中国学者学习和借鉴。本文主要就中国大陆,特别是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有关民国史研究的简要情况,做一个汇报,同时提出几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意见。?

  “容共”,还是“分共”?──1925年国民党因“容共”而分裂之缘起与经过  杨奎松

  [内容提要]1924年1月国民党成功改组,与中共建立了“党内合作”关系。这一合作极大地扩展了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的政治影响和组织发展,但同时,年轻的共产党人一跃而成为国民党内骨干,这引起了相当一批老国民党员的猜疑和敌视。“容共”还是“分共”的问题,自此即成为国民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个中心话题。一年之后,随着主导国民党政策的孙中山突然去世,从1925年3月至11月,前后不过10个月,国民党内部就三度发生严重分裂。分裂的原因,几乎无一例外地与怀疑孙中山的“容共”政策或力主“分共”有关。?

  [关键词]国民党 共产党 “容共”政策 国民党同志俱乐部 西山会议派

  1927年蒋介石与上海金融界的关系  王正华

  [内容提要]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入长江流域后,作为金融工商业中心的上海受到极大的震动,南北银行界纷纷与革命势力进行多线联络。北伐军进展到沪宁地区后,上海成为主要财源。蒋介石通过上海商业联合会、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基金保管委员会等机构,网罗上海工商金融界重要人士,对沪宁地区财政进行掌控,得以顺利筹款以济军饷,这也是蒋后来能够立足东南、完成统一的重要因素。而上海金融界人士之所以支持蒋介石,除了其反共立场,还由于蒋早年曾在上海金融界活动,与金融业领袖有深厚的人际关系,以及上海金融界人士中江浙籍占有绝对优势等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蒋介石 陈光甫 俞飞鹏 宋子文 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

  论国民党话剧政策的两歧性及其危害  马俊山

  [内容提要]国民党的话剧政策是由悖谬的两端构成的:一方面把话剧当做宣传工具,企图通过剧团监管、戏剧审查等措施,将其全部纳入党化或政治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又将话剧视为纯粹的商业活动,课以重税。抗战后期,国家权力扩张,逐步侵蚀公共空间,话剧的生存天地愈形狭窄,生存条件不断恶化。事实证明,国民党非但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艺术管理机制与合理的市场秩序,反而严重阻碍了话剧在战前即已开始了的市民化、正规化、现代化进程:一方面使剧目向对立的两极发展,或者党国化,或者低俗化,文化品性严重扭曲;另一方面造成剧团经济困顿,经营失范,剧人生活窘迫,精神退化,演出水准降低。1943年以后,国民党话剧政策两歧性的恶果,便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

  [关键词]国民党 话剧 登记 审查 捐税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南农村分家行为研究  王跃生

  [内容提要]依据抽样调查资料和阶级成分档案资料,冀南农村的分家行为与传统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三四十年代的华北农村仍是传统色彩浓厚的社会,尽管合爨共财受到推崇,但在实际生活中要保持大家庭状态并非易事。兄弟婚后分家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差异只是从结婚到分家的间隔有长短之别。中国家庭财产的平均继承制度和观念不断侵蚀着大家庭的存在基础。当然在不同阶层中,家庭分合的力量是有差异的。贫穷阶层缺少维系大家庭的物质基础,各自谋生成为主流。富裕中农家庭对生产的协作要求较高,因而,容易维持不分状态;但若父家长去世,分家往往不可避免。有雇工经营能力的家庭,既有适于合爨的条件,也有便于分家的因素。?

  [关键词]冀南地区 私有制度 分家行为

  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先前研究各说的认知、补证、修正(一)  茅海建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并参照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所藏档案,对先前有关戊戌政变的研究各说,从史料到论点一一进行学术上的核订,并做出相应的补正与修正。本文以大量的档案史料,细化了戊戌政变的全过程,也对先前研究各说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戊戌政变 光绪帝 慈禧太后 康有为 张荫桓 袁世凯 荣禄 伊藤博文

  中华民国时期华侨研究述评  李安山

  华侨华人研究在20世纪曾4次引起学术界的兴趣,这均与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有密切关系。20世纪初,由于英国在南非引进契约华工开采金矿及美、澳等国的排华运动,华工的待遇、引进华工对本地的影响及定居国的移民政策等问题引起西方学术界的兴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劳动力奇缺,大批华工涌入欧洲。他们的地位、相关的国际法问题以及中国政府的相应政策又一次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亚非地区民族主义运动的崛起,国际政治学领域(以美国学者为主)兴起了对各国少数民族的研究热。华人存在于世界各地这一事实、“冷战”气候以及五六十年代东南亚国家的“排华”现象更引起世人关注,华侨问题又一次引起学者的重视。

责任编辑:国强 最后更新:2021-05-30 19:42:2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