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近代史研究》内容正文

《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3期
2020-04-15 08:32: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一、阅读全文(点击):《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3期

  二、全文提要: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情况 董必武

  我回到延安一个多月,看见我们各方面的建设,都有很大的进步,很大的成绩。过去,我听到的也很多,到延安后眼见的就更多,把眼见的和耳闻的比较一下,眼见的比耳闻的多得多。一个外国新闻记者对我说:他在来延安前,觉得我们的宣传,有些夸大;来延安后,他觉得我们的宣传太不够了。这几句话给我们在大后方的工作的人以很大的鼓励。到延安后就应向大家作一报告,我一回来就感冒,把这个报告一直拖到今天。

  刘少奇同志的简要历史 王光美

  编者按:这个简史,是王光美同志1952年写的。当时曾经刘少奇同志审阅修改过。这次发表,王光美同志又作了若干订正和修改,并由本刊编辑部作了些注释。标题为本刊所加。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之一。

  刘少奇于一八九八年十一月生于湖南省宁乡县的一个富农家庭。他经过自己的努力,上过宁乡中学、湖南陆军讲武堂,毕业于长沙育才中学。刘少奇在学校中参加了多次爱国运动,并在长沙和北京参加了一九一九年的“五四”学生运动;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开始学习马列主义。一九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一年到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年,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

  评国外看待辛亥革命的几种观点 刘大年

  一、前 言

  1979年10月至1980年1月,我应聘在日本东京大学研究院讲中国近代史。讲题为《论辛亥革命的性质》。全文共四部分,第一、第三部分叙述国外研究辛亥革命的几种观点,分别加以评论。苏联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齐赫文斯基先生的观点最为离奇,在评论中也就占了最多的篇幅。讲稿当时全文印发了,打算过些时候再公开发表。最近又见到齐赫文斯基在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英文版1980年第一期和苏联《近现代史》1980年第一期上,接连抛出《中国历史学中对大汉族霸权主义的辩解》、《中国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辛亥革命的思想体系》两篇新作,洋洋数万言。

  论历史人物评价 苏双碧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其实,历史学一在中国出现,就同时开始了对“千秋功罪”的历史人物进行评说。在历史研究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这是因为几千年的文明史,尽管经过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的更替,以及这些历史呈现出千姿百态、错综复杂,但它都离不开人,正是人,这些活生生的人的活动创造了历史。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论是革命的阶级,还是反动的阶级,或者在同一阶级中代表革新的势力还是代表守旧的势力,他们在各个时代各种潮流面前都必然要推出自己的代表人物。

  皖南事变 何理

  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史上重大的历史公案。对于这一事件历史早已作出了公正的审判。这是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破坏团结抗日、破坏统一战线、进行反共反人民活动的严重罪行。皖南事变对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标志着国内两党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皖南事变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事件。它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比较复杂。历史上对许多问题众说不一。由于作者学识水平与掌握的材料有限,不可能对这些问题作出更加深刻、全面的论述。

  百团大战应充分肯定 索世晖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是一起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于这一事件的功过是非,曾经引起人们长达几十年之久的争论。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林彪、“四人帮”竟把它说成了罪恶。今天,党中央号召我们,以实践做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地总结党史中的经验教训,因此,重新讨论和评价百团大战的功过是非问题,就理所当然地摆到了史学工作者的面前。

  百团大战,是一九四○年我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破袭战役。我参战部队共一百余团,四十万人。

  历史的见证──“和平民主新阶段”的前前后后 苏克尘

  “和平民主新阶段”,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形势发展的估计。它曾动员全国人民,争取国内和平,为揭露蒋介石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发动内战,起过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这是我们党同国民党斗争的强大战略武器。可是,在十年动乱期间,它却成为林彪、“四人帮”蓄意诬陷刘少奇同志的重要把柄。硬说这是刘少奇同志提出的一条“投降主义路线”。本来十分清楚,许多老同志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的历史,却被弄得混乱不堪,真假难辨了。

  最后的斗争——瞿秋白就义前后 陈铁健

  秋白同志毕生服务人民大众,卒以成仁,耿耿丹忠,举世怀仰。

  周恩来一九四六年三月廿一日

  一九三五年五月十一日,国民党的新闻喉舌《中央日报》的第一版上,以赫然醒目的三行大字标题,刊登了这样一则举世震惊的消息:

  匪首瞿秋白就逮

  化名林琪祥与项英妻同时捕获

  经指认确实已由长汀解往龙岩

  秋白同志是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四日被俘的,国民党反动当局何以在秋白同志“就逮”当时不发消息,而在两个多月以后才作报道?

  秋白同志被“指认确实”以后,在被囚禁中,他是怎样与敌人进行斗争的?……

  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

  黄遵宪《日本国志》初探 王晓秋

  在中国近代史学著作中,有一部书曾被“海内奉为瑰宝”,(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誉为几百年来少见的“奇作”,(薛福成《日本志·序”》)这就是黄遵宪的《日本国志》。

  《日本国志》凡四十卷五十万言,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深入系统研究日本的著作,也不愧是清代研究日本的集大成的代表作。它大大加深了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日本国志》又是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者的重要著作之一。

  关于杨秀清假托天父附身传言的问题 邢凤麟

  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附身传言(以下简称“传言”),这在今天来看,的确十分荒唐可笑,但在当时太平天国运动中,却是煞有介事的,而且是太平天国史上一件有过重大影响的大事。对此史学界颇有争议。“传言”是杨秀清出于对革命的诚心还是野心?是革命的武器还是争权的工具?它对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起促进作用还是破坏作用?这种宗教形式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弄清这些问题,对于实事求是评价杨秀清的功过及其与洪秀全的关系,正确认识拜上帝会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略论美国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 易显石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九·一八”事变,以及随后发动的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之中。这次事变不仅极大地震动了全中国人民,而且也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世界各国人民同声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各国政府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当时已成为世界大国的美国对此持什么态度呢?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历史学界不少人将美国视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帮凶,而且认为是头号帮凶。回顾一下这个时期的历史,我们发现上述结论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英国发现太平天国新史料及其价值 王庆成

  最近,英国柯文南博士(Dr.C.A.Curwen)先后寄赠一批关于太平天国和天地会起义的史料,共27件,全部照原藏件(有原件,有抄件)复印。这是他从英国公共档案局发现的(其中关于福建小刀会等几件系关一球先生提供给柯先生)。其中有太平天国文献8件,太平天国时闽广天地会起义的文书告示9件,此外还有太平天国人员的供词等。除军机处的一件廷寄和赛尚阿等的一种奏稿在清政府的官书中曾有节录刊载外,其他25件全部是新的发现。

  《大同书》的成书年代及其思想实质 何哲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八九八年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同时也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反对民主革命、积极复辟帝制、主张尊孔的主要人物。康有为一生著述不少,《大同书》是其代表作之一。下面拟就《大同书》成书年代问题,作几点粗略的考察。

  (一)

  对康有为《大同书》的历史评价,首先涉及其成书年代问题。鉴于康有为这个人自吹自擂,实在不大好信得过,所以最严格的方法,也是最科学的方法,应该是按其实际出版时间来确定。

  林译《澳门月报》及其它 吴乾兑 陈匡时

  《澳门月报》是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期间,组织翻译外国报刊的基础上辑成的材料集,后被魏源收入《海国图志》第八十一至八十二卷,题为林则徐译。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禁烟中坚信只有了解西方,才能和西方侵略者作斗争,认为“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他组织翻译外国报刊就是为此目的服务的,而所译《澳门月报》对他了解外国情况、制定政策和反对侵略的确也起了重大的作用。

  朱德寄自护国讨袁前线的一封信 曾业英 徐辉琪

  云南省档案馆藏有朱德寄自护国讨袁前线的手札一通,为研究朱德的早期革命活动和护国战争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

  手札共四页,毛笔楷书,末署“第三支队长朱德”,并钤有“朱德之印”的硃印章。从所署“四月十五号由四川泸州城外红花地行营上”和同卷中唐继尧给他的复信可知,这是朱德于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五日在四川护国讨袁前线写给唐继尧的,因此,可题为《与唐继尧书》。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朱德最早的手札。

  《民报》的第二次续刊 杨天石

  1908年10月,《民报》被日本政府封禁后,1909年10月,汪精卫受孙中山、黄兴之托,曾到日本续刊《民报》,这一史实,辛亥革命史的研究者是熟知的。但是,1911年南洋革命党人筹备第二次续刊《民报》的经过,却一直湮没无闻,有加以阐述的必要。

  汪精卫续刊《民报》并没有多久,即因对形势悲观失望,到北京搞暗杀,被清政府关在牢里。《民报》是同盟会的喉舌,在传播革命思潮,和保皇派论战等方面曾发挥过巨大作用。续刊《民报》夭折后,各地革命党人仍很怀念它,期望能再一次续刊。

  一九七九年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及书 中文部分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责任编辑:国强 最后更新:2021-05-25 18:04:0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2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