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滇西日记(十)
2019-11-17 09:09:27  来源:谭方德  点击:  复制链接

  滇西是典型的热带气候,没有四季,只分雨季旱季,11月已是旱季,几乎不会下雨。

  可11月5日我们预定去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国殇墓园时,天空一片阴暗,黑云压城天欲墮,莫非上苍欲哭夫?

  滇西抗战纪念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纪念馆,其前身是国殇墓园陈列馆和和顺乡一家私人抗战纪念馆。

  一进大门,地下的金字以几组历史数字概括了中国的抗日战争,914,这是腾冲光复的日子。

  在展览馆里,冒雨参观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回程途中恰遇两辆北京的大巴,满车的银发族,也是从腾冲北返的。我们的团友肖四姐和吴沙鸿自告奋勇主动担当了启蒙年轻人的义务,为那些对历史一无所知的年轻人讲起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步出纪念馆,大雨如注,腾冲的旱季几乎没有这样的豪雨。

  我们冒雨在远征军名录墙前集合,抗战八年中国沦陷了几百座城市,唯有腾冲把自已解放者军人的姓名镌刻在城市历史上。

  我们手持鲜花,冒着大雨行走在国殇墓园的墓道上,两旁树林里是腾冲抗战的铜像,因为仰慕最有骨气的读书人,大学教授肖四姐特意把鲜花献给了抗日县长张问德。

  我们缓步登上小团坡,两旁都是阵亡官兵陵墓,他们以师为单位,从二等兵到上士,他们死后仍保留冲锋的队形,向峰顶冲击。







  雨中的纪念碑,带着厚重的历史沧桑,无言地屹立在风雨中。

  我们沉重地踏上石阶,以最虔诚的心情把鲜花献给我们光荣的亡灵!

  小团坡下,叠水悲鸣!为光复腾冲有19位来自北美大陆的盟军官兵献出了自己生命。22岁的夏伯尔中尉冲向北斋公房时头部中弹倒下,32岁的梅姆瑞少校在南斋公房前的大塘子献身,一架为攻克松山的中国军队空投弹药时被日军击落的运输机坠落龙陵,7名机组人员丧生。

  在纪念腾冲光复60周年时,知恩图报的腾冲人重新制作了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把这些异国它乡的军人永远镌刻在自己历史的丰碑上,为此,曾参加过对日作战的老布什总统专门写信向腾冲致敬!

  当我们怀着追思和哀悼心情缓步走出国殇墓园,风停雨息,阴云散去,腾冲居然又是一片湛蓝的天空,文笔塔在雨后的晴空里熠熠闪光,神奇的滇西,伟岸的腾冲!

  谈起滇西抗战,李根源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人。

  那天在梁河县,我们专程去九保镇参观了他的出生地。

  今天下午,大家集队去腾越路叠水河畔拜谒李根源故居。

  李根源,腾冲九保人(现九保划归梁河),字印泉,自号高黎贡山人,出生于1879生,19岁考中秀才,不久公派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盟会首批会员。毕业回国参加了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并担任总办(即校长)。




  他同蔡锷共同领导了推翻满清王朝的云南重九起义,担任过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和国务总理。抗战时任监察院云贵监察使,负责督导云贵军队军纪等职责。在滇西沦陷时抱病西上,力促坚守怒江,待机反攻的战略,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夸赞印泉,军事家也。

  他不仅是杰出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杰出诗人,留下了几千首诗,特别是150首腾冲战役记实诗,用诗歌记录了这场伟大的战争。

  李根源故居名叠园,一所简朴的小院,小院两边墙上嵌满他题写的石刻,也有很多民国军政要人和书法家的墨迹。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个伟人不平凡的一生,腾冲光复后他辞去军政要职,除了恢复一片战争废墟的重建,用了极大精力安葬数千具殉国官兵遗骸,主持建设了国殇墓园,国殇两字就是他从屈原楚辞里选用的。

  国殇墓园树林里有他的铜像,手持拐仗,一脸凛然正气,不愧为民国元勋。离他不远就是抗日县长张问德,腾冲沦陷前,张问德已从凤仪县长任上退休,回到家乡过上中国士大夫典型的耕读生活。这两个为中华共和奋斗了一辈子的读书人,在敌寇入侵,亡国灭种威胁下,义无反顾选择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道路。尤其是张问德临危授命,担任抗战县长,在花甲之年在日军炮火下领导了腾冲敌后抗战,以年迈衰弱之身屡次徒步高黎贡山,与敌寇周旋抗争。在界头一家农院里,面对敌寇威胁利诱,奋笔疾书,写下了名扬历史的<答田岛书>。这篇檄文风糜全国并被选入国文教材,他俩不愧为中国最有骨气的读书人。

  李根源故居,鲜为人知,我来过多次,几乎没见过其它游人。

  现在社会很怪,一个阴阳怪气的名星一点生活琐事,会被媒体大肆炒作,而李根源张问德这样的读书人,哪怕在云南也鲜为人知。

  叠水河日夜无声从故居流过,一公里开外却从崖头跌下,成了少有的城市瀑布。在这游人如炽的景区里,李根源也留下不少墨宝,更重要的他在诗歌里记录了这景区里的一场战斗。在瀑布上方一处叫龙光台的坡上,是日军一个坚固的据点,预2师6团在攻克这个据点时,带头冲锋的营长叶南惠倒在现在风景如画的路上。

  除了他的团长方诚在<八年全面抗战小史>,就是李根源<腾冲战役纪事>,是他们把这个英名永远镌刻在滇西抗战历史上。

责任编辑:徐永帅 最后更新:2019-11-17 09:16: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滇西日记(九)

下一篇:滇西日记(十一)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