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历史文化研究 孙中山的军事思想与黄埔军校
2018-11-20 13:41:19  来源:李颂卓 撰稿  点击:  复制链接

  今年是孙中山(1886-1925)诞辰140周年暨辛亥革命95周年。缅怀这位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历史功绩,探讨他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总结我国民主革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启迪当代青年饮水思源、不忘百年忧患的中国近代史,从而奋发图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海峡两岸的合作交流,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最终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组织会党利用新军和军阀

  孙中山在长达40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深知欲取得国民革命的胜利,必须唤起民众、争取同盟者和建立革命武装。

  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同年11月,他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895年他筹划广州起义,因事泄失败。1900年10月,他在惠州举行反清运动,因无援军、缺乏弹药失败。1903年,他在日本青山组织留日学生军事学校,为回国发难培养骨干。1905年8月,他在日本东京以兴中会和兴华会为基础成立中国同盟会。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其他党派组成中国国民党,以扫除专制政治、建立完全民国为目的。孙中山在其所著《革命方略》中,首次提出建立国民军,制定军队的编制、军官的等级、军饷、军律等等。为后来建立革命武装,作了思想和组织准备。然而,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迅猛发展,孙中山除了联络华侨、会党,并没有着手建立属于自己的军队,而是利用未经改造的地方军队,并花了大量的精力对这些涣散武装进行个人说教,希望他们接受他的革命理想,了解“三民主义”。这些军队虽说有一定的作战经历,但缺少牺牲奋斗的精神。

  1908年至1911年,孙中山吸取前几次失败的教训,开始把推翻专制、建立共和的希望寄托在清朝新军身上,鼓动他们进行倒戈暴动,如1910年2月的广州起义,1911年3月的“三·二九”起义等。由于这些新军未能效忠革命也宣告失败,直至4月27日爆发的黄花岗之役才使清廷惊恐。同年10月10日,以革命党人吴禄贞、熊秉坤等人在新军中宣传革命道理,并打响起义第一枪,才促成了武昌首义成功。但是,辛亥起义胜利之后,孙中山对巩固革命政权的认识不足,犯了两个历史性错误:一是他没有对倾向革命的新军和各省起义的武装力量进行重组和整顿,为己所用;二是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诞生,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他梦寐以求的民主共和之愿终于实现。4月1日,孙中山席不暇暖,竟把总统宝座拱手让与居心叵测、阴谋复辟的袁世凯,以致在后来的“护法反袁”斗争中,不得不利用桂系军阀陆荣廷和滇系军阀唐继尧,鼓动他们自相残杀,消除革命阻力。但是滇、桂军阀假“护法”之名,行割据之实,在广东革命政府中,政令不能出府门。

  孙中山从此觉悟到:“欲争取真共和,非得强大之海陆军。”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孙中山又倾注全力,培养陈炯明的粤军,并依靠粤军将滇、桂军阀赶出广东根据地,第二次建立广东革命政府。但是,陈炯明依旧改变不了旧军阀的恶习,于1922年6月16日突然发动叛乱,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和宋庆龄逃到永丰舰避难。

  痛定思痛,孙中山检讨以往的军事实践时说:“我们国民党革命三四十年,从未指挥过自己的军队打仗,差不多全是利用着人家来打仗,一旦利害问题发生了,非但靠不住,而且会造起反来。”为了讨伐陈逆,孙中山又利用杨希闵、刘震寰的滇、桂联军赶走陈炯明,第三次建立广东革命政权,但是滇、桂联军把持财政,拥兵自重,不听孙中山指挥。孙中山愤然指出:“吾国之大患,莫过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没有哪一种军队可以居革命的地位。”孙中山陷入失望的泥潭,但是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革命宗旨却愈挫愈奋,历久弥坚。

  二、 以俄为师缔造黄埔军校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给孙中山以新的启示和希望。1918年,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对十月革命的胜利表示钦佩,提出“愿中俄两国团结共同奋斗”。1921年再次向苏联表示要向苏联学习的心愿,希望获得私人接触和通信联系。因此,共产国际便派代表马林来到中国,并由中国共产党派出张太雷陪同,于同年12月到达桂林与孙中山举行秘密会谈。马林向孙中山提出三项建议:改组国民党,联合社会各阶层,尤其是联合工农群众;谋求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武装。孙中山当即采纳了这些建议,并首次将创建军校提到议事日程。

  1923年8月,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沈定一、张太雷、王登云等四人为代表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政治和党务。在为期三个月的实地考察中,代表团参观了红军的军事院校,了解了苏联红军实行的党代表制度。代表团回国后,蒋介石写出了《游俄报告书》,提出:“为求国家强盛,必先统一中国;要统一中国,必先消灭军阀;要消灭军阀,必先建立军队;要建立军队,必先创办军校。”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确定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为奋斗目标;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创办军校,组建国民革命军。同年1月24日,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下令,在广州黄埔岛筹建黄埔军校,委派蒋介石、廖仲恺为建校筹备委员会正、副委员长。然而筹建工作,一波三折。蒋介石觉得孙中山未能对其充分信任,也不满于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而闹个人情绪,于2月21日,突然向孙中山提出辞职报告,未经批准,径自去了上海、宁波、奉化。孙中山感到意外,并下令对其训导说:“请委员长务必任劳任怨,勉为其难,从劳动中奋斗,百折不回,以贯彻革命牺牲之主张,……希即返校,勿延误。”孙中山此时心急如焚,拟另请别人,蒋介石才回到黄埔来。

  1924年6月16日,经孙中山命名的“陆军军官学校”终于正式开学,他聘请苏联加伦将军为军事顾问,任命廖仲恺为党代表,任命38岁的蒋介石为军校校长,自兼军校总理。开学当日早晨,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乘“江固”号军舰驶抵黄埔。首先巡视课堂、寝室,然后步入大礼堂作著名的“开学演说”。他说:“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我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孙中山这篇气势磅礴的演说,不仅体现了他勇于实践的伟大革命家胆略,也显示了他“以俄为师”的军事思想趋向成熟的过程。在他伟大人格感召下,无数热血青年从全国各地云集黄埔,团结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投考军校,并以能考上黄埔为人生最大光荣。军校不仅培育了能吃苦耐劳的男青年,而且招收了不少女学生,如巾帼英雄赵一曼、旅美作家谢冰莹、聂荣臻夫人张瑞华、徐向前夫人黄杰都是黄埔6期精英。此外,黄埔还锻炼了许多归国华侨及越南、朝鲜等国志士。为了办好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运筹经费功不可没。他不断与把持广东财政的军阀杨希闵斗智斗勇。他常在夜晚跑到杨氏吸鸦片的烟榻旁,请杨签名,然后急忙送款去军校。几百名学生的膳食费、被服费、图书文具费都是他辛辛苦苦争来的,黄埔师生个个感激地称他为“黄埔慈母”。

  三、 军事政治并重培养作战骨干

  军校在孙中山的亲自指导下,采取吸取苏联红军的经验,改变北洋“保定军校”、“东北讲武堂”、“云南讲武堂”只授军事技能,而不设政治课程也无政工人员的缺陷。采取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既善于做政治工作,又能指挥作战的复合型人才。

  在军事教程方面,按照军事学区分学科与术科,设立的兵种最初由单纯的步兵科,逐步扩充到炮科、骑科、工科、宪兵、经理、通讯、交通、航空等多兵种。在教学实施中,广泛参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世界各国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注重课堂宣讲、校场比武、野外演习三者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灵活用兵、身先士卒、以少胜多的指挥才能。

  在政治教程方面,在以周恩来、聂荣臻、叶剑英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主持下形成了一整套崭新的制度,举凡军校中、革命军中政治部党代表的主导地位、战时政治宣传的实施,都使黄埔独具特色。军校内对不同党派的思潮兼容并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书籍,本校学生皆可自由阅读。”政治理论课主要由共产党人讲授,并由苏联顾问讲红军战史。同时还邀请何香凝、谭延闿、毛泽东、刘少奇、张太雷、鲁迅等名人来校作专题讲演,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导学生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学校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景象。

  与此同时,黄埔在建校、建军、训练,乃至作战领域,苏联不仅源源不断地援助了大量枪支、弹药,还派来了大批军事专家,他们之中有总顾问兼军事顾问团团长巴甫洛夫、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苏联红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加伦、军事训练专家切列潘诺夫等十多位友人。1924年7月,巴甫洛夫亲赴东江前线视察,不幸在石龙落水殉职。孙中山无限哀惋地撰写悼词:“巴甫洛夫将军是俄国为中国自由而捐躯的第一位先烈。”1926年5月,加伦在南昌发表谈话:“我们有幸传授自己的革命经验和才智,援助伟大的中国人民摆脱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压迫,以履行我们国际主义义务,我们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也在所不惜。”从此以后,患难见真情的中苏友谊一直留在中国人民的记忆里。

  在国共两党的共同熏陶下,以黄埔师生为骨干的教导团和国民革命军,无论在平定“商团”叛乱,消灭滇、桂军阀,还是在两次东征铲除军阀陈炯明、两次北伐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百多场殊死搏斗中,都是赴汤蹈火,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巩固两广,挺进宁、沪,会师中原都建立了赫赫功勋。黄埔军校从此扬名于中外,被誉为“东方的西点军校和将军的摇篮(The west point military academy in the east and general’cradle)。

  事实正是如此,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五位(聂荣臻、叶剑英、陈毅、徐向前、林彪)均出自黄埔,国民党军旅中的风云人物宋希濂、杜聿明、胡宗南、王耀武等都是“天子门生”,还有那些使一将成名万骨枯的广大黄埔之英曹渊、戴安澜和无数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下级军官和士兵。他们为东征、北伐和抗日等革命斗争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令人遗憾的是,孙中山未能亲眼目睹东征、北伐的胜利祝捷盛况,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北京,终年59岁。第一次东征胜利后,1925年3月30日,黄埔军校在广东兴宁县沉痛哀悼孙中山逝世。周恩来以政治部主任身份宣读祭文,并号召大家在革命取得胜利时要提高警惕,保卫革命果实。毛泽东为孙中山的早逝无比哀痛并致悼词道:“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耗尽了半生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当年建校育人、建军救国的光辉遗教,将永远激励我国一代代革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披荆斩棘,铸造辉煌。而黄埔同学昔日为求中国之独立、解放洒热血、抛头颅,今日为谋求中华之崛起、统一不需扬鞭自奋蹄的黄埔精神亦将永远为人民传颂。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1-08-07 16:53: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历史文化研究 南方党人的“武力”认识及其建军模式类型研究

下一篇:历史文化研究 有关黄埔军校的考证三则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