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历史文化研究 江苏金坛的黄埔学生介绍
2018-11-20 13:08:17  来源:邢卫东撰稿 穆迹拍摄  点击:  复制链接

  在我们痴迷于用宏大叙事方式对历史、对现实进行解构时,往往遮蔽了日常生活的细节,而正是这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构成了历史的真实。比如,照片上这些表情严肃的黄埔老人,他们看似平静的内心却潜伏着波澜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2004年6月16日,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日,海峡两岸的黄埔校友纷纷组织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在金坛,也有黄埔军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每年的6月16日,他们也会相聚庆祝。但他们的集体身影一年之中也仅在这一天出现在公众场合,其余时间让人无迹可寻。无论大隐于市,还是小隐于野,这群耄耋老人都不事张扬,生活低调而内敛。

  容颜既老,心已沧桑。也许,因为经历了人生太多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这些黄埔老人才能以与世无争的生活姿态,努力呵护着内心的宁静。

  施书鸿:颠沛流离上黄埔

  在金坛,目前健在的8位黄埔老军人中,今年91岁的施书鸿是最年长的一位,他系黄埔18期学员。

  走进城东峨嵋村一排低矮的平房中,记者见到了正在看书的施书鸿。老人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多年的病痛折磨,瘦得像皮包骨头一样,眼窝深陷,行动迟缓。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金坛县城,家乡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不甘做亡国奴的施书鸿被迫离开金坛,辗转各地,流亡到苏北,最后成为国民革命军89军的一员,加入抗日的洪流。后进入黄埔军校淮阴分校培训,成为黄埔军校18期第6中队的一名学员。

  战火纷飞的年代,施书鸿和他的黄埔同学,不仅要时刻防着头顶日本鬼子飞机的轰炸,还要逃避着日本宪兵队的扫荡。常常今天在这个村上课,明天就在另一个村上课。上课的地点有时候躲在树底下,有时候藏在庄稼地里。背包一放就是课桌,人都是席地而坐。课上完,教材塞进背包,走到哪带到哪。为防止鬼子的突袭,每一次上课都要派学员轮流放哨。

  一手拿着笔杆子,一手拿着枪杆子;一边和日本人打仗,一边学习军事和文化。在这种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和施书鸿同时进入黄埔学习的许多同学在战乱中死去,最后剩下的人数不到入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就在这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施书鸿学完了黄埔军校规定的所有课程,拿到18期黄埔的毕业证书。

  军校毕业回到部队不久,施书鸿所在的部队在淮安车桥镇和日本军队进行了拉锯战。他所在的部队固守车桥镇6天6夜,在第7天失守,施书鸿被日军俘虏,押送到日本人种棉花的基地盐城集中营做苦力。在施书鸿的从军生涯中,这是第四次被日本人俘虏,前三次都侥幸逃离。后来,施书鸿设法弄到了一本日本人的护照,幸运地逃到了镇江的姐夫家中,后又到上海松江进了国民党的保安队。上海解放后,施书鸿响应共产党政府“返乡生产最光荣”的号召,回到金坛重新开始了自己的农耕生活。

  回想自己的坎坷人生,老人感慨地说,自己一心抗日,没想到最后竟成了蒋介石的牺牲品。尽管年岁已高,但施书鸿对台湾回归一直非常关注。采访结束时,他对我说:“美国人狼子野心,口是心非,总把一只脚插在台湾,为祖国统一设置障碍。尽管统一台湾的路还有些漫长,但我相信台湾迟早是要回归的。”

  周玉云:我们黄埔人永远都年轻

  住在北戴新村的周玉云女士,现年86岁,黄埔16期毕业生,是金坛黄埔军人中惟一的女性。她的丈夫贺锁庆是黄埔14期毕业生,他们也是金坛惟一一对共同毕业于黄埔的夫妇。

  周玉云是湖南长沙人,1938年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当时,江苏、上海先后沦陷为敌占区。长沙城里风声鹤唳,一片恐慌,日本军队要血腥屠城的传言像瘟疫一样在长沙城蔓延。为了阻止日本人把长沙作为南侵的战略据点,当时的湖南省政府要求所有市民转移到乡下后,一把大火将长沙城烧成废墟。

  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周玉云对此并不知情,送一个生病的同学回老家治疗后,匆匆返回长沙城。然而展现在她眼前的长沙城满目疮痍,到处是焦碳和黑烟,让她大惊失色。所有的交通全部中断,周玉云北上求学的梦想也被战火焚毁。无奈之下,周玉云投靠了祖父的弟弟,一个国民党军队的团长,跟随他的部队去了江西。过年回到衡阳,她在大街上看到了黄埔军校的招生简章:愿意参加抗日的爱国热血青年,男女不限,都可报考。周玉云立即报名参考,顺利进了黄埔军校。由于当时部队急需人才,周玉云在江西瑞金的黄埔分校政训科仅学习一年,就分到上饶第三战区政治部。

  在上饶,周玉云认识了来自江苏金坛的黄埔14期毕业生贺锁庆,两个人在一个办公室上班。在时局动荡的年代,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是相互依靠,加上都是黄埔出身,周、贺二人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在战区政治部主任邓文仪的主持下,周玉云和贺锁庆结成秦晋之好。

  随着抗战形势的不断变化,夫妇俩东奔西走,分多聚少。直到抗战胜利,夫妇俩才在长沙相会。1950年,夫妇俩回到金坛建昌镇排年村,在乡下过了40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直到1991年才回到金坛县城。10年之前,贺锁庆撒手人寰,周玉云一个人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周玉云生活非常节俭,在西宁当工程师的小儿子每个月寄给她500元钱,她用这笔钱维持着自己日常生活所有的开支,不用冰箱、不用空调,能省则省,还用省下的钱去救济别人。住在南戴村的黄埔校友张振中家境清贫,她常常利用走路锻炼的机会,做点好吃的捎给他,有时悄悄地塞给他几十元钱。老人每次去菜场买菜,看到乞讨者她总会给他们5元或者10元钱,而对别人表现出来的冷漠,老人显得很愤怒:“他们的良心都到哪去了?!”

  老人非常好强,不甘人后不服老。每天要走四五里路,走路的速度快得惊人,只要有人在她前面走,她就要加快步伐超过人家。当我问她这辈子那么多的苦难怎么坚持过来时,她却笑了:“我们黄埔人永远都年轻,永远不会向生活低头。”

  金坛距南京不远,周玉云曾多次去中山陵瞻仰孙中山先生,对孙先生天下为公的胸怀赞赏不已。她说:“孙中山提出来的民族、民生、民权思想和共产党的主张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放天底下的劳苦大众。曹植的《七步诗》写得真好,‘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国共两党恩恩怨怨都已经成为过去,兄弟之间打了仗,可还是兄弟。我盼着台湾早日回归,我们黄埔的校友成为一家人,就可以不分彼此,畅所欲言。”

  史乐:不用扬鞭自奋蹄

  82岁的史乐是黄埔军校同学会金坛分会的联络员,黄埔军校17期毕业生。

  拜访史乐老人的时候,老人正戴着老花眼镜,翻阅着《黄埔》杂志。这份史老自费订阅由黄埔军校同学会办的杂志,每个月都会按时给他寄来。老人就通过这本杂志了解着全国各地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消息。

  与许多黄埔校友一样,不甘心当沦陷区奴隶的史乐,在17岁那年考上黄埔军校,离开了金坛,来到黄埔军校的分校-湖南的工兵学校读工兵科。1938年到1941年,史乐完整地修完了黄埔军校的军事文化课程。

  黄埔军事训练非常严格。史乐所在的工兵科,要学爆破、交通、架桥、坑道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利用军事学习训练的间隙,学习政治理论。所有黄埔学员每人一年四季只有一套衣服、一副绑腿、两件衬衣。即便是严冬腊月,训练穿的都是草鞋,手脚冻得通红。吃的每天都是相同的白菜和米饭。即使是练习劈刺刀这样高强度的训练项目,每个人一天的口粮也不到一斤。但是,所有的黄埔学员都把孙中山先生的校训“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别路”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高悬在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已经内化为每个黄埔军人的精神支柱,成为当时风靡整个中国的鼓劲口号。

  解放后,史乐回到金坛农村。从1987年开始,史乐当选为金坛县政协第三、第四届委员。从那时起,史乐老人以“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自勉,为推动祖国的统一大业不懈地努力着。一代黄埔三代亲,天下黄埔是一家。作为黄埔军校同学会金坛分会的联络员,史乐积极做好黄埔军人两代、三代的联谊工作,让政治上有成就、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科学上有创新的黄埔后人集中起来,用大家的智慧为祖国统一献计出力,也让“亲爱精诚”的黄埔精神努力流传下去。史乐说,黄埔军校最本质的、最根本的精神是爱国精神。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吟诵着陆游的《示儿》诗,史乐感慨万千,“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台湾统一,自己这辈子死而无憾。”

  临别之前,我让老人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黄埔校歌: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革命的先锋!

  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的民众。携着手,向前进;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写到最后,老人居然忘情地唱了起来,歌声激越,仿佛又回到了往昔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

  后记

  在今年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说:“孙中山先生说过,‘凡是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努力奋斗’。在这方面,海内外黄埔同学责无旁贷。黄埔军校同学会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是推动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

  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陈伙成这样评价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不仅造就了一代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爱国主义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是了不得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掩盖党派之争,和其他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黄埔军校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淡出。但是她的精神,她给黄埔师生打下的烙印,深深感动后人的爱国情有着广泛的号召力和不朽的生命力。这也是黄埔军校的魅力和强力所在。”

  位卑不敢忘忧国。金坛的黄埔军人同样秉承着黄埔军校的爱国精神,尽管一生渡尽劫波,但他们拳拳的爱国之心、赤子之情,依旧让人感动。也许我们应该记住金坛目前健在的8位黄埔军人的名字,他们是:周玉云(黄埔16期);史乐(黄埔17期);张振中(黄埔17期);李志平(黄埔17期);施书鸿(黄埔18期);徐沅浦(黄埔18期);徐骏(黄埔21期);于绍祖(黄埔21期)。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1-08-07 17:01: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历史文化研究 《黄埔四期同学录》初探

下一篇:历史文化研究 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