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黄埔一兵 老骥奋蹄——记河南省黄埔同学会副会长郭宗昌
2020-07-16 10:05:01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我认为,我们应该用历史的观点来看问题,当今社会的确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很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可能短时间内解决,而我们国家也正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有问题是正常的,哪个国家没有问题?何况我们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我们在座的哪个家庭敢保证没一点问题?许多人一个家庭几口人的问题都解决不好,何况一个国家。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很了不起!不仅解决了13亿人吃饭问题,而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安定,综合国力大大提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我们应该相信这些问题会一步一步解决好的。”这是民革郑州市学校支部生活会上89岁的黄埔同学郭宗昌的发言。针对一些同志抱怨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他经常会发表此类观点。

  看外表,他已鹤发半谢、眉须花白、寿斑缀面,可就是这位老人,每次支部生活会都能按时到来,而且发言积极,思路清晰,格调高昂,说起话来慷慨激昂、底气十足,辅以斩钉截铁的手势、“咚咚”作响的叩击桌面声。他的发言往往成为支部会上的亮点,给民革新党员带来启迪。

  少年时代和十年黄埔

  郭宗昌,1918年出生于河南荥阳。小时家教甚严,先后就读私塾、小学和初中。这期间,连续发生“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长城抗战及热河沦陷等一系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事件,从而在他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日本法西斯强盗的种子。他经常和同学们一起,戴着“誓雪国耻,抗日救国”的臂章,到全县各村镇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93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南省立洛阳师范学校。这时又发生了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由于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出色的演讲才华使他在1936年被选拔为县、校学生会主席。他经常组织宣传、募捐活动,来声援华北的抗日作战。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他遂决定投笔从戎,保家卫国。

  “投奔黄埔救中华,锦城(即四川成都市)十载校作家。南北校场习武略,天回(天回镇)龙泉(龙泉驿。一在成都之北,一在成都之南,为军校演习之地。)练战马。怒目日酋呈降书,喜迎神州飞彩霞。为促两岸早统一,老骥奋蹄余热发。”——《述志》

  这首七律可以说是郭宗昌考入黄埔后的人生经历写照。1937年,他由河南省教育厅推荐,考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通信兵科。他的理想是做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率千军万马驰骋疆场,驱逐日寇,保家卫国,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所以如饥似渴的抓住各种机会学习。由于成绩突出,军校毕业后被留校执教,之后又进修学习,使他成为既懂通信兵知识又懂战术的军官。从学生兵到教官,他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整整待了十年,先后任通信第二团排副和中央军校助教、区队长、连长、中队长等职,至少校军衔。

  人生转折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由于国民党当局实行严格的新闻封锁,郭宗昌又工作、生活在中央军校这样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之中,对当时国内的实际形势几乎一无所知。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两次飞抵成都到中央军校向全体师生训话,并下令中央军校迁往云南,并打气说“你们走到哪里,本校长一定跟你们走到哪里!”12月6日军校第二十三期学生南迁,但很快因“前有共军”而被迫返回,“等待飞机运往台湾”,而这时蒋介石早已飞往台湾。军校师生返回途中不断遇到炮火攻击,通信机器被炸毁,军官也有被炸伤的。这时中央军校内的中共地下工作者看到时机已成熟,便出面做军校指挥官李永忠、萧平波的工作。中共地下党的真诚劝告使李永忠、萧平波深受感动,他们立即召集中队长以上干部进行讨论,郭宗昌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各中队师生进行讨论,一致同意响应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号召,走起义的光明道路,于是军校师生于12月25日在成都起义。

  起义以后,中央军校被改编为解放军第十八兵团随营学校,上级给各总队、大队、中队分别派了一位军代表。经过学习,郭宗昌两次写申请要求解除自己的军官职务,到西南军政大学学习改造,最终得到批准去学习。到西南大学后,他依然被安排军官待遇,享受中灶伙食津贴。他感到心里不安,又再三写申请陈说自己以前是反动军官,现在是解放军,不能享受特权,要和普通士兵一样吃大灶。最后上级看到他的思想的确发生了转变,就批准了他的请求。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郭宗昌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他认识到共产党才是进步的政党,是真正为老百姓谋幸福的。他感到应该彻底地和自己的过去决裂,走向新生,便毅然向上级交心,坦陈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正因为他交心彻底,受到了上级的表扬。他又请求从思想到行动彻底改造,什么活苦、什么活累就去干什么。于是被安排进行修路、挖田等生产劳动。这时他的儿子因病在老家河南荥阳去世,适逢土改分地,他要求家里退回儿子所分田地。这期间,部队派人到他家乡荥阳了解到他退回田地的情况,并且据他当旧军官多年家里依旧贫困的现状,看出他本质不坏,学习改造彻底,于1951年7月批准按解放军待遇复员还乡。

  优秀的高中教师

  从教校园数十秋,耕耘暮朝乐悠悠。喜看桃李满天下,哪管霜雪飞满头。 ——《教师乐》

  1951年郭宗昌回到老家河南省荥阳峡窝乡南周村,被安排在民校教识字扫盲,后又被抽到县立补习班当代课教师。因教学成绩好,县教育局请求县政府给予他转正,但县委组织部考察其档案后,不予转正,反而被送回农村老家进行监督劳动。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才最终被落实政策,在家乡荥阳县峡窝高级中学当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一直工作到1988年,70岁时方退休。其间,由于他所教的班级连年教学成绩名列前茅,他被推选为荥阳教育界代表到郑州市参加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并连续被选为荥阳县政协第二、三、四届常委。《教师乐》便是他教书生涯的写照。

  一世沧桑的郭宗昌历经中华民族的荣辱与兴衰、战争与和平,他不因个人命运而抱怨,对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由衷赞叹。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满怀深情地写下七律一首:“邓公伟业惊天地,十年被诬泣鬼神。三下三上志不改,一心一意为人民。实事求是定国策,改革开放绝穷根。魂去骸消归大海,高风亮节师来人。”

  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先进会员”

  退休之后,郭宗昌从1988年受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邀请,参加了筹备建立河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而当时黄埔同学的材料几乎是空白,所以在全省范围查找、登记、审核黄埔同学,工作纷繁复杂。在他和另外几位同志努力下,终于完成筹备工作,于1990年成立河南省黄埔同学会,他被选为驻会常务理事,负责组织和宣传。1991年他又当选为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从此他全身心地义务投入到工作中去,为黄埔同学建立详细档案,积极向黄埔同学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力求把工作做细做好。从1988年开始,他天天骑自行车到黄埔同学会工作,每天要走10公里的路程。直到1994年,已76岁的他骑车不慎被人撞倒,身体感到不适,才不再天天到黄埔同学会工作。但病愈之后,他还经常到黄埔同学会去看看,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他在黄埔同学会工作期间,遵照“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在给同学落实政策、解决生活困难、和海外同学联系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如为做好台胞周本立(曾在蒋纬国部下任机械兵团长)的工作,在郭宗昌的努力下,有关部门给周的儿子周济民摘了右派帽子,并安排到郑州棉纺厂子弟学校任教务长;周的姑娘也让恢复考学,并考上新乡师范学校。周本立深受感动,回家探亲,还给儿子置办了房子。台湾黄埔同学任建西、禹星山等也是在郭宗昌帮其家属落实政策后回来探亲的。由于他不断与在台湾、美国等地定居的同学联系,宣传祖国大陆政策和变化,许多同学都回来探亲访友,并为家乡作贡献。

  2006年6月,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召开纪念同学会成立22周年暨先进会员表彰大会,首次对为祖国统一大业和为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做出贡献的93位会员进行表彰,郭宗昌荣获了“先进会员”称号。

  民革支部生活会上的活跃老人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足常乐,能忍自安。严于律己,待人诚谦。言行一致,力戒空谈。”——座右铭

  1980年,郭宗昌加入民革。从此他积极地参加民革各种组织活动,寒来暑往,二十多年坚持不懈。直到今天,虽已是89岁高龄,每次支部生活会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他每次开会都是搭乘公交车而来,中间还需要转车。如遇天气恶劣家里人不让他出来,他总要打电话向民革机关的同志请假。他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使党员们深表佩服。他每次来开会,尽可能的发言,对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国庆57周年之际,他挥毫写下了《祖国颂歌》一首:改革开放导航向,三个代表定规章。千军万马齐勇进, 同心协力奔小康。穷乡僻壤成乐园,神州六号创辉煌。和平和谐绘新图,五星红旗高飞扬。

  诗词书法赞美盛事

  人逢盛世精神爽,耄耋又上大学堂。醉驾诗舫追李杜,间排笔阵效钟王。高歌人民好生活,挥毫祖国美风光。千军万马齐奋进,中华明天更辉煌!——《盛世抒怀》

  当郭宗昌因身体情况而不再天天去黄埔同学会工作后,生活习惯发生很大转变,一度思想非常苦恼。这时河南省直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和书画研究会的成立,使他又有了新的生活舞台。他积极地在老年大学学习诗词,在书画研究会练习书法。之后他又参加东明诗社和河南老年诗词学会。从此他利用诗词、书法歌唱祖国、赞颂幸福时代。《盛世述怀》把他这种情感表达得酣畅淋漓。

  经过勤学苦练,他的书法水平日渐提高,经常参加国家、省、市书画展览,并被吸纳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近几年,他经常被各种协会团体邀请参加书画展,各种奖项纷至沓来。他同时受到了来自省委统战部、省黄埔同学会和民革组织的各种表彰和慰问。老人家的客厅里摆放着各种奖杯,柜子里也塞满了各种荣誉证书。种种荣誉没有使老人高傲,而是以更加谦逊的态度为人处事。他在《受党表彰有感》中写道:

  党的恩情深似海,舍生报答理应该。只恨才疏难作栋,更悲力小不成材。寸功未立眉何展,嘉奖忽临头难抬,尽瘁鞠躬老蹄奋,死而后已畅心怀。

  最近,在河南省开展的“讲正气、树新风”活动中,他应郑州市金水区之邀又创作了“弘扬中华民族正气,树立和平和谐新风”的书法作品。他还积极参加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书画展等活动。他由衷地祝愿祖国国泰民安,万寿无疆。

  (作者:李志学)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7-16 10:06: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危难时刻见忠诚——逆境中的宋时轮上将

下一篇:郭化若与黄埔军校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