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黄埔军校第五期彭孟缉
2018-04-13 08:41:40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彭孟缉(1908—1997),字真如,号念先。湖北省江夏城(今武汉市)人。1959年7月晋升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总统府参军长。

  人物生平

  彭孟缉(1908年9月12日—1997年12月19日),字真如,号念先。湖北省江夏城(今武汉市)人。著名的军事将领。

  1908年9月12日(清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十七日)生,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奉派赴日本战野炮兵学校进修,返国后任陆军炮兵学校主任教官。中日战争期间曾参加淞沪战役、长沙会战,而升任陆军总司令部中将炮兵指挥官。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国民政府所接收,1946年彭孟缉来台湾担任高雄要塞中将司令。“二二八事件”由于彭孟缉妥善处置,受层峰赏识,先升任台湾警备总部司令,之后出任台湾保安副司令、卫戍司令等要职。国民政府迁往台湾后,1950年革命实践研究院军官训练团成立,彭孟缉担任主任,此后并成立高级班及石牌班等训练机构。1952年担任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主任。1954年擢升为副参谋总长,在参谋总长桂永清去世之后,彭孟缉接任参谋总长。

  1957年调任陆军总司令并兼台湾防卫总司令。

  1959年晋升陆军一级上将,再任参谋总长。

  1965年担任“总统府”参军长。

  1967年先后出任台湾地区驻泰国及日本“大使”。

  1972年彭孟缉担任战略顾问,1952年10月起当选国民党第七至十二届中央委员,其间在1960年8月、1966年12月任中央常务委员。

  1988年7月、1993年8月被聘为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评议委员,并当选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1997年12月19日在台北病逝。

  主要事迹

  彭孟缉早年曾就读于湖北省汉阳文德书院,旋转入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学习,未及毕业。

  1926年3月,彭孟缉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4月在入伍生总队接受军事教育;11月正式编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期炮兵科学习,参加了“黄埔同学会”。

  1927年8月彭孟缉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任陆军第十三师炮兵营排、连长、南京公安局政治训练处股长等职。

  1928年4月被派到日本野战炮兵学校学习。

  1931年7月回国后任中央炮兵学校主任教官。

  1932年3月参与组织“复兴社”,任中央干事会候补干事兼炮兵学校分社干事,并出任陆军炮兵训练委员会及陆军福斯山炮兵研究委员会委员。

  1933年任炮兵第一旅第一团第一营营长,陆军官校政治干部训练班教官,参加了延平、古田“剿共”战役。

  1934年6月兼军事委员会军官训练班教官;12月调任陆军炮兵学校教官。

  1936年4月彭孟缉调任陆军炮兵学校重炮兵团(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机械化重炮团,团下有三个营,每营有两个连,每连配备重炮四门)团长,彭孟缉与邹作华、黄国书(台籍)并称炮兵三杰,为我国机械化重炮兵的发展奠下基础,贡献巨大。

  1937年2月任陆军独立炮兵第十团(机械化重炮团)团长;7月抗战爆发,8月彭孟缉率炮兵第十团参加了淞沪抗战,11月撤退时,炮兵第十团部分火炮被已经埋下地雷的公路桥拦住退路,炮团战士忍痛将炮推入河中。

  1938年4月27日彭孟缉晋任陆军少将,任陆军炮兵第七旅第十团(三营六连制,每连以十五榴炮4门编成)团长,后任炮兵第七旅副旅长。

  1940年6月任重炮第一旅副旅长。

  1941年6月任军事委员会军政部炮兵第一补充兵训练处处长。

  1943年1月任炮兵第一旅旅长。1944年兼第四战区炮兵指挥部指挥官。

  1944年9月参与桂阳、柳州战役;12月任黔桂湘边区总部炮兵指挥部指挥官。1945年5月任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何应钦)炮兵指挥部中将指挥官;8月15日日军无条件投降,彭孟缉主持了日本炮兵部队受降仪式;10月随台湾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陈仪到台湾,12月军政部派彭孟缉为第二要塞调查组主任,负责高雄港之要塞调查。

  1946年7月,台湾正式成立基隆、高雄、马公三个要塞司令部,彭孟缉任高雄要塞司令部中将司令官。

  1947年2月28日,专卖局缉私人员和警察武装取缔私烟摊贩,枪杀群众,台北市群众奔赴行政长官公署,要求面见省主席陈仪,长官公署却枪击民众,台湾各地相继举行起义,反抗暴行,称“二二八事变”;3月3日晚上,高雄市民响应台湾各地起义行动,开始到处搜索贪官污吏;5日,高雄参议会号召市民参加抗暴,市民与学生遂集结于高雄中学,编成部队,由涂光明(时任高雄市敌产清查主任)担任总指挥,当地警察两百余人也携械参加,这支高雄起义军在一日之间控制了市内所有军政机关,只剩拥有重兵的高雄要塞司令部尚未被缴械,而要塞司令彭孟缉正准备进入市内袭击起义市民;6日上午,处理委员会委员为防止流血牺牲扩大,乃推派黄仲图(高雄市市长)、彭清靠(高雄市参议会议长)、涂光明、曾凤鸣、林介等五名代表上山到要塞司令部,意图规劝彭孟缉自动解除武装,而后再谈处理办法,不料彭孟缉当场开枪打死涂光明、曾凤鸣、林介等三人,并扣留拷问彭清靠,只放黄仲图一人下山回复,司令部所属官兵三百余人攻下山来,直杀入市政府,当时处理委员及市民尚在市政府等候谈判代表回来报告,要塞军队以机枪、步枪向这些人扫射,当场击毙三十四人(其中有王石定等参议员四人),射伤百余人,随后不分青红皂白地见人就开枪滥射,马路上横尸遍野,哀号呼救之声不绝,这时青年学生也纷纷勇敢地反击,到处是混乱的巷战,至半夜,由学生坚守的前金派出所终于被彭孟缉的军队夺回,学生全部壮烈牺牲,仅仅这一天,伤亡的高雄人竟达数千人!彭孟缉因此被人称做“高雄屠夫”。

  1947年5月5日,“台湾全省警备总司令部”成立,彭孟缉升任第一任司令,任内对于“良善者固均予以保障,而险恶者亦未使其漏网”。

  1948年9月22日晋任陆军中将。

  1949年1月18日,“台湾警备司令部”成立,陈诚兼任总司令,彭孟缉任副总司令;8月20日,秘密保安组织“政治行动委员会”正式成立于台北圆山,由唐纵(警政署长)挂名召集人,蒋经国掌握实权,彭孟缉等人为该会委员;9月1日“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改编为“台湾保安司令部”,彭孟缉改任“台湾省政府”委员兼“台湾保安司令部”中将司令。

  1950年3月,蒋介石派彭孟缉为“台湾情报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协调指挥各谍报部门,主持全台最高的情治机构,并兼任圆山军官训练团教育长;6月5日蒋介石在“台湾保安司令部”官兵大会上宣布由吴国桢任台湾保安司令,彭孟缉任副司令,后兼任台湾省保安处处长、“革命实践研究院”附设干部训练团主任等。

  1952年7月16日,“台北市卫戊司令部”成立,彭孟缉兼任司令,并兼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军学研究会主任、动员干部训练班主任、军事动员设计委员会主任;10月19日当选国民党第七届中央委员。

  1953年1月28日加陆军上将衔。

  1954年5月,彭孟缉接受友人的劝诫向蒋介石请辞,将“情治大权”交予蒋经国执掌,7月任“参谋本部(参谋总长桂永清)”副参谋总长;8月12日桂永清突然病死,13日彭孟缉以陆军中将军阶加上将衔,代理“参谋本部”参谋总长,他与时任总统府参军长的孙立人,常因“体制”问题发生冲突。

  1955年5月25日,台湾爆发少校郭廷亮发动“兵谏”案,彭孟缉秉承蒋介石的旨意,以郭廷亮为孙立人部属为由,对其实行看管侦讯,孙立人被判处监禁;6月20日彭孟缉正式就任“参谋本部”参谋总长,同时晋任陆军二级上将,权势如日中天。

  1957年5月24日,台湾发生“刘自然事件”,蒋介石为向美国交代,撤换包括“参谋总长”彭孟缉、“陆军总司令”黄杰、“宪兵司令”刘炜、“台北卫戍司令”黄珍吾在内的高级将领,6月25日彭孟缉调任“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兼“台湾防卫司令部”总司令,他在总司令任内特别重视军中情报的搜集,使当时的军中安全,号为“国府迁台以来最严密者”;10月23日当选为国民党第八届中央常务委员。

  1959年6月29日,彭孟缉再次担任“参谋本部”参谋总长,并晋任陆军一级上将。

  1960年兼任“总政治部联合作战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积极精练三军,提高士气。

  1961年4月4日,彭孟缉下达极机密指示,对金门8吋巨炮向大陆发射核武进行研究。

  1963年11月22日当选为国民党第九届中央常务委员。

  1964年1月21日,湖口装甲兵基地发生一宗严重违反军纪事件,即一般通称的“湖口兵变”,所谓的湖口兵变纯粹是赵志华个人的牢骚事件,彭孟缉却主张严惩罪犯与肇事有关的军官,自装甲司令部郭东阳以及到装甲参谋长金仲纯,都受重惩,甚至连蒋纬国都牵连在内,背了一辈子的“黑锅”。

  1965年6月27日调任“总统府”参军长,并奉颁青天白日勋章。

  1966年10月,彭孟缉退役任“中华民国”驻泰国“大使”。

  1969年2月改任“中华民国”驻日本“大使”;4月9日当选为国民党第十届中央委员。

  197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彭孟缉调回台湾,11月回役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一级上将委员。

  1973年3月16日,台湾“中华民国羽球协会”制定会章,成立理监事会,推选彭孟缉为会长。

  1974年曾在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班就读,到课守时,三年不辍,用心学问,极受赞誉。

  1975年2月调任“总统府”一级上将战略顾问。

  1976年1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1981年4月3日当选为国民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为赎以往的罪恶,彭孟缉晚年信佛信的相当虔诚,对往事,他从不为自己辩解。

  1988年7月12日被聘为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且为评议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1993年8月被聘为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评议委员,并仍当选为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1997年8月继续当选为国民党第十五届中央评议委员,并再次当选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1997年12月19日,彭孟缉因病逝世,终年89岁,20日在台北荣民总医院怀远堂举行公祭,“总统”李登辉特颁“旌忠状”与“勋猷懋着”挽额,以“表彰其对国家的贡献”,“行政院”院长萧万长亲临致祭,葬于五指山国军示范公墓特勋区第八号墓穴。

  人物评价

  彭孟缉生平对历史素养颇深,他对蒋氏父子忠心耿耿,在台湾实行铁碗统治,为蒋介石经营台湾打下坚实基础,因而官运亨通,彭孟缉手段毒辣,在“二二八事件”中的屠夫做法至今仍让台湾人发指,他一生的主要经历,以情治发迹,而后成为军令系统首长,显示他的“政治性格”颇有过人之处,之所以能久居高位而持续不下,主要与他“先意承旨、任谤任怨、服从性高”的家臣性格有关。

  社会影响

  彭孟缉228事件之争议,本省暴民残害外省普通民众被刻意淡化台“中研院”院士黄彰健和近史所研究员朱浤源今年初共组「二二八研究增补小组」,展开二二八事件考证调查,两人近日透过彭孟缉之子彭荫刚,获得两篇未收录在二二八事件官方调查报告的新史料,是当年高雄市长黄仲图、高雄市参议会议长彭清靠(“总统府资政”彭明敏之父)写给彭孟缉的两份文件,可能洗刷彭孟缉在历史上的罪名。 黄彰健指出,新史料显示,黄仲图、彭清靠等人当时是被涂光明逼上山的,因涂光明有枪,而且威胁他,不配合将「会变成肉片」。这点与坊间所谓黄仲图、彭清靠和涂光明代表台湾人民上山不符。 黄彰健进一步说明,黄仲图等人上寿山後,彭孟缉并非如坊间所传下令杀人。根据新取得的证据,涂光明等人是社会人士、不具学生身分,当时双边人马经过一番谈判。但涂光明亮出枪械,威胁彭孟缉接受包括国军缴械等九项条件,彭孟缉遂将其移送军法审判。三月八日,涂光明等三位自称学生代表者被依军法枪决。但官方提出的二二八调查事件报告只提到涂光明等人有九大要求,却不愿呈现详细内容,有误导国人之嫌。 朱浤源表示,彭荫刚也证实,他的父亲彭孟缉曾明确告诉他,家里有一把手枪,即是涂光明当年携带并要在现场拔出;这把手枪在彭孟缉过世後交还国防部。此外,彭孟缉的军队是在十五位军人被枪杀後才开始反击,并非一开始就对高雄市政府、火车站、高雄第一中学的民众扫射。另外,「二二八研究增补小组」也蒐集到当时的高雄在地报《国声报》,发现彭孟缉的出兵行动当年深受社会各界肯定与接受,不但彭清靠提供其房舍给彭孟缉全家 居住;社会各界在三月六日後也纷纷登报,公开感谢彭孟缉。 台北市二二八协会执行秘书廖继斌认为,许多受难家属听到中研院学者提出的「翻案」说法很不满,原本要到读书会现场抗议。经过协调,大家决定回归理性讨论,共同要求彭荫刚提供所有资料,以发掘真相。 「学术研究是各抒己见,真理本身没有学术研究可言!」廖继斌强调,为釐清真相,他个人仔细研读大溪档案长达一年,许多家属也积极蒐集资料,院士、学者们不能因为两篇文件就为二二八事件骤下定论。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8-04-13 08:50:2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黄埔军校第一期彭干臣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