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战争时期的张国华将军
2020-01-09 10:37:35  来源:人民网 李春光  点击:  复制链接

  1959年西藏平叛的总指挥张国华将军(1914-1972),曾用名张福桂、李亚霖,江西省永新县人 。1929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3月转为中共党员。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国华曾任红4军班长、连长、红1军团巡视团主任、团政委,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1-5次反“围剿”作战,并荣获三等红星奖章;随后参加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6年2月,毛泽东、彭德怀率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不久,分为左、中、右三路,发动群众,扩军筹款。3月,张国华任政治部主任的右路军南下河东,与当地秘密党员组建中共河东工作委员会和河东抗日游击队,张国华任政治部主任,先后在赵城、洪洞、临汾等13个县开展游击活动。5月,东征红军回师陕北,孤悬于山西的河东抗日游击队在阎锡山军队的“围剿”下溃散了,张国华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严酷的环境下,形同孤雁的他奔波于太原、北平、天津、西安之间,千方百计寻找党的组织。一路上历尽艰辛,随时都会有杀身之祸。但是,他矢志不渝,终于在西安找到了党组织,回到了革命队伍的怀抱。

  一、奔赴前线

  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8月,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随后出师抗日。刚刚毕业于陕北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的张国华也随之离开延安,随部队到达陕西三原县云阳镇,担任115师政训处宣传队队长、战士剧社社长。

  当年10月,115师遵照中央精神决定分兵。师长林彪和政训处主任罗荣桓率师直大部和343旅向东、向南作战,开辟吕梁抗日根据地;副师长聂荣臻率师直一部及独立团向晋察冀三省交界地挺进,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张国华带领宣传队和战士剧社随罗荣桓主任踏上了烽火硝烟的抗日战场。

  115师到达晋冀两省交界的阜平后,张国华遵照罗荣桓的指示,带领宣传队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演出抗日救亡节目,书写抗日标语,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他们所到之处,常常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为了更好地发动群众,尽快建立人民抗日武装,张国华还带领宣传队员主动协助阜平的青年学生和开明绅士组织了抗敌后援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阜平中华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组织了一支400多人的抗日义勇军。

  接着,115师骑兵营解放了河北曲阳县城。这是八路军出师以来,从日军手中解放的第一座县城,大大鼓舞了军民斗志。张国华奉命立即带领宣传队赶赴曲阳,在师民运部部长潘振武领导下,广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政权,又很快在曲阳建起一支数百人的抗日义勇军。

  同年冬,张国华带领宣传队随师政训处转战山西五台、盂县和河北平山县等地。其间,张国华进一步显示出超常的魄力和领导才能。后来,他们在山西洪洞县与第115师师部会合,张国华调任115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

  二、挺进山东

  1938年底,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确定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这时,由于林彪被阎锡山部下误伤,赴苏联诊治,中央军委和“集总”任命343旅旅长陈光为115师代师长、罗荣桓为政委。陈、罗按照六中全会确定的方针,即率115师师部和第343旅686团挺进山东,次年3月1日进入鲁西。

  不久,陈、罗率师部和686团一部挺进泰山地区;杨勇率686团一部,张国华、匡斌率师部直属队两个连,留在京杭大运河以西地区(时称“运西地区”)开展游击活动,配合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扩充部队,创建抗日根据地。

  张国华、匡斌以鲁西抗日工作团的名义,在郓城、巨野、菏泽、鄄城一带正确执行党的政策,积极开展抗日斗争,队伍很快发展到1000余人。5月,115师首长决定以此为基础,组建115师鲁西游击第7支队,任命匡斌为支队长、张国华为政治委员兼鲁西抗日工作团主任。

  第7支队组建后,张国华和匡斌领导部队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巧妙地打击日伪军,铲除伪组织和伪政权,开创了鲁西抗日斗争新局面。时至今日,当地仍流传着一些关于张国华的动人故事。

  有一次,张国华带领第7支队和鲁西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的学员在巨野县城以西的大张庄活动时,突然被日军包围。由于学员们从未经历过那场面,一个个显得很紧张。张国华见此情势,立即召集他们作紧急动员,安慰他们要冷静、沉着,跟随警卫连向西北方向转移。随后,他亲自率领一个连冲向村南,阻击日军,掩护主力突围。他利用村头树木杂植、沟壑纵横的有利条件,迅速将队伍埋伏起来。当日军进至距阵地前沿仅200米时,张国华下令开火,其手中的轻机枪也率先响了起来。日军猝不及防,纷纷中弹倒地,顷刻间死伤30余人。张国见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痛击惊得晕头转向,未待他们清醒过来,已带部队突围转移,安全地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张国华在开展地方工作时,特别注重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主张,热诚结交民主人士,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力量。而对那些顽固分子和以各种面目出现的危害抗日活动的人,则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打击。如巨野县大张庄有一座天主教堂,其德籍神甫一向勾结官府,包揽诉讼,横行乡里,祸害百姓。张国华获悉此情,决心为民除害。当他带领第7支队到达大张庄后,还没来得及找那神甫算账,那神甫已经紧张起来。他先是伪装成“善人”,提出宴请张国华。但张国华未予理睬,致使他更加惶恐。于是,厚着脸一再求见。张国华见时机已到,这才应允。见面时,张国华向他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民族、宗教政策,揭露了他的种种劣迹,并义正词严地指出:抗日民主政府和八路军一向重视国际关系,值此国难当头之际,凡是赞同我们抗日的国际人士,我们都表示欢迎,予以尊重;否则,就按民主政府的法令予以制裁。那神甫一扫往日威风,边听边点头,躬身表示改邪归正,绝不敢再有不轨行为??

  7月,八路军第115师组建独立旅,鲁西游击第7支队改编为独立旅第2团,匡斌任团长,张国华任政治委员。

  8月,第115师又成立运西军分区,张国华兼任军分区政治委员。

  9月,张国华、匡斌率部到郓城、鄄城边界地区开展抗日工作,不久成立了中共鄄城县委。张国华同县委商定成立了民运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

  12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驻扎冀南豫北一带的国民党军第39集团军石友三部反共气焰十分嚣张,频频向八路军挑衅,制造“摩擦”。为回击他们的进攻,八路军总部于1940年2月决定进行卫(河)东战役,驱逐石友三部,张国华和匡斌奉命指挥第2团在单县东南地区实施阻击。战斗打响后,顽军纷纷向张国华所部阵地蜂拥而来,企图突围逃跑。由于兵力悬殊,阵地一度丢失。关键时刻,张国华手提驳壳枪,冒着呼啸的子弹,指挥部队奋勇夺回了阵地。顽军急红了眼,又像赌徒一样发起了一次次疯狂进攻,但都被张国华率部击退了。随后,张国华指挥部队协同八路军主力乘势向溃退的敌人发起反击,歼其一部,余部纷纷向曹县、定陶地区逃窜。

  在反击顽军石友三部的斗争中,张国华、匡斌还曾一度解放鄄城县城,并协助县委建立了鄄城县抗日民主政府,还创建了鄄北抗日根据地。

  1940年3月,独立旅与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合并,仍用115师第343旅番号。343旅辖黄河支队和运河支队,张国华任黄河支队政委,彭雄任支队长,全支队分3个团,约有5000人。

  三、捍卫湖西

  1940年6月,黄河支队奉命率两个团到湖西地区,接替南下华中的苏鲁豫支队。

  “湖西”是指苏北和鲁西南的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湖以西地区。它东抵津浦铁路,西至菏(泽)商(丘)公路,南起陇海铁路,北达济(宁)菏(泽)一 线。所辖地区有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的丰县、沛县、铜北、嘉祥、鱼台、金乡、单县、曹县、萧县、砀山等20余县。早在抗战初期,这里就创建了根据地。但在1939年8月发生了一起重大的“肃托”冤假错案,一批党政军干部被错捕、错杀,严重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威望,挫伤了群众的斗争积极性,给根据地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另外,根据地周围的日军加紧“扫荡”,大于八路军数倍的顽军也极力制造摩擦,土匪及各种反动会道门也多如牛毛,遍及各地,局势十分复杂,群众的生活极其艰难。

  张国华率领黄河支队挺进湖西后,根据罗荣桓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指示,积极而又慎重地解决“肃托”事件的遗留问题,为在“肃托”事件中遭受迫害的一大批同志平反,恢复名誉,以稳定党的组织队伍,恢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为消除“肃托”事件的不良影响,张国华还亲自带领干部战士耐心地向群众做宣传工作。部队走到哪里,他就宣传到哪里。

  当时,部队供给紧缺。张国华反复教育部队官兵,一定要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宁可自己挨饿,也不动群众一草一木;宿营时,宁可露宿村头,也绝不允许惊扰百姓。有一次,一位部队干部要求地方妇联帮助解决困难,态度不太好。张国华得知后,立即派人向那位妇联干部赔礼道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黄河支队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各方面的团结逐步得到恢复。

  针对日、伪、顽、匪、会“五鬼闹湖西”,张国华和彭雄决定采取“稳定苏北,打击鲁西南”的方针,积极主动出击,打击日伪军和回击国民党顽固派势力的挑衅。

  六、七月间,国民党苏北专员汤铁飞、江苏省沛县县长兼保安旅旅长冯子固、山东省第十一专署专员兼国民党顽军第7路军总司令朱世勤等部,组成联合指挥部,纠集2.5万余人,企图趁黄河支队立足未稳,由东、西两面逼近湖西地区,妄图消灭黄河支队,占领湖西。张国华和彭雄经过分析,断定他们虽然人多势众,但其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并不强;他们倾巢出动,其后方必然空虚,遂决定乘机袭其后方。于是,以支队主力实施正面牵制;以第3团第3营直插沛县以北国民党顽军后方;以第1团第2营深入单县西南,直捣朱世勤老巢。同时,命令抗日根据地各地方抗日武装配合行动。结果,不但正面牵制了顽敌,直插沛县以北的3团3营还一举歼灭苏北专署所属顽军700余人,深入单县西南的1团2营消灭敌后卫部队300余人,各地方抗日武装协同支队摧毁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一些地方政权。顽军惊恐不安,无心恋战。张国华和彭雄抓住战机,又指挥部队展开正面反击,致使各路顽军全线溃退。

  此后不久,日伪军又出动重兵,在国民党顽军的协助下,对湖西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张国华领导黄河支队,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采取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打退了敌人,保卫了根据地。同时,经过血与火的考验,军政、军民关系日益密切起来。至11月,支队已由初到时的3000余人,发展到5000余人。按照上级命令,该支队改编为八路军115师教导第4旅,辖第10、第11、第12团,邓克明任旅长,张国华任政治委员。

  1941年2月,115师组建湖西军分区,以教导第4旅兼军分区机关,邓克明兼司令员,张国华兼政治委员,并担任中共湖西区委书记。

  当年8月,朱世勤与封建势力相勾结,组织策划反动会道门门徒,在成武等县发动武装暴乱,湖西地区的形势又一次骤然紧张。张国华立即会同湖西区委领导,决定采取政治瓦解和军事打击双管齐下的方法,以军事打击为主,迅速平息暴乱。教导第4旅在地方武装协助下,经过连续5天的奋战,平息了乱局。随后,张国华、邓克明乘胜指挥部队向朱世勤部实施反击,一举击溃其主力。同时,张国华又采取争取湖西各地方实力派的策略,耐心做好这些人的工作,以建立良好的统战关系,从而使湖西地区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局面。

  四、转战四方

  1942年8月,经上级批准,张国华赴延安学习。行至中途,突然接到八路军总部的命令,要他折回冀鲁豫边区,任第4军分区政委兼第4地委副书记(张玺任地委书记,赵承金任军分区司令员)。

  第4军分区辖区为直南、豫北交界处,西部紧临平汉路。张国华上任时,正值日伪军进行疯狂“扫荡”,第4军分区的大部地区已被日伪军占领,斗争形势异常严峻。张国华坚决执行冀鲁豫军区关于“开展小部队活动,敌进我进”的作战方针,抽调军分区部队主力组织精干的小部队和武工队,主动向浚县、滑县、延津、封丘一带的日伪军实施出击,摧毁日伪军碉堡,拔除日伪军据点。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第4军分区部队与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40余次,沉重地打击了敌人,鼓舞了群众,迫使日军放弃对南(乐)、清(丰)、观(城)、朝(城)等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封锁线,被冀鲁豫军区授予“模范游击支队”称号。

  此间,冀鲁豫地区还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抗日军民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张国华与地委、军分区其他领导,一方面指挥部队作战,一方面带领军民开展抗旱斗争,帮助群众渡难关。张国华本人也常常在战斗间隙,带领部队开荒种地,发展生产,以减轻当地群众的负担。他还组织军分区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组织群众熬制食盐,以换取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

  1943年 4月,中共冀鲁豫区委和军区召开全区敌工会议,决定在第4军分区建立冀鲁豫军区第二办事处,加强对邻近伪军的争取瓦解工作。张国华亲自担任办事处主任,经常给办事处工作人员以政策、策略和斗争原则等方面的指导,放手让大家通过各种渠道,灵活多样地开展工作。在他领导下,第二办事处的工作局面迅速打开,一些人还打入了伪军内部,收集情报,广交朋友,瓦解伪军部队军心。后来,第4军分区与伪军第4旅等部建立了秘密合作关系。其间,张国华还领导第二办事处在所辖区域建立起一条长达100余公里的秘密交通线,派精干小分队护送徐向前等领导由此穿越敌占区,顺利抵达太行抗日根据地。

  七、八月间,张国华、赵承金遵照军区指示,指挥部队有力地打击了严重威胁根据地的伪军杜淑部,歼其5600多人。10月,又采用内外线结合的战术,胜利粉碎了日军的秋季大“扫荡”。经过一系列的斗争,缩小了敌占区,扩大了游击区,取得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权。

  11月,伪军第2方面军司令官孙良诚乘冀鲁豫军区进行反“扫荡”之机,率部楔入冀鲁豫根据地内,并将其总部设在濮阳县东南的八公桥,对冀鲁豫根据地构成直接威胁。为此,冀鲁豫军区首长决心拔除八公桥伪军据点,将孙良诚逐出根据地。司令员杨得志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命令第4军分区首先攻打八公桥西南的两门镇,以引诱孙良诚从八公桥据点派兵救援,配合军区主力攻打八公桥据点。张国华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第16团强攻两门镇,歼灭孙良诚部守军2个连。孙良诚闻讯之后,急忙派兵驰援。张国华见其上钩,立即命令部队撤围,挥兵指向驰援两门镇的伪军,并将他们紧紧咬住,使其进退维谷。杨得志乘势指挥主力部队向八公桥据点发起总攻。孙良诚顾此失彼,不得不带着残兵败将逃离了八公桥。

  1944年,第4军分区的对敌斗争形势明显好转。1月,张玺、赵承金调离,张国华任地委书记,负责地区的全面工作。他鉴于根据地相对安定的局面,根据上级指示,决定以滑县为重点开展民主民生运动,并派地委一位副书记去蹲点指导。后来,滑县的民主民生运动为整个冀鲁豫边区的群众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得到了中共北方局和邓小平的充分肯定。

  从1944年到1945年9月,张国华指挥军分区部队进行了一系列攻势作战和参加大反攻。特别是1944年5月29日,指挥部队奔袭敌占清丰城,毙日军联络部代理部长名取正雄等官兵7人、伪军200多人,俘道尹薛兴甫以下官员40余人、日本联络员7人、伪军官兵1300多人,收复清丰县全境。为此,日本人痛苦地称之为“一幕悲剧”。而刘伯承司令员闻讯后,则高兴地对人说:“张国华会灵活机动打仗,他是很能干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国华先后担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副政治委员兼纵队政治部主任、第7纵队副政治委员,豫皖苏军区司令员、豫皖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参加了鲁西南战役、淮海战役,并率部参加了对黄维兵团的围歼战。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2月18日,中央军委组建二野18军。张国华任军长,谭冠三任政委。此后,张国华、谭冠三率部于当年4月渡江南下,转战浙、赣、湘,挺进云、贵、川,又挥师进藏,在迎接全国解放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来源:《中华魂》2018年第7期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1-09 10:38: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功勋卓著的塔山英雄——吴克华

下一篇:忠于革命事业的少将叶运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