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浏阳抗战老兵的故事:陈少明——最难忘,七十年前那抗日烽火
2014-12-23 11:59:29  来源:民革浏阳工委 王国清  点击:  复制链接

  7月10日这一天,我和另一位民革党员一起,受民革浏阳工委的委派,驱车一个多小时,去拜访住在浏阳市镇头镇土桥村的一位抗日老兵陈少明老人,想了解一下老人70多年前的一些抗日经历和现在的生活状况。

  老人出生于1924年1月5日,算来今年整整是90岁的人了。据我们工委前不久才见过老人的同志介绍说,陈少明老人虽已90岁高龄,身体却还比较硬朗。说老人还常常拿起锄头等农具去侍弄着种些菜蔬。但我们心中还是有些疑问,70 多年前的往事老人是否还能回忆得起来呢?即使回忆得起来他是否愿意讲给我们听呢?又是否能讲得有条理让我们听清楚呢?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叩响了老人所住院子的大门,开门的是他的儿媳。他儿媳将我们让进屋里,稍事寒暄后,便将我们领到老人住的房间。老人住的房间有近二十平米,紧挨着铺设了两张床,一张为老人睡,另一张为守护他的后辈亲人睡。一张红漆木质沙发,一张浏阳农村家家都有的未漆的矮四方小木桌,还有一张老人可坐可躺的竹椅。我们一进去,老人的儿媳向他说明了我们的来意,老人站起来拉我们的手欢迎我们。老人身体果然十分硬朗,我们稍稍放了一点心。听老人的儿媳说,老人看书读报还不用戴老花眼镜,这更使我们惊讶不已。我们不想长时间打搅老人,就很快切入正题,请求老人给我们讲讲他70多年前的一些抗日经历和现在的生活状况。

  老人点点头,眼睛微闭了两秒钟,然后睁开眼看着我们,抹了一下嘴巴,打开了他的话匣子。老人讲述的过程中,除了偶尔喝了几口水,基本上没有停顿。他基本上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来讲的,我们偶尔只是追问一些细节的问题。我们回来后整理他讲述的记录时,发现老人所讲述的其实还是老人的还是一些零星的片段。但这些片段也正是他所经历的最难忘,难忘到仿佛已经刻在他骨子里的那些场景。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恍如隔世,老人七十多年前在抗战战场的经历,无论是对于那些“人生七十古来稀”的人来说,还是对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抗战的人来说,真的就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我是1941年底(大约17岁)时加入了部队,被编入第4军第59师。来到部队后,先进行了几个月的新兵集训,新兵集训结束后,被分到了军械处负责管理枪支弹药。一开始,他为自己不能直接上战场打鬼子一直有点不开心。直到常德保卫战取得了胜利,心里才好过了一点。因为常德保卫战打了一个星期,打了一个大胜仗。常德保卫战中,我虽然是在运输连负责往前线运送枪支弹药,没有在前线直接参加战斗,但战斗取得胜利,也有我一份力量。”

  老人记忆最深刻的战斗是长沙保卫战。他随部队在4月28日进城,进城后,城内的百姓已尽量转移出城。准备与日军决战。他记得58师在河东,他所在的59师在河西,双方血战了一天一夜后,部队退守到南门口连光渡驻扎在庙高峰。

  30日下午2点左右,南门口遭到日军猛攻,不到一小时,守卫南门的59师175团一营阵地失守。守卫的一个连的士兵全部壮烈牺牲。团长屈华平下令命一营夺回阵地,可在日军的顽强抵抗下,二连的士兵又在不到一个小时全部牺牲。最后,屈团长命令营长带全营兵士(其实只剩下了三连一个连的兵力)全部上,才勉强夺回了南门阵地。可是,日军在晚上7点多钟,疯狂发起反扑,大炮像雨点一样落在南门阵地,我军才夺回的阵地又再次失守,不得不退入城内。

  他说:“我们运输连也转移到了百货公司一带。在百货公司,我们清理了枪支弹药。晚上10点,我们接到营部命令,把全部枪支弹药用船运到岳麓山附近。上船时,我们就遭到日军的炮击,死伤了几十人。运送的三条船被日军打沉了一条,船上的官兵全部牺牲。这一夜,日军的炮声就没有一刻停过。到达岳麓山时,天才亮。日军发起进攻,上百架飞机在战场上空盘旋,机枪扫射如下雨。但我军监守阵地2个多小时未被攻下。9点时,日军飞机丢下大量催泪弹,守卫阵地的士兵睁不开眼,致岳麓山失守。59师被打散,群龙无首,只能往湘阴方向后退。经过莲桥时,遇到日军把守,90师用一个营的兵力攻打日军守桥部队,打了一个多小时才攻下。人踩着尸体过了桥。

  我随着溃军,到过邵阳、桂林,后得知59师的在郴洲收整残部,我就到郴洲寻找部队。59师收整后,只剩下了一个团的人员。师长被撤,一个姓薛的副师长代理师长。我们在郴洲休整了两个月,不久我团接到命令,要我团到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地的南山两广处阻击日军。

  我记得那天两点钟才开饭,一位姓陆的团长要我们吃饱。饭后就发生了一场血战,这位陆团长在这次战斗中战死,死时手里还拿着望远镜哪。”老人说到这里有点哽咽,眼中含着泪光。

  老人喝了口水,继续说了下去。

  “大约是1944年12月,我部接到上级要我们坚守白石渡的命令。这次,我才有了扛枪下连的机会。我被分在三营一连的重机枪排。为了保护重武器,上级还专门派了一个班的步兵保护我们。记得那是个大雪天,我们在杨梅山附近和日军交了火,在这次战斗中,我被日军的火炮弹片擦到,因穿的棉裤较厚,所以只受了轻伤,被送往后方医院,住了半个月的院。后来了解到,我们排三十多人,只活下来4个人。排长和副排长,都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 。我如果不负伤被送往医院,很可能这次也会死在日本人的枪炮下!出院返回部队,我被提拔为中士。”老人说着,脸上藏不住的露出了自豪的神情。我们自然也为老人而自豪。

  我们要老人休息一会。老人摇摇手说,不碍事。又继续说了下去。

  “白石渡一战后,我们转移到江西遂川受训休整了半年。一直没有战事。不久,就得到日军投降的消息。上级命令我们部队开到福建去接受日军投降并接收日军的枪械物资。我们随部队刚到南昌,蒋介石下令说,抗战已经胜利,准予士兵回家探亲。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得不得了,就约了四个湖南老乡士兵一起打报告回家探亲,得到了批准。”老人说到这里,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说,“要是那次不回家就好了!”我们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我回家住了半个月,就接到部队来信,说部队要远征,命我从速归队。家中父母兄弟听说是远征,不知是要去什么地方,说啥也不让我再返回部队。”他顿了顿说,“要是那次返回部队,说不定还能亲手杀几个日本鬼子呢!”

  “你当年怎么想到要去当兵的呢?是被抓壮丁去的吗?” 我们问老人, 老人摆摆手说,“不是,不是,是我自己要去的。”接着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他去当兵的过程。

  “那是1940年的秋天,日军经常到我们这个地方来抓挑夫,听说有一次抓了一个叫聂山劲的人去当挑夫,聂不愿意,日本鬼子就用铁丝穿过聂的手臂,浇上汽油活活把他烧死了。我的堂兄陈贤华被抓了,送到浏阳北乡,寻机逃了回来。还有一次,我亲眼见到日本鬼子要抓我们这里的张本立的父亲为挑夫,张本立的父亲不从,日本鬼子就朝他胸口开了一枪。当时虽没有死,但由于无医无药,最后胸口溃烂而死。”

  说到这里,老人的儿媳插嘴说,“老人家还有用红砖拍日本鬼子的故事呢!”我们都很惊讶,忙问老人是怎么回事,老人笑着对我们说:“有一天,有一个日本鬼子到我家来抢东西,看到我家的鸡就想抓,他把枪挂在门上,我就想抢他的枪。但又怕被他发现,就想先把他搞死。可是,手头什么东西都没有,正好看到地上有一块红砖,就捡起来朝日本鬼子身边跑去,正举起来要拍鬼子的脑袋,却被鬼子发现了。我一看不妙,赶紧逃走了。正是看到了日本鬼子的一次次暴行,我才有了当兵的念头。”听着老人朴素的话语,我们被深深打动了。

  虽然老人在抗战中没有能在战斗一线 亲手杀死鬼子,后来也没能返回部队参加远征,但他毕竟经历了战争的枪林弹雨,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体现了中国人对日本鬼子的同仇敌忾,抗战的最后胜利理应有他一份功劳哪!

  我们问老人后来有没有因为这段当兵经历而受到影响,老人回答说“没有”。老人看到我们惊讶的表情,笑笑说,“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后来看到国共分裂内战,怕受牵连,就把我的入伍证、军衣军裤全烧掉了。二是我在地方上人缘好,没有人去检举揭发我。”我们听后,不仅为老人长吁了一口气,更为他的人生大智慧而叫好。

  孔子说过:“知者乐,仁者寿。”陈少明老人早年面对日寇暴行,辞亲离家,毅然从军,奔赴战场,御侮抗日。后来能怡然农家生活,勤奋劳作,不求有功,不图名利,他就是真正的智者,真正的仁者啊!他之所以年臻九十而身体仍很硬朗,我想固然与他早年的军旅生涯有一定关系,但也许更与他知足常乐的恬淡心境密切相关。老人感慨地说,“过去,我们这些老兵都不敢提及自己那段经历,现在好了,我们得到了社会的重视和政府的关爱,我们心满意足了。”是的,老人现在妻子健在,四世同堂,三儿四女,子子孙孙,全家共有六十余人,无不对他老人家孝敬有加,他简直没有理由不长寿啊!

  告别老人和他的家人,老人热情地留我们在他家吃中饭,我们婉谢了他的盛情。老人拉着我们的手,一直把我们送我们上车。车子开动了,我们从反光镜里还看到老人站在路边朝我们挥手。

  回家路上,陈老的音容笑貌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搜索记忆,想起《啊,抗战老兵》这首歌,将这首歌送给陈老,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当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您挺身而出浑身是胆,

  挥舞着大刀把那鬼子杀,

  伤痕如勋章般荣光耀眼。

  这解甲归田后的沧桑几十年,

  您两间草屋油灯一盏,

  多少清苦积成了手茧,

  星辰一样的历史把岁月点燃。

  啊,老兵!中华民族时刻都没有忘记您

  曾经在国难中的浴血抗战;

  如今我们要共同搀扶您,

  希望看见夕阳下有您灿烂的笑脸。

  于2014年7月18日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14-12-23 12:03:2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浏阳抗战老兵的故事:朱洪斌——我们在密支那追着鬼子打

下一篇:口述: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醴陵八里坳的战斗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