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从“心血来潮”到“不离不弃”
2017-02-05 10:09:22  来源:龙越慈善 致敬老兵队  点击:  复制链接

4年,41个月,1200天,400,000元,这是我们与老兵走过的路。

心血来潮的开始

2013年,我刚步入大学的校门,也一脚迈进崭新的世界,一心想着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和很多大学生一样,我也曾经参加过诸如乡村支教一类的公益活动,梦想着让孩子们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但我感觉所有人一窝蜂的涌向了乡村,我不想被裹挟在人流中,当时我就在想,有没有其他值得关注的呢?新闻媒体集中报道的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之外,还有没有我们未曾了解的急需关注的群体呢?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有人在为抗战老兵筹款。我有点疑惑,这样一群曾经为国出征的人,如今为何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为什么这些已经90多岁的中国抗战老兵会被人忽视?一开始,我带着怀疑、好奇,想要看看这一切的源头,亦或者说这一切的真相,所以在入学的第一个月,就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组建了致敬老兵队。
 

支持与质疑,都让我坚持

在上大学之前,我其实是一个很腼腆的人,对我来说,组建致敬老兵队后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筹款。回想起第一次筹款的历程,现在依旧手心发汗。

那是我第一次在那么多人面前讲话。2013年的国庆家庭聚会上,在乡下爷爷家的院子里吃完午饭后,我说我有一件事想给大家介绍,然后就拿出了事先准备的写着“为爱行动之老兵回家募捐行动”的横幅,把它挂在了厨房门口。接着我站在院子里一个破旧的沙发上,开始向四十多位家人讲述老兵的故事。因为当时还没有接触过真正的老兵,我讲的都是一些搜集的资料上的故事。但那一天,我在自己家里就筹到了1000多块钱。当我回到家开始数钱的时候,心情是无法抑制的激动和满足。与此同时,另外两个伙伴也在自己家里完成了筹款目标。因为家人的支持,才有了我们的开始,也支撑我们一直走到现在。我记得当时还把这件事发了条“说说”,然后没想到有一个人私信我说:“玩玩就行了,晚上拿着这些钱去吃个饭就好了” 。这句话,我一直都记得。这四年,我记得所有质疑我们的声音,忘不掉。为了支持我的家人,也为了让那些质疑我的人看看,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不放弃,一定有“神转折”

成立团队之初的三个月,是老兵队最难的三个月,也是我最难熬的三个月。

当时我们团队还只有三个人,大家在自己的社交网络每天刷屏筹款,由于刷屏过于频繁,自己被曾经的好友告知“我先把你拉入黑名单,等你不筹款时,我再加回来”。每天眼巴巴的向同学、朋友宣传老兵,但庆幸的是,他们都没被我烦死,反而真的支持了我们。

三个月之后,我们筹到了10000块钱,那也是致敬老兵队的转折点。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努力,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坚持,有小伙伴开始加入我们,灵山慈善和龙越慈善也开始帮助我们,给我们提供一些海报制作的素材和景区的场地进行线下募捐。

我们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在过去四年的冬天里,几乎每一个周末,不管是刮风,下雨,下雪,我们都会在景区内筹款,虽然有时候需要与景区管理员“斗智斗勇”,哪怕每一次线下筹款结束后,第二天嗓子都说不来话,我们也都一直在坚持。很多伙伴曾经很内向,不敢在人多的地方大声说话,更别提在质疑声中去解释,但在一次次筹款中,她们都释放了自我,放下面子,向每一位游客讲述老兵的故事。

每次筹完款数钱的时候,团队内部要求也很严格。所有的金额都要对三遍以上,并且及时公示,一分不差。因为我们要对得起每一个支持、信任我们的人。
 

做对的事情,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在筹备线下筹款时,有一件事我永生难忘。那天我临时接到通知,第二天可以去灵山大佛景区内筹款,但是同去的还有很多团队。为了抓住这次机会,也为了能为老兵筹集更多善款,所以我们就决定去找一个话筒。我晚上10点多出发,先是询问校内正在拿着音箱玩轮滑的伙伴,无果后,又沿着学校大门外路边的二十几个小摊问,一直借到最后校外商业街尽头的一家自助烤肉店。遗憾的是每一个人、每一家店都告诉我,他们没有话筒。

回去的路途中,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再一次走进了一家音乐会所。这一次我没提借话筒的事,而是向老板介绍了我们的团队,介绍老兵的生活和故事,介绍我们在做的事情。出乎意料的是老板直接拿着对讲机说了一句:“给我拿个最好的话筒下来” 。我不记得那时候是什么感觉,但我肯定说了好几声谢谢,带着话筒离开了。当我拿着借来的话筒回学校的时候,看到了那家自助烤肉店的阿姨从学校大门处回来,我很诧异她为什么在这,她看到我也特别惊讶,然后说“以为这次帮不到你了,一直追到学校门口都没有看到你,我家里有一个一万多块钱的话筒,你先回去试一试你借得这个话筒,如果不能用,给我打电话,去我家拿”。 那一刻,感受到了来自一个“陌生人”的支持。  

过去三年,这样的支持有很多,让我们一直坚定地走到现在。那天晚上回去后,我给致敬老兵队的所有伙伴讲了这个故事,并且写了一句话:希望我们对得起这些帮助过我们的人。那时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做对的事情,全世界都会来帮你”这句话是真的。
 

走近历史,历史才真真正正的存在

当我们第一年为30个老兵筹集到108000元善款时,为了保证这些善款能被用在正途,我们决定亲自把筹到的所有善款送往老兵手中。那一年,一个团队,7个人,坐了近30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硬座,在5天紧凑的行程里,看望了30位老兵,为每位老兵发放了3600元。

在探访老兵的过程中,我们也试图用口述历史的方式了解这段我们所不熟知的历史,虽然口述历史并不能等于一段真实的历史,但老兵们口中的经历却是历史的一部分。当我们看到因为老兵爷爷的一个措辞,一句话的错误,就被所谓“历史专家”认定为骗子的时候,我内心其实是很复杂的。 历史是什么?历史不是填鸭式教育下为了考试强行记忆的知识点,不是书本上经过删减的白纸黑字,当我们走近老兵,历史,就成了真真实实的存在,是可以触摸到的血液和灵魂。老兵爷爷说:“现在我们还在,我们能讲这些事情,等我们不在了,谁来讲?谁还能知道我们?”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

这是每一个老兵的心声。

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探访的第一个老兵,老人在最后说:“我只想被人承认我是抗战老兵”。抗日战争结束后,老人不愿意再参加内战,“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于是选择了逃跑,改了姓名,藏起过去,度过了漫长的大半辈子。

那些年的人和事,那些在战场上的炮火与硝烟也随着“不能说、不敢说”而被埋在心里,陪他一起度过这几十年诚惶诚恐的岁月。赤脚跑过的山路,心心念念的故乡,一起抗战的兄弟,如今也都记不清了。只能在偏僻的村庄里,捱一日便是一日,期盼着得到一个承认——他是中国抗战老兵!

2015年,在湖南的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我们探访了欧阳爷爷。我们到了老兵家里进门后,看到欧阳爷爷半靠在椅上,奶奶告诉我们,爷爷已经保持那样姿势整整一周了, 一周没有进食的老兵爷爷不时喘着粗气,气管的老毛病让他无法正常说话。他是曾经参与过衡阳会战的抗日英雄,如今却虚弱到需要人无时无刻的照顾。他最大的心愿是想喝一碗芝麻糊。然而,最后也没有实现,这让我们每每想到都无比心酸。

我们知道,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他们是如何和“鬼子”拼刺刀,如何冒着枪林弹雨守卫一城一池了。但是每当我们探访完老兵后,都觉得自己身上有一份责任:不能让这些老兵被我们这一代人遗忘,我们要把他们的故事告诉更多的青年人!
 

永远“在路上”

说实话,我一开始根本没想过能坚持这么久,但慢慢的身边聚集了很多人,他们“推”着我向前,我也越来越放不下老兵。我常常想,老兵没了,我们可能也就停下来了。但我要在老兵消逝前,为他们做尽可能多的事。

过去的三年,致敬老兵队这样一个完全由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已经为中国抗战老兵募集了356916.46元,亲自去近百位老兵家里探访并向每一个老兵发放3600元致敬礼金。过去的三年,我们听了很多老兵的故事,我们感动过、落泪过;我们也想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这一段被尘封的历史,让更多人知道了抗战老兵这个群体,我想感谢过去四年一直陪伴我的所有人。无以为报,只能,做的更好。

 

如果可以,我们还想做更多

因为老兵的这些故事,致敬老兵队一直坚持走到了第四年。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突然收到云南老兵办的罗佩富爷爷去世的消息,看过两次罗爷爷的伙伴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泪流满面,我们真的不想留下更多的遗憾。我们常说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公益,在这四年,我们不知道流过多少眼泪,但我们知道,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留给我们去弥补历史的遗憾了,中国抗战老兵已经越来越少,留给我们去关注、去表达后辈的敬意、去告诉他们我们没有遗忘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我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四年,是一个终点。但也可以是一个新的起点。如果有机会,我们想为中国抗战老兵再次筹集未来四年的生活费。

过去四年,我们探访了近百位老兵。接下来四年,我们虽然很快从大学毕业了,但是依旧希望这个团队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进来,与我们一起再走四年。因为四年后这个世界上可能就真的没有老兵这个群体了。
 

责任编辑:吕凤 最后更新:2017-02-05 10:16:1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我是新六军少尉 | 从印缅战场到辽沈战役

下一篇:一个前记者和他的“老兵回家”故事 老兵不怕死亡怕的是遗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