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赓续与新拓: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与抗大基因的沂蒙传承
2022-12-03 10:52:25  来源: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李喆  点击:  复制链接

  [摘要] 本文通过还原抗大一分校的历史,回顾抗大一分校的历史贡献,挖掘抗大精神与抗大红色基因,探讨抗大红色基因与抗大精神在沂蒙的传承与弘扬、以及临沂大学对抗大基因与抗大精神的自觉承继。抗大一分校扎根沂蒙大地办学六载,滨海中学、滨海建国学院、临沂大学与抗大一分校文脉相接,临沂大学上乘抗大一分校之学脉,下续抗大红色基因与抗大精神之精髓,两校学脉相承、校风学风相延、基因相连、精神相通。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办学为沂蒙精神的形成注入了强有力的人才基础、文化基因与思想根基,抗大精神是沂蒙精神的源头之一,与沂蒙精神可谓根脉相系。抗大一分校学脉历经时代陶冶而由临沂大学承继,抗大基因80年来始终传承不辍,抗大红色基因与抗大精神由此而在沂蒙接续传承。

  [关键词] 抗大一分校抗大基因抗大精神沂蒙精神

  [基金项目] 2017年山东社科规划研究专项《沂蒙根据地抗战口述资料抢救性访谈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7CDSJ23);临沂大学“沂蒙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沂蒙精神新内涵提炼阐释研究》(项目编号:18LDYMM6)。

  目前学界对抗大一分校的相关研究及文献整理,主要包括:抗大一分校学员的战时教育回忆录、抗大一分校的创立与迁移、抗大一分校与山东根据地的军政干部教育、抗大一分校办学经验与历史启示、抗大精神的弘扬与传承等。相关专题研究与文献整理主要是在社会记忆、红色文化资源、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等视角下展开的。但总体而言,学界对抗大一分校尤其是其在沂蒙办学的研究还有诸多不足,相关文献主要以亲历者的回忆录为主,对抗大一分校的办学经历与巨大贡献、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抗大精神与红色基因的熔铸、抗大精神与沂蒙精神的内在关系等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立足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地区办学的历史,追溯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的学脉赓续,抗大基因在沂蒙地区的生动实践与后续传承,追问抗大精神与沂蒙精神形成的内在关系,为新时代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寻找历史线索与现实路径。

  一、红色学脉:从抗大一分校到滨海中学、滨海建国学院、临沂大学

  1935年12月中旬,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提出“必须大数量的培养干部。党要有成千成万的新干部,一批又一批的送到各方面的战线上去。”1936年5月8日,决定在瓦窑堡创办抗日红军大学,由毛泽东兼任政治委员,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教育长,莫文骅任党总支书记,周昆为校务部长,袁国平任训练部长,并于6月1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1937年1月19日,“抗日红军大学”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38年12月25日,抗大一分校在陕西省延长县召开分校成立暨东迁到敌后办学的动员大会,标志着抗大一分校的正式成立。次年1月3日,抗大一分校东渡黄河挺进晋东南,并于1月21日到达山西屯留县故县镇,在此办学约9个月。1939年11月中旬,抗大一分校历时40余天,行程3000余里,于1940年1月5日到达沂蒙根据地,自此起抗大一分校移驻沂蒙地区办学6年。

  抗大一分校来沂蒙后,在山东分局和山纵领导下,立即着手进行整编和招生工作,分校由周纯全任校长,李培南任政委,韦国清任副校长,刘浩天任政治部主任。1940年3月,抗大一分校在沂南县东高庄举行第三期(山东第一期)开学典礼,招收学员2670人;年底,山东分局决定在抗大一分校组建培训地方乡、区、村干部的建国大队,该大队共举办了四期。1940年12月,第四期(山东第二期)共2524名学员陆续入学,并以大队为单位陆续开学,同年7-8月陆续毕业。1941年8月下旬,第五期(山东第三期)1299名学员陆续报到开学,次年4月5日,第二、三、五大队陆续举行毕业典礼。第六期(山东第四期)1300名学员于1942年5月在莒南县郑家相邸村举行开学典礼,罗荣桓到会讲话,该期学员于1944年3月毕业。1944年6月15日,校第七期(山东第五期)645名学员举行开学典礼,次年5月9日,分别于鲁中地区河阳、葛沟等村毕业。1945年4月2日,第八期(山东第六期)1200名学员在费县城内举行了开学典礼,抗战胜利后,9月15日山东军区发布命令于近期开赴东北,并于11月1日乘船开赴东北,归属抗大总校建制。1945年10月8日,抗大一分校从费县出发,移驻东北通化,完成了在沂蒙办学的6年历程。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地区共计办学6期,并同时举办城市青年队、建国大队等,除总校外还开办了第一、第二、第三支校,对山东根据地教育贡献卓著。

  第一,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为山东根据地培养造就了大批党政军群干部,为发展壮大山东根据地提供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在山东根据地的军队建设、民运群运工作、文艺工作、文化教育事业等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及其各分校在中国革命中承载着培养军政干部的时代使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其中,抗大一分校是抗大14所分校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培养干部最多的一所,被誉为“敌后办学”的先锋,被抗大校友亲切地称为“参加革命的起跑线”、“革命征途的加油站”、“冶炼成材的大熔炉”、“转变世界观的革命摇篮”。江泽民《在纪念抗大建校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6年5月31日)》指出:抗大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就是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地区办学时近6年,共计为山东根据地培养了24000余名党政军各级干部,创造了山东根据地军事政治干部教育的伟大奇迹。据李培南回忆,抗大一分校敌后办学七年,共培训了2万多名干部(包括3个支校),其中70%是部队的军事、政工干部,30%是各条战线的党务、政权、群运干部。[1]抗大一分校还设立了文工团、民运工作团等机构,在山东根据地的文艺建设、群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创作的《跟着共产党走》《沂蒙山小调》等歌曲脍炙人口,传遍大江南北;抗大一分校还参与了山东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政权建设、减租减息等群众运动。这些军政干部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据统计,仅被授予将军称号的就有89位。

  第二,抗大一分校虽为一所军校,但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将“抗大式教育”推向整个沂蒙根据地,在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的影响下,沂蒙地区创办了多所“抗大式”学校。

  1940年1月,抗大一分校到达鲁南,“苏鲁抗日人士皆为欢欣不置”,“该校此次来鲁南,不仅可对培养鲁苏抗战干部有极大贡献,且对鲁苏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坚持苏鲁游击战各项工作定有新开展。”[2]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在《抗战与干部——抗大4周年纪念》中说到:“时值抗日军政大学创立四周年,散在全国各地数万个抗大的同学,他们正都在发挥其干部作用,在抗战的各部门工作中贡献其智能和身手,为坚持抗战奋斗。深望他们能体念抗大为培养抗日国民干部数年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个战线上,各个工作部门,努力的积极的参加与推动国民教育事业,为培养千千万万的抗日国民干部而奋斗。尤其在山东!”[3]可见,抗大一分校不仅仅是一所军校,也承担着推动国民教育事业的重任。沂蒙根据地的中等教育、干部教育与抗大一分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沂蒙根据地建立的中学、公学及建国学校等干部学校和中等学校,多是借鉴抗大一分校的教学模式和经验,在抗大一分校的影响、帮助及指导下建立的。

  1941年2月上旬,滨海地区滨海中学筹备委员会在莒南县洙边区莲子坡村建立,崔介任筹委会主任,5月13日师范班开课;7月7日滨海中学正式成立,崔介任校长,高燮宸任副校长,管戈任教导主任;1942年,该校与沭海中学合并,1945年改为调训在职干部和培养新干部的学校,更名为滨海建国学院,同时分出部分干部、教师,在临沂成立山大附中;附中撤离临沂时改为滨海师范,接着与滨海建国学院再次合并,改称滨海公学;1948年1月,学校奉命停办,同年10月滨海中学恢复;1949年秋,滨海中学改为滨海乡村师范,1950年2月迁至临沂南关,定名为临沂师范学校,后历经多次沿革,发展成为今天的临沂大学。

  1941年4月下旬,山东公学在沂南县松泉峪开学,范明枢为理事长,田佩之任校长,朱蓂阶任副校长,公学隶属山东省“战工会”领导(后划归鲁中行署领导),公学学员多是从沂蒙、泰山、清河、滨海四区党、政、群机关和部队抽调的青年,设有师范、中学及补习班,学生达80余人,后增设了工商、财经、教育、青年四个队,学生达400多人,公学为抗日战争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4]

  1942年2月,中共鲁南四地委和四行署主办的沭海中学在临沭县朱樊村成立,在王宅子村招生开学,校长朱明远,副校长郇华民,该校后并入滨海中学。[5]

  1942年7月1日,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在大店成立,该校由抗大一分校建国大队、战工会财经学校(1941年6月7日创立)合并而成,省战工会主任黎玉兼任校长。[6]

  1944年8月,鲁南中学成立,设在费县梁邱镇东曾家沟村,鲁南参议会议长彭畏三任校长,蔡得珙任副校长,靳耀南任教导主任,董一博任师范部主任,此时学校招收一个中学班70人,1个师范班60人,1945年春第一期学员结业离校。[7]

  1944年,沂山专署(又称三专署)干部学校——沂山中学,在沂北县沙沟创建,校长徐元泉,副校长周文源,学校初办时主要为团结改造新区知识青年,曾先后训练两个青年队、一个会计队、一个财经队,后规模逐渐扩大,至6月共培训干部1669人,11月该校并入鲁中联中。[8]

  1944年年底,山东公学改为鲁中公学,1月在沂南县安乐庄、满庄开学。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主任王子文任校长,卓明任副校长,公学设有政法、文教、工商3个整风队和工商财经两个专业队,共有学员530人。年底,王子文、卓明调走,柳逸到校主持工作,由于泰山中学、泰南中学先后撤销,干部教员大部并入该校,学校规模日益扩大,到1947年下半年,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8个专业、600余名学员的综合性学校。[9]

  1945年8月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滨海区党委决定,将滨海中学改为滨海建国学院,刘导生任院长,李葵元任教育长,设行政队、群众工作队、教育队、会计队、电话队、卫生队、普通队,并附设研究班,滨南、滨北两处中学亦同时成立。[10]

  以上在沂蒙根据地创办的滨海中学、山东公学、沭海中学、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鲁南中学、沂山中学、鲁中公学、滨海建国学院等学校,名称虽异,但均不仅仅限于国民教育,而是以根据地干部教育为主,虽是中学教育,但承担着与抗大一分校军政干部培养相一致的责任;在指导方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师资等方面,上述学校有赖于抗大一分校之处甚多,有的学校如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直接由抗大一分校一部改组合并而成。《山东解放区教育史》认为,山东根据地的“干部学校吸取‘抗大’经验,认真贯彻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教育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由于干部学校之间的具体历史背景、时间、学员特点、培养目标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办学方针在总精神一致的前提下,具体实施中有所不同”[11]。可见,包括沂蒙根据地在内的山东根据地的这些干部学校都秉承“抗大”办学方针,“同时结合干部学校的不同情况,把这一方针和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自己的适合于自己情况的办学方针。”[12]因此,虽限于资料还无法就此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论证,但这些“干部学校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吸取‘抗大’经验,办‘抗大式’学校”[13],是可以被称为“抗大式学校”的。作为干部教育学校的滨海建国学院,也当作如是观。

  第三,从抗大一分校到滨海中学、滨海建国学院的学脉承续,是抗大一分校与沂蒙革命教育事业彼此关联的体现。

  在沂蒙根据地创办的多所干部培养学校中,滨海中学“是以抗大一分校为榜样创办起来的”[14],滨海中学第一任教导主任管戈和第一任书记郭抵,以及中队长与中队政治指导员如宁林、山智中、余松若、任杏发,还有后来的周抗、庞焕等同志,都是从抗大一分校调派和聘请来的,这些同志始终保持着抗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着抗大的教育方针和校风。1945年夏,滨海中学更名为滨海建国学院。“抗大一分校虽然于1945年11月离开山东回归总校,但她将抗大的精神、抗大的作风、抗大的办学模式留在了沂蒙,她把自己彰显的淋漓尽致的‘经世致用’学魂留在了沂蒙,成为沂蒙高等教育事业的红色源头。”[15]由此可见,从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到沂蒙地区“抗大式学校”的广泛建立,再到“抗大式教育”在沂蒙根据地的展开与推广,体现出抗大一分校与沂蒙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天然的、内在的联系。

  二、抗大基因: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与抗大精神在沂蒙的践行

  从抗大一分校到山东根据地的“抗大式学校”,再到临沂大学,延续着共同的精神血脉与文化基因,这就是在抗大教育方针和抗大校风的熏染下形成的抗大精神与抗大基因。抗大精神的内涵,袁驼概括为:“一分校在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同志的关怀下,养成了高贵的品德,形成了优良的作风,这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革命理想,艰苦奋斗的作风,英勇牺牲的传统,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热爱祖国的民族意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无私奉献的品德,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就是抗大精神。”[16]抗大的传统,白彦认为“抗大最值得留念的传统是:正确远大的革命理想,艰苦奋斗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无私奉献的品德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17]。

  流淌在抗大精神与抗大传统中的精髓与内核,就是抗大红色基因。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办学既受到沂蒙区域文化的影响和形塑,同时也通过人才培养和文化熏陶深刻影响着沂蒙精神的孕育与形成,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办学为沂蒙精神的形成注入了强有力的人才基础、文化基因与思想根基,抗大精神与沂蒙精神可谓根脉相系,抗大精神是沂蒙精神的源头之一。抗大精神在沂蒙地区的践行,凝炼形成了以“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为核心的抗大红色基因。抗大一分校办学中形成的这一红色文化基因内化为沂蒙精神的一部分,并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接续传承。

  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所留下来的红色基因,首先是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18]抗大教育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首要的教育方针,抗大教育教学极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将之作为中心环节,着力培养学员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使他们成为军政兼优的抗日骨干。1940年7月,抗大一分校开学典礼时传达中央军委1937年7月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重点是:要把知识青年训练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训练成为八路军的干部;学校要把转变学生的思想作为政治教育中心,教育知识青年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及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教育知识青年要深入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接近工农,为工农服务。”[19]“在抗大学习过的同学,最重要的收获就在这一点,也就靠革命理想,这个无穷的潜在力量,鼓舞和激励我们的斗志”。[20]“抗大的性质,它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干部学校,它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培训八路军、新四军、地方武装的军事、政治干部。它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青年和我军在职干部。”[21]“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之一环,课目不宜过多,阶级教育、党的教育与工作必须大大加强,抗大不是统一战线学校,而是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干部学校。”[22]“转变学员的思想工作,在时局危机严重的今天,更为重要,以思想上巩固党,学校应负主要的责任,苏鲁等地分校尤应注意这一工作。”[23]“一分校的政治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决心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抗战到底,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进而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终生。”[24]

  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所留下来的红色基因,其次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敌后办学是极为艰苦的,吃苦是抗大学员的必修课。据抗大一分校学员丁云回忆,早操时“在操场上,最热的天也不准解风纪扣,严寒的冬天,不准放下耳帽,不准戴手套,不准穿棉鞋”,上课时“冬天找个北墙根上课,夏天树荫底下就是课堂,背包是座位,两膝就是课桌。”[25]冉成回忆,“抗大一分校没有固定的地点,同志们经常背着背包行军,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上课,树林是课堂,大腿是桌子,石头是凳子,河沟是脸盆,手帕是毛巾。吃的是粗粮,喝的是河水,住的是地铺。遇到敌人大‘扫荡’时,我们行军从日落到日出,一夜走过108里路,从没有人叫苦喊累。生活是那样艰苦,可是大家依然说着笑着跳着唱着,其乐无穷。”[26]胡敬夫回忆,“当时办学条件极差,没有教室,露天当课堂;没有黑板,门板当黑板;没有粉笔,木炭代替;没有教材,教员口授。工农出身的干部,多数没有文化,要学文化,没有纸笔,大地当纸,木棍当笔,石板当桌,石头当凳;克服一切困难,把文化学到手,甚至在行军途中,也不放松。一人在背后写上生字,身后学员边走边念。”[27]

  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所留下来的红色基因,再次是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学校把老红军、老八路的光荣传统传给了学员,这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事情。”[28]“敌人不让我们安静地学习、生活,我们就在战场上、行军中,用木板、纸条传递着学习。”[29]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中办学,抗大一分校“从形态上根本看不见有什么学校,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学校,而且有最大的优势,这就是坚强的党政军的领导,强大的教师队伍,有教养的学生。有了这3条,我们这个土学校,不正规的学校,短期轮训的学校,却培养了成千上万、德才兼备的战斗英雄和指挥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30]

  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所留下来的红色基因,最后是勇于胜利的战斗精神。抗大“做到一面战斗一面学习”[31],特殊的战时环境创造了独特的教学模式,对抗大一分校学员来说,战场就是考场,战斗就是试卷,抗大一分校学员将学习与战斗紧密结合,创造了学习与战斗并举的奇迹。抗大一分校学员丁云回忆,该期学员1940年7月入学,原定学习时间1年,因日伪“扫荡”,学校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战斗状态,故该期在校时间2年,“这期间共参加大小战斗五十余次,杀伤了无数的敌人”,参加了大青山突围,丁云所在的九连除几个人提前分配了工作外,到结业时只剩下64人,1942年8月甲子山战役以后才予毕业,“毕业前我们总结了参加甲子山战役的经验,作为我们的毕业考试。”[32]抗大是一所军事学校,配合一一五师、山东纵队等主力部队,进行过无数次战斗。仅以1941年冬沂蒙反“扫荡”为例,为掩护被包围的一一五师师部、山东分局、战工会党政领导机关、后方医院、《大众日报》社和几千名当地群众突围,一分校五大队两个中队,英勇阻击敌人,干部、学员牺牲200余人。

  三、基因相连:临沂大学与抗大基因、抗大精神的沂蒙传承

  抗大一分校扎根沂蒙大地办学,与临沂大学薪火相传,两校文脉相接、学脉相承、校风学风相延、基因相连、精神相通。抗大学脉历经时代陶冶而由临沂大学承继,抗大基因80年来始终传承不辍,抗大精神经由临沂大学及其他学校而接续传承,并融汇于沂蒙精神的弘扬、践行与传承的伟大实践中。

  首先,学脉相承。临沂大学秉承沂蒙精神办学,将抗大基因与抗大精神熔铸于临沂大学精神之中,临沂大学与抗大一分校学脉相承。

  临沂大学的前身——1941年5月创办的滨海中学(即滨海建国学院的前身)是一所“以培养干部为主”的学校[33],其创建与发展均得到了抗大一分校的支持,其中管戈就是抗大一分校的政治教员,其办学模式、办学经验均取自于抗大一分校,是沂蒙根据地的“抗大式”学校,并非普通意义上的中学。1945年,滨海中学改称滨海建国学院,主要培养行政、群众工作、教育、会计、电话、卫生等领域的干部。此后,滨海建国学院历经滨海公学、滨海中学、滨海乡村师范、临沂师范学校等名称,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临沂大学。因此抗大一分校与临沂大学在文脉延续与学脉传接上是一以贯之的,作为革命老区大学的临沂大学,从文脉与学脉的

  其次,校风学风相承。从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风到临大“实”的校风。

  一所高校的独特品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根基于其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抗大实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风,采用“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学原则,创造了“启发式”、“研究式”、“实验式”等教学方法,这些均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临沂大学“实”的校风,高度凝练了一代代临沂大学人的品行与品性,是抗大一分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风的延续与发展。也正是在此校风的涵养下,临沂大学的学风朴正,教风严谨,学习风气浓厚,形成了“老师好好教、学生好好学、管理人员好好服务”的教书育人氛围,抗大一分校的优良学风在此而传承不替。

  第三,精神相连。抗大精神在沂蒙根据地的传播为沂蒙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厚实的基础,是沂蒙精神形成的源头之一,沂蒙精神与抗大精神根脉相系。临沂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探索凝练出的“临沂大学精神”,延续了抗大精神与沂蒙精神的精髓。

  抗大一分校培养的24000余名山东根据地党政军干部,是党的宗旨、理想信念信仰播向沂蒙大地的主要传播者,他们将抗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山东根据地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将抗大精神流播到沂蒙大地。抗大一分校学员结业后,进入山东根据地党政军群文各级机关从事军事、战争、革命工作,充当着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落实党的宗旨与路线方针政策的中介,在山东根据地的伟大革命事业中,与根据地群众建立起密切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推动了沂蒙精神的孕育与形成。

  抗大精神经由临沂大学及其他学校而接续传承,并融汇于沂蒙精神的弘扬、践行与传承的伟大实践中。“团结包容、崇实尚贤、艰苦创业、勇于争先”的临沂大学精神继承了抗大精神与抗大红色基因,汲取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办学所留存下来的“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为核心的抗大红色基因和“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的精髓,提炼升华为全体临沂大学人干事创业、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精神力量,推动了临沂大学在硕士学位点建设、教学科研突破、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各项事业的突破,显现了全体临沂大学人奋勇争先、勇于拼搏、不断开创学校发展新格局新高度的信心与勇气。

  第四,基因相通:从抗大红色基因到“临大特质”

  临沂大学将“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为核心的抗大红色基因,熔铸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之中,将“传承抗大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以沂蒙精神办学育人,自觉担负起传承抗大基因、弘扬沂蒙精神的使命与责任。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创建的最早的革命老区大学之一,临沂大学始终在抗大精神的历史寻绎中赓续着红色基因,在沂蒙精神的哺育中成长壮大。近年来,学校深入挖掘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育人价值,实施弘扬沂蒙精神“三五七”工程,着力培育学生“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临大特质,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秉承革命老区大学的革命传统,适应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临沂大学提出了创建“全国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的目标定位,致力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致力于培养具有“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临大特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临沂大学承继抗大一分校红色基因,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作风、创新创业的精神、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格,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临大学子。

  总之,抗大一分校办学历史及抗大基因的研究,对提炼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加强根据地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史研究、深入阐发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均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本文既注重历史层面的纵向梳理,丰富山东根据地教育史研究,也注重深刻揭示抗大一分校在山东根据地办学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品格及对抗大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深入揭示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对沂蒙精神形成的历史意义、抗大红色基因与文化密码在沂蒙的赓续传承。这对于临沂大学充分挖掘红色基因,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颇具现实指导意义。

  [1]李培南:《抗大旗帜飘扬在山东——回忆抗大一分校》,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上),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90页。

  [2]《十八集团军随营学校来鲁》,《大众日报》1940年1月16日。

  [3]《抗战与干部——抗大四周年纪念》,《大众日报》1940年6月1日。

  [4]临沂地区地方史志办公室编:《临沂百年大事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98-399页。

  [5]临沂地区地方史志办公室编:《临沂百年大事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36页。

  [6]临沂地区地方史志办公室编:《临沂百年大事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1页。

  [7]临沂地区地方史志办公室编:《临沂百年大事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38页。

  [8]临沂地区地方史志办公室编:《临沂百年大事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49页。

  [9]临沂地区地方史志办公室编:《临沂百年大事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52-553页。

  [10]临沂地区地方史志办公室编:《临沂百年大事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70页。

  [11]山东解放区教育史编写组著:《山东解放区教育史》,明天出版社1989年,第94页。

  [12]山东解放区教育史编写组著:《山东解放区教育史》,明天出版社1989年,第94页。

  [13]山东解放区教育史编写组著:《山东解放区教育史》,明天出版社1989年,第110页。

  [14]花立新:《临沂大学校史(1941-2011)》,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页。

  [15]花立新:《临沂大学校史(1941-2011)》,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页。

  [16]袁驼:《抗大一分校的历史功绩与对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下),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12-13页。

  [17]白彦:《抗大传统的现实意义》,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下),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18-19页。

  [18]毛泽东《抗大三周年纪念》(1939年5月26日),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上),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5页。

  [19]临沂地区行政公署出版办公室:《忆沂蒙》(上),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43页。

  [20]白彦:《抗大传统的现实意义》,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下),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19页。

  [21]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上),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96-97页。

  [22]毛泽东《抗大三周年纪念》(1939年5月26日),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上),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10页。

  [23]毛泽东《抗大三周年纪念》(1939年5月26日),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上),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12页。

  [24]政治教育编写组:《政治教育》,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中),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96页。

  [25]临沂地区行政公署出版办公室:《忆沂蒙》(上),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43页。

  [26]冉成:《我走上革命道路的第一步》,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上),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476页。

  [27]胡敬夫:《抗大的办学精神》,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中),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636页。

  [28]阎捷三:《谈敌后的教育工作》,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中),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8页。

  [29]陆洲:《在战场上学习》,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中),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161页。

  [30]杜平斋:《任教10年》,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中),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183页。

  [31]毛泽东《抗大三周年纪念》(1939年5月26日),李志主编:《革命大熔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上),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编,2009年,第11页。

  [32]临沂地区行政公署出版办公室:《忆沂蒙》(上),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53、454页。

  [33]临沂地区地方史志办公室编:《临沂百年大事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90、529页。

责任编辑:张莹 最后更新:2022-12-03 10:54: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祁建民:近年日本关于军队与侵华战争的区域研究

下一篇: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战争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