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国民党将领李默庵之女忆父抗战 国共携手歼敌数万
2023-01-11 11:06:45  来源:中新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李默庵夫妇及长女李碧澄、幼子李希正

  日前,香港文汇报独家专访原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国民党悍将李默庵将军之女李碧如女士。李碧如表示,父亲李默庵曾说,在抗战初期的华北战场,敌强我弱,若没有八路军在敌后的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就不会取得像忻口会战这样的胜利。

  报道称,李碧如的父亲李默庵,一个中国抗战史上响亮的名字,这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在1937年7月12日,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十四军军长,率部赴晋北坚守待敌,在正面战场与日寇奋勇厮杀,立下赫赫战功。最令人瞩目的是,1945年9月,李默庵以第32集团军总司令的身份,代表中国政府接受在浙江境内的日军投降,是抗战胜利以后在浙江境内接受日军投降的最高长官。

  敌强我弱 无人退缩

  1937年10月,由李默庵担任左翼兵团指挥官的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也是最激烈的一场战役。李碧如称,由于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十分落后,不能抵抗敌军杀伤力强大的坦克,李默庵为此自创了土法打坦克,“他用瓶子装上汽油、煤油,站在房顶扔到攻进村里来的坦克上,再用手榴弹引着,坦克瞬间燃起熊熊大火。用这个方法烧毁了好几辆敌军坦克。”

  “为了抵御外敌,中央军、晋绥军还有八路军,大家联合起来,不分彼此,配合得非常好。父亲说,当时日军的装备非常先进,中国军队的武器比较落后,大家都抱着必死的决心,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抗战。当时敌人的坦克直接碾压我军将士的身体,血肉模糊,可是却没有一个人退缩。”说到这,李碧如的声音开始哽咽。

  夜袭敌机 胜过增兵

  在采访中,李碧如多次强调,父亲李默庵对八路军在忻口会战期间,积极配合正面战场所起的关键作用,给予过高度评价。

  “中国真有英雄,八路军真有能人。父亲告诉我,当时敌军的飞机每天都狂轰滥炸,我军伤亡惨重。在正面战场最艰难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大家发现敌人的飞机明显减少了。后来才知道是八路军陈锡联部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烧毁了敌军24架飞机,敌人伤亡巨大。父亲说,这比增加好几个师都管用!八路军破坏敌人的运输和交通,对我们正面战场是一个极大的支持,如果没有八路军,忻口会战也持续不了23天。”

  国共携手 歼敌数万

  在23天的防御作战中,国民党将士与八路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击毙了日军的旅团长,共伤敌、毙敌逾3.6万人,创华北战场歼敌新纪录,挫败了日军精锐部队的猖狂气焰,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抗战激情。

  后来,李默庵还将忻口会战国共合作抗敌这一段历史写进了自己的回忆录:“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不久前,国共两军还在互相作战,却突然成了同一战场上的袍泽,捐弃前嫌,联手抗日,很令人感慨。”

  在女儿李碧如眼中,李默庵是一位深明大义、非常正统的军人。“他自己就是苦出身,因此非常同情劳苦大众。他不想看到老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正是李默庵在1948年秋从江苏南通移军湖南常德,准备长沙起义的真正原因。1949年夏,李默庵退出军政生涯,移居香港。

  子女大多留美生活

  在采访中,香港文汇报记者翻阅了李默庵将军许多珍贵的老照片。无论在什么时期,照片中的李默庵总是带着坚毅的微笑。其中一张照片,一个长相俊俏的小男孩与李默庵夫妇的合影引起了该报记者的注意。“这是我的弟弟希正,这是他和父母在美国拍的。”在美国,李默庵度过了一段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李默庵夫妇共育七个子女,除李碧如之外,其他子女和后代现都在美国生活。作为李默庵的子女,他们继承了李默庵将军聪颖好学的品性,在各个领域都有建树。李碧如的大姐在美国读书毕业后嫁给了黎元洪的孙子,夫妇俩开了一个生物制品公司;二哥跟嫂子曾供事于西雅图的一家波音公司,现在均已经退休;两个妹妹也在美国,其中一个妹妹嫁给了一位飞机仪表的工程师;最小的弟弟希正在美国经营一家计算器公司。

  “大家在美国过得都还不错。”说到这里,李碧如露出了欣慰的笑容。1981年,李默庵携夫人应邀回国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在和父母分别30多年以后,李碧如才见到双亲。

  难忘黄埔师生情

  当年在黄埔军校,周恩来在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曾调李默庵到政治部当干事。李碧如告诉记者,李默庵出国后,周恩来曾给很多大使馆致电寻找他。“有一次,周总理设宴招待几位黄埔出身的国民党将领。总理当时对其他几位说,李默庵现在也不知道在哪儿,他要是回来多好啊。日理万机的周总理还时常挂念着父亲,可见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

  李碧如说,父亲最难忘的是“西安事变”后与周恩来的重逢,“父亲与周恩来是师生关系,见自己的老师来看望自己,父亲惭愧地说,学生应该前去拜见尊师才是,学生失礼了。周恩来笑着说,我来不是一样吗?黄埔师生本一家,不必多礼。”在寒暄了几句之后,周恩来突然吟起了李默庵写的诗:“登仙桥畔登仙去,多少红颜泪始干。”

  李默庵听后大感意外,忙问道:“主任何知我有此诗句啊?”原来,这首诗是1933年在江西第四次反“围剿”红军作战时,李默庵有感而发所作。周恩来说,这句诗是当时作战期间,红军从电报中截获转呈他的。因为诗句写得形象生动,又表达了厌战的心情,周恩来一下子就记住了。

  晚年叶落归根 力促两岸统一

  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斩不断的乡愁,远居海外的李默庵始终心系祖国。在美国,李默庵每天都会看报,他还化名“李霖生”,在美国中文报刊上发表文章驳斥对中国不好的言论,并与其他黄埔同学宋希濂、侯镜如等在华盛顿发表宣言,呼吁军校同学发扬黄埔精神,为促进中国统一而奋斗。

  1984年,李默庵和宋希濂、蔡文治等联袂回归。 1995年6月,李默庵担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尽心尽力。李碧如表示,李默庵晚年回到祖国,一是希望叶落归根,二是想联系在台黄埔同学,推动第三次国共合作。同时,他希望把自己投身民主革命的经历,以及对新旧中国的体会记录下来,以教后人。

  2001年10月27日,李默庵在京逝世,终年97岁。他离世时唯一挂念的,就是祖国何时能实现统一。李默庵曾说,鉴史知今,每当回想到忻口会战国共合作的那段经历,便对至今海峡两岸尚天各一方的局面感到痛心,希望后人能珍惜前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生活。

责任编辑:张雨萌 最后更新:2023-01-11 11:07: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缅怀恩公——李默庵先生

下一篇:王锋:一位著名学者的1949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