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贵州抗战老兵吴道华迎来“百岁寿庆”,曾指挥“凯里保卫战”!
2020-10-09 09:02:45  来源:百姓视讯 作者:潘欢欢  点击:  复制链接

  漫步人生风雨路,潇洒红尘天地间;春风化雨一百载,幸福吉祥合家欢。

  10月7日,贵州凯里籍抗战老兵吴道华迎来“百岁寿庆”。当天,儿女们在凯里大歌寨民族风情餐厅为老人举办了一场不寻常的“百岁寿庆”宴会,前来祝贺的全是老人的家人,现场隆重热烈而又简朴。


抗战老兵吴道华与家人合照

  吴道华老人是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黄金寨人,生于1921年,与中国共产党同龄。1934年小学毕业时,中国正遭受日本侵略,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从小他就有了走出家门、为国奉献、改变命运的念头。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吴道华14 岁徒步5天5夜前往贵阳求学。19岁考入黄埔军校,毕业时获蒋介石亲授“中正剑”。后来参加抗日战争、凯里保卫战等。曾任炉山县剿匪指挥部副指挥长兼凯里剿匪指挥部指挥长,任炉山县武装工作队队长,任普安县民政科科长,与邓小平三弟邓蜀平共事。他曾被错划为“右派”,后来得到改正。在平坝县民政局离休后,任贵州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兼黔东南联络组组长,为促进祖国统一,振兴中华作出努力。

抗战老兵吴道华向志愿者讲述抗战历史

  活百岁松钦鹤羡,数一生苦尽甘来。吴道华老人目睹了百年社会变迁,经历了人生世态炎凉,一辈子含辛茹苦养育了自己的儿孙们。如今,吴道华老人鬓发如雪,皱纹爬满额头。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老人无疑是一本活着的历史巨著。宴会现场,所有的鲜花在为老人盛开,所有的掌声在为老人喝彩。

  据老人的儿女们讲,他们的父母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养育了六姊妹。母亲在10年前去世,现在全家四代同堂,可以说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在他们的父母身上,凝聚着许多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美德,为人真诚友善,宽厚大度,仁慈博爱。父母所做的一切,一言一行,为晚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虽然二老劳苦一生,但在子女的心目中却永远是神圣的、伟大的!“父亲一生没有不良嗜好,不沾烟酒,唯一的爱好就是在老年时打打麻将,活动活动脑子。”老人的小儿子说,这些都使得父亲能延年益寿!

  老人老家凯里舟溪镇黄金寨吴廷金家族,送来祝贺牌匾、糯米饭与米酒,以民间最高礼仪向老人带来祝福;大歌寨民族风情餐厅在得知老人举办寿宴后,精心烹制了美食,特意为老人免费准备了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提供免费的酒水,歌舞队还免费为老人表演助兴……大家都为老人送祝福,祝愿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当天,宴会大厅里热闹非凡,人声鼎沸,亲人们还不时拿起手机与老人拍照留影,送上最真诚的祝福,祝吴老平安健康,吉祥如意,福寿万年!

北平起义前夕吴道华留影

  ■伏击日军“征粮队”

  1944年春,吴道华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被分到湖北秭归,进入国民革命军76军135师(后整编为76师135旅)军部,最初任见习参谋(负责为军长、师长等军官布置战术时管理地图之人)。军官们在地图边布置战略战术时,吴道华也常常在旁。

  “他们在讨论战事和布防时,从不讲军官的名字,只说某团某连如何去进攻某地,并不提及是谁带领的部队。”吴道华说,究其原因就是防内奸将军官的名字透露给日本鬼子,并从中分析掌握他们的性格与习惯,从而应用相应的战术来瓦解该支部队。

  半年后,吴道华从76军军部分到135师404团1营1连1排任少尉排长,月薪为26块金圆券。“当时战事,法西斯节节败退,日本鬼子已成了丧家之犬。”吴道华说,在1944年底至1945年8月这期间,当时他们所在连队分散在宜昌、沙市一带乡镇,主要伏击从城里到乡镇来“征粮”的鬼子兵。

  小鬼子们都驻扎在县城,县城四周及主要通道则是密密麻麻的碉堡。白天,小鬼子没粮食吃了,就进村来抢;夜晚,他们则躲在碉堡里吃喝。

  一次,在沙市外围某村寨,老百姓向他们报告说,有一小股日军要进村来“征粮”。吴道华知道后,带领全排战士悄悄摸到村口埋伏起来,等待鬼子进村口时来过两面夹击。鬼子来了大约一个班10多名“征粮”队伍,刚进村口就遭到了伏击。双方火拼了一刻钟之后,鬼子见大势已去便急忙撤退。“打得好过瘾,鬼子死了8个。”吴道华一边比划一边说。

  一天中午,吴道华与战友们在一处山路上与返城的10名鬼子“征粮队”遭遇,当时鬼子没有征到粮食,抢走了老百姓的几头山羊,一些鬼子肩上还挂着“扫荡”而来的鸡鸭等战利品。枪声响起后,鬼子连山羊也顾不得拉走了,连忙将挂在肩上的战利品丢弃,仓皇逃走还丢了几条性命,“鬼子那狼狈样,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天,受尽了鬼子来袭扰的乡亲们,特意宰杀了两只山羊,款待吴道华与战友们。

  像这样痛击日本“征粮队”的战斗,吴道华大大小小经历了20多次。每一次战斗,他始终佩剑不离身,牢记“誓死保家卫国”的训条,带领全排3个班40多名战友,在湖北宜昌、秭归、荆门一带山山岭岭抗击日寇一年多。

  吴道华还清晰地记得,他的排一共45人,有3挺轻机枪、3支美式卡宾枪及人手一把中正式步枪,而仅有他本人佩有一把左轮式指挥手枪,“中正剑”也随身佩帶。“当时大家巴不得攻进碉堡里去痛打鬼子,但由于鬼子布防紧密,加上当时可使用的武器少,不敢去进攻坚固的碉堡。”

1943年吴道华在黄埔军校19期同学录上留影

  ■亲历日军投降

  转眼到了1945年8月15日,已经走投无路的日本侵略军投降了。当时,驻扎在城外的吴道华与战友们并不知道日本已正式宣布投降,听到城里百姓放鞭炮庆贺时才知道。

  投降的日本部队,大部分退到武汉等大中城市,随后回国。只有少部份的留下移交物资,他们见到中国军人都是“点头哈腰”很有礼貌的,许多都会讲汉语,问及他们为何来侵略中国,他们回答说“我们是奉长官的命令而来的”。

  “打开鬼子交出的仓库,都是成堆的粮食与毛毯、军服等。”吴道华回忆了许多细节:日本军的仓库中有很多小袋子装的干粮,类似于压缩饼干,只要战事一起,带上几袋干粮就着水壶就可以随时解决吃饭问题,很方便,不像中国军队要埋锅造饭才得吃。日本兵军帽上的布片设计也很特別,可遮阳又可防蚊蝇叮咬,他们说,夏天急行军时还可“煽风降暑”。此外,缴获来的日本皮靴,许多是脚拇指与另四指分开的,“分发下来,没人穿得起”。

  “对于已经投降的日本军官,我们不打不骂,除了给他们吃饱穿暖外,还对他们进行集中学习,教育他们‘侵略中国是可耻的”’。吴道华描述道,日本兵个子不高,最高的也就一米七左右,他们的“三八大盖”装上刺刀后比他们身高还长。

起义证书

  ■参加隐蔽战线工作

  “潜伏”这个词烙进我们的脑海是因为多年前的一个同名连续剧,而之前的同题材电视剧里,几乎没有这个词,对于在隐蔽战线战斗的同志,都是用“地下党”来称谓。

  解放战争时期,吴道华在黄埔军校驻北平第一军官训练班任军械科长,其间被渤海军区发展为驻北平城市工作部(领导敌占城市地下斗争的首脑机关)地下工作者,并“潜伏”下来,为北平和平解放秘密工作。后率部下随傳作义部在北平起义。

  1949年和平解放北平后,吴道华的潜伏身份未暴露,渤海军区城工部秘密派遣其以国民党军官的身份南下策动国民党部队、匪首起义,迎接全国解放。

  吴道华先后利用同乡和黄埔同学关系,到重庆秘密动员国民党空军第五军司令部汽车队队长金儒瑜(黄埔军校19期,麻江人)于1949年冬起义,向人民政府移交大小军车56辆,官兵200余人,卡宾枪10余支;回到家乡炉山县(今凯里市),率“贵州省国民党政府第七专署青年服务大队”80多人携带武器于11月10日在丹寨南皋起义;以同学名义多次拜访说服国民党89军独立营营长黄埔同学李鸿昌,李鸿昌1949年11月9日带领30余人,携带精良武器向炉山县政府投诚;动员说服贵州省国民政府专员佘辉庭,佘辉庭于1950年3月13日率贵州省第七专属官兵34人携带武器在凯里起义。

  前后两段的“潜伏”, 吴道华收获不小,许多老乡、同学、部下在他的鼓动下纷纷率部起义。

  吴道华有过这两段4年历史的隐蔽战线工作经历,他从来没有给他的儿女讲过。直到几年前,当吴道华的单位领导来看望他,递给儿女复印的父亲的几页档案时,才知道这段“潜伏”经历。

  那么,之前又是谁策反吴道华当上了“地下工作者”呢?吴道华说,是时任中央军校驻北平军训班主任、黄平老乡徐幼常。吴道华当时是军训班军械科长,在徐幼常手下任职。吴道华说,当时,他千想万想,都没有想到老乡徐幼常是“潜伏”的地下党。

  至今,吴道华依然对自己“潜伏”的工作经历守口如瓶,不愿回忆,也不想多说点什么。吴道华只是告诉儿女,“那几年,天天提心吊胆过日子,随时随地都会丧命。”

  ■指挥“凯里保卫战”

  圆满完成策动任务后,1950年2月,家乡匪患猖獗,吴道华才公开共产党人真实身份。

  吴道华被任命为炉山县武工队副队长、炉山县剿匪指挥部副指挥长、凯里区剿匪指挥部指挥长。在凯里地区与土匪周旋了整整一个春天。

  1950年4月23日,匪首石开调集四个支队和一个独立大队数千人向凯里突击,扬言在天亮前占领凯里。在敌我力量非常悬殊的情况下,吴道华率武工队30余人固守在凯里大阁山,指挥了“凯里保卫战”。

  在这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吴道华耳边擦过,险些丢命。

  最终,武工队与土匪激战三天三夜后,随着增援部队的到来,粉碎了土匪梦想占领凯里区的狂妄计划。

  炉山县委县政府鉴于匪患猖獗形势,为避匪锋芒,保存实力,待机歼敌,决定放弃凯里区,集中力量固守炉山县城。

  离开凯里前,吴道华按指示将十多万斤粮食分散到可靠的贫穷农民家中,坚壁清野。

  1950年4月30日,吴道华带领武工队奉命转移回炉山县城,在县委县政府的身边,开始新的战斗。

  不久,吴道华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38年后离休,才重归故里——凯里。

  吴道华荣誉

  1944年,黄埔军校毕业后,获蒋中正(介石)亲自授予“中正剑”佩剑,奔赴抗日一线;

  2005年,获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颁发“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

  2015年,获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颁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201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10-09 09:07:1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100名“子孙”为安龙县104岁抗战老兵祝寿

下一篇:贵州志愿者历时15年创作《致敬抗战老兵》公开出版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