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杨虎城
2017-12-21 10:18:03  来源: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军事人物  点击:  复制链接

          杨虎城(1893~1949),号虎城,亦作虎臣。陕西蒲城人。10岁入本村私塾,13岁因家贫辍学,到孙镇一家饭铺当童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因其伯父杨全兴参加反清组织哥老会,清政府遂把其父杨怀福(复兴)绞死于西安;不久,杨全兴亦被打死。15岁的他得村民帮助,才安葬了父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联络穷苦人结成了打富济贫的中秋会,并加入了哥老会。

  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日10日)武昌起义后不久,陕西爆发了反清革命。杨率领部分中秋会会员参加了反清革命队伍,被编入秦陇复汉军张云山部向紫山的向字营。中华民国成立后,杨因不满所在部队的腐化堕落、欺压百姓,于1914年离开队伍,回到蒲城家乡劳动谋生。当时,蒲城人民的生活十分艰难。杨带领中秋会会员进行抗暴抗捐斗争,打死了作恶多端的劣绅李桢,遭县衙通缉。他联络“刀客”武装,除暴安良。后来又劫夺了官府的一批税款,买枪炮,置武器,到同州(今大荔)、合阳一带活动。官府缉捕未获,只好收编他们为地方民团,杨被委任为本乡民团团总。

  1915年袁世凯复辟称帝,全国人民群起声讨,陕西各地奋起驱逐袁在陕西的心腹陆建章。杨在井勿幕等同盟会会员的策动下,参加了陕西护国军,在朝邑、华县、华阴一带截击袁军,与陆建章部作战,屡获胜利。讨袁军事获胜后,陕西整编军队,1916年杨部被整编为陕西陆军第三混成团第一营,杨任营长。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树旗护法,陕西民党人士起而响应。1918年1月张义安等在三原起义,树起陕西靖国军旗帜,与段祺瑞系的陕西督军陈树藩对抗。杨毅然率部参加,被任命为陕西靖国军左翼军第五游击支队司令,曾率不足千名士卒,与陈树藩万余之众在临潼关山、界坊鏖战六昼夜,遏止了陈军的进攻。同年8月,于右任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将各地靖国军统一编成六路,杨任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

  1921年,阎相文、冯玉祥、吴新田等部进入陕西,靖国军被分化和改编。杨坚持靖国军旗帜,亲迎于右任于武功,重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杨被任命为第三路司令,与直系军阀多次激战。后因孤军无援,伤亡过重,遂率部转战千里,于1922年秋冬进入陕北,部队改编为陕北镇守使署暂编第二团,李子高任团长,杨离开部队,暂住榆林。1923年经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介绍,杨结识了共产党员魏野畴。杨、魏二人促膝谈心,分析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靖国军失败的原因,杨请魏帮助他训练教育部队,并决心和共产党合作。

  1924年1月,杨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0月,冯玉祥、胡景翼、孙岳联合发动北京政变,成立国民军。同年冬,杨被井岳秀委任为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率旧部和井岳秀一些部队回师关中,与刘镇华的镇嵩军及麻振武部在渭北作战,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军第二、第三军在豫西与刘镇华、憨玉琨的战争。1925年5月,魏野畴等领导陕西青年掀起驱逐军阀吴新田运动。杨率部予以支持,追击逃走的吴军,歼其两个团。国民军第三军军长孙岳率部入陕任陕西军务督办,编杨部为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杨任师长。

  1926年春,直系军阀刘镇华率镇嵩军号称十万人进攻西安。杨急率部回师三原、泾阳一带,并参加三原军事会议,与陕西各部队将领共商守卫西安大计。会议决定杨部与国民军第二军所属的部队联合抗击刘镇华。4月18日,杨部移驻西安。为统一守城部队指挥,杨在5月19日的将领会议上提议取消国民军第二军、第三军名称,一律改称陕军,并提议李虎臣为陕军总司令。会议决定杨与田玉洁为副总司令,邓宝珊、卫定一为总、副指挥。指挥统一后,军心大振。杨主动与李虎臣、卫定一搞好团结,克服困难,艰难守城八个月,直到11月28日国民军联军援陕军抵达,才里应外合赶走了刘镇华的镇嵩军。

  西安解围后,冯玉祥任命杨为国民军联军第十路司令。1927年5月,国民军联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杨部随之改为第十军,不久东出潼关,参加北伐,同奉系直鲁联军在陇海线徐州以西作战半年,转至皖北太和休整。冯玉祥附蒋反共后,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杨虎城没有因蒋、汪、冯的反共而动摇。他拒绝蒋、冯捕杀共产党员的命令,还把魏野畴、南汉宸、蒋听松等近百名在陕、甘等省无法立足的共产党人安插在自己的部队中。魏、南、蒋等积极在军队和地方开展工作,使军内外的中共党员猛增到1000多人;还在杨的支持下开办了革命军事学校,建立了士兵委员会、宣传队等组织,使十军和太和地区依然保持着大革命时期的好形势。南京政府对十军不积极“清党”十分不满,1928年初派韩振声到太和,点名要杨逮捕魏、南、蒋等共产党员。杨此时心境复杂:移师皖北以来,他曾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没有被中共组织批准;身边的中共党员曾劝他起义反蒋,他也没有赞成。尽管如此,要他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现在仍在帮助自己的共产党人下毒手,他是绝对做不出来的,于是坚决拒绝了韩振声的要求。这时,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在困扰着他,那就是部队的归属问题。此前,冯玉祥曾函电交驰,并派专使促他率部回豫,他认为不能再与冯共事,婉言回绝。然大军避处太和一隅,不唯部队无法发展,粮饷械弹均成严重问题。无奈之中,杨曾向蒋介石提出,愿意让其“收编”,但蒋迟迟没有答复。韩振声见杨拒绝逮捕魏、南等,遂胁迫杨去南京向蒋介石“面陈”缘由。杨也正想去南京寻找部队归属问题的解决办法,便在春节过后离开了太和。临行前,他向参谋长孙蔚如叮嘱,对魏、南等要对得起朋友道义。杨到南京后未见到蒋介石,却接到蒋的命令,着十军归第一集团军指挥,参加“二次北伐”。杨不愿参加“二次北伐”,遂将军务交给孙蔚如、冯钦哉代理,于农历四月到日本休养去了。此后,蒋介石与冯玉祥反目,裂痕渐深,双方都电促杨早日回国。杨于同年11月回到国内,他的部队被改编为暂编第二十一师,奉何应钦命令开往鲁南。杨到鲁南就任第二十一师师长,肃清了鲁东铁路以南十余县的匪患。1929年春,蒋、冯关系破裂。冯下令驻鲁部队全部西撤,准备同蒋作战。杨权衡利弊,未服从冯的调遣而投奔蒋介石,被蒋任命为新编第十四师(不久改为第十七师)师长,加入了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行列。先打败了冯部刘汝明的进攻,又击溃了叛蒋的唐生智部。1930年3月,第十七师被编为第七军,杨任军长;蒋、阎(锡山)、冯(玉祥)中原大战时,杨又被蒋升为讨逆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率部对阎、冯作战,自豫西转战回陕。此时,蒋对杨极力拉拢,10月29日委其为陕西省政府主席。10月31日,再以第十七路军“讨逆”有功,下令将所辖第一、第二、第三旅,分别扩建为第七十一(次年4月改为第四十二)、第十七、第五十八师,原旅长冯钦哉、孙蔚如、马青苑升任各师师长。

  杨锐意治陕,誓言“想把刮地皮的钱尽量用来为老百姓办事”。他提名南汉宸为省政府秘书长,李百龄为教育厅厅长,李仪祉为建设厅厅长,着重抓了教育和水利事业。他还注意培养人才,选派进步青年外出深造;提倡学术自由,让各种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公开讲授。“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不允许谈抗日,但杨虎城主政的陕西地区仍有宣传抗日的自由。杨的身边,也有很强的亲蒋、守旧势力,因而,在抗日、“剿共”的问题上,他常常左右摇摆。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南、川北时,进步力量推动他与红军达成默契,迂回避战;红二十五军进入陕南时,他却将三个警备旅全部调去阻击,并亲到蓝田指挥,直到警二旅两个团被歼,警三旅五个营被打散、警一旅全军覆没时,他才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觉悟到“剿共”的路走不通。而蒋介石对杨只是利用,从未信任。在委任杨为陕西省政府主席的同时,就派顾祝同任潼关行营主任,以扼陕东咽喉。以后又派马鸿逵为宁夏省政府主席、邵力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以防杨向西北发展,还调胡宗南部驻天水,监视杨的行动。杨为了反控制也做了不少努力:派十七师孙蔚如部西进兰州,帮回民军首领马仲英部进军新疆,坚决镇压了蒋在陕境扶持的反杨地方武装,并与国内各派反蒋势力有所联系。1932年1月,杨被国民政府特派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同年6月12日,陆海空总司令部又委任杨代理洛阳行营主任。杨于6月20日复电声明,因不能离陕,请设行营于陕西潼关,获得同意。7月6日,杨在西安宣誓就任潼关行营主任。1934年10月,蒋下令将杨部第十七师四十九旅改编为第五师调往河南。1935年4月,杨被国民政府铨叙为陆军二级上将。5月,蒋又突然免了杨的陕西省政府主席职务。杨对蒋这种又拉又打的手段,特别是对蒋奉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满。

  1935年夏,张学良的东北军奉命入陕“剿共”,连续遭到红军的打击。从丧失东北到西北“剿共”失利,使张对蒋的内外政策产生了与杨同样的想法。在中共的争取下,到1936年春,张、杨所部先后与红军实现了停战,并进而建议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对张、杨的言行有所警觉,遂调大量嫡系部队入陕,并于12月4日亲抵临潼,逼迫张、杨或全力“剿共”,或让出陕西省由中央军“剿共”。矛盾已无法调和,张、杨遂决定发动“兵谏”,于12月12日扣押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同时电请中共派代表来西安共商救国大计。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与张、杨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事变终获和平解决。但蒋介石背信弃义,先扣留了送他回南京的张学良,接着又逼杨辞职。1937年6月,杨被迫“出洋考察”。卢沟桥事变后,杨在欧洲曾两次致电蒋介石要求回国抗日,均遭拒绝。后经宋子文斡旋,才被允准,于同年11月携妻子由法国马赛经香港回国。踏入国门,杨收到蒋约他在南昌晤面的电报,然刚到南昌即被戴笠囚禁。1938年被解押长沙、益阳监禁,1939年起又先后被囚于贵州息烽、重庆杨家山和贵阳麒麟洞。在长达12年的囚禁期间,中共和国内民主党派、社会贤达曾多次呼吁释放张、杨等爱国将领,蒋介石非但没有应允,反而把杨转押到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并于1949年9月6日,亲自指使特务将杨杀害于重庆松林坡“戴公祠”内。杨的夫人谢葆真同他一起坐牢,两年前已死狱中。同杨一起被杀害的,还有他的次子拯中和在狱中出生的幼女拯贵,秘书宋绮云夫妇及其幼子宋振中。杨的副官阎继明、警卫员张醒民亦于同年11月27日在渣滓洞监狱的大屠杀中牺牲。1950年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将杨虎城及诸烈士遗骨迎葬于长安韦曲少陵原畔。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十分怀念这位因反对内战、主张抗日而惨遭杀害的爱国将军。周恩来赞誉他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1.出席引泾工程开工典礼   2.杨虎城(左六)与张学良(左五)、 3.与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前  4.与夫人、幼子在上海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8-04-04 12:06:2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何万祥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