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李忍涛
2018-06-16 11:34:49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李忍涛(1904—1944),云南鹤庆人,中国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中国化学兵创始人。早年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留学,毕业后又赴德国陆军参谋大学深造,学习理化科学和军事化学。1943年2月,李忍涛率领两个炮兵团参加中国远征军,由其指挥的笫一和笫二化合远征军为中国防化作出突出贡献。1944年赴印度视察中国远征军防化学兵部回国时遭到日军暗杀,所乘飞机被日军击落牺牲。

  人物经历

  李忍涛 (1904—1943),出生云南鹤庆县云鹤镇,.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中央军将领,中国化学兵创始人。1918年考入云南省立师范学校学习。1923年考入清华大学。1926年考入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1929年毕业后被美国政府公费选送德国参谋大学深造,毕业后在德国陆军兴登堡联队实习。1931年回国后出任中央军校军官训练班及高等教育班副主任,留德军官预备班主任。1932年调任军政部防化学兵队队长。1933年调任国防军备专门委员。1938年升任军政部防化学兵总队总队长兼军政部防毒处处长。1940年底兼任中央军校特种兵干训班主任。1942年兼任川南清乡指挥官和军事委员会外事局高参。1944年赴印度视察中国远征军防化学兵部回国时遭日军暗杀,所乘飞机被日军击落牺牲。1946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追赠李忍涛为陆军中将。

  人物事迹

  这是1944年的10月28日,在结束了中国远征军缅甸兰姆加尔基地的视察工作后,国民革命军化学兵部队总队长李忍涛乘飞机回国。不料,日军阴谋布置暗杀,由于间谍事先探得情报,在喜马拉雅山东南第三峰的上空,四架等候多时的日机袭击李忍涛将军的座机,机上九人,无一生还。噩耗传来,中国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何应钦悲痛至极,望天长哭道:“日寇毁我臂矣,此仇不报,死不瞑目。”何应钦之痛,同时也是年轻的中国化学兵部队之痛。作为这支新式军队的一手缔造者,李忍涛将军的一生,便是中国化学兵部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象征与缩影。

  早在欧美留学时,李忍涛就以专攻军事化学而在同僚中小有名气。此时的中国军队中,不仅没有专业的化学兵部队,甚至大多数军官与士兵“皆不知化学战为何物”。1933年,在李忍涛的推动下,蒋介石决定成立化学兵部队,为对外保密起见,把“化”字去掉,称为学兵队。

  在学兵队士兵的回忆中,这是个“身材魁梧,四方脸,浓眉大眼,英气逼人”的将军。针对当时军人普遍存在的各种病态,他亲手制定了学兵队的队训:“阳刚、诚实、乐观;我见我到我克服。”这儿的士兵与其他部队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走路时握拳直肘,转弯时不能走斜线,必须走出一个漂亮的直角。他们的训练时间长达两年半,除了普通士兵必须掌握的各种技能外,还专门有一年时间,学习各种先进的化学战术。

  在这支部队成立两年后,国民政府为准备对日作战,举行了一场大规模军演。以江苏句容县为决战地区,当假想敌日军进入该区域时,学兵队施放烟幕弹以代替催泪性毒气。演习的结果,该区域的日军假想敌被全歼。当时参加演习的部队,毫无化学战知识。据史载,看到满天烟雾,有人惊惶不安,有人高声谩骂,甚至有军官高喊:“打仗就打仗,这搞的是什么名堂。”在高处观战的蒋介石,看到化学战的真正威力,也惊出一身冷汗。

  自此,这支初具雏形的化学兵部队引起各方瞩目。日军为此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以李忍涛的部队为假想敌,在本土举行了多次化学战演习,还为准备用于侵华战争的30个师团近200万名士兵配备了防毒面具与解毒剂,就连近9万匹战马,也配备了防毒衣罩。

  但不为外界所知的是,一直到1942年,李忍涛指挥的化学兵部队也只有4个团,武器装备大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时产品,数量也严重不足,平均150名官兵才能分到一副防毒面具。由于蒋介石过于心爱这支部队,他们也很少投入战斗。不仅如此,这支特殊部队,还几乎遇到被裁撤的命运。在一次最高军事会议上,有将领对学兵队的作用提出质疑,要求其改为普通步兵师开赴前线。于是,李忍涛据理直言,留下了一段足以载入军事史册的话语。 将军说:“在华的100多万日军,人人都背着防毒面具,这是怕谁呢?不是怕在座的各位将军,而是怕学兵队。化学兵虽然耗用国家粮饷,但比起日军花的钱,那就微不足道,若是将学兵队裁撤或改编,日军从此便可无所顾忌,请各位想想,学兵队是有好?还是没有好呢?”

  在随后的滇缅战场上,学兵队终于开始大显身手。1943年2月,李忍涛率领学兵队的两个炮兵团,到印度兰姆加接受美式装备。由于学兵队的士兵受到过严格训练,与盟军的配合极其默契,他们有效阻遏了日军化学兵部队的袭击,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忍涛早已做好了杀身成仁的准备,却未曾想过是这样一种结局。在李忍涛将军阵亡之后,有部下翻阅其遗物,看到李忍涛生前手书“将军百战阵前死,壮士十年裹尸还”,不由得叹道:将军壮志未酬矣!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8-06-16 11:36:5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罗炳辉

下一篇:陈钟书:滇军抗日首位捐躯的少将旅长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