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抗日根据地位于江苏省中部,包括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区,东临黄海,南至长江,与苏北、淮北、淮南、皖江等华中抗日根据地相连。皖南事变前统称苏北。1941年3月,苏中区党政领导机构成立,苏中抗日根据地开始形成。1939年初,进入江南敌后的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贯彻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的方针,在巩固苏南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同时...
来源:满城飘雨的博客
2018-01-22 11:39:12
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指挥机构。受新四军和中共苏中区委双重领导。1941年4月成立,由新四军第1师领导机关兼军区机关。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刘炎(后粟裕兼),参谋长刘先胜,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先后辖第1、第2、第3、第4、第5、第6军分区,教导旅和直属教导团、海防团。辖区在江苏省扬州、淮安、大中集(今大丰县城关)、启东之间,后扩大到上海、苏州、镇江一...
来源:雪落竟飞舞的博客
2018-01-18 11:18:06
什么是抗日根据地,指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建立的反抗日本占领军的统治而建立的根据地。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概况。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20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华中地区新四军领导的8大根据地之一。既是最深入敌腹心地区的抗日根据地,也是较大规模的沿海根据地之一。位于江苏省中部三市,多部位于扬州、泰州、南通北部,少部...
来源:晋城党史
2018-01-09 11:47:51
1940年10月,黄桥决战大捷。陈毅、粟裕率新四军东进抗日,以东台县范公堤以东沿海滩涂为基地,三仓地区为中心,创建苏中抗日根据地。东台,西汉吴王刘濞东煮海水为盐之斥卤海滩,历代煮海熬波,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县域十盐场,古称淮南中十场。新四军入驻,三万盐民和广大农民赢粮而景从。艰辛劳苦之灶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往事有盐,更耐品味。...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1-09 10:22:54
1941年3月1日,华中局决定成立苏中区党委,苏中区辖宝应、泰县、靖江、南通等14个县,东濒黄海,南临长江,西以京杭运河为界,北与盐阜、淮海毗邻,总面积2 3万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人,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1942年12月后,粟裕、叶飞、陈丕显先后担任苏中区党委书记,向明、周季方、章蕴先后任组织部长。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全力打造了一支清正...
来源:宝应县纪委
2018-01-08 15:15:31
位于江苏省中部的苏中抗日根据地是当时最深入敌腹地区的抗日根据地,也是较大规模的沿海根据地之一。在那个革命烽烟四起的岁月里,它的建立,不仅使新四军在长江以北站稳了脚跟,有效改善了我军在华中地区的战略态势,更极大提高了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斗争的信心。而由军民同心共建的高邮抗日根据地在当时的苏中地区对敌斗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四军顽...
来源:今日高邮
2018-01-08 14:54:25
苏中区位于长江以北的江苏省中部,南抵长江,东濒黄海,西至京杭大运河,北抵盐城、淮阴,与苏北、淮北、淮南、皖江等区毗邻,相当今江苏省的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区。先后作为华中抗日根据地及华中解放区之一部,从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部队进军苏中起,该区经历了前期苏北抗日根据地、中期苏中抗日根据地和后期苏北解放区,1949年4月结束。开 创江苏省中...
来源:新浪
2018-01-08 11:17:52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为保卫苏中抗日根据地,以主动进攻方式反击日伪军扫荡的作战。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对驻南通、上海等地日军形成了严重威胁。为此,1941年12月8日,日军独立混成第12旅1个连和伪军第7师特务团、独立团及伪军第5师第3团等部共2000余人,向苏中南线如皋县丰利镇(今属如东县)进行扫荡。9日,日军100余人和伪第1集...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1-08 11:05:22
如何认识抗日游击战的战略作用?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当年11月,日军侵占上海后,兵分三路向南京进攻,国民党军队的两道防线均被突破。敌军兵临城下,南京城内乱作一团。这时,日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他们妄图用残暴手段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告捷后,毛泽东说:于是中国抗日的游击战争,就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
来源:江苏省委宣传部, 作者:谈声华
2018-01-08 11:03:03
1940年6月,由陈毅、粟裕领导的新四军,在江都打响郭村保卫战,打开了新四军东进的通道,成为扬州大地首场抗战胜利之战。从此,扬州成为苏中抗日根据地,也成为新四军在华中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战场,根据地宝应一度成苏中抗日斗争指挥中枢。新发现的一组新四军老照片,见证了新四军在苏中抗战的光辉岁月。抗战期间,扬州军民取得了若干次战役胜利,...
来源:畅无限百家号
2018-01-08 10:40:17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4月至12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一部反击日伪军对苏中清乡的作战。1943年4月1日,日军第61师团4个大队及伪军、警察、特务等共1 5万余人,采取先军事后政治以及军事与政治相结合的手段,对苏中军区第4军分区的南通、如东、启东、海门等地区进行清乡。日伪军在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增设据点,昼夜出动兵力,采取拉网、...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1-08 10:37:49
1941年3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宣布撤销原苏北区党委,成立苏中区党委,同时成立苏中区行政委员会,苏中军区由新四军一师兼?苏中区党政军领导机构成立后,随即在通如海启地区成立了苏中四地委?四专署?四分区,江都?高邮?宝应为一分区,二分区辖兴化?东台?泰东,三分区辖泰州?泰兴?靖江,苏中四分区辖海门?启东?南通?如皋等县及东南行署?地委书记向明,副书记钟民,专员季...
来源:《如东大观》
2018-01-08 10:31:12
1943年春,日寇为实现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战略,调集1 5万优势兵力,对苏中四分区(通启如海)根据地,实施血腥清乡。一时间,南通地区与华北冀中地区一道,成为全国抗战最为艰苦的地区之一。大家呀一起来,火烧竹篱笆竹篱笆硬分家,南边田北边家,有粮有菜吃不到它,大家呀一起来,火烧竹篱笆……虽然过去70多年,这首革命歌谣,在92岁姜杰老人的心里记...
来源:南通日报
2018-01-05 15:16:29
1 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新四军重要的战略决策1940年5月4日,中共中央作出指示,要求在江苏境内,尽可能迅速地、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一切可能控制的地域控制在我们手中,独立自主地扩大军队。根据中央五四指示精神,1940年5月,陈毅、粟裕率部渡江北上,执行发展苏北的战略任务。不久,陈毅(注1)、粟裕率领新四军挥师东进。11月上旬,陶勇受命率部东进到...
来源:如东县文广传媒中心
2018-01-05 15:06:5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苏省中部创建的抗日根据地,是新四军第1师活动地区。1939年1月,新四军挺进纵队一部渡长江北上苏中。随后,苏皖支队和挺进纵队进入六合、江都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40年7月,陈毅率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和第1、第2支队主力北渡长江,成立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建立以黄桥为中心的根据地。1940年9月,中共苏北区委成立,陈毅任书记,陈...
来源:静静的串场河的博客
2018-01-05 15:04:00
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不久,新四军军部刚刚重建,其所属各师刚刚整编,日军便欲乘我军在苏中、苏北立足未稳之际,进行扫荡。 2月15日,国民党原苏鲁皖边游击军副总指挥李长江于泰州城公开率部投敌,充当这次扫荡的急先锋,但在海安、泰州之间遭我新四军一师痛击,损兵折将5000人。20日,我军乘胜占领泰州。日军为救援李长江部,以第12旅团由扬州、高邮、...
来源:王朝网络
2018-01-05 14:46:41
陶勇,原名张道庸,是红四方面军出身,因祖籍安徽又所向无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誉之为皖籍猛将。金字招牌1939年春,经周恩来安排,张道庸分配到新四军工作,一度在皖南军部工作,不久担任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长。当时,在陈毅的正确领导下,新四军第一、第二两支队已挺进江南敌后,贯彻执行党中央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的方针,建立起茅山抗日根据地,...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8-01-05 14:41:09
苏中抗日根据地,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华中地区新四军领导的8大根据地之一。既是最深入敌腹心地区的抗日根据地,也是较大规模的沿海根据地之一。位于江苏省中部三市,多部位于扬州、泰州、南通北部,少部位于盐城、淮安南部,东临黄海,南至长江。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从平阳县山门街出发,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2018-01-05 14:38:40
1939年初,进入江南敌后的新四军部队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开始东进北上,创建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的苏中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新四军从苏南北渡苏中。在陈毅、粟裕的率领下,部队东进到泰兴、靖江、如皋一带,建立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至此,苏中根据地初具规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根据地军民在中共苏中区委领导下,加强政权建设和经...
来源:360图书馆
2018-01-05 14:25:47
三仓地区,即原东台县三仓镇及其周围地区,现在的东台市三仓镇和南沈灶镇、新农、曹丿、六灶等乡镇社区的部分村场。这里地处东台沿海,背靠大海,地域开阔,在苏北沿海绵延数百里的狭长地带中,是一个交通相对便捷,军事上回旋余地较大的区域。当地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新四军来此开辟后,迅速调动起他们的抗日热情,党的群众基础较好。1941年2月20日,日军...
来源:西祠胡同
2018-01-05 14:23: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刘庆为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换成@)